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团结一致地追求永生的目标
    守望台1986年 | 8月15日
    • 团结一致地追求永生的目标

      “他们吸收关于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的知识,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新世》。

      1.(甲)耶稣在什么场合首次谈及“永生”?(乙)谁可以追求这个目标?

      他在夜间趁没有人看见时悄悄来到。他便是尼哥底母。他对耶稣在公元30年五旬节在耶路撒冷所行的奇迹获得很深印象。上帝的儿子对这个法利赛人提及圣经首次所载的“永生”一词,并且接着说了这段感人的话:“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5,16)现在有一个多么可贵的机会向可以救赎的人类世界打开!事实上,甚至高傲的法利赛人也可以谦卑自抑而达到这个目标。

      2.(甲)在什么环境之下耶稣再次谈及“永生”?(乙)赐人生命的水向谁提出?

      2 在此之后不久,耶稣从耶路撒冷前往加利利。他在撒玛利亚的一个井旁停下来,门徒则往村里购买粮食。一个妇人前来打水,耶稣对她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4)既然撒玛利亚人受犹太人所鄙视,为什么耶稣竟向这个妇人提出如此宝贵的希望呢?再者,正如耶稣知道,这个妇人有过五个丈夫,现今正与一个并非她丈夫的男子姘居。可是耶稣在这里指出,赐人生命的真理之水是甚至人类世界中受人鄙视的人也可以获得的,只要他们愿意痛改前非便行了。——可参阅歌罗西书3:5-7。

      3.(甲)耶稣向人推荐怎样的“食物”?(乙)约翰福音4:34-36怎样获得应验?

      3 “永生”!耶稣的门徒回来请他进食时,他进一步发挥这个主题。他告诉门徒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这工是什么呢?耶稣说:“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这样的一场收割甚至有希望在低微的撒玛利亚人当中进行;正如圣经的记载表明,这件事后来果然发生。(约翰福音4:34-36;使徒行传8:1,14-17)召集人得永生的工作一直延续到今日,但现在的田地乃是整个世界。耶稣基督的门徒在主工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马太福音13:37,38;哥林多前书15:58。

      “生命的恩赐”

      4.关于守安息,耶稣怎样回答犹太人?

      4 一年过去了。现今是公元31年逾越节的时候。耶稣按照习惯前往耶路撒冷守节。但犹太人却由于耶稣在安息日仁爱地施行医病的奇迹而逼迫他。耶稣怎样回答他们呢?他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因此犹太人遂越发要杀死他。——约翰福音5:17,18。

      5,6.(甲)耶稣接着描述什么可贵的团结关系?(乙)从什么方面说来耶稣“在自己有生命”?

      5 可是,耶稣接着描述一项至为宝贵的团结——在他和天父之间的团结一致。他告诉当时的犹太人说:“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他表示父已把异乎寻常的权柄赐给他,说:“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翰福音5:20,24。

      6 不错,甚至由于遗传的罪性而在上帝眼中“死去”的人也可以“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而活过来。但怎会如此呢?耶稣解释说:“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在自己有生命”这句话也可以译作“在自己有生命的恩赐”。(约翰福音5:25,26,《参考圣经》注脚)因此耶稣能够使人在上帝面前享有良好的地位。再者,他也能够把在死亡里沉睡的人复活过来而赐生命给他们。——约翰福音11:25;启示录1:18。

      7.(甲)关于上帝,诗篇36:5,9告诉我们什么事?(乙)耶和华怎样奖赏他那紧守忠诚的爱子?

      7 耶和华一向都在自己里有生命。圣经论及他说:“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诗篇36:5,9)但现在父已把他那紧守忠诚的儿子从死里复活过来,作为“[在死亡中]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耶稣既然“在自己有生命”,他蒙上帝授权给他赦免人的罪,施行审判,将死者复活过来使他们有永生的希望。——哥林多前书15:20-22;约翰福音5:27-29;使徒行传17:31。

      喜乐的团结

      8,9.(甲)我们可以怎样继续将目光集中在永生的目标之上?(乙)关于永生,上帝作了什么安排?(丙)谁得以分享这些幸福?以什么方式?

