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义洞悉圣经(下册)
-
-
不完美的人要坚守忠义意味着什么?
既然人人都不完美,无法完全达到上帝的标准,一个人能坚守忠义,显然不是指他所言所行都十全十美。根据圣经,说一个人忠义,意思是这个人竭尽忠诚,全心全意效忠上帝。大卫因肉体的软弱屡次犯下大罪,但由于他乐意接受管教,改过自新,所以仍能“行事秉着忠义正直的心”。(王上9:4)大卫由此证明,自己的心仍然深爱耶和华上帝。(诗26:1-3,6,8,11)他后来吩咐儿子所罗门,说:“要认识你父亲的上帝,全心乐意事奉他,因为耶和华能鉴察所有人的心,辨明人的一切意念。”可惜,所罗门并“不像父亲大卫那样,全心归向耶和华他的上帝”。(代上28:9;王上11:4;这两节经文中“全心”一词译自希伯来语sha·lemʹ沙伦,跟箴11:1和王上15:14所用的是同一个词)
因此,行事忠义并不限于生活的某个层面,也不限于跟“宗教”直接有关的范畴。对上帝的仆人来说,行事忠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不断想探知上帝的旨意如何的过程。(诗119:1-3)无论处理一般国事,还是处理直接跟崇拜耶和华有关的事,大卫都“按心里的忠义”去做,好好牧养以色列人。另外,他很希望身边的人以及他的臣仆同样坚守忠义,“行事纯全”。(诗78:72;101:2-7)挪亚、亚伯拉罕和其他人的例子表明,时间能证明一个人是否在上帝面前“行事纯全”。(创6:9;17:1;撒下22:24)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顺境逆境,一个人都对上帝忠贞不渝,谨守正义的原则,就是“忠义”的人。诗篇执笔者指出,只有“心里说真话”的忠义之辈才会蒙耶和华悦纳,他们“发了誓,就算吃亏,也不反悔”。换言之,忠义的人一旦作出郑重的承诺,即使实践承诺意味着蒙受损失,也决心信守诺言。(诗15:1-5;对照罗1:31和提前1:10)因此,当一个人对上帝的效忠受到考验,或者别人施压要他放弃正义原则时,最能看出他是否忠义。因此,即使一个人成了反对者的笑柄(伯12:4;另见耶20:7),或被人用苦毒的言词攻击(诗64:3,4),受尽别人仇恨和迫害(箴29:10;摩5:10),生病或身陷困境,他都应该效法约伯,不惜任何代价“坚守忠义”。(伯2:3)
-
-
忠义洞悉圣经(下册)
-
-
忠义
(Integrity)
指完全,道德高尚,无可指责,纯全无疵。
希伯来语中,跟“忠义”相关的词语包括tom(通),tum·mahʹ(通马),tam(坦),ta·mimʹ(塔明),词根的意思是“完全”或“完整”。(参看利25:30;书10:13;箴1:12)“塔明”有时也指身体健全,没有残疾,比如健全的祭牲。(出12:5;29:1;利3:6)但上述词语却大多指道德高尚,无可指责。
用来形容跟上帝有关的事,“塔明”译做“完美”就恰当不过了;耶和华的作为完美无瑕,他的道路、知识和律法也尽都完美。(申32:4;伯36:4;37:16;诗18:30;19:7)这一切特质和作为都十全十美,无瑕无疵,无与伦比,因此只可能源于独一的真神耶和华。(罗1:20;见完美)
人的忠义关系重大 希伯来语tom(通)有时可纯粹指动机纯正、没有机心。(参看创20:5,6;撒下15:11)但上述的希伯来语词却大都用来指一个人对正义原则的坚持。根据“忠义”在圣经里的用法和例子,这个词的重点在于对耶和华上帝这位个体 竭尽忠诚,将他启示的旨意视为最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