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人的最大机会守望台1986年 | 2月15日
-
-
青年人的最大机会
“唯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这话是可信的。”——提摩太前书4:8,9。
1,2.(甲)许多青年人将什么视为重要的机会?我们提出什么问题?(乙)今日的青年为什么受到特别的压力?
什么是人生向你提出的最大机会呢?最近对各阶层的青年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获得一份我真正喜欢的职业”和“在经济上高枕无忧”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有越来越多青年人以事业为念;在若干地方,有数目破记录的青年人进大学攻读以求获得薪酬优厚的职业。许多人期望这种物质机会为他们带来安全、力量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你若是个青年人,你怀有这样的感觉吗?你们成年人,特别是作父母的,对这些机会真正有什么看法?这些是获致“美好生活”的要诀吗?
2 在现今这‘难以应付’的“末世”,青年人比以前更需要力量和实现自己的抱负。(提摩太后书3:1-5)今日的青年人在许多压力之下成长,这种压力是一代人之前无法想像得到的。社会的急剧改变,例如家庭生活和道德的衰落,造成了巨大的感情激荡。
需要力量及实现抱负
3,4.有什么证据表明许多青年人缺乏内在的力量?为什么物质利益并不能予人这样的力量?
3 有越来越多青年人发觉自己缺乏内在的力量去应付生活的种种压力。(可参阅以弗所书3:16。)最近美国国家精神健康院的一项报道指出,每五个青年人当中便有一个患严重的抑郁症。a从1961年至1975年,美国少年自杀率增加了一倍以上!在这个国家中,每年差不多有八千个年轻人自杀,可是试图自杀的人的数目却较此大50倍。有些权威人士将这个难题称为范围极广的传染病。报告也显示有数目多得惊人的年轻人进入精神病院留医。b
4 当然,并非所有青年人都生活在提供大量物质机会的环境中。可是,你若考虑到上述的报告与一个拥有许多物质机会的富强国家有关,显然仅是物质机会并不足以帮助青年人‘除去心中的愁烦和肉体的祸患’。(传道书11:9,10)人的心若充满了令人沮丧的怀疑、不安全感或罪咎感,物质利益并不能给予人所需的力量。圣经指出:“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灰心,新世],你的力量就微小。”——箴言24:10。
5,6.获得物质资财会带来未来的“美好生活”吗?请举例说明。
5 但是,谋得物质资财最后是否会带来满足和“美好的生活”呢?富裕的所罗门王承认说:“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2:3-11)虽然他的成就为他带来了若干快感,他却仍然感觉到空虚徒劳。
6 今日许多人鼓吹高等教育是获致未来“美好生活”的要诀之一。一位前任美国州长甚至将这种教育称为“获致力量、实现人生抱负和继续生存的必需条件。”这话是真的吗?请想想,有人对美国一间有名望的大学的846名毕业生作了一项“校友报告”调查以探知学生毕业十年后的情况。“虽然报告含有许多乐观的表示,”一位校友评论说,“在背后却潜伏着悲观、忿懑和甚至绝望。”经过25年之后,一位校友达到了“若干经济目标”,但却承认说:“我个人生活上的失败大大超过我所获得的成功,所以最好两者都免提了。”这便是人生所能够提出的最好机会吗?
最大的机会
7.提摩太本可以接受训练从事什么职业?但是保罗推荐什么?
7 使徒保罗在上帝感示之下写信给基督的门徒提摩太,他在信中指出一件远较优越的东西。这个青年人曾被派在以弗所服务,这个城市是古代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他必然见过各种各式的事业!他自己本可以致力成为富商或力求在推喇奴学院或当地的剧院中成名。(提摩太前书1:3;使徒行传19:1,9,29)提摩太无疑本可以从事有利的世俗事业,但是保罗却写道:“[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不错,敬虔‘在凡事上都有益处’。这并非仅是猜测,因为保罗补充说:“这话是可信的。”保罗从个人的经验深知敬虔会为人打开最佳的生活方式。——提摩太前书4:7-9;哥林多后书6:10。
8,9.(甲)敬虔是什么?(乙)你最大的机会是什么?为什么你必须作出努力才能把握这个机会?