      8 因此,耶稣的门徒犹大劝勉我们说:“[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大书21)这是个多么可贵的目标——永生!按照完美的造物主的旨意和他通过爱子所作的安排,人可以享有完美的生命。人不会再受到在现今这个制度里为生存而挣扎的种种劳苦。在将临的事物制度里,忧伤、疾病、不法、腐败和甚至死亡都不会再存在!——弥迦书4:3,4;哥林多前书15:26。

      9 谁会见到这些应许实现?在什么地方实现?一切对耶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并且以敬虔的行为去支持自己的信心的人。这些人怀着同一的信仰与普世的基督徒同工协调一致地团结起来。——雅各书2:24;以弗所书4:16。

      10.(甲)在上帝的“管理”中什么首先受到注意?(乙)然后这项“管理”着手处理什么事?

      10 按照上帝的美意,他“设立一项管理,……要将一切事物再次召集在基督里,天上的事物和地上的事物。”(以弗所书1:8-10,《新世》)这便是上帝的家庭安排,始于把14万4,000个与基督一同承受王国的人召集起来的时候。这些人“是从世人中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给上帝和羔羊[耶稣基督]。”他们有分参加“[属天的]头一次复活”,从而能够与基督一同作君王和祭司一千年。然后上帝的管理开始召集“地上的事物”,最先召集的是“一大群人,……是从各邦国、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来的”。上帝的这些仆人会从“大患难”中出来而有希望在“新地”上享永生。——启示录14:1,4;20:4,6;7:4,9-17,《新译》;21:1,4。

      11.(甲)以弗所书1:11论及什么宝贵的“合一”关系?(乙)约翰福音15:4,5怎样对那些在这项“合一”关系中的人适用?

      11 上帝手下受灵所膏的儿子——“天上的事物”——与耶稣和天父享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他们“奉派”与耶稣一同作王国的“后嗣”。(以弗所书1:11,《新世》)耶稣鼓励他们与他保持合一,正如葡萄树的枝子必与树干连接才能产生很多果子一般。除非他们与基督耶稣保持这种宝贵的团结,否则枝子就“什么也不能作”。——约翰福音14:10,11,20;15:4,5,《新世》;约翰一书2:27。

      ‘另外的羊’加入阵营

      12.(甲)‘另外的羊’与“小群”的关系如何?(乙)我们可以怎样将约翰一书2:1-6应用在这两群人的每一群之上?

      12 可是,在过去50年间有数百万其他与绵羊相若的人已与世俗的“山羊”分开,这些人又如何呢?(马太福音25:31-40)这些人并不是耶稣手下蒙上帝赐予王国的“小群”,反之,身为‘另外的羊’,他们加入“小群”的阵营,共同组成与天父和子团结合作的较大一群。(路加福音12:32;约翰福音10:16)使徒约翰指出,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意即属于“小群”的人]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因此,从人类世界中召集出来的‘另外的羊’也可以与上帝和基督享有一种宝贵的团结关系。情形与约翰接着所说的话类似:“凡遵守主道的,爱上帝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与他合而为一”,《新世》]。”“小群”首先有义务要跟从耶稣而行,然后‘另外的羊’也有同样的义务。——约翰一书2:1-6。

      13.(甲)在约翰福音17:20,21耶稣为什么事而祈求?(乙)什么表明这项祈求并非仅限于对与基督同作后嗣的人适用?

