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仁慈以取悦耶和华守望台1991年 | 8月15日
-
-
表现仁慈以取悦耶和华
“[耶和华]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仁慈],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8。
1.耶和华期望他的子民表现仁慈,这件事何以不应当令我们感到意外?
耶和华期望他的子民表现仁慈。这并不应当令我们感到意外。上帝本身对所有人都表现仁慈,甚至对忘恩负义的恶人也不例外。关于这点,耶稣告诉门徒说:“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加福音6:35,36。
2.关于仁慈,有些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2 正如弥迦书6:8宣布,凡是与上帝同行的人必须切实‘爱 仁慈’。显然,耶和华见到他的仆人喜爱仁慈,并且衷诚地表现这种美德,他便感到喜悦。但仁慈是什么呢?表现仁慈可以带来什么裨益?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这种美德?
仁慈是什么
3.你会怎样界定仁慈?
3 仁慈便是对别人表现积极关怀的特质。这种特质通过对人有帮助的行动和体贴的言词表达出来。对人仁慈意味到努力行善而非做任何伤害人的事。仁慈的人态度友善、温柔体贴、宅心仁厚和富于同情心。他对别人怀有宽厚、体恤的态度。仁慈是每个真正基督徒的属灵衣着的一部分,因为保罗劝勉说:“要穿上怜悯的温厚感情、仁慈、思想上的卑微、温和、恒忍。”——歌罗西书3:12,《新世》。
4.耶和华怎样带头对人类表现仁慈?
4 在表现仁慈方面,耶和华亲自带头。正如使徒保罗指出,“我们救主上帝的仁慈和对人类的爱给显明了;那时,他[按着他的慈悲]通过使我们重获生命的洗濯,并通过圣灵使我们更新,救了我们。”(提多书3:4,5,《新世》)上帝以耶稣的血洁净或“洗濯”受膏的基督徒,将基督赎价祭物的裨益应用在他们身上。他们也借着圣灵而更新,成为上帝从灵而生的儿子及“新的受造物”。(哥林多后书5:17,《新世》)当然,上帝的仁慈和爱心也伸展到一“大群人”身上,这些来自万国的人“用羔羊的血,把自己的衣袍洗洁白了”。(启示录7:9,14,《新译》;约翰一书2:1,2)再者,受膏的基督徒和大群怀有属地希望的人都归于耶稣那“仁慈的”轭下。——马太福音11:30,《新世》。
5.为什么我们可以期望一切受上帝的灵所指引的人都对别人表现仁慈?
5 仁慈也是上帝的圣灵(动力)所结的果子之一。保罗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拉太书5:22,23)因此,我们对于那些受上帝圣灵指引的人可以怀有什么期望呢?无疑他们会以仁慈待人。
6.仁慈应当促使长老和其他基督徒以什么方式行事?
6 仁慈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对人慈悲为怀,便是表现仁慈了。例如,基督徒长老对衷诚悔改的犯过者表现慈悲而设法在灵性上予以,他们便是表现仁慈了。上帝赋予人的仁慈特质使作监督的人待人忍耐、体贴、怜悯、温柔。这促使他们“爱惜羊群”。(使徒行传20:28,29)事实上,仁慈这种圣灵果子应当使所有的基督徒均富于慈悲、忍耐、体贴、怜悯、友善及慷慨。
避免怀有错误的仁慈
7.为什么你会说错误的仁慈其实是软弱的表现?
7 有些人把仁慈视作软弱。他们觉得人必须冷酷无情,有时甚至要粗鲁无礼,才足以表明自己是个强人。但有人说得不错,“粗鲁无礼是软弱的人假装强壮的方法。”其实,人若要表现真正仁慈而避免错误的仁慈,就必须真正有力量才行。仁慈是上帝圣灵的果子之一,它绝不意味到对错误的行为怀有软弱、妥协的态度。相反,错误的仁慈乃是宽容过犯的软弱表现。
8.(甲)以利怎样对儿子疏于管教?(乙)为什么长老要提防对错误的仁慈屈膝?