8 敬虔是什么呢?敬虔是个人对上帝所怀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出自一颗对上帝的种种感人品德深具体会的心。“敬畏”(希伯来书12:28)一词的意思主要是怀有虔诚的恐惧,害怕做任何使上帝不悦的事。“敬虔”则是内心的一种响应;这会感动你以取悦上帝的方式而生活,因为你深爱他。c这种内心的品质导致与上帝具有“密友之情”,你与上帝有一种个人的关系,使你意识到他的嘉许和帮助。(约伯记29:4)有机会与上帝缔结这种个人的友谊的确比世界能够向你提出的任何利益更有价值。——可参阅耶利米书9:23,24。
9 人若有敬虔的父母或受浸成为基督徒,是否就自动会使人与上帝具有这种亲密关系呢?不然,因为内心的衷诚是必须培养而成的,正如我们必须养成基督徒的其他美德一般。(彼得后书1:5-8)‘你的心必须感动’你表现出‘敬虔的行为’来。(可参阅出埃及记36:2;彼得后书3:11;歌罗西书3:22。)虽然提摩太自幼便受到真理的教导,他却必须养成敬虔的品质。今日我们也必须作出积极的努力,可是敬虔会成为“得大利的途径”。(提摩太前书6:6,《新译》)怎会如此呢?
优越的生活方式
10,11.敬虔怎样使提摩太的生活有意义得多?
10 在以弗所,提摩太在一些“存虚妄的心行事”的人当中跟从敬虔的途径。(以弗所书4:17)这些人脑中所充满的是空虚无益的事。“情形多么可悲!”圣经学者伦斯基(R. C. H. Lenski)评论以弗所书4:17说。“人虽然具备有思想和意志的头脑,是有理性的生物,在一生中跟随头脑的指挥而行,但这头脑虽逐步带领他们,到头来却一无所有而遭遇巨大、可悲的失败!”
11 提摩太可以看出以弗所人的生活途径是空虚、堕落的。许多人崇拜亚底米女神,但他们的狂热崇拜却归于一个没有生命的偶像。这种崇拜包括放荡的狂欢和宗教卖淫等丑行。(使徒行传19:23-34)可是,提摩太的生活方式却比列国的生活方式优越得多,后者“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良心……丧尽。”(以弗所书2:6;4:18,19)由于提摩太以敬虔的方式运用“上帝所赐的生命”,这使他能与宇宙最伟大的个体为友!有机会凭着敬虔与活的上帝缔结这种关系的确是至为宝贵的事!你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吗?
12.关于敬虔的“大利”,一个基督徒青年怎样说?你对这件事的感觉如何?
12 今日许多人崇拜性、享乐、财富和高等教育,其狂热程度不亚于古代的以弗所人崇拜亚底米。(马太福音6:24;以弗所书5:3-5;腓立比书3:19)可是,追求敬虔的人却享有优越得多的生活质素。“我看看自己在开始研读圣经之前与之同游的青年人,”一位24岁的基督徒报道说。“其中有一半在监里。大部分都吸毒,许多女孩养了私生子。他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有几个甚至已经丧生。我多么感激上帝现在我能够回顾自己的一生而对于所见到的情形感到自豪。”其他的基督徒青年完全同意他的感想!
13.为什么听从提摩太后书4:5的命令可以使生活更有意义?
13 过着敬虔生活的人享有宝贵的传道职分。(哥林多后书4:1,7;提摩太后书4:5)这件事向人提出真正的目的和挑战。基督徒不是仅凭观看电视或电影的虚构剧情而获得一种虚伪的兴奋之感,反之他们致力于传道工作,上门探访真实的人物而予以协助。他们也处理实在的难题。他们看见人们以往过着不道德、强暴或无望的生活,但接受了圣经的教导之后将以前的坏习惯革除,养成自尊而热心事奉耶和华——这为他们带来难以形容的喜乐。没有其他任何事业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和产生这么恒久的好处!