      13 因此今日两群人,属天的和属地的阶级,均‘与父和子合而为一’——与他们齐心一意地执行上帝的工作。耶稣祷告说:“好使他们[团结一致],正如你,父啊,与我合而为一,我与你合而为一,使他们也可以与我们合而为一。”这种合一的意思并非仅限于一同承受天国,因为显然耶稣的门徒并非成为‘耶和华的肢体’或‘与耶和华同作后嗣’。他们“合而为一”的意思是他们齐心一意,通力合作,与耶和华和基督同心同德,合力对人类世界作见证。——约翰福音17:20,21,《新世》。

      14.属天的阶级以什么特别的方式与基督合而为一?什么使他们意识到这件事?

      14 可是,属于受膏的属天阶级的人现今在一种特别的方式上享有这种团结关系,因为他们已借着基督将所献的祭物的价值应用在他们身上而得以称义得生命。因此,他们可以从灵而生,有希望与基督耶稣同作后嗣。他们承认自己已被上帝收纳为子嗣,他们说:“圣灵[上帝使人重生的动力]亲自和我们的灵[显著的内心倾向]一同证明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罗马书3:23,24;5:1;8:15-18,《新译》。

      15.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在现今和将来享有什么福分?

      15 至于那些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现在他们已被称义成为上帝的朋友,正如古代的亚伯拉罕、喇合和其他人一般。在基督的千年统治期间,他们会逐渐进至属人的完美地步。通过最后的考验之后,“被造的万物[会]得着释放,脱离败坏的奴役,得着上帝儿女荣耀的自由。”(罗马书8:19-21,《新译》;雅各书2:21-26)这样,顺服的人便会称义在地上享永生。——可参阅约翰福音10:10;以赛亚书9:7;11:1-9;35:1-6;65:17-25。

      16.(甲)“小群”和‘另外的羊’在什么事上表明他们是“合而为一”的?(乙)但是为什么约翰福音3:3-5仅对“小群”适用?

      16 以个别而言,属于“小群”阶级的人和大群‘另外的羊’在上帝的工作上均表现同样欢乐的热心精神。(路加福音12:32;约翰福音10:16;提多书2:13,14)受膏阶级余下的分子当中大部分均年长得多,在基督徒的经验上也较为丰富,但两群人均表现同一的基督徒品格和圣灵的果子。(以弗所书4:24;加拉太书5:22,23)可是,正如耶稣在尚未谈及永生之前即已向尼哥底母指出,两者之间有一项差别。他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翰福音3:3-5)因此,受了浸而蒙上帝选召与耶稣一同承受王国的人经历到一场属灵的重生。(哥林多前书1:9,26-30)‘另外的羊’则无需经历这样的重生,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要作王国治下的臣民,在重建的地上乐园里享永生。——马太福音25:34,46乙;路加福音23:42,43。

      受难纪念——与新约

      17.(甲)为什么所有追求永生目标的人都应当在3月24日与上帝的百姓聚集起来?(乙)关于1985年的耶稣受难纪念,我们留意到什么事?

      17 今年三月二十四日日落之后,普世的耶和华见证人聚集起来举行1986年的耶稣受难纪念。当时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耶稣牺牲他那完美属人的躯体和生命之血一事上。耶稣这样行乃是为了洗雪他父的圣名和旨意以及救赎有罪的人类。(哥林多前书11:23-26)因此,在这个喜乐的场合,一切立志追求永生(不论在天上抑或在地上)的人在普世各地与上帝的百姓聚集起来。在1985年总共有779万2,109人出席耶稣受难纪念。可是,领食纪念仪式中的饼和酒——象征耶稣的属人躯体和血——的人却只有9,051人。为什么人数这么少?

      18,19.(甲)耶稣在路加福音22章提及什么约?(乙)每个约达成什么目的?(丙)正如摩西所预表,耶稣怎样担任“中保”的角色?