8 以色列的大祭司以利对他那在会幕作祭司的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疏于管教。虽然上帝的律法指定将祭物的一部分归于祭司,这两人却不感满足,以致竟派差役在祭物的脂油未于祭坛上烧去之前要求献祭的人将肉交给他们。以利的儿子也与在会幕门口服侍的女子发生苟且关系。可是,以利却没有革除何弗尼和非尼哈的职位,只是温言责备他们,以致他尊荣自己的儿子过于尊荣上帝。(撒母耳记上2:12-29)难怪“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撒母耳记上3:1)因此,基督徒长老绝不可对错误的想法屈膝,或表现错误的仁慈以致危害会众的灵性健康。真正的仁慈绝不会对违反上帝标准的恶言或恶行视若无睹。
9.(甲)什么态度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错误的仁慈屈膝?(乙)在对待叛道的宗教人士方面,耶稣怎样表现坚强的力量?
9 我们若要避免表现错误的仁慈,就必须祷告求上帝帮助我们具有所需的力量,正如诗篇的执笔者所祈求一般:“作恶的人哪,你们离开我吧!我好遵守我上帝的命令。”(诗篇119:115)我们也需要跟从耶稣基督所立的榜样,他从没有表现错误的仁慈。事实上,耶稣是真正仁慈的化身。例如,“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因此,心地忠实的人都乐于亲近耶稣,甚至把年幼的孩童带到他那里。请想想耶稣‘抱着小孩子,为他们祝福’时表现多大的仁慈和怜悯!(马太福音9:36;马可福音10:13-16)虽然耶稣十分仁慈,他却坚定地紧守他天父视为对的事。耶稣从不宽容罪恶。凭着上帝所赐的力量,他勇敢地谴责伪善的宗教领袖。他在马太福音23:13-26曾屡次重复以下的宣布:“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每次耶稣均陈明上帝的判决基于什么理由。
仁慈与爱心息息相关
10.耶稣的门徒怎样对信徒同工表现仁慈和爱心?
10 耶稣论及他的跟从者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将耶稣的真正门徒标明出来的特质乃是爱。爱的表现之一是什么?保罗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书13:4)我们若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就会乐于包容别人的缺陷和弱点,正如耶和华仁慈地包容我们一般。(诗篇103:10-14;罗马书2:4;彼得后书3:9,15)当某些地方的信徒同工经历艰辛时,基督徒也有机会将爱心和仁慈表现出来。其他地方的基督徒除了表现“属人的仁慈”之外,更踊跃捐出物质东西去协助这些敬拜耶和华的同工,借此表现出弟兄的友爱。——使徒行传28:2。
11.从圣经说来,慈爱是什么?
11 “慈爱”这个字词将仁慈与爱心相提并论。这个字词在圣经里时常出现。这乃是一种发自忠贞之爱的仁慈。译作“慈爱”的希伯来名词(克塞德)并非仅指温厚的感情而已。它所指的乃是一种凭着爱心紧紧依附一个对象,直至达成有关目的为止的仁慈。耶和华的慈爱或忠贞之爱曾以多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他借着拯救和保护的行动表现他的慈爱。——诗篇6:4;40:11;143:12。
12.耶和华的仆人祷告向他求助或求他搭救时,他们可以确信什么?
12 难怪耶和华的慈爱吸引许多人归附他!(耶利米书31:3)每逢上帝手下忠信的仆人需要搭救或帮助,他们确知他的慈爱的确是忠贞之爱,从而绝不会令他们失望。因此,他们能够像诗篇的执笔者一样满怀信心地祷告说:“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诗篇13:5)既然上帝的爱是忠贞的,他的仆人绝不会徒然信赖他的慈爱。他们向他祷告求助或恳求他搭救时,他们可以放心坚信:“耶和华必不丢弃他的百姓,也不离弃他的产业。”——诗篇94:14。
仁慈所带来的奖赏
13,14.为什么仁慈的人会有忠贞的朋友?
13 耶和华的仆人效法他的伟大榜样,“各人都要以慈爱和怜悯待弟兄。”(撒迦利亚书7:9,《吕译》;以弗所书5:1)“施行仁慈的,令人爱慕,”表现这种美德的确获得丰盛的酬报。(箴言19:22)酬报包括些什么在内呢?
14 仁慈使我们待人机巧,因此帮助我们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机巧的人以体贴和不惹人反感的方式说话、行事或处理困难的局势。虽然“残忍的人”受人杯葛,“仁慈的[却]善待己身。”(箴言11:17)人们会避开残忍的人,但却受以慈爱待他们的人所吸引。因此,仁慈的人会有许多忠贞的朋友。——箴言18:24。
15.在宗教分裂的家庭里,仁慈可能产生什么效果?