知足和良心清白
14,15.在金钱方面,敬虔的知足怎样可以改善人的生活?
14 “其实敬虔而又知足,就是得大利的途径。……只要有衣有食,就应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用许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6-10,《新译》)《今日心理学》杂志在1981年所作的调查显示青年人比其他任何年龄的人对金钱关心“得多”。可是最关心金钱的人,(包括富有和贫穷的人在内),有半数抱怨“经常感到忧虑不安”。
15 日本有一个青年男子在事业上“扶摇直上”,但却因此损坏了自己的健康。后来,凭着圣经研究之助,他养成了敬虔的美德。“我回想以往我一生的主要目标是要致富,与我自从改变了目标以来所获得的快乐简直无可比较,”他作出结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与运用自己的一生为伟大的造物主服务所带来的知足和满足相比。”d——箴言10:22;传道书5:10-12。
16.没有‘常存无愧的良心’的人会有什么遭遇?
16 保罗劝勉提摩太要‘常存无愧的良心’。以什么方式呢?方式之一是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存着纯洁的心”。(提摩太前书1:19;5:2,《新译》)可是,今日许多青年人的良心好像被烧红的铁烙了一般,以致贞洁已差不多不复存在了。(提摩太前书4:2)但是不道德绝不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一项研究考虑到几百个青少年对性所怀的态度及在这方面的行为。论到那些最纵情于性杂交的人,报告说:“他们相信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和满足。”差不多半数的人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方式使我的才干大部分浪费了。”
17.为什么‘出于清白良心的爱’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善用自己的一生?
17 一对夫妇若在后来缔结荣誉的婚姻,表现一种“出自纯洁的心和清白的良心的爱”,便无疑会得益不浅。(提摩太前书1:5)1984年的《婚姻家庭杂志》报道说,对309对新近结婚的夫妇所作的研究显示,在婚前发生性关系的人“夫妻双方从婚姻所得的满足均低得多。”但是保持贞洁的人却多么不同!一位享有美满婚姻已有七年的年轻基督徒妻子说,“回顾以往,知道自己保持清白使我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不错,对那些“在纯洁上作信徒榜样”的青年来说,清白的良心无疑是个丰富的酬报。——提摩太前书4:12。
内在的力量
18,19.(甲)提摩太须要应付什么压力?(乙)上帝怎样帮助他?
18 无疑提摩太在以弗所遭遇很多压力。这个富裕繁荣、道德堕落的城市向人提出许多引诱,而且它对“纵情作乐”的强调可以带来外在的压力。提摩太看来是个生性羞怯的人,而且“屡次患病”,这无疑在他内心产生若干压力。(提摩太前书5:23)但是保罗提醒他说:“上帝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7。
19 的确,你有多少同辈但愿自己具有这样的力量!一位年轻女子克服了以往卖淫和吸毒的生涯。“惟独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我才能够成功,”她说。“有时我会怀有以往的感觉,但我于是开始祷告——立即这样行。有能力克服这些难题比我一生中所成就的其他任何事更令我兴奋!”无可置疑地,上帝能够‘加给你力量’,使你能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去应付任何压力而作出健全的决定。——提摩太后书4:17。
20,21.(甲)请举出敬虔的若干裨益。(乙)下一篇文章会考虑什么问题?
20 因此,敬虔可以为你带来许多裨益。你“一生的途径”会有崇高的目的,比一般仅追求物质机会的人的人生目标崇高得多。(提摩太后书3:10)正如一位放弃大学奖学金,毅然成为全时的传福音者的青年说:“我享有世上最佳的事业,教导人认识好消息及帮助别人认识我们仁爱的天父!而我所享的‘额外利益’——自己的品格大有改善——比任何人向我提出的利益更大。除此之外我还有希望获得在一个没有忧伤的乐园里永远生活的奖赏。请问:人还能够渴求什么更佳的生活呢?”
