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先在犹太公会,然后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耶稣被带到总督的衙门,当时仍是清晨,但与他同去的犹太人却拒绝进去,因为他们认为与外邦人密切来往会玷污他们。为了迁就他们,彼拉多便亲自出来,问道:“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

      他们回答说:“这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交给你。”

      彼拉多不想牵涉在事情里,便回答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

      至此犹太人露出所怀的杀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的确,如果他们在逾越节期间杀死耶稣,便很可能会引起民众的鼓噪,因为很多人都十分敬重耶稣。但他们若挑唆罗马人,根据政治理由将耶稣处决,他们就无须向人民负责了。

      是故,这些宗教领袖们绝口不提他们在较早时候已对耶稣施行审讯及判以亵渎的罪名;如今他们捏造一些不同的罪名。他们提出一个分为三部分的指控:“我们见这人[1]诱惑国民,[2]禁止纳税给凯撒,[3]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

      彼拉多所关心的是他们指控耶稣自称为王一事。因此,他回到衙门,召耶稣去见他,问道:“你是犹太人的王吗?”换句话说,你有违反法律,声称自己是个与凯撒敌对的王吗?

      耶稣想知道彼拉多究竟听了多少关于他的传闻,于是问道:“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彼拉多声称自己对耶稣一无所知,他只是想获悉事情的真相而已。他回答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做了什么事呢?”

      耶稣并没有试图避开有关王权的争论。他的答复无疑令彼拉多大感意外。

  • 在彼拉多与希律之间往返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在彼拉多与希律之间往返

      虽然耶稣并没有试图隐瞒自己是王,他却指出他的国对罗马不会构成任何威胁。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耶稣在此三次承认他拥有一个王国,虽然他的国不是属地的。

      然而,彼拉多却进一步追问他说:“这样,你是王吗?”他的意思是:尽管你的王国不属这世界,你是个王吗?

      耶稣让彼拉多知道他所作的结论是对的,便回答他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不错,耶稣来到地上的目的是要为“真理”作见证,特别是有关他的王国的真理。耶稣决心忠于这项真理,即使为此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虽然彼拉多问道:“真理是什么呢?”他却没有等候进一步的解释。他已有足够证据去作出判决了。

      彼拉多回到正在衙门外等候的群众那里。耶稣看来站在他的旁边。他告诉祭司长和在场的人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群众对他的决定勃然大怒,于是强词夺理地说:“他煽惑百姓,在犹太遍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

      犹太人横蛮无理的狂热态度必然令彼拉多大吃一惊。当祭司长和长老继续嚷叫之际,彼拉多转过身来问耶稣:“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然闭口不言。他在面对恶毒指控时所表现的镇静态度令彼拉多大感诧异!

      彼拉多获知耶稣是加利利人之后,看出自己可以借此推卸责任。当时适逢加利利的王——希律·安提帕(希律大帝的儿子)——在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彼拉多便将耶稣送到他那里去。

  • 在彼拉多与希律之间往返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耶稣回到彼拉多那里时,后者把祭司长、犹太的官长和百姓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什么罪来;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来。可见他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故此,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

      这样,彼拉多两次宣布耶稣无罪。他很想释放耶稣,因为他看出祭司长逮捕耶稣纯粹是由于嫉妒的缘故。在彼拉多继续设法释放耶稣之际,他受到进一步的鼓励要如此行,因为他坐在审判台上的时候,他的妻子派人传来一个口信,敦促他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看来是出自上帝的]为他受了许多的苦。”

      然而,彼拉多虽然深知他应当释放这个无辜的人,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这样行呢?

  • “你们看这个人!”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你们看这个人!”

      彼拉多对耶稣所表现的态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看出他是无辜的,于是便试图用另一个方法释放他。他对群众说:“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

      当时有一个声名狼藉的杀人犯也正被囚在狱中,因此,彼拉多问道:“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

      由于受到祭司长的挑唆煽动,群众竟要求彼拉多释放巴拉巴而将耶稣处死。彼拉多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再次问道:“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

      他们喊道:“巴拉巴。”

      彼拉多愕然问道:“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

      他们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鼓噪声中回答说:‘把他钉在柱上!把他钉在柱上!’

