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了世界的一周守望台1992年 | 3月1日
-
-
改变了世界的一周
“奉主[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马太福音21:9。
1.哪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受到去年8月发生的大事所影响?
“惊心动魄、震撼世界的三天。”1991年8月,传播媒介纷纷刊出与上述类似的头条新闻,由此有力地表明,仅在数天之内世界便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动。的确,8月最后的几日有些极异乎寻常的大事发生,不但对世界来说,对世上一群人来说也是如此。耶稣论及这群人说:“他们不属世界。”今日这群人以耶和华见证人的名字为人所知。——约翰福音17:14。
2,3.(甲)虽然战云密布,自由怎样在萨格勒布受到强调?(乙)在敖德萨,坚强的信心怎样赢得奖赏?
2 耶和华见证人计划在8月16-18日在南斯拉夫举行该国首次的国际大会。后来的事态表明,这也是耶和华的子民在一个濒临内战的国家里所举行的第一个规模盛大的聚会。当地的见证人,连同邻国的志愿工作人员,合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将萨格勒布的格拉但斯基足球场彻底修整一新。一尘不染的场地成为举行“爱好敬虔自由者”大会的理想地点。有数以千计的国际代表计划出席,包括来自美国的600个代表。随着该国内战风云日紧,当地的人认为“美国人一定不会来了。”但美国的代表却如期抵达。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国家的代表也纷纷抵步。大会的主办者预料会有1万人出席,但在最后一天却有1万4684人齐集在运动场里!由于没有“停止聚会”,他们获得了丰盛的祝福。——希伯来书10:25。
3 萨格勒布的大会结束之后,接着的三天苏联发生流产政变。当时,爱好敬虔自由的人正作出最后准备在乌克兰的敖德萨举行大会。大会能够如期举行吗?弟兄怀着坚强的信心将运动场修整一新,来自各地的代表纷纷抵达。仿佛有奇迹发生一般,政变突然终止。他们在8月24、25日举行了一个可喜的大会,有1万2115人出席,并且有1943人——占最高出席人数的百分之16——献身受浸!这些新见证人与许多紧守忠诚多年的人一同欢欣鼓舞,很高兴他们对耶和华怀有完全的信赖,鼓勇前来参加大会。——箴言3:5,6。
4.东欧的见证人跟从耶稣所立的什么榜样?
4 这些忠心的见证人跟从我们的典范耶稣基督所立的榜样。耶稣从来没有忽略参加耶和华吩咐人举行的节期。即使犹太人企图杀死他,他也没有因此而却步。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时,犹太人站在圣殿周围问道:“你们的意思如何,他不来过节吗?”(约翰福音11:56)但是耶稣却如期来到!他借此为接着一周所发生的大事铺路。在该周最后发生的事件将人类历史的趋向完全扭转过来。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在该周——犹太历尼散月8日至14日——发生的若干大事。
尼散月8日
5.耶稣在公元33年尼散月8日前往伯大尼时深知什么事?
5 耶稣和门徒在这天到达伯大尼。不久之前,耶稣在这里使他所疼爱的密友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过来。他会在拉撒路家里逗留六晚。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在此之前,耶稣已私下告诉门徒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柱]上;第三日他要复活。”(马太福音20:18,19)耶稣清楚知道,现在他必须面对痛苦的试炼。可是,当最大的试炼迅速临近之际,他仍然不遗余力地怀着爱心为他的弟兄服务。愿我们人人都时刻“保持这种精神态度,……这也是在基督耶稣里面的”。——腓立比书2:1-5,《新世》;约翰一书3:16。
尼散月9日
6.在尼散月9日的晚上,马利亚怎样行?耶稣对犹大怎样说?
6 尼散月9日在日落之后开始,耶稣前往一度患麻风的西门家里赴宴。在席上拉撒路的姊妹马利亚将贵重的香油倒在耶稣的头上和脚上,然后谦卑地用自己的头发抹干耶稣的脚。犹大对此表示不满,耶稣便对他说:“由她吧,这香膏是她留下来为我安葬的日子用的。”祭司长听闻有许多犹太人正在前往伯大尼,并且信了耶稣,于是合谋要将耶稣和拉撒路杀死。——约翰福音12:1-7,《新译》。
7.尼散月9日早上,耶和华的名怎样受到尊崇?耶稣预言什么事?