21 也许你说,‘我怎样才能养成敬虔的品德呢?’若想获得答案,请读读下一篇文章。
[脚注]
a “研究青春期发育和行为的若干专家认为这种抑郁症是导致严重青少年难题的重大因素,例如逃学、在学校生事、吸毒、纵酒、性放纵、怀孕、离家出走和自杀等”,作家麦凯(Kaltheen McCoy)在《应付青少年抑郁症》一书中报道。
b 在一段13年的期间,虽然美国各年龄的人入精神病院留医的数目减少了,但15-24岁的人的入院数目却增加了百份之19,15岁以下的人增加了百份之158!
c 罗宾逊(Edward Robinson)所编的《字典》为“敬虔”一词的希腊原文优西比亚(eu·seʹbei·a)所作的定义是:“内心[对上帝]自发的感觉。”蒂特曼(J. A. H. Tittmann)在《新约同义字评释》中补充说:“[敬虔]表达对上帝的崇敬;而这种崇敬是以行动表现出来的,……但[敬畏]则指害怕和避免做任何不对的事的倾向,……[敬虔]是生活上虔敬的推动力。”
d 可阅读《守望台》1978年9月1日所刊登美马胜三君的自述,文章的题目是“找寻优于财富的东西”。
-
-
以敬虔为目标去锻炼自己守望台1986年 | 2月15日
-
-
以敬虔为目标去锻炼自己
“要操练自己达到敬虔的地步。”——提摩太前书4:7,《新译》。
1.为什么一个优良的赛跑员未能得胜?
她是田径队中最佳的赛跑员。以前的胜利使她置身于有资格代表国家的运动员之列。因此人人都期望她在这次重要的田径运动会中得胜。可是,她却使教练、队友和自己大失所望。赛跑的成绩是历来最差的。为什么呢?这个大感尴尬的年轻女子承认说,“我疏于练习而没有尽力锻炼自己。教练曾试图劝我更努力练习,并且向我提出警告,但我却没有听他的话。”由于没有接受适当的训练,她失去了她所寄望的胜利。
2.基督徒必须怎样锻炼自己?为什么所有人都应当希望知道怎样着手如此行?
2 作为基督徒,特别是你年纪尚轻的话,你也要接受一项关系重大的训练。“要操练自己达到敬虔的地步。”(提摩太前书4:7,《新译》)“操练”一词的希腊字(gy·mnaʹzo,詹那素)描述运动员在健身院里所作的剧烈和时常相当痛苦的练习。因此,关于敬虔以及这件事所带来的酬报,使徒保罗补充说:“我们也是为这缘故劳苦努力。”(提摩太前书4:10,《新译》)这种必需的品德并不是自然产生或从敬虔的父母感染而来的。你必须采取什么步骤呢?所有基督徒,不论老幼,都应当渴望知道。
与上帝保持良好沟通
3.(甲)为什么个人的研读如此重要?(乙)你受到上帝的什么品德所吸引?
3 既然敬虔牵涉到对耶和华的品德怀有衷心的体会,你需要知道他实际是怎样的。耶和华将这件事在圣经里向人透露出来。但是你必须仔细研读上帝的道和基于圣经的书刊,借此‘在信仰的话语上及美善的教训上得着培养。’(提摩太前书4:6,《新译》)这样的研读可以帮助你看见‘耶和华的荣美’。——诗篇27:4。
4.什么经验表明个人研读的价值?你应当严肃地考虑一下什么问题?