      彼拉多深知群众正要求将一个无辜的人处死,于是为耶稣辩护说:“为什么呢?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什么该死的罪来。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

      尽管彼拉多想释放耶稣,民众却在宗教领袖唆摆之下激动地不断喊叫说:‘把他钉在柱上!’祭司的煽动使群众达到狂热的地步,以致要杀人流血。试想想,仅在五日之前,他们当中有些人很可能曾欢迎耶稣以君王的身份进入耶路撒冷!如果耶稣的门徒当时在场的话,他们都保持缄默以避免引起别人注意。

      彼拉多见到自己的呼吁无济于事,反倒令群众生乱,便拿出水来,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群众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子孙身上好了。’

      至此,彼拉多为了迎合群众的要求——他关心讨好群众过于做自己明知是对的事——便释放了巴拉巴。彼拉多命人把耶稣捉住,脱去他的衣服,鞭打他。这并非普通的笞刑。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论到罗马所施的笞刑说:

      “一般所用的刑具是短鞭,是由几条长短不一的单皮带或辫带所组成,皮带上每隔若干距离便系有小铁球或尖锐的羊骨块。……罗马兵士大力鞭打囚犯的背部,铁球会造成很深的损伤,皮带和羊骨则会割伤皮肤及皮下组织。随着鞭打持续下去,伤口更会裂开,裂口深至皮肤下层的骨骼肌肉而变得一片血肉模糊。”

      耶稣被人以如此残暴的方式毒打之后,再被带进总督的衙门里。全营士兵都被召集起来,他们进一步凌辱耶稣,编了一顶荆棘冠冕,大力按在他的头上。他们拿一根苇子放在他的右手里,给他披上一件紫色外袍——皇室所穿的服饰——然后讥诮地对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吐唾沫在他脸上,并且用手掌打他,又从他手中夺过苇子来,打他的头,使他所戴的屈辱“冠冕”的尖刺更深深插进他的头皮里。

      耶稣虽然经历种种虐待,却表现令人惊讶的威严和力量。这使彼拉多大受感动,以至他再次设法挽救耶稣。他告诉群众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他也许以为群众目睹耶稣的惨况,便会心软下来。当时耶稣头戴荆棘冠冕,身穿紫色外袍,血流满面,痛楚彻骨,站在冷酷无情的暴民面前,彼拉多高声喊道:“你们看这个人!”

      尽管伤痕累累、饱受折磨,这里站着的乃是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他的确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人!不错,耶稣表现出一种镇静的威严和安详的神态,从而将他的伟大表露无遗。甚至彼拉多也必然看出这件事实,因为他所说的话看来同时带着尊重和同情的口吻。

  • 被交出及带走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被交出及带走

      彼拉多见到耶稣虽饱受虐待,却表现安详庄严的神态;这令他深受感动,于是再次试图释放耶稣。这使祭司长们更加愤怒。他们决心不择手段,但求达到自己的邪恶目的。因此,他们再次大声喊道:‘钉他在柱上!钉他在柱上!’

      彼拉多回答说:‘你们自己把他钉在柱上吧!’(与犹太人在较早时候所作的声称相反,他们其实有权处决一些在宗教上犯了重罪的人。)随后,彼拉多至低限度第五次宣布耶稣无罪,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犹太人见到他们对耶稣提出的政治指控并未得逞,便再次将数小时前他们在犹太公会审讯耶稣时所用的宗教指控——说耶稣亵渎上帝——再次提出来。他们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

      对彼拉多来说,这是一项新的指控;这使他更为恐惧。如今他看出耶稣绝非平凡之辈,他妻子所发的梦及耶稣在品格上所表现的惊人力量便足以表明这点。可是,耶稣真的是“上帝的儿子”吗?彼拉多知道耶稣是从加利利来的。然而,耶稣有可能在从前活过吗?彼拉多于是再次将他带返衙门,问他说:“你是哪里来的?”

      耶稣不发一言。他在较早时候已告诉彼拉多他是个王,可是他的国却不属这世界。如今再作进一步的解释也无济于事。可是,彼拉多却因为耶稣拒绝回答而觉得有损他的自尊,于是大发雷霆地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在柱上吗?’

      耶稣以尊敬的态度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他在这里提及上帝授权给人为的统治者去管理地上的事务。然后他补充说:“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的确,对于耶稣所受的冤屈,大祭司该亚法和他的同谋以及加略人犹大比彼拉多所负的罪责更重。

      彼拉多对耶稣更为钦佩,而且害怕他可能真的来自上帝,于是再次设法释放他。可是,犹太人却抗拒彼拉多的企图。他们再次以政治罪名指控耶稣,并且奸狡地恐吓彼拉多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了。”

      尽管事情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彼拉多再次将耶稣带出去。他向民众提出呼吁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他们回答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柱上!’

      彼拉多无计可施,只好问道:‘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在柱上吗?’

      犹太人一向憎恨罗马人的管辖。事实上,他们瞧不起罗马的统治!然而,祭司长们却伪善地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

      由于害怕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名誉会受损,彼拉多终于向犹太人持续不断的要求屈膝。他把耶稣交给他们。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