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贞地将耶和华的组织铭记于心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
第17章
忠贞地将耶和华的组织铭记于心
1.我们应当想及对谁保持忠贞的问题?大卫王怎样论及这件事?
今日人们时常谈及忠于祖国。但是既然各国所持有的土地是由上帝所创造的,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对忠于上帝一事又多常提及呢?古代以色列国的大卫王是个忠贞地敬拜造物主耶和华上帝的人。大卫对这位忠贞的上帝说:“你会以忠贞待忠贞的人。”(撒母耳记下22:26,新世;诗篇18:25)这段话将你对上帝所怀的态度表达出来吗?
2.我们怎么知道耶和华继续忠于人类?
2 今日一般人对忠于上帝一事漠不关心。但是即使如此,耶和华却忠于人类。他并没有将人类弃如敝屣。反之他那忠贞的爱子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上帝并没有舍弃人类世界,任凭人受他们最大的仇敌魔鬼撒但所残害。撒但曾引诱我们的始祖对上帝不忠。上帝也在公元前2370年表现他对人类的忠贞,因为他保护挪亚和后者的家人渡过当时将其余人类完全消灭的普世洪水。(彼得后书2:5)这样,造物主赐给人类一个新的开始。
3.(甲)关于今日的暴力,我们可以怎样说?上帝定意要怎样行?(乙)忠于耶和华会带来什么奖赏?
3 今日普世各地的暴力比4000年前的挪亚时代有过之无不及。(创世记6:11)因此,同一位上帝有充分理由要将目前的世界事物制度铲除。这正是他定意要做的事,但是他这样行并不会把地上忠于他的人消灭。反之他会按照诗篇37:28的话而行:“耶和华喜爱公平,不撇弃他的圣民[‘忠贞者’,新世]。”像在挪亚的日子一样,他会引进一个公义的新事物制度,是由“新天新地”所构成的。(彼得后书3:13)忠贞的确带来很大的奖赏。奖赏乃是永生!
4.我们怎么知道以色列国当时是耶和华的显形组织?
4 在大卫王统治期间,以色列国对耶和华保持忠贞。大卫为整个国家立下榜样。这个国家是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他们是一群组织起来特别属于上帝的人。无疑这便是上帝在阿摩司书3:1,2所说的话的意思:“以色列人哪,你们全家是我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当听耶和华攻击你们的话。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可参阅列王纪上8:41-43。
5.(甲)在耶稣基督的使徒的日子,仇敌怎样试图将谬误的主张带进基督徒的教会中?(乙)圣经预言使徒们死后会有什么事发生?
5 与圣经历史的这项事实一致地,同一位上帝耶和华今日在地上有一群组织起来的人,一个显形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唯独属于他的。可是,甚至在耶稣基督的使徒的日子,当上帝的组织刚开始时,仇敌已试图将谬误的主张带进组织里。耶稣的使徒不遗余力地维护基督教会的纯正。(哥林多前书15:12;提摩太后书2:16-18)使徒约翰显然在公元98年之后不久去世;在他去世之后,圣经所预言的变节堕落便开始了。——使徒行传20:30;彼得后书2:1,3;提摩太前书4:1。
6.(甲)变节背教者得势有多久?这导致什么结果?(乙)基督教国的宗教组织沦为什么的俘虏?这引起了什么问题?
6 在超过17个世纪的一段时期中,直至十九世纪后半期,变节背教者大为得势。当时基督教国已分裂成为数以百计的教派。上帝真正的百姓究竟是谁遂变成模糊不清。基督教国包括莫衷一是的许多大小宗教团体,所说的并非基于上帝所感示的圣经的宗教语言。这些宗教团体其实已被一个比毁灭耶路撒冷的巴比伦帝国庞大得多的帝国所掳去。但是古代的巴比伦是怎样的呢?当时在该国沦为俘虏的忠心犹太人必然怀有什么态度呢?
巴比伦的俘虏忠贞地将锡安铭记在心
7.(甲)在宗教上说来,古代巴比伦的情形如何?(乙)这对于被掳到该国的犹太人必然有什么影响?