      18 请想想,当晚耶稣在设立纪念他死亡的仪式时说了些什么话?将饼递给门徒之后,他接着以同样的方式将酒递给他们,说:“这杯的意思是借着我的血而立的新约,这血是要为你们倾倒出来的。”后来他进一步解释将他们带进新约中的原因,说:“你们是在我的试炼中始终跟从我的人;我现在与你们立约,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约,去承受一个王国,使你们能够在我的王国里我的桌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路加福音22:19,20,28-30,《新世》。

      19 耶利米先知曾预言到新约,并且说借着这个约耶和华会宽恕他百姓的过犯和罪恶,使他们能够“认识耶和华”而与他缔结最亲密的关系。(耶利米书31:31,34)正如摩西是上帝与血统上的以色列人所立的律法之约的“中保”,同样地耶稣成为上帝与属灵的“以色列”所立的“更美之约的中保”。这样行乃是为了要救赎那些被召与基督一同承受王国的人。这样他们遂“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加拉太书3:19,20;6:16;希伯来书8:6;9:15;12:24)特别在圣经所表明的这个意义上,基督耶稣成为‘上帝与人之间的唯一中保’。——提摩太前书2:5,6。

      20.(甲)谁可以领食受难纪念的象征物?(乙)为什么是如此?

      20 那么,谁可以领食受难纪念中的饼和酒呢?唯独蒙上帝带进新约里的人;这个约是根据耶稣的祭物而订立的。(诗篇50:5)约的目的是要使14万4,000位与耶稣同作后嗣的人首先得以称义而有权享有属人的生命,然后牺牲这项生命权而被带进属天的王国里。(罗马书4:25;提摩太后书2:10,12)但是‘另外的羊’又如何呢?

      21.(甲)‘另外的羊’以旁观者的身分出席受难纪念怎样得益不浅?(乙)受难纪念将注意集中在什么事之上?这引起了什么问题?

      21 属于‘另外的羊’阶级的人并不在新约之内,因此不会领食象征物。可是,他们以尊敬的旁观者的身分出席受难纪念而得益不浅。他们对属灵的事的体会大为加深,正如耶稣在对天父所作的祷告中所说一般:“他们吸收关于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的知识,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新世》)要记着,受难纪念将注意集中在耶稣的肉体和血之上。基督所牺牲的肉体和血对所有追求永生的人均至为重要。对那些没有被带进新约里,因此并不领食受难纪念象征物的‘另外的羊’来说,耶稣的肉体和血何以如此重要呢?让我们在下一篇文章考虑这个问题。

  • 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生命的粮”
    守望台1986年 | 8月15日
    • 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生命的粮”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翰福音6:51。

      1.今日人类面对什么可悲的情况?

      很久以来,人类世界一直赖面包维持生命,这乃是世上最广泛受人采用的食物。难怪有人称之为生活必需品。但今日粮食短缺却成为一个可悲的严重问题。目前饥饿和粮荒影响到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不久之前加拿大多伦多的《环球邮报》说,“像战争一样,饥荒是不受边界限制的。”该报引用联合国非洲急赈组的一位主管人员发出的警告,声称非洲正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悲剧之一和最大的挑战之一。”

      2,3.(甲)粮食短缺是什么征象的一个特色?(乙)粮食的难题会怎样获得解决?(丙)我们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以赛亚书25:8提出什么令人快乐的保证?

      2 耶稣曾预言到表明他正临在执掌王权的征象,而粮食短缺是这征象的特色之一。(马太福音24:3,7,32,33;25:31,32;路加福音21:11)他的王国已近了,我们可以为此感觉多么欣幸!不久这位荣耀的君王便会征服人类的一切仇敌,铲除带来种种苦难的政治和经济不平。届时所有人均会丰衣足食、其乐陶陶。——马太福音6:10,11;24:21,22;但以理书2:44;箴言29:2。

      3 在公义的政府管理之下,地球会有能力生产丰富的粮食,甚至能够满足远超过目前世界人口的需要。(诗篇72:12-14,16,18)耶和华会为他的百姓摆设甘美的“筵席”。(以赛亚书25:6)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另一件东西。随着时间过去,人会仍然生病和死亡吗?值得欣幸地,以赛亚书25:8接着论及耶和华说:“他[要]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这件事会怎样实现呢?

