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意外事件——命中注定抑或环境使然?
    守望台1991年 | 11月15日
    • 意外事件——命中注定抑或环境使然?

      年轻、漂亮的模特儿克里斯蒂娜正横过巴西圣保罗繁忙的新朱尔霍街,她没有看见一辆公共汽车疾驰而至。司机本想把车刹住,可惜太迟了。公共汽车辗过克里斯蒂娜,后者终于不治。

      巴西的《圣保罗州报》(1990年7月29日刊)在首页对这宗可悲的意外作了头条报道。但这不过是每年发生在巴西的五万宗交通意外死亡事件之一而已。这类交通意外也使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残废,但其他劫后余生的人却安然无恙。那末,何以这个青年女子未能逃过灾劫呢?她是否在当日大数已尽?

      无数的人会说的确是这样。他们相信命运,认为许多事情——例如人的死期——都是命运使然。这样的观念产生了诸如“天命不可违”、“生死有命”、“命中注定”一类的主张。这些流行的说法有任何真确凭据吗?我们真的仅是命运之神“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奴仆走卒吗?

      宿命论(认为万事均由天命预先决定的观念)在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当中十分流行。甚至在今日,许多宗教仍然坚守这个观念。例如,伊斯兰教的信徒便坚信以下可兰经所载的话:“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了各人的寿限。”在基督教国里,相信命运也相当常见,许多人均深受加尔文的预定得救论所影响。因此,教士通常告诉死者哀伤的亲属说,意外事件乃是“上帝的旨意”。

      然而,人若相信意外事件是由命运所促成的,这种观点其实与人的常识、经验和逻辑背道而驰。原因之一是,交通意外经过彻底调查后往往显示出某个合乎逻辑的成因,由此证明不可能是上帝插手促成的。除此之外,统计数字也清楚表明,人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例如系上座位安全带——就会大大减低在交通意外中严重伤亡的可能性。人所采取的任何安全措施真的能够左右上帝预定的旨意吗?

      无论如何,笃信命运只会对人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岂不鼓励人行事愚莽——例如漠视车速限制和交通讯号,或在酒精、药物影响下驾驶——吗?更严重的是,宿命论使有些人在有意外发生时归咎于上帝。由于感觉愤懑无助,并且误认为上帝漠不关心,他们甚至因此失去信心。诗人爱默生说得好:“人生最痛苦、可悲之事莫过于笃信一位残暴不仁的命运之神。”

      但圣经怎样论及不幸和意外事件呢?它真的主张这些事件是命运作弄人之故吗?此外,圣经怎样论及我们的得救希望?我们在这件事上有任何选择吗?

      [第4页的精选语句]

      “人生最痛苦、可悲之事莫过于笃信一位残暴不仁的命运之神。”——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 你的未来是命中注定的吗?
    守望台1991年 | 11月15日
    • 你的未来是命中注定的吗?

      你若避过了横祸,你会认为自己受到命运之神所眷顾吗?抑或你庆幸自己仅是在适当的时候处身于适当的地方而已?

      睿智的所罗门说:“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传道书9:11)出人意表的事多么常见!被人看好的运动选手不幸受伤,处于下风的人则反败为胜。不测的意外使忠实的商人在经济上大受打击,以致不忠实的对手反而一夜暴发。所罗门认为这些反常的情况是命中注定的吗?绝不然。这一切只是“当时的机会”所造成的后果而已。

      耶稣基督曾作过类似的评论。他就一件当时看来广为人知的事问道:“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路加福音13:4)耶稣并没有把这些死亡事件归咎于玄秘的命数或上帝的旨意,也不相信这些死者比其他的人更罪有应得。这宗惨剧仅是“当时的机会”的另一个例证而已。

      圣经从不主张上帝早已预先命定我们的死期。诚然,传道书3:1,2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但是所罗门在这里所论及的乃是持续不断地折磨着不完美的人类的生死循环。我们呱呱坠地,但终有一日,我们达到人的平均寿数——通常是70或80岁左右——于是我们便会死去。即使如此,人死的一刻并不是上帝所预先注定的,犹之乎他也没有预定农夫在何时“栽种”或“拔出所栽种的”。

      事实上,所罗门在较后指出人可能会遭遇横死,他说:“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传道书7:17)倘若人的死期是预先注定而无可更改的,这项劝告就根本说不通了。因此圣经否定宿命论的说法。叛道的以色列人曾采纳这个异教观念,但却受到上帝严厉的谴责。以赛亚书65:11说:‘你们这些人离弃耶和华,忘记我的圣山,给时运摆筵席,给天命盛满调和酒。’