7 古代的巴比伦是个崇拜假神的地方,国内设有许多偶像。(但以理书5:4)既然忠心的犹太人唯独敬拜一位真神而没有任何偶像,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对巴比伦那崇拜许多假神的宗教有什么感想。他们不再见到耶和华在耶路撒冷的华美圣殿了,反之,他们所目睹的是遍布巴比伦各地崇奉假神和偶像的许多庙宇a。唯独崇拜一位真神的人对这一切无疑感觉深恶痛绝!
8.(甲)犹太人必须忍受被掳的情况多久?忠贞的犹太人怀有什么热望?(乙)诗篇137:1-4怎样描述忠贞的犹太俘虏的伤心情况?
8 据耶利米的预言透露,犹太人必须忍受这一切苦难70年,然后才得以重返故土。(历代志下36:18-21;耶利米书25:11,12)有许多犹太俘虏深爱耶和华,他们渴望在上帝所拣选的城市中呈献给他的圣殿里敬拜他。诗篇137:1-4描述这些人伤心欲绝的情形说:“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罢!’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9.巴比伦人对犹太俘虏唱“耶和华的歌”怀有什么看法?在70年的末了注定会有什么事发生?
9 “耶和华的歌”应当是一个自由的民族在上帝的圣殿里敬拜他时所唱的歌。在巴比伦人看来,犹太人在他们被掳的国家中唱“耶和华的歌”会使他们的征服者有机会嘲笑耶和华的名,声称他是个次于巴比伦诸神的神祇。由于耶和华容许他的百姓从上帝赐予他们的家乡被掳到一个崇拜多神的国家去,上帝的圣名已经受到极大的羞辱。但是巴比伦人嘲笑耶和华和蔑视他名下的百姓的日子只会是一段有限的时期——共计70年——而已。在此之后巴比伦的假神便会倾倒,真实的上帝耶和华却会恢复光荣!
衷心爱戴耶和华的组织
10.耶和华的百姓在这二十世纪曾沦为大巴比伦的俘虏;关于他们,有一个什么问题发生?
10 今日世上有一个称为大巴比伦的宗教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域并非仅限于原本的巴比伦而是遍及普世。在二十世纪,耶和华的百姓曾被大巴比伦所掳;这乃是古以色列的上帝对他们施行的管教。在古巴比伦流亡的犹太人的内心态度有为二十世纪耶和华的百姓立下一个正确的先模吗?
11.(甲)忠贞的犹太人有让家乡从脑海中消逝吗?(乙)被掳的诗篇执笔者怎样表达与他一同被掳的人的感受?
11 既然古代的犹太人流浪外地的时期会延续约一代人之久,他们本可以在巴比伦定居下来过着舒适的生活,可是他们有让自己的家乡从脑海中消逝吗?被掳的诗篇执笔者以美妙感人的言辞表达出与他同作俘虏的人的心声:“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篇137:5,6。
12.被掳的诗篇执笔者的心态表明什么?
12 写这篇诗的以色列俘虏的心态表明什么呢?那便是:虽然当时他见到上帝赐给他选民的土地沦为荒凉达70年之久,他仍然忠于当时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不错,耶和华的显形组织继续活在这些以色列人的心头。
13.对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保持忠贞怎样获得奖赏?
13 被掳的以色列人对上帝古代的显形组织紧守忠贞,这种忠贞获得了适当的奖赏。后来,圣经历史上的第三个世界霸权巴比伦被推翻,第四个世界霸权玛代波斯将以色列的上帝的旨意执行出来,于是奖赏便来到了。怎样来到呢?当时波斯国王将被掳的犹太人释放遣回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之地,并且下令准许他们将上帝的圣殿重建起来作为首都耶路撒冷的核心。(历代志下36:22,23)不但供纯真崇拜之用的圣殿重建起来,有城墙拱卫的耶路撒冷城也得以重修而成为耶和华在其中作王统治他百姓的城市。
14.(甲)几个世纪之后,弥赛亚怎样论及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乙)在什么意义上说来耶和华从耶路撒冷作王统治?