      耶和华的慈爱恩赐

      4.耶和华在埃及作了什么仁爱的安排?

      4 约瑟在埃及作粮政官时,当地的粮食很充裕。约瑟被法老立为粮政官之后明智地为预告的七年饥荒作妥准备,耶和华亦慈爱地予以祝福,所以埃及才会有充裕的粮食。(创世记41:49)当时人人都能够饱足,而且还有剩余。后来约瑟的父亲雅各、约瑟的众兄弟和他们的家眷下到埃及投归约瑟,他们也从上帝的这项安排大大得益。无疑以色列人在当地开始熟悉以发酵的面团制成面包,因为看来这种食品是始源于埃及的。

      5.(甲)耶和华怎样在旷野里维持以色列人的生活?(乙)谁与以色列人一同分享这个福分?为什么?

      5 后来耶和华为他的百姓作了进一步的慈爱安排。那是在数百万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穿越西乃旷野的时候。这一大群人怎能够在不宜人居的荒凉旷野中维持生活呢?虽然他们由于缺乏信心而触怒耶和华,耶和华却“敞开天上的门,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他]用天上的粮食,叫他们饱足”达40年之久。(诗篇78:22-24;105:40;出埃及记16:4,5,31,35)请也不要忘记并非以色列人才吃到吗哪。当时有“许多外族人”也对耶和华怀具信心,因此跟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耶和华也将吗哪赐给他们。——出埃及记12:38,《现译》。

      6.(甲)人还有什么更大的需要?为什么?(乙)以色列人所献的祭物强调什么?这些祭物预表什么?

      6 可是,人类的需要并非仅限于实际‘来自天上的粮食’而已。甚至吃过上帝施行奇迹供应的吗哪的人后来也衰老死去,因为人所承受的有罪情况使死亡成为无可避免,无论人的饮食如何。(罗马书5:12)以色列人所献的祭物提供一个与上帝保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但是这些祭物同时也强调他们的罪性。它们“从来未能将罪完全除去”。再者,这些祭物预表耶稣所献的“一个祭物”,这个祭物能够“永远”将罪除去。现在耶稣能够从他在天上的崇高地位将祭物的裨益应用在人身上。——希伯来书10:1-4,11-13,《新世》。

      “天上来的真粮”

      7.(甲)我们必须按照什么新的情况去看耶稣在约翰福音第6章所说的话?(乙)耶稣为什么责备群众?

      7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约翰福音第6章。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并非第5章所载的话的连续。事情发生的场合已不同,因为两者之间相隔有一年之久。现在已是公元32年。场合不再是在耶路撒冷一般自以为义的犹太人当中而是在加利利的平民当中。耶稣刚施行奇迹用五块饼和两条小鱼喂饱了5000人。次日群众跟着耶稣,希望再次有机会享用免费的食物。因此耶稣告诉他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耶稣奉天父所差,来到世上把“存到永生的食物”供应给所有对他怀具信心的人。这乃是“天上来的真粮”,所产生的效果比古代以色列人所吃的实际吗哪长久得多。——约翰福音6:26-32。

      8.人怎样才能获得永生?

      8 耶稣接着解释这样的“粮”所带来的裨益,他告诉群众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翰福音6:35-40。

      9,10.(甲)“生命的粮”怎样与吗哪不同?(乙)据约翰福音6:42-51说,耶稣为谁赐下他的肉?(丙)这些人怎样‘吃他的肉’?

