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死亡的魔掌
    守望台2014年 | 1月1日
    • 一个行人过马路时被撞身亡

      封面专题 | 死亡是人最终的结局吗?

      死亡的魔掌

      死亡是个令人不安的话题,所以很多人都避而不谈。不过,没有人能逃过死亡的魔掌。人人迟早都要面对这个既残酷又痛苦的现实。

      看着父母、配偶或孩子离自己而去,谁能从容面对呢?不管这样的悲剧是突如其来,还是一步一步地逼近,都会带给人莫大的痛苦,甚至令人绝望。

      安东尼奥的父亲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安东尼奥描述自己的感受说:“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房子被人封了,钥匙也被拿走了。你回不了家,连回去一会儿也不行。除了回忆,就什么都没有了。你可能觉得很不公平,不肯接受现实,但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多萝茜47岁时,痛失了丈夫。她是圣公会的主日学教师,常常告诉孩子,死了的人会在某个地方继续生存。多萝茜从来不觉得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她不太清楚人死后的具体情况。她很想知道答案,于是去问牧师。牧师回答说:“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你。有朝一日你就会知道了。”

      我们真的要等到“有朝一日”生命来到终结时,才能知道人死后的情况吗?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吗?

  • 人与死亡之间的搏斗
    守望台2014年 | 1月1日
    • 埃及法老

      封面专题 | 死亡是人最终的结局吗?

      人与死亡之间的搏斗

      中国的秦始皇和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

      秦始皇

      探险家庞塞·德莱昂

      死亡是个可怕的敌人,为了战胜它,人类不惜付出一切努力。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往往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仿佛永远不会被这个敌人战胜。即使看见自己的亲友被死亡夺去,我们也不肯认输。不过,这样的想法能维持多久呢?

      古埃及法老热衷追求长生不死。他们用尽一生的时间,试图战胜死亡,也让无数工人耗尽一生为他们建造金字塔。这些建筑物印证了他们对永生的渴求,但也印证了他们的失败。

      中国的帝王同样追求长生不死的梦想,只是方法有所不同。秦始皇命令国内的道士去找长生不老药,但这些人炼制的“仙丹妙药”,许多都含有水银。秦始皇很可能就是因服用了这些丹药中毒死亡。

      据说,16世纪的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一心寻找“青春泉”,他从波多黎各出发,驶过加勒比海,在今日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登陆。不过,他找不到什么“青春泉”,却于几年后,在一场跟美洲原住民的冲突中丧生了。

      这些君王和探险家都渴望战胜死亡。虽然我们不一定赞同他们所用的方法,但谁会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梦想而嘲笑他们呢?这不也是我们所有人内心的渴求吗?

      死亡能被战胜吗?

      为什么我们都不想死呢?圣经说,这是因为创造人的耶和华上帝a“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11)我们都希望能够永远享受地上各种美好的事物,而不只是活短短的七八十年。(诗篇90:10)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

      为什么上帝把“永恒的意识”,也就是永远活下去的愿望,放在我们心里呢?是为了捉弄我们吗?上帝绝不会做这样的事。相反,他向我们保证,死亡将要被战胜。圣经一再提到,上帝必定会除去死亡,让人可以有永生。(请看附栏“战胜死亡”)

      耶稣基督说:“[人]不断吸收知识,认识你这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就可以有永生。”(约翰福音17:3)由此可见,人与死亡之间的搏斗,不是一场必败之战。但正如耶稣的话表明,只有上帝才能帮我们战胜死亡。

      a 圣经说,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

      战胜死亡

      • “他必永远吞灭死亡。至高主宰耶和华要擦去所有人脸上的眼泪”。——以赛亚书25:8

      • “我父亲的旨意就是,凡看见儿子而信从他的,都有永生”。——约翰福音6:40

      • “连死亡这最后的仇敌也必被消灭。”——哥林多前书15:26

      • “[我们有]永生的希望……在悠悠历代以前,不可能说谎的上帝已经应许赐人永生。”——提多书1:2

      • “上帝要擦去他们的所有眼泪,不再有死亡”。——启示录21:4

  • 死亡不是人最终的结局
    守望台2014年 | 1月1日
    • 耶稣复活拉撒路,叫他出来,拉撒路就从坟墓里走出来了。

      封面专题 | 死亡是人最终的结局吗?