7 耶稣清早便启程前往耶路撒冷。有许多民众出来迎接他,他们挥舞棕树枝,高声喊叫说:“和散那!奉主[耶和华]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当时耶稣应验了撒迦利亚书9:9的预言,骑着驴进入城里。他行近耶路撒冷时为这城哀哭,预言罗马人会用尖棒把城围住,将其彻底毁灭——这个预言在37年之后获得了令人惊讶的应验。(既然基督教国变节叛道,与古代的耶路撒冷无异,这预示基督教国的前途凶多吉少。)犹太人的统治者不愿以耶稣为王。他们忿怒地嚷道:“看哪,……世人都随从他去了。”——约翰福音12:13,19。
尼散月10日
8.尼散月10日,耶稣怎样对耶和华的祷告之殿表示深深尊重?接着有什么事发生?
8 耶稣再次前往圣殿。他第二次将圣殿里贪得无厌的商人和找换银钱的人赶出去。商业主义——‘贪财之心’——绝不应当在耶和华的祷告之殿大行其道!(提摩太前书6:9,10)耶稣知道自己不久便会死去,于是以种子为喻去说明这事。原本的种子虽然死去,却会发芽长苗,在日后结出许多谷粒来。类似地,耶稣的死亡会使对他怀具信心的千百万人得享永生。耶稣想到自己的死期将至,不禁感到忧伤,于是祷告求父的名借他的死亡得到荣耀。上帝回应他的祷告,从天上发出如雷的声音,使所有在场的人均能听见,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7,28。
尼散月11日——充满活动的一天
9.(甲)尼散月11日早晨,耶稣怎样用比喻定了叛道的犹太人的罪?(乙)正如耶稣的比喻指出,谁错过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9 耶稣和门徒再次离开伯大尼,踏上充满活动的一天。耶稣用三个比喻去说明何以叛道的犹太国被定了罪。他在路上咒诅一棵不结果的无花果树,借此预示他定了犹太国的罪,因为这个国家毫无信心,也没有结出好果子来。进了圣殿之后,耶稣描述一些奸恶的耕种者非但没有好好照料主人的葡萄园,最后甚至将主人的儿子兼继承人杀死——预表犹太人背弃了他们从耶和华所接获的信托,最后甚至将耶稣杀死而达到罪大恶极的地步。他描述一位国王(耶和华)举行婚宴,但是接获邀请的客人(犹太人)却提出种种自私的理由不愿出席。于是国王转向外人(外邦人)发出邀请,其中有些应邀前来。但是有一个男子却没有穿上礼服,结果被赶出去。他代表基督教国的假基督徒。在耶稣的日子,许多犹太人接获邀请,但却‘很少人被选,’受印成为14万4000位承受属天王国的基督徒。——马太福音22:14;启示录7:4。
10-12.(甲)耶稣为什么大力抨击犹太教士?他对这些伪君子提出什么猛烈的指责?(乙)上帝最后怎样对叛道的犹太国执行判决?
10 假冒为善的犹太教士找寻机会捉拿耶稣,但耶稣巧妙地回答了他们所提出的几个奸狡问题,使他们在群众面前不知所措。那些变节背教的犹太人多么令人发指!耶稣多么毫不留情地抨击他们!他们热中名利,喜欢穿上与别不同的袍服,接受漂亮动听的头衔,诸如“拉比”和“父”等,与今日的许多教士如出一辙。耶稣所宣布的律则是:“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马太福音23:12。
11 耶稣猛烈指责当时的宗教领袖。他七次宣告说:‘你们有祸了!’,并且将他们称为瞎眼的领路人和伪君子。耶稣每次提出谴责均举出清晰的理由。宗教领袖极力阻止人进入属天的王国。他们引诱人入教之后,使后者比他们自己更加倍配受矶汉拿的惩罚,很可能是由于后者以前已犯了大罪或态度狂热而配受毁灭的缘故。耶稣把法利赛人称为“无知瞎眼的人”,因为他们把圣殿的金子看得比在圣殿里进行的纯真崇拜更重要。他们忽视了公平、慈悲和忠信;虽然把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但却对律法中较重要的事视若无睹。礼仪上的洗濯绝不能除去他们内心的污秽——惟独对耶稣行将献上的祭物怀具信心,才能够达成这种洁净。他们内心的伪善和不法表明他们那“粉饰”的外貌仅是虚有其表而已。——马太福音23:13-29。
12 不错,法利赛人证明自己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他们的确有祸了!他们是毒蛇的后裔,注定受矶汉拿的惩罚,因为他们不但行将杀害耶稣,同时也杀害耶稣所差遣的人。上帝的判决会“归到这世代”之上。37年后,耶路撒冷果然遭受彻底的毁灭,从而证实了耶稣的预言。——马太福音23:30-36。
13.今日的什么情形反映出耶稣就人们在圣殿里捐献一事所作的评论?
