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时辰还没有到”守望台2000年 | 9月15日
-
-
“他的时辰还没有到”
“没有人下手拿他,因为他的时辰还没有到。”——约翰福音7:30。
1.耶稣的行动受哪两个因素所支配?
耶稣基督告诉使徒:“人的儿子来到,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献出自己的魂,作为换取许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后来他对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说:“我为这件事而生,也为这件事来到世界:为要给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37)耶稣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去,死前有什么工作要做。他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去执行任务。他以弥赛亚的身份在地上执行服事职务,只有三年半的时间。这件事开始于公元29年,当时正是圣经所预告的第七十个七年的起头,耶稣在约旦河受了浸。事情结束于公元33年,正值第七十个七年的中点,当时耶稣死于苦刑柱上。(但以理书9:24-27;马太福音3:16,17;20:17-19)因此,耶稣在地上的全部行动,主要受两个因素所支配:他降世的目的,以及时限的问题。
2.福音书怎样描述耶稣基督?他怎样表明他很留意自己的任务?
2 福音书描述耶稣基督是个行动果敢的人。他走遍巴勒斯坦全境,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也行了许多大能的事。论到耶稣的早期服事职务,圣经说:“他的时辰还没有到。”耶稣自己也说:“我的既定时候还没有满。”但到了他的服事职务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则说:“时辰到了。”(约翰福音7:8,30;12:23)耶稣留意执行工作的时间因素,包括牺牲生命一事;这必然影响到他的所言所行。我们明白这点,有助我们洞悉他的品格和思想模式,从而能够更紧紧“跟随他的脚踪走”。——彼得前书2:21。
决心遵行上帝的旨意
3,4.(甲)在迦拿的婚宴上有什么事发生?(乙)酒不够用,马利亚想耶稣想个法子。为什么上帝的儿子婉拒她的话呢?我们可从这件事学到什么?
3 时间是公元29年。仅在几天之前,耶稣亲自拣选了第一批门徒。他们都来到加利利区的迦拿村,参加一个婚宴。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也在场。席上的酒不够用,马利亚想耶稣想个法子,于是对儿子说:“他们没有葡萄酒了。”但耶稣回答说:“女子,我跟你有什么相干呢?我的时辰还没有到。”——约翰福音1:35-51;2:1-4。
4 耶稣回应说,“女子,我跟你有什么相干呢?”,这是古代的一种反问的说法,表示不同意对方的建议。耶稣为什么婉拒了马利亚的话呢?请想想,耶稣当时已经30岁了。仅在几个星期之前,他受了浸,随即受圣灵所膏,施浸的约翰称他为“上帝的绵羊羔,是除掉世界的罪的”。(约翰福音1:29-34;路加福音3:21-23)现在,耶稣只受差遣他的至高主宰所指挥了。(哥林多前书11:3)没有任何人,甚至是亲密的家人,可以干预耶稣来到地上执行的工作。从耶稣回应马利亚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多么决心遵行天父的旨意!愿我们也同样决心履行我们对上帝的“本分”。——传道书12:13。
5.耶稣基督在迦拿行了什么奇迹?这对别人有什么影响?
5 马利亚领会儿子的意思,于是立即退下来,并对服事的人说:“他吩咐你们什么,你们都要照着做。”耶稣随即解决了缺酒的问题。他吩咐服事的人把水缸装满水,然后使水变成上等的酒。这是耶稣初次显示他具有行奇迹的能力,表明上帝的灵在他身上。新门徒见到这个奇迹,信心为之大增。——约翰福音2:5-11。
为耶和华的殿大发热心
6.耶稣见到耶路撒冷圣殿的情形,为什么义愤填膺?他采取什么行动?
6 不久之后,在公元30年春季,耶稣和同伴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在那里,门徒看见他们的导师做了一件事,也许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他做的。当时,贪得无厌的犹太商人竟在圣殿里贩卖牲畜禽鸟给人做祭物。这些商贩也向前来崇拜上帝的犹太人牟取暴利。耶稣见到这情形,不禁义愤填膺,于是拿绳索做鞭子,把贩子赶走,又倒出兑钱商的钱币,推倒他们的桌子。他命令卖鸽子的人说:“把这些东西拿走!”耶稣的门徒看见他大发义愤,就想起圣经论及上帝儿子的一个预言:“对你家所怀的热心要把我吞噬了。”(约翰福音2:13-17;诗篇69:9)对于任何毒害我们崇拜的事,我们也该同样热心提防。
7.(甲)什么推使尼哥德慕去见弥赛亚?(乙)从耶稣向撒马利亚妇人作见证一事,我们学到什么?