      9 崇尚物质的犹太人对耶稣的这段话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耶稣仅是约瑟和马利亚的儿子而已。耶稣警告他们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然后他再一次说:“我就是生命的粮。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了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翰福音6:42-51。

      10 因此,耶稣牺牲他的肉体乃是为了“世人之生命”,而世人则是指整个可救赎的人类世界而言。世人中凡是以象征性的方式吃这“粮”的——借着对耶稣的祭物所具有的救赎能力怀具信心——便可以踏上永生的途径。在这方面,在旷野里与以色列人一同吃吗哪的“许多外族人”预表耶稣手下大群‘另外的羊’。在比喻性的意义上,这些人与“上帝的以色列”的受膏余民一同吃耶稣的肉。他们凭着对耶稣的赎价祭物怀具信心而这样行。——加拉太书6:16;罗马书10:9,10。

      11.耶稣进一步所说的什么话使犹太人大为震惊?为什么?

      11 当时在加利利,耶稣的听众中有许多人对他所说的话大感震惊。因此,当耶稣仍在谈及他的肉之际,他甚至进一步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翰福音6:53-55)这的确令人震惊!在犹太人看来,不但吃人肉是一件可憎的事,而且律法在利未记17:14说得很清楚:“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吃。”

      12.(甲)耶稣在这里强调什么?(乙)什么经文表明这件事并非仅对与耶稣同作后嗣的人适用?

      12 当然,耶稣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凡是想获得永生的人必须对耶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这个祭物是耶稣后来借着牺牲他那完美属人的躯体和流出他的生命之血而献上的。(希伯来书10:5,10;彼得前书1:18,19;2:24)从这项安排得益的并非仅限于与耶稣同作后嗣的人。反之这项安排也将渡过“大灾难”的“大群人”包括在内,因为这些人已“用羔羊的血,把自己的衣袍洗洁白了”。他们对耶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这也从他们昼夜“事奉”上帝一事表明出来。由于这缘故,他们得以活着渡过地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时期。类似地,喇合被上帝称为公义,结果在约书亚毁灭耶利哥城时得以生还。——启示录7:9,10,14,15,《新译》;约书亚记6:16,17;雅各书2:25。

      “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13.(甲)将约翰福音5:26和约翰福音6:53比较,我们留意到什么事?(乙)什么类似的希腊文语法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约翰福音6:53所说的话?(丙)因此,“有生命在你们里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对谁适用?

      13 在约翰福音6:53,54,耶稣把“有生命在你们里面”这句话当作“永生”的同义词来用。因此,在这个场合,“有生命在你们里面”这句话看来意思与耶稣在约翰福音5:26所用的同一个词语含有不同的意思。在希腊文圣经的其他地方,有些词语在语法结构上与“有生命在你们里面”这句话相同。例如:“你们里头应当有盐”(马可福音9:50)以及“在自己身上受到应该受的报应”(罗马书1:27,《新译》)。a在以上的事例中,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当事人有能力将盐或报应加于别人身上。反之,这里所指的是内在的完备或丰满。因此,从约翰福音6:53的上下文看来,“有生命在你们里面”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后得享完满的生命。“小群”王国继承者会在复活升天时经历到这件事。‘另外的羊’则会在千禧年的末了当他们通过考验被称义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时经历到这件事。——约翰一书3:2;启示录20:4,5。

      14.此外谁也会从‘天上来的粮’得益?以什么方式?

      14 还有其他的人也能从“天上的粮”得益。耶稣论到‘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但却死去的人说:“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们获知在死亡中沉睡的基督徒会在“号筒末次吹响”时复活,这件事发生于耶稣基督带着王国的荣耀“呈现”的期间。(哥林多前书15:52;提摩太后书4:1,8,《新世》)但是在死亡中沉睡了的‘另外的羊’又如何呢?马大在拉撒路死去时所说的话值得我们留意,因为当时敬畏上帝的人所怀的希望仅是属地的复活而已。马大所说的话将她所怀的信念表明出来:“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拉撒路]必复活。”(约翰福音11:24)因此,我们这些生活在基督临在时期的人可以希望“大群人”阶级中忠心至死的人会早日在地上复活,借此他们能够再次领食“天上的粮”而有永生的希望。这是个多么伟大的希望!耶稣本人的复活保证这个希望是肯确的!——哥林多前书15:3-8。

      “与基督合而为一”

      15.耶稣所说的“与我合而为一”这句话对谁适用?你为什么这样回答?