14 耶路撒冷的毁灭六个多世纪之后,耶稣说:“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上帝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马太福音5:34,35)当弥赛亚在地上时,耶和华在耶路撒冷有一间重建的圣殿矗立着;象征地说来,耶和华在这间圣殿的至圣所中作王统治。因此,耶和华以耶路撒冷为他百姓的首都,在其中作王统治他的显形组织。
耶和华对他的组织保持忠贞
15.耶稣揭发以色列不忠的宗教领袖的恶行时,他是否唾弃了耶和华的组织的显形部分?请解释。
15 有一次耶稣揭发以色列国不忠的宗教领袖们的恶行而严词加以谴责,当时他是否唾弃了上帝的显形组织呢?不错,因为他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你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把奉派到你们那里的人打死。我多次想招聚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招聚小鸡到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你看,你们的家必成为荒场,留给你们。”(马太福音23:37,38,新译)耶稣既唾弃了耶路撒冷和这城的“儿女”,他是否令他的天父在地上没有一个组织呢?绝不然!因为耶稣自己便是创造宇宙的主宰行将兴起的新显形组织的根基。
16.耶稣死于受苦柱上时,上帝怎样将他唾弃血统上的以色列人一事表明出来?
16 上帝已舍弃了血统上的以色列人。当耶稣在受苦柱上死去时,耶路撒冷圣殿中把至圣所和圣所分开的厚幔“从上到下裂成两半”,同时“地面震动,石头崩裂”。上帝所施的这些奇迹无疑将他唾弃以色列人一事表明出来。上帝以前曾以含有预表性的方式在耶路撒冷城中作王统治。借着这些奇迹,他表明他已唾弃了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宗教。——马太福音27:51,新译。
17.耶稣与耶和华怎样对上帝的新显形组织的未来分子表现忠贞?
17 耶和华上帝定意不久便兴起一个新的显形组织,当时这个组织的未来分子正留在耶路撒冷城中。耶稣将他们托付给上帝。上帝舍弃了属地的耶路撒冷城,另兴起一个更优越的组织。(约翰福音17:9-15)因此,耶和华继续对他的组织保持忠贞,特别顾念到他们的忠心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雅各的12个儿子。(但以理书12:1)下一章会根据诗篇137篇进一步讨论忠贞的问题。
[脚注]
a 古巴比伦的一个楔形文字碑铭报道说:“在巴比伦总共有崇奉主神的庙宇53间,崇奉马杜克的小庙55间,崇奉地上诸神的小庙300间,天上诸神的小庙600间,崇奉伊殊他女神的祭坛180个,崇奉尼哥尔和亚达的祭坛180个,以及崇奉其他神祇的祭坛12个。”
-
-
忠于上帝今日的显形组织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
第18章
忠于上帝今日的显形组织
1,2.我们应当怎样了解诗篇50:5的经文?
圣经在诗篇16:10说:“你不会把我的魂撇下在希屋尔。你不会容许你的忠贞者见那坑。”(新世)诗篇50:5则记着说:“招聚我的圣民[‘忠贞者’,新世]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与耶和华立约的人便是提供“祭物”的人吗?不然,这些忠贞者并没有将自己个别献作“祭物”,牺牲他们属血肉的躯体以便与上帝立约。
2 那么,这约是怎样缔结的呢?借着一位“忠贞者”所献的“祭物”。这位忠贞者的魂并没有被撇下在希屋尔;反之他从死里复活过来。使徒彼得将诗篇16:10的话应用在耶稣基督身上,并且接着说:“[大卫]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上帝已经叫他复活了。”——使徒行传2:25,27,31,32。
3.听从诗篇50:5的命令聚集起来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们应当受到感动对上帝紧守忠贞?
3 复活了的耶稣便是新约的中保;根据他所献的祭物,新约才得以生效。(希伯来书9:15,17)因此,谁是按照诗篇50:5的命令被招集起来的人呢?他们便是借着耶稣所献的祭物得以在新约里的门徒。由于感激耶和华为他们预备这项无与伦比的祭物,他们应当受到感动对他紧守忠贞。
4,5.(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魔鬼撒但试图消灭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他在这方面获得什么成功?(乙)社方的总部迁到哪里?为什么?(丙)在现代与诗篇137:1类似的发展中,忠心的余民想到上帝的组织饱受打击的情况便怀有什么感觉或心情?