7 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不少神迹,许多人就信从了他。甚至公议会(犹太高等法庭)的成员尼哥德慕,也对耶稣十分敬仰。他在夜里来见耶稣,想知道多一点他的教训。然后,耶稣和门徒在“犹地亚地区”逗留了八个月,他们向人传道,又使人做基督的门徒。可是,施浸的约翰被囚之后,他们就离开犹地亚,回到加利利去。他们经过撒马利亚区的时候,耶稣把握机会,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彻底作见证。结果,许多撒马利亚人都相信了。我们也当留意机会,向人谈论上帝的王国。——约翰福音2:23;3:1-22;4:1-42;马可福音1:14。
在加利利广泛施行教导
8.耶稣在加利利发起了什么活动?
8 耶稣去世的“时辰”来到之前,天父有许多工作要他完成。耶稣在加利利发起了一场广泛的传道活动,规模比犹地亚和耶路撒冷的还要大。他“周游加利利全境,在各会堂里教导人,宣讲王国的好消息,治好人民当中各种疾病、各种弱症”。(马太福音4:23)他在境内发出震撼人心的宣告:“你们要悔改,因为天上的王国临近了。”(马太福音4:17)几个月之后,施浸者约翰的两个门徒来见耶稣,要亲自听听他的报告。耶稣告诉他们:“你们去,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向约翰报告:就是瞎子看见,跛子行走,麻风病人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兴起,穷人听闻好消息。那不因我而绊倒的,就快乐了。”——路加福音7:22,23。
9.为什么群众纷纷到基督耶稣那里去?我们从这件事学得什么?
9 “关于[耶稣]的好话传遍了四围一带”,大群民众纷纷来到耶稣那里。他们来自加利利、德卡波利斯、耶路撒冷、犹地亚,以及约但河的对岸。(路加福音4:14,15;马太福音4:24,25)他们到耶稣那里去,不仅是因为他施行医病的奇迹,也由于他的美好教训的缘故。耶稣的信息打动人心、富于鼓励。(马太福音5:1-7:27)他的话清新可喜。(路加福音4:22)群众“都对他的教导方式感到惊异”,因为他本着圣经的权威说话。(马太福音7:28,29;路加福音4:32)这么出类拔萃的人,谁不会受他吸引呢!愿我们也努力培养教导的艺术,叫心地忠实的人受真理所吸引。
10.拿撒勒城的人为什么想杀耶稣?为什么他们未能得逞?
10 可是,听耶稣讲道的人,不是全都愿意接受他的教训。甚至在耶稣传道的早期,他在家乡拿撒勒的会堂里讲道的时候,人们已试图要杀害他了。城里的人虽然对他的“可喜话语”感到惊奇,却只想他施行奇迹给他们看。可是,耶稣不但没有在那里施行许多神迹,反倒揭发他们的自私和不信。会堂里的人勃然大怒,于是起来抓住耶稣,拉他到山崖,要把他倒头扔下去。但耶稣却挣脱他们,安然离去。当时他离世的“时辰”还没有到。——路加福音4:16-30。
11.(甲)有些宗教领袖为什么来听耶稣讲道?(乙)耶稣为什么被控触犯了安息日?
11 耶稣讲道的时候,抄经士、法利赛派、撒都该派等宗教领袖时常在场。他们许多人在场,并不是要聆听和学习,而是要找耶稣的把柄去陷害他。(马太福音12:38;16:1;路加福音5:17;6:1,2)例如在公元31年,耶稣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他治好了一个病了38年的男子。犹太宗教领袖却指责耶稣触犯了安息日。耶稣回答说:“我父亲不断工作直到现在,我也不断工作。”于是,犹太人更指控耶稣犯了亵渎的罪,因为他称上帝为父亲,表明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他们试图杀死耶稣,但耶稣却带着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到加利利去。同样,我们努力宣扬王国和使人做基督门徒之际,也该明智地避免跟反对者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约翰福音5:1-18;6:1。
12.耶稣在加利利区作了多广泛的见证?
