-
再次前往圣殿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再次前往圣殿
耶稣和门徒从耶利哥抵达伯大尼之后,他们刚度过了第三个晚上。如今是尼散月10日星期一的清晨,旭日初升,他们已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路程。途中耶稣感觉饿了,他看见一棵长满叶子的无花果树,于是走上前去,看看可否找到一些无花果充饥。
其实六月才是无花果结实的季节,而现在只是三月下旬而已,所以这棵树的叶子其实提早长了出来。可是,耶稣看来觉得,既然叶子提早长出来,也应提早结果实才对。但他却大失所望。这棵树仅是虚有其表而已。于是耶稣咒诅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第二天清晨我们便获悉耶稣的这项行动导致什么结果,以及这件事含有什么意义了。
耶稣和门徒继续前行,不久便到达耶路撒冷。他在前一天下午曾到圣殿视察,如今他再次前往圣殿。可是,今日他却采取行动了,正如他在三年前——公元30年——前来守逾越节时所采取的行动一般。耶稣把那些在圣殿里做买卖的人赶出去,并且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售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他甚至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耶稣谴责那些在圣殿里兑换银钱及售卖牲畜的人,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这些人与盗贼无异,因为上圣殿的人必须购买献祭所需的牲畜,于是只好光顾这些商人,他们便乘机谋取暴利。耶稣把这种买卖视为像勒索或敲诈一样。
祭司长、文士和百姓的首领听见耶稣所做的事,便再次密谋要杀他。这足以证明他们的确怙恶不悛。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怎样除灭耶稣,因为民众都留心倾听他的教训。
前来守逾越节的人除了血统上的犹太人之外还有些外族人,他们是改信犹太教的归信者。有几个希腊人——看来是归信者——到腓力那里去,请求谒见耶稣。腓力于是将事情告诉安得烈,也许想询问一下这样的会面是否适当。这时耶稣看来仍在圣殿里,希腊人能够在那里看见他。
耶稣深知他在世的日子只剩下几天了,所以他设了一个比喻去描述自己的处境:“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一粒麦子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如果麦子在泥土里“死了”,终止了它作为一粒种子的生命,那又如何呢?它便会萌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更长成为一根麦秆而结出许多、许多麦粒来。同样,耶稣只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若忠于上帝而死去,他便会为许多与他怀有同一自我牺牲精神的人打开得永生的途径。因此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耶稣显然并非只是想到自己而已,因为他接着解释说:“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跟从耶稣而服事他的人会获得多么奇妙的奖赏!他们能够与基督一起在王国里共事而受天父所器重。
耶稣想到即将临到他身上的莫大苦楚和屈辱的死亡便接着说:“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将要临到他身上的事,如果可以避免就好了!可是不然,正如他说:“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耶稣完全顺服上帝的安排,包括要他牺牲自己的性命一事在内。马太福音21:12,13,18,19;马可福音11:12-18;路加福音19:45-48;约翰福音12:20-27。
-
-
第三次听见上帝的声音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第三次听见上帝的声音
耶稣在圣殿里的时候,为了自己将要面对的死亡深感苦恼。他最关心的是天父的名声会受到什么影响,因此他祷告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
就在这时候,有响亮的声音从天上发出,宣告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
站在周围的群众都大感困惑,有些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打雷。但其实说话的是耶和华上帝!然而,这并非上帝第一次在与耶稣有关的场合发言。
三年半之前,施浸者约翰在耶稣受浸时听见上帝论及耶稣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然后,在前一个逾越节之后不久,耶稣在雅各、约翰和彼得面前变了形貌,当时他们听见上帝宣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如今,在耶稣死前四天,即尼散月10日,人们第三次听见上帝发言。但这次耶和华发言的方式使大群人都能够听见他的声音!
耶稣解释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这件事证实耶稣的确是上帝的儿子及应许的弥赛亚。耶稣继续说:“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耶稣忠信的一生在实际上证明世界的王魔鬼撒但的确配被“赶出去”而受处决。
耶稣接着论及他行将经历的死亡所要导致的结果,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他的死亡绝非一项失败;相反,他可以借此吸引别人归附他,使他们得享永生。
但群众却提出异议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
尽管见到很多证据,包括听见上帝亲自发言在内,大部分人仍然不相信耶稣是真正的人子及应许的弥赛亚。然而,耶稣再次指出自己就是“光”,正如六个月前他在住棚节所为一般。他鼓励听众说:“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说完这话之后,耶稣随即离开圣殿,躲藏起来,看来是由于当时他的生命正岌岌可危的缘故。
犹太人对耶稣缺乏信心正好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他曾指出,‘这百姓瞎了眼,硬了心,因此不肯回转过来得医治。’以赛亚在异象中看见耶和华的天庭,也看见耶稣在未降世为人以前与天父一起所享的荣耀。然而,犹太人却应验了以赛亚所写下的话,顽梗不化地否认证明这位就是应许的解放者的许多证据。
在另一方面,甚至有许多官长(看来是犹太最高法庭犹太公会的成员)也信了耶稣。其中两人是尼哥德慕和亚利马太人约瑟。可是这些官员至少在当时仍未公开宣告自己的信仰,因为他们害怕会被逐出会堂而失去自己的地位。这些人错过了多大的机会!
耶稣继续指出:“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
耶和华对人类世界的挚爱促使他差遣耶稣来到地上,使信他的人可以得救。因此,人是否得救有赖于他们是否服从上帝吩咐耶稣所说的话。审判会在“末日”——在基督的千年统治期间——进行。
耶稣在结论中说:“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唯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约翰福音12:28-50;19:38,39;马太福音3:17;17:5;以赛亚书6: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