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的第42本书——路加福音“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19.耶稣怎样说明对邻舍的真爱?
19 耶稣后来在犹太执行的服事职务(10:1-13:21)。耶稣另外派出70人去收“庄稼”。这些人成功地执行任务而充满喜乐。耶稣传道的时候,有一个人想证明自己公义,就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耶稣说了善心的撒马利亚人的比方。有一个人被盗贼打得半死,躺在路旁。在路旁经过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对他视若无睹。一个受人鄙视的撒马利亚人却停下来,小心翼翼地料理他的伤口,把他抬到自己的牲口上,送到客店里,并且花钱请人照顾他。不错,“怜悯他的”那个人使自己成为别人的邻舍。——10:2,29,37。
20.(甲)耶稣向马大和马利亚提出什么教训?(乙)他怎样强调祷告?
20 在马大家里,耶稣婉转地责备马大过于为家务焦虑。他称赞马利亚拣选了上好的福分,坐下来聆听他说话。耶稣把模范祷告传授给门徒,教他们要恒切祷告,说:“要不住恳求,就必赐给你们;要不住寻找,你们就必寻见。”后来他驱逐鬼灵,并宣布“那些听见上帝的话语而又遵守的人”是快乐的。吃饭的时候,耶稣在律法的问题上和法利赛人发生冲突。他宣布他们有祸了,因为他们拿走了“知识的钥匙”。——11:9,28,52,《新世》。
21.耶稣怎样警告人不可贪婪?他敦促门徒怎样行?
21 耶稣再次和群众一起的时候,有一个人向耶稣提出请求,说:“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回答时指出难题的核心,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然后他设了财主的比方:财主拆了仓房,另盖更大的,但自己却在当天晚上死去,留下财富给别人享用。耶稣一针见血地说:“凡为自己积财,在上帝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耶稣敦促门徒要先求上帝的王国,然后告诉他们说:“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一个病了18年的女人。这导致他和反对者进一步冲突,结果他们都哑口无言。——12:13,15,21,32。
-
-
圣经的第42本书——路加福音“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25.耶稣怎样进入他的服事职务的最后阶段?他提出什么预言性的警告?
25 最后在耶路撒冷内外执行的公开服事职务(19:28-23:25)。耶稣骑着驴驹子进入耶路撒冷。大群门徒夹道向他欢呼致敬,把他称为“奉主[耶和华]名来的王”。法利赛人要求耶稣责备门徒,耶稣却答道:“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19:38,40)耶稣说了他那论及耶路撒冷毁灭的著名预言,指出耶路撒冷会被尖锐的桩子困住,受人围攻,她和她的儿女要被摔在地上,甚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耶稣在殿里教导人民,宣告好消息,技巧地运用比方和论据去回答祭司长、文士、撒都该人的奸狡问题。耶稣有力地描述末期的重大标记,并且再次提及耶路撒冷会被扎营的军队所围困。由于恐惧将要发生的事,人会吓得发昏。但一有这些事发生,他的跟从者就要‘挺身昂首,因为他们得救的日子近了’。他们务要保持警醒,以求能够成功渡过注定要发生的事情。——21:28。
26.(甲)耶稣向门徒提出什么约?他把这些约和什么联系起来?(乙)耶稣在考验之下怎样获得强化?他被捕时提出什么责备?
26 在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耶稣守了逾越节。之后,他向他的忠信使徒提出“新约”,并且把这约和象征性的晚餐联系起来。耶稣吩咐门徒要举行这晚餐,为的是纪念他。耶稣又对他们说:“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约,我也和你们立约,去得一个王国。”(22:20,29,《新世》)就在当晚,耶稣在橄榄山上祷告的时候,“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叛徒犹大带领暴民前来逮捕耶稣时,气氛变得极为紧张。门徒喊道:“主啊!我们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其中一个门徒实际把大祭司的奴隶的耳朵砍掉,但耶稣责备他们,并把伤者医好。——22:43,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