      是故,把意外和不幸归咎于命运,或更糟的是,归咎于上帝,是多么愚不可及!圣经说:“上帝就是爱。”人若指控上帝是一切苦难的始作俑者,就跟这项基本真理大相径庭了。——约翰一书4:8。

      上帝为未来所定的旨意

      那末,我们得救的希望又如何?既然没有命中注定这回事,这意味到我们就要漫无目的地虚度一生吗?绝不然,因为上帝已决定了一般人类的未来。圣经谈及上帝要创建一个‘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地’。——彼得后书3:13。

      为了成就这项旨意,上帝会直接干预人类的事务。每当你背诵主祷文时,你其实便为这件事而祈求:“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10)这个王国乃是在天上建立的一个实际政府。你祈求这个王国的来临其实便是求它取代目前世上的一切政府而全权接管地上的事务。—但以理书2:44。

      掌握你的未来

      至于这些戏剧性的事件会怎样影响到你的未来,事情既不在乎命运,也不在乎“当时的机会”,而是有赖于你所拣选的途径。请想想西罗亚楼倒塌的惨剧。耶稣曾利用这宗惨剧向我们提出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这宗事件中,丧生的人无法逃避临到他们身上的事。但耶稣的听众却能够避免由于招致上帝不悦而遭毁灭。耶稣警告他们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13:4,5)显然,他们可以拣选自己的未来。

      今日,同样的机会也向我们打开—做成自己得救的工夫。(腓立比书2:12)上帝定意要“各式各样的人……对真理获得确切的认识”。(提摩太前书2:4,《新世》)虽然我们人人都或多或少受遗传和自己的背景所影响,但上帝却赋予我们自由的意志,能够自行决定如何运用自己的一生。(马太福音7:13,14)我们可以循规蹈矩,也可以行差踏错。我们能够在耶和华上帝面前获致蒙嘉许的地位而赢得永生,也可以选择背叛他而死亡。

      许多人宁愿脱离上帝而独立。他们一生致力于追求物质、享乐或名望。但耶稣警告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既然如此,我们的生命有赖于什么呢?圣经在约翰一书2:15-17(《现译》)解释说:“不要爱世界,或任何属世的东西。……一切属世的事物,好比肉体的欲望、眼目的欲望,和人的一切虚荣,都不是从天父来的,而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一切属世的欲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实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远生存。”

      拣选生命

      你怎样才能够肯定自己的确正在遵行上帝的旨意呢?耶稣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对圣经获得确切的认识乃是信心的基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你需要获得的这种知识绝不难寻。耶和华见证人已帮助了普世千百万人借着经常的圣经研究而获得这种知识。a

      为了取悦上帝,你必须作出若干改变。你也许有些不良的习惯必须戒掉,甚或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需要纠正。但千万不要灰心放弃,仿佛你永远无法改变一般。认为事情永远无法改变,只是宿命论这种谬误主张的遗毒而已。凭着耶和华的帮助,你是能够“心意更新而变化”,从而披上“新品格”的。(罗马书12:2;以弗所书4:22-24,《新世》)上帝绝不会漠视你为了取悦他而作的种种努力。相反,他乐意祝福一切遵行他旨意的人。

      诚然,认识圣经的真理并不会解决你的一切难题。上帝手下真正的仆人像其他人一样也会遭遇意外和逆境。可是,上帝却能够赐给我们智慧去应付不利的情况。(雅各书1:5)此外,我们也因为知道自己与上帝享有良好关系而满心喜乐。箴言16:20说:“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

      在上帝王国治下复兴的乐园里,我们不会再感觉深受“当时的机会”所威胁。不错,上帝会把目前一切破坏人类幸福的事铲除。圣经应许说:“上帝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示录21:4)无数在意外中死去的人都会复活过来。——约翰福音5:28,29。

      你会享有这个光明的未来吗?当以色列人行将进入应许之地之际,摩西告诉他们说:“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申命记30:19,20。

      不,我们绝不是在冷酷无情的命运之神支配下无能为力的奴仆走卒。不错,你未来的幸福——你永远的幸福——正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我们竭诚促请你拣选生命。

      [脚注]

      a 可致信本刊的出版者,请他们为你安排一个这样的研究。

      [第5页的精选语句]

      叛道的以色列人采纳宿命论的异教观念,结果受上帝严厉谴责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