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们——你的孩子以什么东西作玩具?警醒!1994年 | 9月8日
-
-
举个例说,一位制造商在市面推出一组装有人体模型的玩具车,细小的人体模型一旦感应到冲击力就会自动解体。玩具车相撞的时候,人体模型的手脚、头部,就会脱离身体,纷纷抛出玩具车的窗外。另一样酷似实物的玩具试图让女孩子假扮孕妇。玩具商设计了一个背囊式的口袋,给女孩子围在腹部,口袋设有模仿胎儿活动和心跳的装置。
有些人相信这样的玩具富于教育意义。一间玩具厂的公关经理唐娜·吉布斯声称,这套怀孕模拟装置能够“让小女孩以娱乐的方式体验为人母亲的感受”。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表现同样的热诚。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贝里·布雷泽尔顿医生认为,这种玩具“侵夺了父母与儿女分享宝贵资料的机会”。从事儿童研究的教授戴维·埃尔金德博士认为“这些玩具过于极端”,并且指出“[儿童]根本无法理解或体会”这个仿似胎儿的洋娃娃。他补充说,至于模仿汽车失事的玩具,效果的确生动逼真,但既然电视节目已经充满暴力镜头,“我们又何必用这种玩具去进一步渲染暴力呢?”——《环球邮报》,1992年2月8日。
-
-
今日的玩具——给儿童灌输什么意识?警醒!1994年 | 9月8日
-
-
可是,质量有问题的玩具充斥市场,情况实在令人担忧。《时代》杂志在1992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假如你想选购一些有益身心的玩具,就切勿对今年的新产品抱有期望。为求哗众取宠,差不多所有主要的制造商都着重生产一些令人作呕的玩具。”其中一种玩具是个塑胶头盖骨,体积跟实物无异,儿童可以把它装饰得“尽可能叫人感到恐怖、反感”。此外,供出售的玩具也包括一些模仿身体机能的模型,例如呕吐的样子。父母和儿童都同样面对强大压力要去购买这类型的玩具。
向儿童推销
《儿科评论》杂志指出,古代的“汉穆拉比法典禁止人向儿童兜售任何物品,违例者可判死罪”。但时至今日,玩具制造商和广告客户都以天真无邪的儿童作为宣传对象,向他们大肆推销昂贵产品,他们这样做一点都不感到惭愧。玩具发展商试图利用先进的研究技术去洞悉儿童的想法。他们不断在产品上加插新花款,使上一年的款式显得过时落伍,时下流行的款式就变成不可或缺。
此外,玩具业也充分利用电视的影响力。在美国,玩具广告几乎充斥着所有儿童电视节目。通过高度摄影技巧、特技效果,以及动听的音乐,广告能够使单调乏味的玩具显得富有魅力,兼且充满刺激。虽然,大部分成年人都能识破这种巧妙手段,但“孩童却以为广告所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儿科评论》杂志。
专为儿童而设的电视节目,有许多其实是替玩具做广告宣传。据《流行儿科难题》这份刊物所载,这类节目的目的“在于推销玩具,而非教育儿童或充实他们的生活”。就以“变形忍者龟”为例,这部卡通片已衍生了“超过70种产品、一种谷类早餐食品及一部电影”。
《儿科评论》杂志指出,“不少研究报告表明,儿童看了广告之后,就不断缠着父母,要他们购买广告推销的产品。”一间跨国玩具公司的创办人说:“你只要看见孩子用力拉父母外衣时的样子,就可以察出他们的心声:‘假如你不买这样玩具,我就会伤心得要死。’”难怪仅在加拿大一地,购买玩具给儿女、孙儿女和朋友的消费每年多达12亿加币。
战争游戏
描绘战争的电视游戏是其中一类最受欢迎的玩具商品。倡导这种玩意的人声称,这类游戏帮助儿童掌握解决难题的技巧,使眼睛与手指的活动互相协调,锻炼肌肉运动技能,以及激发求知欲。《多伦多星报》一篇文章指出,“电子游戏如果以正当的方式操作是无害的,甚至能够发挥教育作用。”这份报章却承认,‘但这种游戏往往使儿童离群独处,甚至变得好像着了魔似的。’
请考虑一个给电视战争游戏迷住的男孩。他的母亲说:“他的表现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他一定要将所有敌人赶尽杀绝才肯离开电视屏幕。”这个孩子有多大?只有两岁大!他每天按钮操作电视游戏达四五小时之久,结果细小的拇指起了水泡。可是,他的母亲对此似乎没有多大感觉。“我惟一的忧虑是,他凡事都要这样迅速快捷,”她一边说,一边拈着两只指头发出劈啪的声音。游戏的“节奏非常明快……现实生活的步调却不是这么急速的”。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有些反对电视游戏的人认为,这些游戏“不但阻碍儿童学会以想象力、阅读或其他传统消遣自娱,而且也诱使他们荒废学业”。有些儿童教育家甚至指出,‘电视游戏是一种吸引力甚大的祸害,能够助长儿童热中于暴力,使他们变得孤僻。’
1991年,波斯湾爆发战争,电视新闻报道播映了不少轰炸场面,军事武器玩具模型的需求因而激增。艾布拉姆斯坦克、飞毛腿导弹和欣德战斗直升机等玩具模型的销路高踞榜首。专家们担心这些玩具可能助长儿童的侵略行为,甚至使他们对暴力变得麻木。无论如何,这种游戏与圣经在以赛亚书2:4所提倡的精神背道而驰,这节经文预言上帝的子民“不再学习战争”。——《新译》。
酷似实物的玩具,例如威力强劲的超级喷水手枪,在一些场合确曾触发真正的暴行。在北美洲一个城市里,威力强劲的塑胶喷水手枪引起了冲突,这场冲突后来更爆发为真正的枪战,结果一名15岁少年丧生。在另一宗独立的事件中,两个年轻人向一名枪手发射喷水枪,把他淋得全身湿透;枪手勃然大怒,开枪击伤了这两个年轻人。喷水枪战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害处,却触发了许多其他暴行。
你所传达的信息
很少尽责的父母会真正赞成暴力。尽管这样,仿制军事武器模型的玩具业依然欣欣向荣。有时父母宁可放弃自己的信念,也不愿惹怒孩子。可是,他们这样做可能对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加拿大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苏珊·戈尔德贝格认为:“每逢我们送玩具给儿女,就仿佛向他们表明,父母认同玩具背后所传达的意识。”诚然,儿童有时表现若干程度的侵略行为是正常的。一位心理学家反驳说:“即使你不买玩具枪,儿童也会设法自制,甚至用手指装出枪的模样来。”也许他们会这样做。但是,父母应该向儿童提供模仿武器的玩具,借此助长他们的侵略行为吗?
无疑,很少儿童会由于玩玩具枪而毕生陷于罪恶的渊薮中。但是,如果你送这样的玩具给儿女,你正向他们传达什么信息呢?你想儿女相信发泄暴力是乐趣,杀人和打仗是刺激吗?你有没有教导他们尊重上帝的标准?他的话语说:“[上帝]的心恨恶喜爱强暴的人。”——诗篇11:5,《新译》。
苏珊·戈尔德贝格进一步指出,‘在父母默许之下,儿童越花时间玩暴力游戏,就越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难题。’圣经在加拉太书6:7指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暴力游戏有可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格特征吗?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必须承认孩子各有不同。虽然有些儿童会沉溺于电子游戏,其他儿童却不会。至于儿童会否由于玩电视枪战游戏,便在现实生活上事事都诉诸暴力,这仍有争辩余地。因此,父母必须为儿女设想,挑选玩具时要格外小心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