13 耶稣在离开圣殿之前称赞一个穷寡妇,这个女子将两个小钱——“她一切养生的”——投入圣殿的库里。她所做的事与贪婪的富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为后者仅是作出象征式的奉献而已!像穷寡妇一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甘愿牺牲时间、精神和金钱,竭力支持和扩充普世的王国工作。他们与不道德的教士们多么大异其趣!恬不知耻的电视布道家肆意剥削手下的羊群,借此积聚巨量的个人财富!——路加福音20:45-21:4。
尼散月11日行将结束
14.耶稣表现什么忧伤?他怎样回答门徒进一步的询问?
14 耶稣为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居民哀哭,并且宣告说:“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马太福音23:37-39)稍后,他们坐在橄榄山上,耶稣的亲密门徒向他问及这件事,他在回答时描述一个标记;这个标记会表明他已带着王国权柄临在,魔鬼那邪恶的事物制度已进入了末期。——马太福音24:1-25:46;马可福音13:1-37;路加福音21:5-36。
15.耶稣提出什么标记去显示他已临在施行审判?自哪时以来,这个标记一直在应验中?
15 耶稣提及耶和华行将对圣殿执行的判决,并且表示这场灾祸预表在整个事物制度的末期发生的未来灾劫。他的临在会由若干大事——包括世上爆发规模空前的大战,并有许多饥荒、地震和瘟疫发生,一般人均缺乏爱心、漠视法纪——标明出来。自1914年以来,20世纪的世界无疑经历到这些情形!
16,17.耶稣描述世事的什么发展?基督徒对耶稣的预言应当有什么反应?
16 事情会发展到高潮,届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既然这场灾难会像挪亚日子的洪水一样巨大,耶稣警告人千万不要沉迷于世俗的事务。“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但是主人委派了一个‘忠信审慎的受膏奴仆’(《新世》)去向人发出警告及在他复临的日子提供丰富的灵粮。我们为此感到多么欣幸!——马太福音24:21,42,45-47。
17 在这20世纪,我们见到“在地上,各国也要……困苦不安。……人因为等待即将临到世界的事,都吓昏了。”但耶稣吩咐我们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的救赎近了。”他也敦促我们说:“你们应当自己小心,免得在贪食醉酒和生活的挂虑压住你们的心的时候,那日子突然临到你们,正如网罗临到全地的所有居民。”我们必须保持警醒才能在“人子”耶稣临在时站立在他面前。——路加福音21:25-28,34-36,《新译》。
18.从耶稣所说有关十个童女和银子的比喻,我们可以获得什么鼓励?
18 耶稣就现代的事件作了一项清晰的预观之后,接着说了三个比喻。首先,在关于十个童女的比喻里,他再次强调我们需要“警醒”。然后,他在关于仆人与银子的比喻里表明,勤恳的人会获得奖赏,应邀‘享受主人的快乐’。这些比喻所预表的受膏基督徒,连同另外的羊,均能够从耶稣的生动描述获得很大鼓励。——马太福音25:1-30。
19,20.耶稣论及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指向现代什么可喜的关系?
19 第三个比喻论及耶稣带着王国的权柄复临,坐在天上荣耀的宝座上之后所发生的事。这是列国受审的一段时期,届时耶稣会将地上的人分为两批,一批谦逊顺服、与绵羊相若,另一批则顽梗不化、与山羊类似。绵羊般的人表明自己全力支持君王的弟兄——在世界末期中留在地上的受膏余民。与绵羊相若的人会获得永生的奖赏,缺乏体会的“山羊”则遭受永远的毁灭。——马太福音25:31-46。
20 在现今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期,我们见到另外的羊与君王的弟兄之间存有一种多么宝贵的关系!在君王临在的起头,受膏的余民独自肩负重责,现今却有数百万热心的另外的羊加入他们的行列。在上帝的地上仆人当中,后者占了百分之99.8。(约翰福音10:16)他们也表明自己甘愿忍受‘饥渴、衣不蔽体、患病、坐牢’等艰辛,与紧守忠诚的受膏者并肩作战。a
尼散月12日
21.在尼散月12日有什么事加紧进行?经过如何?
21 杀害耶稣的阴谋加紧进行。犹大到圣殿去见祭司长,同意以30块银子的代价出卖耶稣。甚至这件事也是圣经所预言到的。——撒迦利亚书11:12。
尼散月13日
22.耶稣的门徒在尼散月13日作了什么准备?