12 在接着的一年半左右,耶稣大部分时间都在加利利传道,只在犹太人每年三个节期时才上耶路撒冷。他在加利利前后作了三次传道旅行:第一次带着四个新门徒随行;第二次带着十二个使徒;第三次则差遣受过训练的使徒出去传道。在加利利,他们为真理作了多么广泛、彻底的见证!——马太福音4:18-25;路加福音8:1-3;9:1-6。
在犹地亚和比利阿勇敢作见证
13,14.(甲)犹太人试图在什么场合抓住耶稣?(乙)差役为什么没有逮捕耶稣?
13 公元32年秋季,耶稣的“时辰”还没有来到。住棚节已经近了,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对他说:“离开这里到犹地亚去吧。”他们想耶稣向所有聚集在耶路撒冷守节的人一显他行奇迹的能力。可是,耶稣却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于是他对弟弟们说:“我现在不上去过这个节期,因为我的既定时候还没有满。”——约翰福音7:1-8。
14 耶稣留在加利利一阵子,然后才上耶路撒冷去,但“不是公开去的,而是秘密去的”。事实上,犹太人正在节期的时候寻找他,说:“那个人在哪里?”节期过了一半,耶稣到圣殿去,勇敢地开始教导人。众人就想法子要抓住耶稣,也许把他关在监里,或干脆把他杀掉。但他们却未能得逞,因为“他的时辰还没有到”。许多人都信从了耶稣。法利赛派打发差役去逮捕他,但这些人却空手而回,说:“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讲话的。”——约翰福音7:9-14,30-46。
15.犹太人为什么要拿石头打耶稣?耶稣接着展开什么传道运动?
15 过节的时候,耶稣在殿里教导人认识他的天父;他跟反对他的犹太人的冲突也日趋白热化。在节期的最后一天,耶稣提及自己在未降世为人之前已经存在了。犹太人大为愤怒,拿起石头来要打他。但耶稣却躲起来,逃过了他们的毒手。(约翰福音8:12-59)耶稣留在耶路撒冷城外,并在犹地亚展开了一场广泛的传道运动。他拣选了七十个门徒,给他们适当的训示之后,就差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传道。他们先到耶稣和使徒要到的各城各地去。——路加福音10:1-24。
16.耶稣在献殿节逃过什么危险?他又再次忙于什么工作?
16 公元32年冬季,耶稣的“时辰”渐渐近了。他来到耶路撒冷守献殿节。犹太人仍然想法子要杀他。耶稣在圣殿的柱廊中行走的时候,他们围着他,再次指控他犯了亵渎的罪。他们拿起石头要打死他。但就像以往一样,耶稣却逃脱了,没有落入他们手里。不久,耶稣又到处教导人了;这次他到约旦河对岸的比利阿地区,逐城逐村向人传道。许多人都信从了他。但他后来接到有关他的好朋友拉撒路的消息,于是就回犹地亚去了。——路加福音13:33;约翰福音10:20-42。
17.(甲)耶稣在比利阿传道的时候,收到了什么消息?(乙)什么事表明耶稣清楚知道自己行动的目的,以及时限的问题?
17 紧急消息来自拉撒路的姊妹马大和马利亚,她们住在犹地亚的伯大尼。来人对耶稣说:“主啊,你看,你跟他感情深厚的那个人病了。”耶稣回答说:“这个病不是要人死,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好叫上帝的儿子通过这件事得荣耀。”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耶稣刻意留在原来的地方两天。然后他对门徒说:“我们再到犹地亚去吧。”门徒都感到大惑不解,于是问他说:“拉比,犹地亚人要用石头打死你,不过是近来的事,你还要再到那里去吗?”但是耶稣深知“白日”剩下的时间已不多了,上帝让他执行地上服事职务的时限快要结束。他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约翰福音11:1-10。
不容忽视的奇迹
18.耶稣到了伯大尼的时候,那里的情形怎样?之后有什么事发生?