4 1914年耶和华的王国在天上建立时,列国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此表明他们恼怒不悦,一致反对上帝的王国。上帝容许这件事发生。(诗篇2:1,2)魔鬼撒但试图利用世界大战的情势去消灭耶和华的组织的显形部分。他得以将守望台圣经书社的社长囚禁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联邦监狱中。社方的其他七位代表也与社长一同下狱。
5 由于大受逼迫,社方把设于纽约布洛克林的总部迁回宾雪法尼亚州毕兹堡一间租来的建筑物里。这样行是为了要继续出版《守望台》杂志的缘故。他们期望忠心的人不久便会升到天上获得荣耀。但是属于余民阶级的人想到耶和华的组织饱受压迫打击的情况便不禁潸然泪下。——诗篇137:1。
在被囚期间保持忠贞
6-8.社长卢述福在被囚期间怎样对耶和华的显形组织表现忠贞?
6 守望台社的社长卢述福在被囚期间对耶和华的组织表现忠贞,他在1918年12月25日写了一封特别的信给一位深受他信任的同工。卢述福在信中写了以下的一段话:
7 “由于我忠贞地继续事奉主,拒绝与巴比伦妥协,我现在系身囹圄,但我却为这件事深怀感激。……对我来说,系身囹圄而赢得主的嘉许悦纳远胜过与兽妥协而得享自由及受到全世界的喝彩。为了忠心事奉主而受苦是一项幸福、甜蜜的经验。在王国里我们会把父的悦纳看得比任何事更重要。这应当是上帝每一个儿女最关心的事。我们渴望在天上合而为一。我很快乐,可是我却渴望与你们所有人重聚。大会和年会已近了。愿基督的灵充满每个与会者的心……
8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能够参与工作是一项莫大的权利。唯独专心爱上帝和紧守忠贞的人才会享有这项殊荣。……在这个快乐的日子来到之前,我们必须作一个有力的见证。……以往的方法和工具会不足以符合所需,但是主会以他自己的美好方式给予我们所需。……我很高兴这项下狱的经验留下给我们而非给罗素弟兄。我以前从未像现今这么痛恨罪恶,爱好公义及渴望协助别人。……锡安得胜的日子已近了。”
上帝的组织是他们“最大的喜乐”
9.社方被囚禁的代表反映出诗篇执笔者的什么态度?
9 虽然耶和华的仆人在世上被人视为对国家不忠和不爱国,他们却没有背弃耶和华的组织。他们拒绝在压力之下妥协。他们宁愿失去右手的功能也不愿忘记上帝的组织而不再以之为“最大的喜乐”。——诗篇137:5,6,现译。
10,11.(甲)忠贞的余民在祷告中提出什么祈求?他们借用诗篇执笔者论及以东的什么话?(乙)与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为敌的人得以怎样行?这些仇敌绝没有预料到什么事?
10 耶和华的仇敌幸灾乐祸,对于耶和华宇宙组织的属地代表遭受打击一事兴高采烈。但是耶和华的仆人却恳切祈求上帝对仇敌加于他组织之上的一切羞辱施行报复。他们借用诗篇执笔者论及古代以东的话说:“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阿,求你记念这仇。”(诗篇137:7;加拉太书4:26)耶和华深爱他那与妻子相若的组织,因此他绝不会忘记属于魔鬼组织的人对他的属地组织的忠贞分子所说和所行的恶事。
11 从外表看来,当时大巴比伦的政治盟友的确已将耶和华的显形组织“直拆到根基”。他们绝没有预料到它竟会复兴而成为现今这个遍及全球的组织。
报仇者的快乐
12.(甲)谁将耶和华被囚于古代巴比伦的百姓释放出来?在最完满的意义上,诗篇137:8,9是指他而言吗?(乙)关于为上帝的属地组织报仇的人,这几节经文预告什么?
12 耶和华任用波斯的统治者古列将他的百姓从古代世界霸权巴比伦的魔掌中解放出来。但在最完满的意义上,古列并不是诗篇137篇最后一节所说的人。这节经文论及伪宗教的世界帝国大巴比伦说:“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阿,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快乐]。拿你的[儿女]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快乐]。”——诗篇137:8,9。
13,14.为什么诗篇137:8,9所谈及的“快乐”的人不可能是毁灭大巴比伦的政治势力?