15 配偶不信的基督徒妻子可以借着仁慈的美德吸引丈夫接受上帝的真理。基督徒妻子认识真理之后便“穿上新品格,这品格是按着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义和忠贞里创造的”。在此之前,她也许为人并不仁慈,甚至好争吵。(以弗所书4:24,《新世》)她的丈夫若熟悉某些箴言,便很可能同意箴言所说,“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箴言19:13;21:19)但是现今基督徒妻子的贞洁品行和对丈夫表现的深深尊重,连同仁慈一类的美德,也许能够帮助配偶接受纯真的信仰。(彼得前书3:1,2)不错,这可能是妻子表现仁慈的奖赏之一。
16.我们可以怎样从别人对我们表现的仁慈得益?
16 别人对我们表现的仁慈也许会促使我们更富于怜悯和更乐于助人,从而使我们得益不浅。例如,我们若需要属灵的协助,而别人以仁慈、温和的方式对待我们,这岂不会促使我们更乐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吗?我们可以期望具备属灵资格的男子以仁慈温和的方式待我们,因为保罗写道:“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拉太书6:1)受任命的长老在试图帮助犯过的信徒同工时会以温和、仁慈的方式发言。可是,无论我们是否曾亲自受到这种仁慈的协助,上帝期望所有事奉他的人都怎样行呢?所有基督徒都应当对别人表现仁慈及听从保罗的劝告:“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32)当然,我们若蒙别人赦免,或别人曾以仁慈的方式帮助我们克服灵性上的困难,我们便应当更乐于宽恕、怜悯人而向人表现仁慈。
体会上帝的非配得仁慈
17.既然我们生来便是罪人,我们特别应当感激什么仁慈的表现?
17 既然我们所有人生来便是被判处死刑的罪人,有一项仁慈是我们需要特别感激的。这便是耶和华上帝所表现的非配得仁慈。罪人得以摆脱死亡的惩罚而被称为义乃是一种全属不配得的仁慈。在保罗受上帝感示而写成的14封信中,他提及上帝的非配得仁慈达90次之多。他告诉古代罗马城的基督徒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非配得仁慈,《新世》],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3:23,24)我们应当多么感激耶和华上帝所表现的非配得仁慈!
18,19.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徒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
18 我们若缺乏体会,就可能徒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了。关于这点,保罗说:“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借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上帝和好。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我们与上帝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因为他说[在以赛亚书49:8,《七十人译本》]:‘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哥林多后书5:20-6:4)保罗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19 受膏的基督徒代替基督作大使,大群人则是基督的使者。他们合力鼓励人与上帝和好以求赢得救恩。保罗不想任何人一方面通过耶稣基督领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但到头来却徒受了他的恩典。我们若没有从事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使我们有资格担任的工作,就可说是徒受上帝的恩典了。既然我们已经与上帝和好,与他享有友善的关系,我们自不应当徒受他的非配得仁慈;相反,我们应当努力执行‘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使上帝能够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哥林多后书5:18,19)我们努力帮助别人与上帝和好,就是对别人表现最大的仁慈了。
20.我们接着会查考什么?
20 耶和华的仆人通过基督徒的服事职务努力在灵性上帮助别人,借此他们运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向人表现仁慈。圣经里有许多借着行动表现仁慈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这些例子学得什么教训呢?让我们查考一下这些例子的一部分,并且考虑可以用其他什么方法向人表现仁慈以取悦耶和华。
-
-
要不断追求慈爱守望台1991年 | 8月15日
-
-
要不断追求慈爱
“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箴言21:21。
1.为什么我们可以期望那些受上帝圣灵指引的人表现仁慈的美德?
耶和华既仁慈又富于同情心。他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及记34:6,7)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他的圣灵所产生的果子包括爱心和仁慈在内。——加拉太书5:22,23。
2.现在我们会考虑一些什么例子?