18 在伯大尼,马大首先出来迎接耶稣。她对耶稣说:“主啊,要是你早在这里,我的弟兄就不会死了。”接着,马利亚和那些在她家里的人也来见耶稣。众人都在哭。耶稣问道:“你们把他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主,来看吧。”他们来到纪念墓前,见洞窟有一块石头挡住。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马大不明白耶稣打算做什么,就表示异议说:“主啊,现在他必定发臭了,因为已经四天了。”但耶稣问道:“我不是告诉过你,你要是相信,就会看见上帝的荣耀吗?”——约翰福音11:17-40。
19.耶稣复活拉撒路之前,为什么公开祷告?
19 拉撒路墓穴口的石头被挪开之后,耶稣大声祷告,好叫人们知道,他将要做的事是凭着上帝的力量成就的。接着他大声喊叫说:“拉撒路,出来!”拉撒路果然出来,手脚都用布巾裹着,脸上也用布包着。耶稣说:“解开他,让他走。”——约翰福音11:41-44。
20.看见耶稣复活拉撒路的人有什么反应?
20 看见这个奇迹之后,许多前来安慰马大和马利亚的人都信从了耶稣。有些人却去告诉法利赛派发生了什么事。法利赛派有什么反应呢?他们和祭司长立即召开公议会紧急会议。他们不知所措,嗟叹说:“这个人施行很多标征,我们怎么办好呢?要是任由他这样,人人都会信从他,罗马人就会来除掉我们的处所和国族了。”但大祭司该亚法对他们说:“你们什么都不懂,竟然想不到,一个人替人民死,免得全个国族被毁灭,对你们是有益的。”于是从那一天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约翰福音11:45-53。
21.拉撒路复活的奇迹,成了什么事的序幕?
21 因此,耶稣延迟到达伯大尼,为的是施行一个不容忽视的奇迹。凭着上帝赐予的力量,耶稣把一个死了四天的人复活过来。甚至素有威望的公议会也不得不关注这件事。他们决心要把行奇迹的人杀死!因此,这个奇迹仿佛成了耶稣服事职务的一个重大转捩点,从“他的时辰还没有到”,进入“时辰到了”的时刻。
-
-
“时辰到了!”守望台2000年 | 9月15日
-
-
“时辰到了!”
“耶稣知道自己的时辰到了,要离开这个世界,到父亲那里去。”——约翰福音13:1。
1.随着公元33年的逾越节逐渐临近,耶路撒冷的人怎样议论纷纷?为什么?
耶稣在公元29年受浸,从此踏上最后走向他死亡的“时辰”、复活和得荣耀的道路。现在到了公元33年的春季。几个星期之前,犹太高等法庭(公议会)商议要杀死耶稣。尼哥德慕虽是公议会的成员,却对耶稣颇有好感。他很可能把公议会的阴谋告诉耶稣。耶稣获悉后,就离开耶路撒冷,到约旦河对岸的乡郊去。逾越节近了,许多人都从乡下来到耶路撒冷。城里的人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耶稣的动向。众人彼此问道:“你们认为怎样?他居然不来过节吗?”祭司长和法利赛派已经吩咐说,谁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向他们举报。这叫情势更为紧张。——约翰福音11:47-57。
2.马利亚做了什么事,因而引起别人的议论?耶稣替马利亚辩护,怎样显示他留意到“自己的时辰”?
2 尼散月八日,即逾越节前六天,耶稣回到耶路撒冷附近。他来到伯大尼。这个地方离耶路撒冷大约三公里,是耶稣的好朋友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乡。耶稣在星期五黄昏抵达,在那里过安息日。次日晚上,马利亚用贵重的馨香油抹耶稣,但有些门徒却对此表示不满。耶稣回应说:“由她吧,让她为我埋葬的日子守这个习俗。因为你们常有穷人跟你们在一起,却不常有我。”(约翰福音12:1-8;马太福音26:6-13)耶稣“知道自己的时辰到了,要离开这个世界,到父亲那里去”。(约翰福音13:1)再过五天,他就要“献出自己的魂,作为换取许多人的赎价”了。(马可福音10:45)从这时候起,耶稣的言行和教导都反映出紧急之感。现在,我们正热切期待现行制度的终结来临;在怀有紧急感方面,耶稣为我们立下了多么好的榜样!让我们看看耶稣次日有什么事发生。
耶稣凯旋进城
3.(甲)尼散月九日星期日,耶稣怎样进入耶路撒冷?他四周的大部分人有什么反应?(乙)法利赛派对群众所做的事表示不满,耶稣怎样回答他们?