22 耶稣继续留在伯大尼,很可能是要祷告和沉思。他派门徒到耶路撒冷去找“某人”,在这人家里楼上一个宽敞的房间为逾越节作妥准备。(马太福音26:17-19)尼散月13日日落时分,耶稣在这个房间里与门徒一起举行历史上意义最重大的一次庆祝。在尼散月14日究竟有什么事发生呢?下一篇文章会告诉我们。
[脚注]
a 下一篇文章帮助我们深深体会到受膏的小群与大群另外的羊之间的亲密关系。
-
-
永志难忘的日子守望台1992年 | 3月1日
-
-
永志难忘的日子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使你们有平安于我里面。在世界,你们有苦难;但你们要放胆,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吕译》。
1,2.历史上的什么日子比其他所有日子更独特杰出?为什么?
今日世人喜欢高谈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将和平与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相提并论。a每年的圣诞节使人们想起‘在地上有和平’。(路加福音2:14)但在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天与其他所有日子均有所不同。这便是耶稣基督说出以上所引的话的日子。人类在地上生存了超过二百万天,但这一 天 却完全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趋向,为人带来了永远的造益。
2 这个重大日子便是犹太历的尼散月14日。在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始于4月1日的日落时分。让我们留意一下在这个划时代的日子中发生的大事。
尼散月14日!
3.耶稣怎样运用这最后的时刻?
3 天黑之后,很可能一轮可爱的满月泻下明亮的月光,提醒人时候和日期都是耶和华所制定的。(使徒行传1:7)当时耶稣和12位使徒聚集在楼上的一个房间里守犹太人每年庆祝一次的逾越节。在这个房间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呢?“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翰福音13:1)耶稣怎样爱门徒到底呢?借着言词和所立的榜样,耶稣帮助门徒养成使他们有能力战胜世界的各种特质。
披上谦卑和爱心
4.(甲)耶稣怎样以身作则向门徒说明一种基本的特质?(乙)我们怎么知道彼得学会了谦卑的重要性?
4 门徒尚有若干程度的野心、嫉妒和自骄心须要清除。因此耶稣用毛巾束起腰来,着手为门徒洗脚。耶稣这样行绝不是假作谦卑,他的此举与基督教国的教皇每年在罗马装模作样地为人洗脚截然不同。真正的谦卑乃是一种舍己的表现,是由于人“在思想上卑微,看别人比自己优越”而促成的。(腓立比书2:2-5,《新世》)起初,彼得不明白耶稣的用意,因此不肯让耶稣洗他的脚。受到纠正之后,他转而请求耶稣洗他的全身。(约翰福音13:1-10)可是,彼得必然学到了教训。若干年后,我们见到他对别人提出正确的劝告。(彼得前书3:8,9;5:5)今日,我们所有人都须要怀着谦卑的心为基督辛勤服务。这样行多么重要!——也可参看箴言22:4;马太福音23:8-12。
5.耶稣所下的什么命令清楚表明另一项基本特质的重要性?
5 十二个使徒中有一个并没有从耶稣的劝告得益。他便是加略人犹大。吃逾越节的筵席期间,耶稣心里十分忧愁;他指出犹大是出卖他的人,然后将这叛徒遣走。在此之后,耶稣告诉11位忠心的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这的确是一个新命令,耶稣自己所立的极佳榜样足以说明这点!随着耶稣舍命作祭物的时刻迅速临近,耶稣表现出卓越的爱心。他运用每一寸宝贵的光阴去教导和鼓励门徒。在稍后时间,他强调爱心的重要性,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12,13。
“道路、真理、生命”
6.耶稣向他的亲密门徒提出什么目标?
6 耶稣告诉11位忠心的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翰福音14:1,2)他们的住处会在“天国”里。(马太福音7:21)耶稣阐明他这群亲密的忠心门徒怎样才能达到目标。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这句话对人类当中那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也同样适用。——启示录7:9,10;21:1-4。
7-9.耶稣为什么将自己描述为“道路、真理、生命”?