4 一个22岁的全时传福音者(先驱)说,“你对耶和华认识越深,就感觉与他越亲近。”“我读到圣经的预言,看出它们怎样获得应验,这使我对上帝懔然生畏。个人的研读对我真正有帮助。”一个曾极感抑郁沮丧的16岁青年论及经常在《儆醒!》 杂志中刊出,题名为“青年人问”的文章的其中一篇说:“当我差不多放弃一切希望之际,杂志刊出这篇文章。我感觉十分兴奋,便一口气将文章读完!这使我感觉与耶和华亲近得多;我意识到他了解和十分关心我。我觉得现在我能够应付了。”a你留意阅读社方的每一期杂志吗?虽然这需要你作出努力,你有拨出时间亲自研读圣经以滋养你的头脑和心灵吗?你若作点研究功夫,你便能真正向自己证明你认识真理。这种知识一旦打动你的心,就差不多必然能够推动你,因为这是“合乎敬虔的道理”。——提摩太前书6:3;罗马书12:2。
5,6.怎样的祷告可以使你与上帝更亲近?试举例说明。
5 与上帝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包括对他作衷心而明确具体的祷告。祷告可以帮助人与耶和华建立个人的友谊。你若犯了错误,要愿意像大卫一样向上帝恳求说:“求你不要记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过犯。”(诗篇25:7,11)要知道你若衷诚悔改,他便会宽恕你。祷告不要匆匆了事,反之要向上帝倾心吐意。有一个青年女子虽在敬虔的家庭里长大,但却容许口吃阻止她参与纯真的崇拜。“后来有一天晚上,”这个22岁的青年透露,“我恳求耶和华说,‘请帮助我甘愿事奉你而非仅是因为长老或父母要我这样行。’”她在生活上开始作出多大的改变!虽然仍然口吃,她却全力参加传道工作。她喜乐地宣布说,“由于我知道耶和华总是垂听我的恳求,我现在对耶和华的信赖比以前大得多了。”——诗篇62:8。
6 一位年轻的基督徒肯确地为了作先驱的计划而祷告。她的祷告获得垂听之后,她感叹说:“我的确知道耶和华是实在的,也知道他真正关心我们!以前我以为我与他建立了关系,但现在他比较像是我的朋友——我最好的朋友。”耶和华不会总是以某种壮观的方式垂听我们的祷告,但是你若衷诚热切地向他祷告,并且按照所求的作出努力,你便会体验到他对你所作的仁爱指导。——诗篇145:18。
常存清白的良心
7.良心是什么?为什么你必须保持清白的良心?
7 保罗劝勉提摩太要‘常存无亏的良心’;他深知这样行必须作出坚决的努力才行。(提摩太前书1:19)何以故呢?良心是上帝赋予人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检讨自己而对所做或打算做的事作出判断。良心可以“控告”我们,痛苦地谴责我们的行径,也可以为我们“辩护”而认可我们所行的事。(罗马书2:15,《新译》)但良心若被歪曲了,就可以发出错误的信息。有些良心有问题的人行事像无情的野兽一般,可是他们“内在的声音”并不“控告”他们。他们甚至‘公开宣布他们认识上帝’,但‘行事却与他背道而驰’。你可以怎样提防不致形成一个有缺陷的良心?——提多书1:10-16。
8.在第一世纪有些人怎样“丢弃”了清白的良心?
8 保罗告诉提摩太说,有些基督徒“丢弃”了清白的良心,“沉迷于无稽之谈”和不虔敬的“世俗的空谈”。(提摩太前书1:4,19,20;6:20;提摩太后书2:16-18,《新译》)由于他们聆听这些事,他们的信心被破坏无遗,结果导致灵性的毁灭。可是保罗却表明,除了变节背教者的主张之外,还有其他的事也‘抵挡纯正的教训’。他在提摩太前书1:9,10将这些事列举出来,包括杀人、奸淫和同性恋在内。
9,10.(甲)我们从一对未能保持良心清白的基督徒夫妇的经验学得什么教训?(乙)我们可以怎样防止自己的良心变成麻木?