2 受耶和华的圣灵或动力所指引的人都表现仁慈的果子。他们在与别人的关系上表现慈爱。的确,他们跟从使徒保罗的榜样,以“恩慈”及以其他各种方式表明自己是上帝的服事者。(哥林多后书6:3-10)他们待人仁慈、富于怜悯、敏于宽恕。这种精神与耶和华的品格正好一致,因为他是“有丰盛的慈爱”的上帝。他的话语含有许多仁慈的榜样。(诗篇86:15;以弗所书4:32)我们可以从这些榜样学到什么教训呢?
仁慈使我们不自私和慷慨好客
3.在表现仁慈方面,亚伯拉罕怎样堪作模范?在这方面,保罗提出什么鼓励?
3 族长亚伯拉罕(亚伯兰)——‘耶和华的朋友’和‘一切有信心之人的父’——在表现仁慈方面立下优良的榜样。(雅各书2:23;罗马书4:11)他和他的家人,包括侄儿罗得在内,奉上帝之命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城,最后进入迦南。虽然亚伯拉罕年岁较长,且是一家之主,他却仁慈和不自私地让罗得拣选最肥美的牧场,自己则甘愿接受剩下来的地方。(创世记13:5-18)类似的仁慈可能促使我们让别人得好处,自己却宁愿吃亏。这种不自私的仁慈与使徒保罗的劝告是一致的:“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保罗自己便“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哥林多前书10:24,33。
4.由于表现仁慈和慷慨好客,亚伯拉罕和撒拉获得什么奖赏?
4 有时仁慈以衷心的慷慨好客表现出来。有一天,三个陌生人经过亚伯拉罕的住处,他和他的妻子撒拉对这些素未谋面的人表现仁慈和慷慨好客的态度。亚伯拉罕说服他们稍作逗留,于是他和撒拉急忙为这几位访者预备丰富的膳食。这些人原来是耶和华的天使,其中一位向他们透露,年老无子的撒拉将会生一个儿子。(创世记18:1-15)仁慈的慷慨带来了多么丰富的酬报!
5.该犹以什么方式表现仁慈?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他?
5 所有基督徒都能够表现仁慈的方式之一是慷慨好客。(罗马书12:13;提摩太前书3:1,2)因此,耶和华的仆人仁慈地向周游监督们表现慷慨好客的精神。这使我们想起第一世纪一个名叫该犹的基督徒所表现的仁慈。他做了‘忠心的事’,慷慨接待来访的弟兄——他们都是与他素未谋面的“客旅”。(约翰三书5-8)通常,我们向之表现慷慨精神的人是我们所认识的。也许我们留意到一位属灵姊妹意气消沉。她的配偶可能是个不信者,甚或是个被开除的人。我们其实有很好的机会向她表现仁慈,例如不时邀请她与我们的家人共享属灵的交往和吃一顿饭!虽然我们并非大排筵席,无疑我们的家人会很喜欢对这样的一位姊妹表现仁慈。(可参阅箴言15:17。)对方也无疑会在口头上或写封谢函去表达她的感激。
6.吕底亚怎样表现仁慈?为什么对别人的仁慈之举表示感激是很重要的事?
6 虔诚的妇人吕底亚受浸之后,“就请求说:‘你们[保罗与他的同工]若认为我是对主忠实的,就请到我家来住。’”路加补充说,“于是她强留我们。”他们无疑很体会吕底亚的仁慈。(使徒行传16:14,15,40,《新译》)但人若没有表示体会,则可能令人大感伤心。有一次,一位体力和财力均有限的80岁姊妹仁慈地花了很多精神为几位客人预备了一顿饭。但其中一个青年男子甚至没有通知主人他不能来,以致令年老的主人大感失望。另一次,一个青年女子特别为两位姊妹预备了一顿饭,但后者却没有赴约。这位女子说,“我非常伤心,因为其实她们并非忘记了。……她们若告诉我她们忘记了,我反而会好过一点,但是两位姊妹竟然没有表现足够的仁慈和爱心去通知我。”圣灵的仁慈果子会推使你在类似的环境下表现感激之心和体贴的态度吗?
仁慈令我们体贴别人
7.雅各的众子在埋葬他一事上甘愿为了实现他的愿望而付出很大努力,这足以说明有关仁慈的什么要点?