3 尼散月九日星期日,耶稣凯旋地来到耶路撒冷。为了应验撒迦利亚书9:9的预言,他骑着驴的驹子进城。聚集在他四周的人多半把自己的外衣铺在路上,还有人从树上砍下枝子来铺在地上。他们喊道:“奉耶和华的名而来的王,是应当祝颂的!”群众里有几个法利赛派的人要耶稣斥止门徒,但耶稣却回答说:“我告诉你们,要是这些人默不作声,石头也会喊叫起来的。”——路加福音19:38-40;马太福音21:6-9。
4.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为什么全城都轰动起来?
4 群众里有许多人曾在几个星期前目睹耶稣复活拉撒路,现在他们不断告诉人这个奇迹。因此,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全城都轰动起来。人们问道:“这是谁?”群众不断说:“这就是预言者耶稣,是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的!”法利赛派见到这光景,只好嗟叹说:“世界都跟随他去了。”——马太福音21:10,11;约翰福音12:17-19。
5.耶稣到圣殿去时,有什么事发生?
5 伟大导师耶稣每次到耶路撒冷,都会去圣殿教导人,这次也不例外。瞎子和跛子到他那里,他就把他们治好。祭司长和抄经士看见这件事,又听见男孩在圣殿里喊叫说:“愿上帝拯救大卫的儿子!”就很恼怒。他们质问耶稣说:“他们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回答说:“我听见了。‘你从婴孩和吃奶小儿的口里发出了赞美的话。’这句话你们从来没有读过吗?”耶稣继续施行教导,又环顾圣殿四周所发生的事。——马太福音21:15,16;马可福音11:11。
6.这时耶稣的行事方式怎样跟以前不同?为什么?
6 这时,耶稣的行事方式,跟六个月前多么不同!那时,他上耶路撒冷守住棚节,“不是公开去的,而是秘密去的”。(约翰福音7:10)以往,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总是设法避开危险。可是现在,虽然当局下令逮捕他,他却公开进入耶路撒冷城!他一向很少公开表示自己是弥赛亚。(以赛亚书42:2;马可福音1:40-44)他不想大吹大擂,也不想以讹传讹,对他造成失实的报道。但现在,群众公开宣告他是弥赛亚君王和救主,而宗教领袖要他制止群众这样做,他却拒绝了!为什么会有这个改变呢?因为正如耶稣在次日宣告,“人的儿子得荣耀的时辰到了”。——约翰福音12:23。
勇敢无畏,济世教人
7,8.耶稣在公元33年尼散月十日所做的事,怎样跟公元30年逾越节他在圣殿所做的类似?
7 尼散月十日星期一,耶稣来到圣殿。他根据前一天下午所见到的情形,毅然采取行动。他“开始把殿宇里做买卖的人赶出去,又推倒了兑钱商的桌子和卖鸽子的人的长凳,不许人带着器具穿过殿宇”。他严词谴责这些利欲熏心的人,说:“不是有话写着,‘我的家会称为所有国族祷告之家’吗?你们倒叫它成为劫匪的巢穴了。”——马可福音11:15-17。
8 耶稣的行动,跟他三年前(公元30年逾越节)的类似,但这次的措辞却比较凌厉。他把圣殿里的商贩比作“劫匪”。(路加福音19:45,46;约翰福音2:13-16)这些人故意提高价钱,向需要购买动物祭牲的人牟取暴利,的确可说是像劫匪一样。祭司长、抄经士和民间的首领听见耶稣所做的事,就再次想要杀死他。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消灭耶稣,因为民众全都对他的教训惊叹不已,寸步不离,要听他讲话。——马可福音11:18;路加福音19:47,48。
9.耶稣提出什么教训?他促请圣殿里的听众做什么?