9 今日电影、电视和书刊均充斥着暴力和性不道德。我们若将这些资料吸进脑中,我们的良心就可以逐渐变成好像被烧红的铁烙了一样。一对年轻的基督徒夫妇便有这样的遭遇,他们在结婚之前不久犯了奸淫。“我认为事情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镜头有关,”年轻的女子承认说。“你随时见到人爱抚接吻,以致这样的事看来并不严重。你习惯了这样的事。于是我们便开始同样行。但愿我先考虑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就好了!”她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清白的良心。青年男子补充说:“我也有手淫的难题;这可以使你的良心逐渐麻木,以致很容易便开始爱抚、接吻而最后犯了奸淫。”虽然他们看来在别人面前立下良好的榜样,他们所观看的娱乐连同隐秘的不洁习惯却麻木了他们的良心,正如皮肉若屡次接触烧红的烙铁便会被腐蚀一般。——提摩太前书4:2。
10 你的良心可能由于你在娱乐方面所观看或阅读的资料而变成麻木吗?你真的竭力克服一些可能染污你的良心的坏习惯吗?为了保护自己,你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转而阅读——并且再三阅读——一些根据圣经而特别论及你的难题的书刊,或者与一位长老讨论你的难题。清白的良心是来自上帝的宝贵恩赐,这可以帮助你养成敬虔的品德。千万不要让任何事使你失去清白的良心!
拣选适当的交往
11,12.(甲)提摩太后书2:20,21提出什么警告?(乙)你可以怎样听从这个警告?
11 使徒保罗写道:“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2:20,21)我们的感情和行为均深受我们拣选为友的人所影响。显然,不信的人绝非最佳的交往。但是保罗在这里坦白地表明,甚至在小组里也有些人是不良的交往。诚然,你可能发觉与这些人来往有相当乐趣,但是他们的影响却永不会帮助你“逃避青年人的私欲”而养成敬虔的美德。要留意在小组里培养富于造就的交往。保罗继续在22节(《新译》)说:“要和那些以清洁的心求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公义、信心、爱心、和平。”——可参阅腓立比书4:8,9。
12 且以一个基督徒青年为例,这个青年虽然受过敬虔的教养,却时常招惹麻烦。她说:“这大部分是由于与我来往的人的缘故。”后来她看出自己的生活一无所成,于是毅然改换自己的朋友。她所作的结论是:“你若与一些爱戴耶和华的人为友,这可以帮助你的良心保持敏锐而避免行差踏错。朋友们对过犯表示厌恶,这使你也有同感。”借着避免有问题的交往,这个青年得以成为“贵重的器皿,……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在作了先驱十年之后,她补充说:“我现在发觉耶和华乐于运用我去帮助别人。”——提摩太后书2:21;箴言15:31。
13.你可以怎样决定谁是良好的交往?他们可以对你有什么影响?
13 因此,要以现实的眼光考虑一下你的交往。他们追求公义、信心、基于原则的爱心与和平吗?他们充满基督徒的热心吗?你若以这样的人作你亲密的同伴,你自己便可能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和纯洁方面成为信徒的榜样,正如保罗的亲密同工提摩太一般。这并不是说你应当对品行不甚好的人变成冷淡或不友善。反之,你所立的欢乐榜样也许能够感动这些人修直所行的道路。——提摩太前书4:12;希伯来书12:12-15。
为上帝作出牺牲
14,15.(甲)古代的运动员在受训期间必须怎样行?(乙)什么工作需要人作出牺牲?我们有些什么好榜样?