7 耶稣便是“道路”。我们祷告时惟独通过耶稣基督才能够亲近上帝。耶稣亲自向门徒保证,无论他们奉耶稣的名求什么,父都会赐给他们。(约翰福音15:16)对圣像或宗教“圣人”所作的祷告,或重复诵念万福玛利亚及其他祷文——这一切祈求都不会蒙父垂听和悦纳。(马太福音6:5-8)再者,关于耶稣,我们在使徒行传4:12读到:“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8 耶稣是“真理”。使徒约翰论及他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4)耶稣应验了希伯来文圣经里数以百计的预言,因此他便是这些预言所指向的真理。(哥林多后书1:20;启示录19:10)通过对门徒和乐意聆听的群众所作的谈话、与伪善的教士们所作的辩论以及自己所立的活榜样,耶稣使真理广为人知。
9 耶稣乃是“生命”。他以上帝儿子的身分说:“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对耶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可以导至永生——对一“小群”受膏的基督徒来说,在天上享有不朽的生命;对一大群‘另外的羊’来说,则在地上的乐园里享永生。——路加福音12:32;23:43;约翰福音10:16。
忍受逼迫
10.为什么我们须要‘战胜世界’?在这方面,耶稣给我们什么鼓励?
10 希望在耶和华的新制度里生活的人必须与世界对抗,因为这个世界是“臥在那恶者[魔鬼撒但]手下”的。(约翰一书5:19)既然如此,耶稣在约翰福音15:17-19所说的话的确对我们大有鼓励!他宣布说:“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直至今年1992年,真正的基督徒一直受人恨恶。我们多么高兴有许多人立下优良的榜样,继续站立稳固,谦卑地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寻得力量!(彼得前书5:6-10)借着对耶稣怀具信心,我们人人都能够忍受各种试炼。耶稣以这段令人振奋的话结束他的讨论,说:“在世界、你们有苦难;但你们要放胆,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吕译》。
引入新约
11.关于新约,耶利米作了什么预言?
11 在当晚,逾越节的庆祝结束之后,耶稣谈及一个新约。耶利米先知在数世纪之前即已预言到这件事,说:“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耶利米书31:31-34)使新约生效的祭物会在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献上!
12.耶稣怎样设立新约?这约成就了一些什么事?
12 耶稣告诉11位忠心的使徒,他很渴望与他们一同守这个逾越节。然后他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照样,他将一杯红酒递给他们,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福音22:15,19,20)新约借着耶稣的“宝血”生效,这血的价值比为了使以色列的律法之约生效而挥洒的牲畜之血价值大得多!(彼得前书1:19;希伯来书9:13,14)人被带进新约里之后,上帝便会完全赦免他们的罪。因此他们得以有资格成为14万4000人的成员,以属灵以色列人的身分接获永远的产业。——加拉太书6:16;希伯来书9:15-18;13:20;启示录14:1。
“为的是记念我”
13.(甲)举行耶稣受难纪念时,我们应当思念什么事?(乙)惟独谁应当领食象征物?为什么?
13 第1960次每年一度的耶稣受难纪念会在1992年4月17日举行。当这个日子逐渐临近之际,我们最好思念一下耶稣的完美牺牲所成就的事。这项安排将耶和华的智慧和他对人类的深挚爱心显露无遗。耶稣那无懈可击的忠诚,甚至遭受痛苦的死亡亦忠贞不二,证明撒但的讥嘲——声称上帝所造的人有不妥之处,因此在考验之下必然会失足——是毫无根据的,从而彻底洗雪了耶和华。(约伯记1:8-11;箴言27:11)耶稣凭着所牺牲的血成为新约的居间者,于是耶和华以他为工具选出一群人作“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这些人在地上时,既然他们的上帝耶和华已将他们‘从黑暗召进奇妙的光明里’,他们遂努力‘宣扬上帝的美德’。(彼得前书2:9;可参阅出埃及记19:5,6。)很适当地,在每年的受难纪念里,惟独这批人才领食象征物。
14.千百万旁观者怎样得益不浅?
14 在去年的受难纪念,全球各地总共有1065万零158人出席,但在这些人当中只有8850人——尚不及出席人数的千分之——领食象征物。既然如此,这个纪念对千百万旁观者有什么益处呢?有莫大的益处!他们虽然不领食象征物,却有机会听到耶和华通过他爱子的牺牲所成就的大事,并且能够与普世庞大的弟兄团体交往而在灵性上得益不浅。
15.除了受膏者之外,其他人也怎样从耶稣的牺牲得益?
15 再者,使徒在约翰一书2:1,2告诉我们:“在父的面前我们有一位维护者,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不仅为我们的罪,也为全人类的罪。”(《新译》)不错,耶稣所献的祭物虽然首先造益被带进新约里的约翰阶级,它也使“全人类”的罪得蒙赦免。人类世界中有其他许多人也对耶稣流出的血怀具信心,耶稣的“赎罪祭”也是为了这些人的罪而设的;他的赎罪祭为亿万人类打开了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的快乐前途。——马太福音20:28。
“在我父的国里”
16.(甲)耶稣和王国的其他继承者现在看来一同分享什么?(乙)今日受膏的余民和属于大群阶级的人均必须怎样行?
