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斐济的水域从事“捕鱼”工作守望台1994年 | 6月15日
-
-
在斐济的水域从事“捕鱼”工作
斐济——这个名字使人想起南太平洋的一块乐土。斐济是由300个岛屿构成的岛国,位于南太平洋新西兰以北约1800公里。碧蓝色的海、珊瑚礁、摇曳的椰子树、绿油油的山脉、热带鱼、奇异的水果和花卉,在这里都应有尽有。因此,你也许同意,斐济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热带乐园。
然而,斐济吸引人的地方并非仅限于它的天然美景。犹如珊瑚礁的鱼类品种各异,陆上的东西也种类纷繁。在南太平洋,相信没有一个地方比斐济群岛有更多不同种族的人聚居。这里差不多有75万居民。其中两个最大的族群是美拉尼西亚裔、土生土长的斐济人,以及在斐济出生的印度人;这些印度人是在殖民地时期,英国从印度输入的劳工所生的后代。此外,岛上的居民还包括巴纳巴人、中国人、欧洲人、吉尔伯特人、罗图马人、图瓦卢人和其他族群。
耶和华见证人很忙碌地在这个多种文化的社会从事“捕鱼”工作。(马可福音1:17)要在这么多样化的社区执行传扬上帝王国好消息的工作是一项挑战。传道员首先要克服的是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隔阂。虽然英语是岛上的通用语言,许多时,传道员仍需使用斐济语、印度语、罗图马语及其他不同的语言。
他们也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宗教背景迥异的人交谈。大部分土生土长的斐济人和其他岛上居民都隶属基督教的各教派。印度人则是印度教徒、回教徒或锡克教徒,但以印度教徒占大多数。各城各乡都设有不少教堂。在斐济的两个主要大岛上,比比皆是的印度庙和回教清真寺相映成趣。
当地的许多见证人自小已能说三种主要语言——英语、斐济语和印度语。这项技能对“捕鱼”工作十分有利。有时人们听到斐济人说印度语或印度人说斐济语,他们就感到很意外。鉴于传道员必须应付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差异,他们若要“与别人同享[好消息]”,就必须善于跟人攀谈。——哥林多前书9:23,《新译》。
在斐济的乡村“捕鱼”
土生土长的斐济人是个友善、好客的民族。因此,你很难想象,仅百多年前,部落战争在斐济是司空见惯的事。事实上,欧洲人初到这里时,斐济是人所公认的食人岛。后来,一位显赫的酋长得势,并归信了基督教,此后打斗和食人的事件逐渐消失。虽然博安语是相当通用的方言,各省不同部族所说的方言彼此仍有若干差异。
除了首都苏瓦以外,斐济各地有许多城镇。大部分斐济人都住在村落里,受图拉加尼高罗(意即村长)所管理。每逢见证人来到一条村“捕鱼”,他们按习惯会先拜访这位长者,获他批准才探访不同的布维,即当地的家庭。只是偶尔——通常是因为村中有些教士极力反对耶和华见证人的缘故——村长才不允准见证人探访村内的家庭。探访一户斐济人家是怎样的呢?
走进布维之后,我们双脚交叉坐在地上。西方社会那些经过仔细斟酌,以期引起忙碌人士兴趣的介绍词,在这里就用不着了。斐济人对所有前来谈及上帝的人都一律欢迎。传道员邀请住户拿出自己的圣经来,住户便立即起来,说一声“图卢 ”(意即对不起),伸手向架上取了一部斐济文的圣经,然后热切地查阅传道员所提及的经文。
-
-
在斐济的水域从事“捕鱼”工作守望台1994年 | 6月15日
-
-
[第24页的图片]
布维,即当地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