14 在提摩太的日子,运动员受训时“在一切的事上都有节制,”甘愿舍弃许多合法的享乐。(哥林多前书9:25,《新译》)他们在饮食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据公元前第一世纪的诗人贺瑞斯(Horace)说,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运动员“不近女色,也不喝酒”。类似地,若要以敬虔为目标去锻炼自己,你也必须作出牺牲才行。保罗论及提摩太说:“没有人[像他一样]与我同心,……因为大家只顾自己的事,而不理耶稣基督的事。不过,提摩太……和我一同为了福音[辛劳]。”——腓立比书2:19-22,《新译》。
15 保罗吩咐提摩太说:“[要]从事传福音者的工作,彻底完成你的传道职分。”(提摩太后书4:5,《新世》)不论提摩太以前的个人兴趣看来多么富于吸引力,他将这一切都牺牲了以求完成上帝的工作。你愿意同样行吗?今日有些年轻的基督徒虽然没有任何合乎圣经的沉重责任,却宁愿追求高等教育或优薪的全时工作而不愿以基督徒的传道工作为一生的事业。有一个青年曾热切等待获得一份优差。可是在他开始工作之前,他接受邀请花了整个夏季的时间与一对先驱夫妇一同从事组外传道。他深爱这件工作。结果他牺牲了受人钦羡的全时职业,接受没有那么有趣味的部分时间工作以求能够作先驱。凭着与提摩太相若的精神,他现今在耶和华见证人的世界总部服务。甘愿作牺牲乃是真正爱心的明证,而他发觉作出牺牲可以加深这种爱心。
16.有些什么牺牲是年轻人可能必须作出的?
16 作为‘传道员和使徒’,保罗强调在衣着上保持端庄是好的。如果某种款式的衣着或某种发型使别人不安或妨碍你作为传道员的有效程度,你会甘愿加以牺牲吗?(提摩太前书2:7-10)保罗继续写道:“凡立志……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后书3:12)你愿意紧守立场,拥护真理,即使这样行可能招惹别人的嘲笑而牺牲了你同班同学的好感吗?一切怀着正当动机而作的牺牲可以帮助你养成敬虔的美德,同时教导你仰赖耶和华及最先考虑到他的感觉。
继续进步
17.在力求进步方面,提摩太怎样为今日年轻的传道员立下榜样?
17 养成敬虔的品德是一项延续不断的过程。保罗嘱咐提摩太说:“要思念这些事;全神贯注于其中,好使你的进步对所有人显明出来。”(提摩太前书4:15,《新世》)有些人由于年纪太轻未能作助理仆人或长老,便感觉自己无法再有进步了;他们以为进步是惟独根据人在小组里所担当的责任和所享的权利去量度的。诚然,提摩太不但在灵性的发展方面具备资格,同时也在年岁方面有资格作长老。但是提摩太仍须继续努力;他在这方面为所有年轻的传道员立下杰出的榜样,无论有什么活动范围向他们打开。——提摩太前书4:12,13。
18.年轻的基督徒可以在什么方面继续进步?
18 因此,像提摩太一样,耶和华手下许多日趋成熟的仆人可以借着让真理深深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传道工作上不断改进而成为“信徒的榜样”。现在你能够力求进步,学习养成例如在习惯上有节制、有秩序、慷慨好客、态度认真等品德。你可以自告奋勇向长老提出协助,并且认真执行他们派你担任的任何工作;借此你可以‘在试验下证明自己具备资格’。(提摩太前书3:1,2,8-10)即使别人未能迅速看出你的进步,你可以放心耶和华会看见。过了相当时候,别人也会看见。——提摩太前书5:25。
19.虽然要付出很大努力,为什么你应当以敬虔为目标去锻炼自己?
19 永不要忘记你必须养成敬虔的品德才能与耶和华缔结蒙嘉许的个人关系。缺乏属灵的训练所导致的损失远超过本文起头提及的赛跑员所蒙受的损失。培养敬虔的品德是艰辛的工作。但在世界各地有大群欢乐的年轻人大声答道: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养成这种品德可以在现今导致一种没有任何遗憾而令人心满意足的生活方式,并且为你打开未来永远幸福的希望。因此要继续接受训练。继续尽力而为,即使相当困难吃力。你可以引以为慰的是:“满有恩典的上帝,……必定亲自成全你们[完成你们的训练,《新世》],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建立你们。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彼得前书5:10,11,《新译》。
[脚注]
a 见《守望台》的姊妹杂志《儆醒!》1983年8月8日的文章“为什么我这么抑郁寡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