9 耶稣继续在圣殿里教导人,他宣告说:“人的儿子得荣耀的时辰到了。”不错,他知道自己还有几天,就要结束地上的生命了。耶稣谈及一粒小麦先要死去,才能结出籽实来;同样,他自己也先要死去,才能给人永远的生命。耶稣接着促请听众说:“人服事我,就该跟随我,这样,我在哪里,我的服事者也在哪里。人服事我,父亲就尊重他。”——约翰福音12:23-26。
10.耶稣对将要临到的痛苦死亡有什么感觉?
10 耶稣想到四天后所要经历的痛苦死亡,就说:“现在我[很]难过,我说什么才好呢?父亲啊,救我脱离这个时辰吧。”但耶稣不能逃避将要临到他身上的事。他说:“不过,我正是为这个时辰来的。”耶稣接受上帝的整个安排。他决意让上帝的旨意支配他的行动,直到牺牲生命为止。(约翰福音12:27)耶稣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立下了多么优良的榜样!
11.群众听见天上的声音之后,耶稣教导了他们什么事?
11 耶稣深深关注自己的死对天父的声誉产生什么影响,因此祷告说:“父亲啊,荣耀你的名字吧。”随即有声音从天上发出,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字,还要再荣耀。”圣殿里的群众都大感惊奇。伟大导师趁这机会告诉群众为什么他们听见这声音,他的死会有什么结果,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有信心。(约翰福音12:28-36)过去两天,耶稣的确十分忙碌。但一个重大日子还在前头。
义正辞严
12.尼散月十一日星期二,宗教领袖怎样想法子陷害耶稣?结果如何?
12 尼散月十一日星期二,耶稣再次来到圣殿教导人。一群敌视他的听众在那里等候他。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重提耶稣在前一天的行动,并质问他说:“你凭什么权柄做这些事?谁给你这样的权柄呢?”伟大导师的回答,令他们无言以对。然后耶稣说了三个生动的比喻,把反对者的邪恶暴露无遗,两个比喻以葡萄园为喻,一个与婚宴有关。宗教领袖听了,勃然大怒,就想捉拿耶稣,但却害怕群众,因为群众都认为耶稣是先知。于是他们想法子从耶稣的话找出把柄来,好叫人逮捕他。但耶稣的回答却使他们哑口无言。——马太福音21:23-22:46。
13.关于抄经士和法利赛派,耶稣吩咐听众怎样做?
13 既然抄经士和法利赛派以导师自居,声称教人认识上帝的律法,耶稣敦促听众:“凡他们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实行,都要遵守,却不要按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因为他们只会说不会做。”(马太福音23:1-3)这是个多么有力的公开指责!但耶稣的谴责并不是到此为止。这是他在圣殿的最后一天了,他无畏地揭发宗教领袖的虚伪,仿佛连串的响雷一般。
14,15.耶稣对抄经士和法利赛派提出什么强烈的指责?
14 耶稣先后六次说:“抄经士和法利赛派啊,你们这些虚伪的人有苦难了!”正如耶稣解释,他们有祸了,是因为他们在人面前把天上王国的门关起来,不准那些想要进去的人进入。这些虚伪的人横越海洋陆地,要一个人归信,但只叫他遭受永远的毁灭。他们漠视“律法上较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却非常留意交纳什一贡。他们仿佛洁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充满劫掠的东西和漫无节制的事”;他们外表上看来虔诚,心里却腐败不堪。他们也愿意建造先知的坟墓,装饰得堂皇华美,好叫人看见他们的善行,但自己其实“就是杀害预言者的人的儿子”。——马太福音23:13-15,23-31。
15 耶稣也谴责反对者缺乏属灵的价值观,说:“你们这些瞎眼的引导者有苦难了!”他们全无分辨是非的能力,仿佛瞎了眼一样,竟然认为圣殿的金子比这个崇拜地方的属灵价值更要紧。接着,耶稣提出最强烈的指责,说:“你们这些蛇类,虺蛇的子孙啊,怎能逃避矶汉拿的审判呢?”不错,耶稣告诉反对者,他们怙恶不悛,只会遭受永远的毁灭。(马太福音23:16-22,33)我们宣扬王国信息时,也该同样勇敢,即使要揭发伪宗教的谬误,也毫不畏缩。
16.耶稣坐在橄榄山上,告诉门徒什么重要预言?
