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国步迦南的后尘警醒!1989年 | 8月8日
-
-
英国教会
英国教会议会在1987年11月召开总会议,考虑一项动议,重新确定‘通奸、淫乱、同性恋行为为有罪’。男、女同性恋者基督徒运动的总书记声称:‘这项动议若受到接纳,就会摧毁教会,坎特伯雷大主教深知这点。至于概括数字,我们相信在英国教会的教士当中有百分之30至40是同性恋者。’
记者肯尼迪(Philippa Kennedy)在1987年10月29日的英国《每日快报》中写道:‘戴卓尔夫人指责教会领袖们未能给予国民适当的道德指导,这件事将会为所谓十年间神职人员大争论之一增添姿采。因为首相不但认为一般主教,尤其是坎特伯雷大主教,都是一群优柔寡断的闲聊者。’
1987年11月11日,该动议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发觉解决方法难以实行,于是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软弱无力的修正法案而宣告散会。因此它成不了‘十年间神职人员大争论之一’。会议彻底失败。主教们老是拖延不行、逃避责任、左推右搪、装模作样和改变初衷。
大会的决定是:最理想的是,性交只发生于永久婚姻关系之中;通奸和淫乱乃是违反这项理想的罪行;同性恋的性行为在理想上有所欠缺;所有基督徒应在道德各方面——包括性道德——堪作模范。同性恋行为被列为不若通奸和淫乱那么严重——后者违反理想,同性恋只是在理想上有所欠缺而已。犯奸淫者不必免职。通奸者不必开除。同性恋的教士和牧师罪名获得开脱。
大会的号角发出暧昧不明的呼召,起初由教区教士海顿(Tony Higton)提出的动议被搁置一旁。(哥林多前书14:8)然而,很奇怪地,海顿竟然投票赞成那柔弱无力的修正案,并且对于会议的结果表示‘十分,十分高兴’。鉴于他以前所提出的意见,这的确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曾经威吓说:‘教会若不整理好它的家,上帝便会加以审判。’
在会议当中,海顿曾经出示那令人愤慨,对同性恋教士极其不利的证明文件。其中指出一名同性恋教士被判犯了非礼儿童,结果只是调往别的教区。另一教士被判犯了在公厕大施非礼,也只被派往另一主教辖区,他在那里又被判犯了同样的罪行——但仍然没有革职。据海顿报道,伦敦的英国同性恋教士们经营一间教会书报摊,‘有嫌疑出售鼓励同性恋杂交、玩弄男妓和各种同性恋行为的刊物’。书报摊上有一本书被疑为刻画‘一个五岁女童与父亲和父亲的男爱人同床’的丑事。
既然海顿提出的证据被人漠视,他又怎能‘十分,十分高兴’呢?这无疑是因为圣公会教士是易于取悦的人。正如一份报章报道说:‘无可否认,丑闻没有遭遇到打雷般的大声谴责,反之,这仅是一场迷蒙细雨而已,这正是圣公会成员的特长。’
可想而知地,同性恋教士对此额手称庆。他们说:‘会议清楚地为男、女同性恋者在教会内留有余地。’毕竟,坎特伯雷大主教朗西(Runcie)曾经‘辩称教会不应斥责那些有教养和负责的同性恋者。’他并且说:‘我坚决主张,天生的同性恋者是个完备的人。’
‘天生的同性恋者。’坎特伯雷大主教这样说。同性恋者确实是由于遗传结果而使他们陷于这种无助的境地吗?有些人作出这样的争议,声称同性恋状态‘乃是一种在道德上是无选择余地的基本心理特性。’据伦敦《泰晤士报》所载,他们把在感示之下痛斥同性恋行为的使徒保罗断定为‘有点过分拘谨’。
首席律法师雅各波维斯(Immanuel Jakobovits)爵士对‘天生同性恋倾向’一事曾否获得证明提出疑问,并且说:‘辩称人有这样的天性乃是走向道德秩序完全崩溃的危险斜坡。……我们无法承认,在任何社会上,与生俱来的偏好本身会构成充分的免罪的理由。我们必须作为天性的主人,而非天性的牺牲者。’
坎特伯雷大主教歪曲了耶稣的话,把它们再度模塑成可以让同性恋者在基督教会中占一席地位,说:‘基督教会在地上的会幕有许多住处,都是用玻璃造成的。’(参看约翰福音14:2。)他的意思是说,“别把石头掷向任何一所住处,甚至攻击同性恋者也不行,因为他们在基督教会里也有住处。”