7 仁慈应当使我们体贴别人和他们的正当愿望。且举个例说明:雅各(以色列)要他的儿子约瑟对他表现慈爱,不将他葬在埃及。虽然由于这项要求,约瑟和雅各的其他儿子需要把他的尸体运送到颇远的地方,他们却不惮烦地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里;那洞和田是亚伯拉罕向赫人以弗仑买来为业,作坟地的”。(创世记47:29;49:29-31;50:12,13)鉴于这个榜样,慈爱岂不应当促使我们同意应一个基督徒家庭的成员之请,作出按圣经说来可以接纳的葬礼安排吗?
8.关于报答别人的仁慈,我们从喇合的事例学得什么教训?
8 每逢别人向我们表现慈爱,我们岂不应当表示感激或设法投桃报李吗?我们无疑应当这样行。妓女喇合对以色列的探子表现仁慈,将他们隐藏起来。因此,以色列人也对她表现仁慈,在他们毁灭耶利哥城时保全了她和她家人的性命。(约书亚记2:1-21;6:20-23)这是个多么优良的榜样,促使我们表现体贴、仁慈的精神以报答别人的仁慈!
9.为什么你会说请别人对我们表现仁慈是适当的?
9 在这方面,我们请别人对我们表现仁慈是适当的。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便曾这样行。约拿单请较他年幼得多的密友大卫对他和他的家表现慈爱。(撒母耳记上20:14,15;撒母耳记下9:3-7)大卫后来为扫罗残杀基遍人一事复仇时便记得约拿单的这个请求。他记得他与约拿单曾“指着耶和华起誓结盟”。因此大卫表现慈爱,没有将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处死。(撒母耳记下21:7,8)我们也同样地“是,就说是”吗?(雅各书5:12)我们若是会众的长老,我们在信徒同工需要我们对之表现慈爱时也类似地向他们怜悯开恩吗?
仁慈巩固联系
10.路得所表现的慈爱怎样带来祝福?
10 仁慈能够巩固家庭的联系及促进快乐,从摩押女子路得的事例足以见之。她在伯利恒附近年老的波阿斯的田里辛勤地拾遗穗,借此维持自己和她那寡居、贫穷的婆婆拿俄米的生活。(路得记2:14-18)后来波阿斯对路得说:“你末后的恩[所表现的慈爱,《新世》]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路得记3:10)路得首先对拿俄米表现慈爱。“末后”她则同意嫁给年老的波阿斯,以求为她去世的丈夫和年老的家姑拿俄米生子立后,借此向他们表现慈爱。通过波阿斯,路得成为大卫的祖父俄备得的母亲。上帝赐给她‘完满的赏赐’,使她有特权成为耶稣基督的祖先。(路得记2:12;4:13-17;马太福音1:3-6,16;路加福音3:23,31-33)路得的慈爱为她自己和她的家人带来了多大的福分!今日,许多敬虔的家庭由于家里弥漫着慈爱而获得许多幸福和喜乐,家庭的联系也更为巩固。
11.腓利门的仁慈产生了什么影响?
11 在耶和华的子民当中,仁慈也巩固各群会众里的联系。基督徒男子腓利门以对信徒同工表现慈爱著称。保罗告诉他:“我听见你对主耶稣和众圣徒有爱心和信心,我每逢祷告提到你的时候,就常常感谢我的上帝。……众圣徒的心既然从你得到舒畅,我也因你的爱心,得到更大的喜乐和安慰。”(腓利门书4-7,《新译》)圣经并没有说明众圣徒的心怎样从腓利门得到舒畅。可是,他必然以各种方式对其他的受膏者表现慈爱,从而令他们感到舒畅。这无疑使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巩固。今日基督徒彼此表现慈爱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12.阿尼色弗所表现的仁慈导致什么结果?
12 阿尼色弗的仁慈也产生了好影响。保罗说:“愿主赐怜悯给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为他多次使我畅快,也不以我的锁链为耻;他竟然来到罗马,迫切的寻找我,结果找到了。(愿主在那日使他从主[耶和华]那里得着怜悯。)你也清楚知道他在以弗所是怎样多方的服事我。”(提摩太后书1:16-18,《新译》)我们若努力向信徒同工表现慈爱,便会感到快乐,并且可以在基督徒的会众里巩固弟兄彼此之间的友爱。
13,14.腓立比的会众怎样堪作模范?保罗对会众的仁慈有什么反应?
