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页警醒!1990年 | 8月8日
-
-
人正在摧毁地球的茂密雨林。
可是,这些森林对地球上的生物十分重要。它们是静默、美丽的工厂——生产氧、食物和无数的生物。如果所有森林都被消灭,地上的生物就有祸了。但森林正在消失得极之迅速!一位诗人曾写道:“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树来。”不错,然而破坏树木却没有什么比得上人。
-
-
在一秒钟之内消失!警醒!1990年 | 8月8日
-
-
在一秒钟之内消失!
你正徜徉于晨光熹微的一处地方,在你周围矗立着许多高达15层楼的参天古木。在你上面有无数的生物,可说是世上最稠密、最丰富的生态层。树木攀藤附葛,藤葛长达数百尺或甚至数千尺,牢固地缠附在树干和树枝之上。盛开的热带繁花在暖和的空气中散发芳香。
这便是热带雨林。它不但是块美丽的地方,在高耸的林木之间云蒸霞蔚,间有阳光透过树丛冲破荫翳。它的机械作用其实复杂到难以置信,各部分精密地合作无间。
这里的生物极其丰富,种类之多非世上其他地方所能比拟。雨林面积只占全球陆地百分之6,但动植物品种却占全球之半。它们产生陆上生物总和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你顶上的高处,森林的上盖是无数奇形怪状的昆虫和禽鸟,猴子和其他哺乳动物之家。它们大多数不落地面。树木供养和容纳它们,它们的回报是为树木传授花粉,或者吃了果子之后在排泄物中散布种子。
豪雨每天降下,雨水渗透森林,为精密的生物循环供应养料。雨水冲洗树叶,把富于养分的“汤”冲下树干,滋养树上生长的附生植物。附生植物转而帮助树木从空气中吸收后者的主要食物——氮。不少附生植物有由叶形成的“箱子”,可收集几加仑的雨水,造成小小的空中池塘而成为树蛙、蝾螈和小鸟的栖息地。
不论什么养料落到森林地面,很快就给吞没。哺乳动物、大批昆虫和细菌一起合作去把坚果、动物尸体和树叶分解为废物,然后由地面加以吸收。你若擦去脚前的碎屑,便会发现一层厚厚的海绵状白色纤维,它是树根和真菌的网状组织。真菌帮助树根迅速吸收养分,稍迟便可能被雨水冲走。
假设你漫游的地区只是雨林的一小部分,面积约等于一个美式足球场。突然之间,整个部分的森林都消失了。它已被彻底摧毁——只在一秒钟之内!你正在瞠目结舌地张望时,你旁边面积相同的另一部分,在下一秒钟又被扫荡无遗,如是的情形不断再三发生。最后,你孤单地站在空无一物的荒原上,如火的热带骄阳在头上熏炙。
据若干估计显示,世上的热带雨林正以这么快的速度受到摧毁。有些估计甚至认为速度更高。据《新闻周刊》所载,每年被夷平的热带雨林面积约等于美国的加州之半。1989年9月份的《科学美国人》认为地区的面积相当于瑞士与荷兰的总和。
可是,不论损毁达到什么程度,所造成的后果仍十分惊人。砍伐森林已惹起了全球的公愤,目标大部分指向一个国家。
显著的例子: 巴西
1987年,从亚马孙盆地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在这一带地区砍伐森林的程度,比若干对全球砍伐森林所作的估计还高!人们以焚烧森林的方法加以清除,数以千计的火头使晚上光如白昼。所形成的烟云面积有整个印度那么大,而且浓烟稠密到令若干机场不得不关闭。据一项估计透露,亚马孙盆地每年消失的雨林面积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面积。
巴西的环境保护者卢辛伯格(José Lutzenberger)把这样的砍伐称为“生物历史上的最大屠杀”。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者均群起而攻之。他们把雨林所面对的危机向大众公布。甚至圆领运动衫和摇滚音乐会也大事宣传要“救救雨林”。下一步便是经济压力。
巴西所欠外债达数千亿美元之巨,它必须把输出所得的百分之40用来偿还利息。它对外国的援助和贷款倚赖甚殷。因此国际银行开始停止发给若干贷款,免得巴西把贷款用来摧毁森林。有些先进国家建议把巴西的部分贷款拨作改善环境保护之用。美国总统布殊甚至要求日本不要贷款给巴西去建设一条穿过原生雨林的公路。
全球的难题
在许多巴西人看来,这一切压力充满了伪善。各先进国家久已把自己的森林砍伐净尽,但从不许外国阻止他们如此行。美国目前正在消灭自己的最后一片雨林。诚然,这不是热带雨林;它们是太平洋西北的温带雨林。其中的物种也注定消失无遗。
因此砍伐森林是全球的难题,不仅巴西一国而已。但目前以热带雨林的丧失最为严重。过半的丧失发生在巴西国境之外。中非洲和东南亚是世界最大雨林的其他两个所在地,那里的森林也在迅速消失中。
砍伐森林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牵涉到全球。它意味到无数生物的饥渴和死亡。这个难题也影响到你的生活。它影响到你所吃的食物,所用的药物,所居住的地方的天气——也许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前途。
可是,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雨林怎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它们若像有些专家所说一般,在数十年内消失殆尽又如何?这件事真的会导致大祸临头吗?’