切斯特主教鲍恩(Michael Baughen)声称‘希腊文新约圣经为圣公会教理重申对同性恋者表示“爱、忧伤、感受和了解”辩护。’他认为同性恋行为在圣经中只被指责为‘偏离了正道’而已。其实圣经清楚表明,同性恋者若不痛改前非,就不能承受王国,而且是‘当死的’。——罗马书1:27,32;哥林多前书6:9-11。
会议一如《泰晤士报》所说,它证实‘那由来已久的非难,说英国教会什么都不信,但什么都容许’,并且确定‘它优柔寡断的倾向——包容每种新的自由风气,好像它是福音一般’。《利物浦每日邮报》在‘教会欺骗人’的标题之下,说:‘英国教会领袖们似乎越来越无法斩钉截铁地指出他们认为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的。’正如《经济学家》周刊讥讽地评论说:‘英国教会反对同性恋行为,但却不那么强烈。’
在‘教会会议支持同性恋者犯了众怒’的标题之下,《每日邮报》引述了几位保守党的下议院议员的话。一位议员把会议决策称为‘可耻和怯懦的’。另一位说:‘很可惜,同性恋行为如今已在英国教会教士以及在英国教会本身当中站稳阵脚了。’第三位说:‘这次投票——我敢称之为一项可耻的欺骗——实际把儿童置于险地。许多找不着性伴侣的同性恋者会转向儿童下手,因此年轻人上教堂就很容易受到欺凌。……严格地说,教会已无法清除内部日益蔓延的罪恶。’
罗马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强硬地反对同性恋,指它为严重的罪行。但在行动方面,教会却包庇犯罪的教士,使他们有机会继续犯性变态之罪。的确,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曾对同性恋者温言相慰,声称:‘他们是受教会所关心的。’
一份独立的天主教报章,《全国天主教报道》,在1987年2月27日说,据同性恋教士估计,美国天主教教士有百分之50是同性恋者。有人认为这项数字有商榷余地。一位以1,500次访问调查为根据的心理学家声称,美国5万7,000名天主教教士当中有百分之20是同性恋者,可是较近期的报道却说‘其他精神治疗家认为今日的真正数字可能接近百分之40。’
仅在两年之前,美国各地报章纷纷报道天主教教士对儿童的性暴行事件。加州圣何塞市《信使新闻》在1987年12月30日所作的以下报道便是其中一例:
‘在虐待儿童问题受到全国关注之际,据法庭记录、教会内部文书、市当局和受害人本身透露,美国天主教会正继续无视和隐瞒教士非礼儿童事件。
教会高层人员坚称1985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发生过一位教士非礼了至少35名男童的大丑闻,已使他们学会了严厉处理这种难题。可是,据《信使新闻》所作为期三个月的调查显示,美国全境有超过25个主教辖区的教会高层人员没有把案件向当局举报,只将淫虐的教士调往其他教区,对受害者父母的投诉置若罔闻,并且漠视事件受害儿童在日后的损害。……赔偿给受害者和家人的金钱不下数百万美元,据1986年的一项教会报告估计,教会应付的赔偿金额在今后十年可能达到十亿美元之巨。’
《信使新闻》报道的那宗‘1985年路易斯安那州的大丑闻’牵涉到一个名叫高塞(Gilbert Gauthe)的天主教教士。‘付给受害者的赔偿已达1,200万美元。’高塞的同性恋活动在多年来已为人所知,可是,“该主教辖区处理难题的手法只是把他转调到其他教区,至少有三次是如此。”有一次‘孩子的父母指证高塞在他们的7岁儿子作辅祭的第一天就把孩子鸡奸,以后的一年继续如此行,直至该教士被调走为止’。
-
-
基督教国步迦南的后尘警醒!1989年 | 8月8日
-
-
(美国)《全国天主教报道》编辑福克斯(Thomas Fox)说:‘多年以来,主教们一直在全国隐瞒这项难题。’前任教士兼现任罗耀拉大学心理学教授的肯尼迪(Eugene Kennedy)说:‘你在法庭所见的只是冰山的尖端而已。’多米尼克派的教士兼教团律师多伊尔(Thomas Doyle)声称:‘教士非礼男童乃是我们数百年来所面对的最严重难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