13 如果整群会众都对信徒同工表现慈爱,就会使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巩固。在保罗和腓立比城的会众之间便有这样的紧密联系存在。事实上,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人的原因之一便是要对他们的仁慈和资助表示感激。他写道:“在我传福音的初期,离开马其顿的时候,除了你们以外,我没有收过任何教会的供给。我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你们还是一而再的把我所需用的送来。……你们所送的我都全数收到了,而且绰绰有余;我已经足够了,因我从以巴弗提收到你们所送的,好像馨香之气,是上帝所接纳所喜悦的祭物。”——腓立比书4:15-18,《新译》。
14 难怪保罗在祷告中记得仁慈的腓立比人!他说:“我每逢想到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每次为你们大家祈求的时候,总是欢欢喜喜的祈求。为了你们从头一天直到现在都在福音的事工上有分,我就感谢我的上帝。”(腓立比书1:3-5,《新译》)对宣扬王国的工作作出这种善心、慷慨的支持绝不会使会众成为贫乏。腓立比人仁慈地在这方面尽力而为之后,保罗向他们提出保证说:“我的上帝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书4:19)不错,仁慈和慷慨会赢得上帝的赏赐。他的话语说:“各人所行的善事,……都必按所行的得主[耶和华]的赏赐。”——以弗所书6:8。
女子表现仁慈
15,16.(甲)多加的仁慈怎样受到记念?她死后有什么事发生?(乙)今日,心地仁慈的基督徒妇女怎样广行善事?
15 约帕城的基督门徒多加(大比大)曾向人表现慈爱,她的善行并没有受到忽视。“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后来‘她患病死了’,门徒便打发人到吕大把彼得请来。彼得抵达之后,“有人领他上楼。众寡妇都站在彼得旁边哭,拿多加与她们同在时所做的里衣外衣给他看。”请想想当时的情景:忧伤流泪的寡妇告诉使徒多加在生时多么仁慈,并且拿她所缝制的衣服给彼得看以证明她的爱心和仁慈。彼得于是吩咐众人出去,跪下祷告,转身对着死人。请听听!他说:“大比大,起来!”请看看!“她就睁开眼睛,见了彼得,便坐起来。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地交给他们。”(使徒行传9:36-41)他们从上帝获得多大的祝福!
16 按照圣经的记载,这是耶稣基督的使徒所施行的第一宗复活。导致这个奇妙神迹的环境与仁慈有直接关系。多加若没有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她若没有表现丰盛的慈爱——有谁敢说她会获得复活呢?不但多加和寡妇们均大大得福,她复活的奇迹也进一步为上帝的荣耀作见证。不错,“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使徒行传9:42)今日,心地仁慈的基督徒女子也广行善事——也许为信徒缝制衣服,为我们当中年老的人预备膳食,向别人表现慷慨好客的精神。(提摩太前书5:9,10)这对旁观者是个多么有力的见证!最重要的是,我们多么高兴敬虔的效忠和慈爱推使‘大群妇女努力向人传讲好消息’。这为我们的上帝耶和华带来了多大的荣耀!——诗篇68:11。
继续追求慈爱
17.箴言21:21怎样说?这段话怎样对敬虔的人适用?
17 所有渴望得蒙上帝嘉许的人都必须竭力追求慈爱。一句智慧的箴言说:“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箴言21:21)敬虔的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上帝的公义,时刻受上帝的标准所指引。(马太福音6:33)他努力不懈地在物质方面,特别在属灵方面,对别人表现忠贞之爱或慈爱。这样,他便会寻得公义,因为耶和华的灵帮助他过一种公义的生活。事实上,他像敬虔的约伯一样“以公义为衣服”。(约伯记29:14)这样的人不会试图荣耀自己。(箴言25:27)相反,他接受耶和华容许他享有的荣耀——也许赢得同胞的尊重,由于他自己对别人表现慈爱,结果别人也受到上帝所感动以仁慈待他。再者,忠贞地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会寻得生命——不是短短几年的寿命而是永远的生命。
18.为什么我们应当追求慈爱?
18 因此,所有爱戴耶和华上帝的人都应当继续追求慈爱。这种特质使我们为上帝及别人所爱。这有助于促进慷慨好客的精神,并且使我们对人体贴。仁慈能够巩固我们在家庭里和基督徒会众里的联系。表现仁慈的妇女深受别人赏识和尊重。一切追求这种美好特质的人均能够为慈爱的上帝耶和华增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