16 耶稣跟着离开圣殿。在黄昏的余晖下,他和使徒登上橄榄山。耶稣坐在山上,预告圣殿将会遭受毁灭,并且描述他的临在和现行制度的末期会有什么征象。这些预言的意义一直伸延到我们的日子。那天晚上,耶稣也告诉门徒:“你们知道过两天就是逾越节了,人的儿子会被交出来挂在柱上。”——马太福音24:1-14;26:1,2。
耶稣爱“属于自己的人”,“直到终结”
17.(甲)在尼散月十四日的逾越节晚上,耶稣给十二使徒上了什么一课?(乙)耶稣遣走了加略人犹大之后,创立了什么仪式?
17 在接着两天,即尼散月十二日和十三日,耶稣没有在圣殿露面。宗教领袖正想法子要杀死他,而他不想让任何事妨碍他和使徒一起守逾越节。星期四的日落时分,尼散月十四日开始了,这是耶稣降世为人的最后一天。那天晚上,耶稣和使徒聚集在耶路撒冷一所房子里,逾越节的宴席也预备好了。守节期间,耶稣亲自替十二使徒洗脚,在谦卑方面给他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当时,加略人犹大已答应宗教领袖,为了三十块银子出卖主人(摩西律法所定的奴隶身价)。耶稣把他遣走之后,就创立了记念他死亡的仪式。——出埃及记21:32;马太福音26:14,15,26-29;约翰福音13:2-30。
18.耶稣爱护他那十一个忠心使徒,进一步教导他们什么?他怎样为了他即将离去一事预先装备他们?
18 举行过受难纪念之后,众使徒竟为了他们哪一个要算最大的问题大起争论。耶稣并没有责骂他们,反倒耐心教导他们服事人的重要。使徒们在耶稣受考验的时候,没有舍他而去。耶稣很赏识他们,于是亲自跟他们立约,把王国赐给他们。(路加福音22:24-30)耶稣也吩咐他们要彼此相爱,就像他爱他们一样。(约翰福音13:34)耶稣继续留在房间里,由于爱护门徒,就为他即将离去一事预先装备他们。他重申对门徒的友谊,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并且应许他们会得着圣灵的帮助。(约翰福音14:1-17;15:15)离开房子之前,耶稣恳求天父说:“时辰到了;求你荣耀你的儿子,好叫儿子也荣耀你。”耶稣的确为了他的离去预先装备门徒,并且“爱他们直到终结”。——约翰福音13:1;17:1。
19.在客西马尼园里,耶稣为什么痛苦极了?
19 耶稣和十一个忠心使徒来到客西马尼园的时候,很可能已过了午夜很久。他曾经常常在那里跟使徒聚集。(约翰福音18:1,2)几个小时之后,他就会像个可鄙的罪犯那样被人处死。耶稣料到这会叫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也为天父带来责难,因此祷告的时候,汗珠如血点似的,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41-44)耶稣对使徒说:“时辰到了!”又说:“看啊!出卖我的人快到了。”他还在说话时,加略人犹大就到了,还带了一大群拿着火把、灯和武器的人来。他们要来逮捕耶稣,但他并没有反抗。他解释说:“要是这样,经书说事情必须这样发生的话又怎会实现呢?”——马可福音14:41-43;马太福音26:48-54。
人子得荣耀!
20.(甲)耶稣被捕之后,受到什么残暴对待?(乙)耶稣临死之前,为什么喊道:“成了”?
20 耶稣被捕之后,受尽折磨,先后有假证人诬告他,偏颇的审判官定他有罪,本丢·彼拉多判他极刑,祭司和暴民嘲笑他,士兵也嗤笑和苦待他。(马可福音14:53-65;15:1,15;约翰福音19:1-3)到了星期五中午,耶稣被钉在苦刑柱上;身体的重量压在手脚的伤口上,叫他痛楚万分。(约翰福音19:17,18)大约下午三时,耶稣喊道:“成了!”不错,他已经完成了他来地上要做的一切事。他把自己的生命力托付给上帝,就垂下头死了。(约翰福音19:28,30;马太福音27:45,46;路加福音23:46)此后第三天,耶和华把他的爱子复活过来。(马可福音16:1-6)耶稣复活后第四十天,就升返天上,获得荣耀。——约翰福音17:5;使徒行传1:3,9-12;腓立比书2: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