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挽救雨林?警醒!1990年 | 8月8日
-
-
科学家惋惜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减缩,来自这方面的知识也大为减少。他们声称这好比未曾阅读书籍就把图书馆烧去一般。但有些较此更具体的东西也随之失去。举例说,在美国有百分之25的药物配方是来自热带森林植物的。其中一种药物使儿童白血球过多症的症状暂时减轻率从1960年代的百分之20增至1985年的百分之80。因此,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声称,雨林“代表一间巨大的药厂”。有无数植物还未被人发现,查考它们可能具有的药物用途就更不用说了。
此外,我们很少人意识到有多少种粮食农作物源于起初在雨林中发现的植物。(可参看第11页的附框。)直至今日,科学家还从这些植物长在森林里的强壮品种搜集遗传因子,用来帮助它们那较脆弱的后代——家用农作物——抵抗疾病。科学家已凭此在农作物损失方面节省了数亿美元。
再者,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雨林食物出现而成为全球喜爱的食品。北美的人多数不知道,仅在一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把香蕉看作外来的陌生水果,甘愿付出两美元去买一根个别包好的香蕉。
全球的写照
人本身是砍伐森林的最后牺牲者。伐林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一直伸展到全世界。怎会如此呢?让我们再看看典型的雨林。顾名思义,雨水是雨林的特色。雨林的雨量一天可达8寸,一年超过30尺!雨林正好被设计成应付这种豪雨。
如盖的树顶分散雨点的力量,使其不致冲走土壤。不少叶子长着展延的末梢或下垂的尖端,可以分散沉重的雨点。因此,滂沱大雨变成了绵密的雨滴,落在下面的土地时较为轻柔。树叶的尖端也使叶上的水较快流去,于是叶子可以恢复散发,让水分复归大气层。树根系统可以吸收落在地面的水分达百分之95之多。以整体而言,森林像块庞大海绵一般吸收雨水,然后慢慢放出。
可是,森林一旦消失,雨水就直落在露空的泥土之上,以致冲走数以吨计的泥土。例如,西非象牙海岸一个面积约两亩半,地势稍微倾斜的热带雨林每年只失去三百分之一吨的泥土。同样两亩半面积的地方在砍伐森林成为开拓的耕地之后,每年失去90吨泥土,作为空地则失去138吨泥土。
泥土流失不光是损毁耕地和牧地而已。讽刺的是,要大量砍伐森林来建造的水坝,其本身也因泥土流失而受到损坏。河流从伐林地区带走的淤泥不久就把水坝堵塞而使之变成无用。沿岸地区和鱼类产卵场都被太多的淤泥所污染。
-
-
为什么要挽救雨林?警醒!1990年 | 8月8日
-
-
请想想药物方面:出自藤蔓植物的生物碱被人用作手术前的肌肉松弛剂;氢化可的松的特效成分被用作消炎剂,奎宁用来应付疟疾,毛地黄制剂治疗心脏病,薯芋皂苷配基调合避孕丸,吐根用作催呕剂,这一切均来自雨林的植物。研究显示其他多种植物可能对于爱滋病和癌症,以及痢疾、发烧、蛇咬伤、结膜炎和其他眼疾有医疗作用。还有许多疗病药物也许尚未为人所知。科学家所研究的雨林植物品种还未及全数百分之一。一位植物学家嗟叹说:“我们正毁灭一些我们甚至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