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约》仍实用吗?守望台2007年 | 9月1日
-
-
使徒约翰于公元100年左右去世。过了不到50年,一个叫马西昂的富有青年公开断言基督徒应该摈弃《旧约》。英国历史学家罗宾·福克斯说,马西昂认为“《旧约》的‘上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喜欢不法之徒,又悦纳恐怖分子比如以色列王大卫。然而,基督所体现的上帝却截然不同,这上帝是全新的、更高层次的”。福克斯说这些见解“成了‘马西昂派’的主张,在公元4世纪吸引了不少信众,尤其是在说古叙利亚语的东方”。马西昂有部分见解持续发挥其影响力。结果,1600多年后菲利普·杨西写道:“《旧约》的知识在基督徒中迅速消亡,在现代文明中几乎湮没无闻。”
《旧约》已经被《新约》取代了吗?《旧约》的“万军之主耶和华”怎样同时是《新约》的“仁爱和平的上帝”呢?(以赛亚书13:13;哥林多后书13:11)
-
-
“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守望台2007年 | 9月1日
-
-
遗憾的是,有些人就像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一样,无视圣经的《希伯来语经卷》,因为他们觉得《希伯来语经卷》的上帝毫不留情地毁灭敌人,是个残酷不仁的神。a 我们还是看看《希伯来语经卷》和《希腊语经卷》怎样谈及圣经的作者吧。
关于作者
《希伯来语经卷》记载,上帝对以色列人说:“我是耶和华,我从没有改变。”(玛拉基书3:6)大约五百年后,圣经执笔者雅各谈到上帝时,说:“在他之下绝没有变化移动的影子。”(雅各书1:17)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希伯来语经卷》的上帝有别于《希腊语经卷》的上帝呢?
答案是,圣经在不同部分显示了上帝性格的不同方面。仅在创世记一书当中,圣经就描述上帝曾感到“痛心”,又说他是“造天地的”和“审判全地的主”。(创世记6:6;14:22;18:25)这些不同的记载指的是同一位上帝吗?当然是。
比如说,本地有一位法官,在法庭上以铁面无私著称。在他孩子眼中,他是仁爱慷慨的父亲,他本人也确实如此;在他的密友眼中,他可能是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朋友。他是法官,是父亲,也是朋友。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他显示了性格的不同方面而已。
同样,《希伯来语经卷》说耶和华“是有慈悲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大有忠贞之爱,信守真理”。另一方面,圣经也说他“一定执行刑罚”。(出埃及记34:6,7)上述两方面的特性反映了上帝名字的涵义。上帝名字“耶和华”的字面意思是“成事者”。上帝为了实现他的应许,无论要做什么,都必能做到。(出埃及记3:13-15)但他还是同一的上帝。耶稣说过:“我们的上帝耶和华是独一的耶和华”。(马可福音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