13 谁会成为这个“快乐”的人呢?这个“快乐”的人代表“兽”头上象征性的“十角”吗?很久以来,像淫妇般的宗教制度一直沾沾自喜地骑在兽上。但“快乐”的人并不是“兽”的“十角”,因为毁灭伪宗教世界帝国的政治势力之所以如此行并不是要为上帝的纯真崇拜开路。他们这样行并不是为了要荣耀圣经的上帝。既然如此,这样的势力怎可能是诗篇执笔者所说的“快乐”的人呢?
14 俗世的政治势力执行反宗教运动并不是由于喜爱耶和华的崇拜者之故。为什么不是呢?因为耶和华见证人妨碍他们产生一个完全无神的世界。因此政治势力仅是见证人的上帝为了执行他的旨意而运用的工具而已。——启示录17:17。
15.世上的政治势力其实受谁所推动?他通过谁如此行?
15 这样,虽然上帝直接运用这些政治势力去消灭伪宗教的世界帝国,促使他们这样行的力量其实是耶和华上帝。怎会如此呢?他任用他所授权的儿子——更大的古列耶稣基督——去成就这件事。因此,执掌王权的耶稣基督才是诗篇执笔者所预言的“快乐”的人!
16.耶和华怎样将巴比伦的“儿女”消灭?
16 耶和华一方面会保护他的忠贞者,但同时会在比喻的意义上攫住与淫妇相若的伪宗教制度的“儿女”,将他们摔在有如“磐石”一般的上帝王国之上而将其粉碎。这个屹立不移的王国是耶和华委派耶稣基督去统治的。
17.(甲)据以赛亚书61:1,2说,耶稣受上帝的灵所膏之后要宣告什么?(乙)今日这项宣告正怎样发出?
17 耶稣在地上时曾受上帝的圣灵所膏,不但要“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同时也宣布“我们上帝报仇的日子”。(以赛亚书61:1,2;路加福音4:16-21)在我们这时代,在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期”中,耶和华正使手下的忠仆在普世宣告“上帝报仇的日子”以警告地上的万国。正如约翰在启示录7:9-17的异象中预先见到,今日耶稣基督手下有一“大群”与绵羊相若的门徒加入了余民的阵营一同执行这件工作。
18.忠于上帝的人会分享什么快乐?
18 所有这些人,余民和“大群人”,都服从天使在启示录18:4所发出的命令。他们已离开大巴比伦。为什么这样的行动十分紧急呢?因为他们必须在哈米吉多顿之前,在“兽”和“十角”未将大巴比伦的宗教“儿女”粉碎消灭之前,便逃出大巴比伦。这些忠贞的人会分享更大的古列耶稣基督的快乐。他们会与诸天一同说:“哈利路亚[意即‘赞美耶和华’]!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于我们的上帝,因为他的审判是真实公义的。他审判了那大淫妇,那以淫乱败坏了世界的。”——启示录19:1,2,新译;可参阅耶利米书51:8-11。
19.今日忠贞的余民享有什么快乐?有什么更大的快乐等待着他们?
19 自1919年以来,耶和华为手下的百姓行了一件“大事”。(诗篇126:1-3)耶和华大大显扬他的解放能力,表明他乃是“信实的上帝”。获得释放的余民至今仍然为此而衷心喜乐。(申命记7:9)他们深感快乐,但是还有更大的快乐等待着他们。当更大的古列——现正作王统治的耶稣基督——将魔鬼组织的所有“儿女”击碎时,他们可以分享他的快乐。
20.除此之外谁也分享受膏余民的快乐?为什么?
20 千千万万以前受大巴比伦所俘掳的人已获得帮助在这个宗教组织未遭受毁灭之前从其中逃出来。结果产生了“大群人”。现今他们在普世的人数已超过300万;事实上,从伪宗教的世界帝国得救而不致与之同遭毁灭的人在数目上是没有限制的。他们忠于耶和华的组织,与余民一起快乐地向人宣扬耶和华行将对宗教性的大巴比伦施行报复的日子。
21.我们对大巴比伦和被她所掳的人应当怀有什么态度?
21 因此,我们绝不可以与伪宗教的世界帝国妥协。我们绝不可在她衰落的日子重投她的怀抱。反之,让我们继续尽量帮助多些被大巴比伦所掳的人在更大的古列未获得他那带来快乐的胜利之前逃出这个注定遭受毁灭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