      15 耶稣继续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与我合而为一,我也与他合而为一。”(约翰福音6:56,《新世》)因此,凡是对耶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而有希望‘在自己里面有生命’的人,这几句话都对之适用。所有表现这种信心的人都可以与耶稣“合而为一”。当然,怀有属地希望的“大群人”与基督“合而为一”的意思并不是与他同作后嗣,成为他的新妇阶级的成员而有希望获得与他相若的属天复活。(罗马书8:1,10;哥林多前书1:2;哥林多后书5:17;11:2;加拉太书3:28,29;以弗所书1:1,4,11;腓立比书3:8-11)可是,一切怀有属地希望的人都能够,而且也必须,实际与天父和他的爱子完全协调一致,认识和遵行‘上帝完善的旨意’,正如“小群”所为一般。——罗马书12:2,《新世》;可参阅约翰福音17:21。

      16.(甲)所有对基督的祭物怀具信心的人以什么重要的方式与耶稣“合而为一”?(乙)他们在宗旨和工作上的合一从什么事上反映出来?

      16 有鉴于此,基督的血和肉所具有的价值是今日所有怀具信心的人都可以自其得益的,所有愿意接受的人都能够以意义重大的方式与耶稣“合而为一”。所有人都必须成为耶和华上帝的宇宙大家庭的成员。在现今这个危险的“末世”,他们在信仰、宗旨和活动方面享有普世的团结。他们都对耶稣怀具信心而能够执行一件比耶稣在地上时所成就的规模‘更大的工作’。我们应当留意到,在现今努力执行耶和华的工作的人当中,数目已增至数百万的“大群人”占总数百分之99.7。(约翰福音14:12;罗马书10:18)这种在宗旨和工作上的合一从他们在普世所作的伟大见证及对守望台社的建筑计划所作的全力支持足以见之。(诗篇110:3)至于人类世界中还会有多少人归信而加入这项宝贵的团结,则待将来方能知晓。最近的报告表明普世有302万4,131位活跃的见证人。

      17.所有出席受难纪念的人都应当体会什么要点?

      17 我们希望有许多感兴趣的人出席1986年的耶稣受难纪念。有数百万‘另外的羊’会和数目日减的数千位属于“小群”阶级的人一同出席——大家都深深体会到耶和华和基督所作的仁爱安排,承认基督的肉和血多么重要。可是,所有人都应当清楚看出他们的地位。领食受难纪念的象征物并不会予人永生。这些只是耶稣所献的祭物的象征而已。他的祭物首先应用在与“新约”有关的方面。被带进这约的受膏者——而且仅限于他们——才应当领食象征物。人要就在新约里,要就不是。(哥林多前书11:20,23-26)人若不在新约里,也没有被耶稣带进承受王国的约中,就不应当领食受难纪念的象征物。但是他们仍然应当看出耶稣所牺牲的肉和血对他们多么重要。(路加福音22:14-20,28-30)唯独凭着这个祭物他们才能够在地上获得永生。

      18.清楚明白耶稣的祭物所含的意义会为人带来什么快乐?

      18 因此,我们出席受难纪念时应当清楚了解耶稣的祭物对人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愿属于“小群”阶级的人珍视他们所蒙受的选召,数目日增的大群‘另外的羊’则由于有希望‘在他们里头’享有完美属地的生命而欢欣鼓舞,同时深深重视他们现今所享的宝贵权利——能够与父、子和地上数目日减的受膏余民合而为一。我们多么高兴现在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生命的粮”!

      [脚注]

      a 也可参看马太福音3:9;9:3;13:21;马可福音5:30;6:51;路加福音7:39,49;12:17;18:4;约翰福音5:42;11:38;使徒行传10:17;哥林多后书1:9。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