在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先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原因使人大量砍伐雨林呢?
[第5页的地图或图解]
正在消失的雨林(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砍伐森林之前
现时的情形
照今日的砍伐速度,公元2000年情景
-
-
谁在消灭雨林?警醒!1990年 | 8月8日
-
-
谁在消灭雨林?
许多人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归咎于世上的穷人。多个世纪以来,热带诸国的农夫耕地用的是砍烧耕作法。他们砍倒一块地的树林,加以焚烧,他们在焚烧之前或之后不久种植作物。树林的灰烬成了作物的养料。
关于热带雨林,这种耕作法在许久之前已揭露了一项令人惊讶的事实。有百分之95左右的热带雨林生长在十分贫瘠的土壤上。树林把养分再度循环得这么快,以至大多数养分均保全在地上的树木和植物之中而不致被雨水冲离土壤。因此雨林完全适合它们所在的环境。但这个消息对农夫来说却不是佳讯。
穷人的苦况
不久之后,雨水便把留在焚毁树林中的灰烬养分冲走了,耕作遂逐渐变成了噩梦。玻利维亚的一个贫农诉苦说:“在第一年,我砍下树木来焚烧。玉米在灰烬之中长得又高又甜,我们以为终于成功了。……但从此以后,情况日益恶化。土壤越来越干旱,除了莠草之外什么都长不出。……害虫吗?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种。……我们已差不多走投无路了。”
在以往,农夫只是砍伐另一片森林而任令老地休闲。树林一经在老地恢复原状,又再度加以砍伐。可是,这种程序若要生效,变成焦土的一块地必须在四周有原始森林存在,有昆虫、禽鸟和动物来散布树木的种子以及为新的幼苗授粉才行。这个过程是需要相当时间的。
人口爆炸也改变了许多事情。随着农庄日渐挤逼,土地休闲的时期也变得越来越短。许多时,迁移的农夫在几年之间便令土地失去生产力,然后向森林推进,一路加以焚烧。
另一个因素使情况更加恶劣。在低度发展的诸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以木材作为烹调和取暖的燃料。有十亿人以上为了获得所需的燃料而不得不砍伐柴薪,而且砍伐的速度比补充的更快。
更深一层的原因
归咎于穷人很容易。可是,正如生态学家纳逊斯和科默(James Nations and Daniel Komer)指出,这样行无异于“谴责兵士造成战争”。他们补充说:“兵士只是将军手下的走卒而已。为了明白开拓者在砍伐森林方面所担任的角色,我们首先必须问问,为什么这些家庭要进入雨林?答案很简单:因为除了雨林以外,就没有土地给他们居住了。”
在一个热带国家中,百分之72左右的土地被仅是百分之2的地主所拥有。目前,约有百分之83的农家若非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便是完全没有土地。这种情形以或多或少的程度在全球各地出现。庞大的私有土地不是用来种植粮食给当地人民,而是种植输出的作物,售卖给温带的富裕国家。
伐木事业是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罪魁祸首。除了对森林造成直接损害之外,伐木也使雨林更易受火灾——和人类——所伤害。推土机在原生林里辟出的伐木道路同时为大群移居的耕农打开进路。
许多时耕种失败,牧场主人就把土地买下,将它改变为养牛的牧场。这种情形在南美和中美洲尤其常见。牧场所生产的牛肉大都输往较富裕的国家。美国普通家庭的猫每年所食用的牛肉比中美洲的普通人还多。
结果,各先进国家其实在经济上支持热带雨林的死亡——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们喜欢从热带国家购买的外国热带木材、产品和牛肉都需要人蹂躏和剥削森林。美国人和欧洲人所喜爱的可卡因是秘鲁人砍伐了数十万亩的雨林,把土地用来种植古柯才产生出来的。
得不偿失
许多政府积极促进砍伐森林事业。他们向农场、木材公司和出口农业提供临时免税奖励。有些国家会送给农民一块土地,如果后者能够清除森林而加以“改善”的话。东南亚一个国家把数百万移居的农民送到遥远的森林地区。
施行这种政策的借口是,利用森林去造益穷人或复兴疲弱的经济。可是,在批评者看来,甚至这些短期利益也是虚幻的。例如,对于农夫的作物毫无用处的土地未必对牧场的牛群有用。牧场通常在十年之后就被人放弃了。
木材业也未必好一点。人若不管将来,采尽森林里的热带实木,森林就衰败得很快。世界银行估计,在33个目前输出热带木材的国家中,有超过20个在十年之内就会木材枯竭。泰国由于砍伐森林过度,以至要把伐木视为非法。据估计菲律宾到1990年代中期就会伐尽国内的木材。
但最富于讽刺的是:研究显示,一块雨林若能保持原状,从它的各种产品——例如果子和橡胶——所得的金钱比在同一块地上耕种、畜牧或伐木还多。但砍伐森林依然继续下去。
地球无法永远抵受这样的对待。正如《挽救热带森林》一书说:“我们若以目前的程度摧毁雨林,问题就不是雨林是否会消失,而是何时会消失。”如果所有雨林都被摧毁,世界真的会大祸临头吗?
[第7页的图片]
杀害森林的合谋者
水坝造成洪水泛滥
砍烧耕作法
伐木事业
养牛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