      死亡不是人最终的结局

      伯大尼是一个小村庄,距离耶路撒冷约3公里(2英里)。(约翰福音11:18)耶稣牺牲生命前几个星期,在伯大尼发生了一件令人难过的事,耶稣的好朋友拉撒路突然病重,不幸去世了。

      接到这个消息后,耶稣对门徒说拉撒路睡了,还说要去叫醒他。(约翰福音11:11)门徒不明白耶稣的意思,耶稣于是直截了当地说:“拉撒路死了。”(约翰福音11:14)

      四天后,耶稣到了伯大尼。他很想安慰死者的姐姐马大。马大对耶稣说:“要是你早在这里,我的兄弟就不会死了。”(约翰福音11:17,21)耶稣安慰她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获得生命。”(约翰福音11:25)

      “拉撒路,出来!”

      耶稣说的并不是空话。他走到墓前,大声喊叫说:“拉撒路,出来!”(约翰福音11:43)死者就出来了,在场的亲友都惊讶万分。

      在此之前,耶稣已经复活过至少两个人,一个是崖鲁的女儿。耶稣在复活这个小女孩之前,也形容她是睡着了。(路加福音8:52)

      请留意,拉撒路和崖鲁的女儿死去后,耶稣都说他们睡了。把死亡比作睡觉为什么很贴切呢?死了的人得到安息,不用再受苦,就像睡着的人一样对身边发生的事毫无所知。(传道书9:5;请看附栏“死亡好比沉睡”)耶稣的早期门徒也很清楚人死后的情况。《宗教与伦理百科全书》(英语)说:“耶稣的门徒认为,上帝那些死去的忠仆只是睡着了,他们只是在坟墓里安息。”a

      死去的人只是在坟墓里沉睡,而不是在受苦。知道这点,不是让我们感到安心吗?圣经的真理揭开了死亡的神秘面纱,使我们不用惧怕死亡。

      “人死了能再活吗?”

      人人都喜欢好好睡上一觉,但谁会希望一睡不起呢?死去的人能够像拉撒路和崖鲁的女儿一样,再次活过来吗?

      上帝在古代的忠仆约伯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死了能再活吗?”(约伯记14:14)

      接着,约伯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到时你[全能的上帝]呼唤我,我就回答。你必切切想念你手所造的。”(约伯记14:15)约伯深信,耶和华上帝已经定了日子要复活他的忠仆,而且热切期待这个日子来到。但这只是约伯一厢情愿的想法吗?不是的。

      耶稣施行的复活奇迹,证明上帝已经赐给他战胜死亡的能力。圣经说,耶稣手握“死亡和坟墓的钥匙”。(启示录1:18)因此,将来耶稣会打开坟墓的门,把死去的人复活,就像当日他吩咐人移开拉撒路墓前的石头一样。

      圣经一再提到,人有希望复活。一位天使向但以理先知保证说:“你将要安息。那段日子终结的时候,你就要起来,得你的福分。”(但以理书12:13)撒都该派是犹太人的宗教领袖,向来不相信复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认识圣经,也不认识上帝的力量。”(马太福音22:23,29)使徒保罗也说:“我对上帝所存的希望……就是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4:15)

      死去的人什么时候复活?

      义人和不义的人会在什么时候复活呢?但以理是个义人,天使告诉他,他会在“那段日子终结的时候”复活。同样,马大相信“在最后的日子复活的时候”,她的弟弟拉撒路就会活过来。(约翰福音11:24)

      根据圣经,马大所说的“最后的日子”,是指上帝王国的君王耶稣基督统治地球的时候。保罗说:“基督要作王,直到上帝把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连死亡这最后的仇敌也必被消灭。”(哥林多前书15:25,26)因此,我们大有理由要祈求上帝的王国来临,祈求他的旨意在地上实现。b

      约伯知道,复活死去的人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完全实现时,死亡就被消灭了。到时,不会再有人问:“死亡是人最终的结局吗?”

      a 英语的“墓地”(cemetery)一词来自一个希腊语词,意思是“睡眠之所”。

      b 关于上帝的王国,请看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辨明圣经的真理》第8章。

      死亡好比沉睡

      • “[上帝]使我的眼炯炯有神,不致在死里沉睡”。——诗篇13:3

      • “‘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现在我要去叫醒他。’门徒就对耶稣说:‘主啊,他要是睡了,他的病就会好的。’其实耶稣的意思是说拉撒路死了。”——约翰福音11:11-13

      • “大卫在他那一代执行了上帝所定的旨意,就长眠了”。——使徒行传13:36

      • “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在长眠的人当中成了最早的收成。”——哥林多前书15:20

      • “谈到已经长眠的人,有一些事我们不愿意你们不了解,免得你们像没有希望的人那样悲伤。”——帖撒罗尼迦前书4:13

      死人会复活

      • “你的死人必活过来。我们的尸首必定复活……高声欢呼!”——以赛亚书26:19

      • “很多在尘土中睡了的人都必醒来”。——但以理书12:2

      • “时候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