16 耶稣继续鼓励众使徒,向他们指出将来他会以象征的方式在他父的王国里与门徒重新喝葡萄的产品。(马太福音26:29)他告诉使徒们说:“在我的试炼中,你们是始终和我在一起的人;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约,我也和你们立约,去得一个王国,使你们能够在我的王国里,在我的席上吃喝,又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路加福音22:28-30,《新世》)自从1914年耶稣在天上执掌王国的权柄以来,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过去多个世纪蒙上帝召集与耶稣一同承受王国的人当中,大部分已复活与耶稣一同“坐在宝座上”了。(帖撒罗尼迦前书4:15,16)日子正迅速临近,天使会释放“四方的风”,带来“大患难”!届时,使属灵以色列14万4000位成员受印及将千百万属于大群人阶级的人召集起来的工作已大功告成了。所有这些人都必须像耶稣一样紧守忠诚才能获得永生的奖赏。——启示录2:10;7:1-4,9。
17.以及附框内资料。(甲)受膏者若变成不忠而被弃,按理说来,替换他们的应当是怎样的人?(乙)关于建造神治组织和后来这组织在地上的扩展,1938年的《守望台》文章提出什么令人深感兴趣的资料?
17 如果有些受膏者未能紧守忠诚,那又如何?在现今这么晚的时刻,不忠的人数目无疑很少。按理说来,替换的人会选自一些多年来一直忠心事奉上帝,与耶稣一同经历试炼的人而非来自新近受浸的人。在1920和1930年代通过《守望台》发出的灿烂属灵亮光显示,在这段时期中,召集受膏者余民的工作已差不多完成了。自那时以来,“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的人均怀有不同的快乐希望。在未来的地上乐园里,耶和华的灵会通过基督把他们带到“生命水的泉源”去。——启示录7:10,14,17。
极热切的祷告
18.我们从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的祷告学得什么有力的教训?
18 耶稣以约翰福音17:1-26所载的热切祷告结束他与门徒一同举行的受难纪念。他首先祷告求天父因他紧守忠诚到底而荣耀他。这样,耶和华自己也会获得荣耀,他的名得以成圣——清除一切的非难。完美的人耶稣的确 证明上帝所造的人类甚至在最严峻的考验下也能够忠贞不二、无懈可击。(申命记32:4,5;希伯来书4:15)再者,耶稣舍命成为祭物,为亚当的后代打开了莫大的机会。耶稣说:“他们吸收关于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的知识,就意味到永生。”(《新世》)我们对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爱子获得确切的认识是多么重要!耶稣乃是上帝的羔羊,为了洗雪耶和华及拯救人类而舍命!(约翰福音1:29;彼得前书2:22-25)他的牺牲的确表现了最大的爱心。你真正体会这件事,以致甘愿将自己的一切呈献给耶和华上帝而为他服务吗?
19.余民和大群人怎样享有宝贵的团结?
19 接着耶稣向圣父祷告,求上帝看顾他的门徒,帮助他们证明自己不属世界,视他的话语为真理而加以紧守,并且与父和子保持宝贵的合一关系。我们岂不见到上帝以奇妙的方式垂听了这个祷告,直至今日吗?我们见到受膏的余民和大群人团结友爱地并肩工作,同时对世界及其种种暴力与邪恶均严守中立。耶稣结束祷告时对天父耶和华所说的话多么宝贵!耶稣说:“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约翰福音17:14,16,26。
20.为什么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无疑是个永志难忘的日子?
20 最后,耶稣与门徒一同出去,前往客西马尼园,一同享有短暂却富于鼓励的交往。接着仇敌便向他下手了!耶稣所受的肉体痛苦、他对于耶和华所受的非难感到的痛心和忧伤,以及他在这一切磨炼中所表现的模范忠诚都是笔墨所无法形容的。在当晚以及接着的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耶稣保持坚忍到底。他清楚表明他的王国不属这世界。他在临死之前喊道:“完成了!”(约翰福音18:36,37;19:30;《吕译》)他战胜世界的伟举的确完成了。因此,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无疑是个永志难忘的日子!
[脚注]
a 意指在欧洲获得胜利的日子及战胜日本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