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标准变成怎样了?警醒!1994年 | 5月8日
-
-
道德标准变成怎样了?
政府官员。政界候选人。宗教领袖。我们期望这些显要人物在品行上堪作模范。可是在近年来,有些这类身居要职的人却是多宗令人震惊的丑闻的主角。他们的败行范围甚广,由犯奸淫及厚颜无耻地撒谎到从事不法商业勾当和贪污渎职不等。
《美国道德沦亡》一书感叹说:“当这个国家正忙于应付后天免疫力缺乏症这种致命的疾病之际,……另一种致命的疾病[后天道德缺乏症]看来已变成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却没有人大声疾呼要为这种恶疾急谋对策。”(楷书自排。)《时代》杂志声称,美国“现正在道德沦亡的泥淖里打滚”。
道德沦亡绝非仅见于美国。近年来,中国、德国、希腊、法国、印度、印尼、以色列和日本亦有些显要人物被牵涉在丑闻里而轰动一时。社会领袖的不道德行为其实只是反映出一般人的道德水平而已。泰国总理把自己国内的贪污情况形容为“有如患了癌病”。他进一步指出,整个社会正受到一种根源于贪婪和错误价值观念的痼疾所毒害。
人的确有理由纳罕:‘今日世界的道德普遍低落究竟是由什么促成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到底会导致什么结果?’
‘偷窃不算有罪’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一辆装甲车的后门意外打开,以致车中的两袋钱跌出车外。据估计当时有价值二百万美元的钞票随风飘散,落在高速公路上。几十个驾车人士纷纷奔出车外,把拾得的钞票塞满自己的口袋和钱包。有些驾车者甚至用无线电话呼唤其他人前来加入这项拾钞行动。
尽管有关当局发出呼吁,并答允人若交还钞票,便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奖金,但是差不多没有人理会这项呼吁。许多人宁愿“拾遗不报”。只有少量钞票后来被寻回。一个男子甚至振振有辞,认为这样行并不算是偷窃,因为这笔钱其实是“来自上帝的礼物”。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三藩市、加州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当路人看见钞票从装甲车中意外跌出掉在路上时,他们也表现出类似的贪婪。
平时看来忠实正直的人,却那么容易向偷窃的贪念屈膝,这的确令人感到忧虑。至少这显示,一般人的道德感实在大有问题。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托马斯·波格认为,许多人觉得偷窃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对于偷窃公司或机构的财物,却看来觉得无伤大雅。
性道德每况愈下
一般人对性道德的看法也大有问题。近期一份调查显示,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人对于政界候选人与人通奸一事相当宽容。一位作家说,这些选民也许犹豫不敢谴责通奸行为,因为‘他们自己正忙于从事这种勾当’。
事实上,新近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的已婚人士中,有百分之31的人曾经有或现正有婚外情。大部分美国人(约占百分之62)“认为婚外情并非不道德”。人们对婚前性关系的看法也同样宽大。196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8的美国人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今日则只有百分之36的人表示反对。在1960年代,大约有五成接受访问的女性在婚前保持童贞,现在则只有两成女性在婚前保持贞洁。
什么才合乎道德?
道德低落的情形在商业界也昭然可见。二十年前,只有百分之39接受访问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经济上的成功十分重要或不可或缺”。到1989年,怀有这样想法的人已数目倍增。显然,发财的念头支配着许多青年人的思想——结果造成了令人震惊的影响。
在接受访问的1093名中学生当中,百分之59的人说他们愿意进行价值一千万美元的非法勾当——即使他们可能要冒管训处分半年的危险!此外,百分之67的学生说他们会向公司虚报开销;百分之66的人说,为求达到某项商业目标,他们会不惜撒谎骗人。毕竟,青年人只是仿效长辈所设立的道德标准而已。在另一项调查中,671名主管人员被问及他们对商业道德的看法,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保持道德操守会妨碍他们平步青云。有超过半数的人承认曾蓄意歪曲法例以求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
为了阻遏这种令人忧虑的趋势,有些大学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但许多人却怀疑这些努力是否有效。一位颇有地位的加拿大商人指出,他“看不出这类道德教育课程能起多大作用。学生假如已具有健全的价值观,他们不会觉得这类课程有什么新意。那些本来就没有操守的学生则可能只是利用他们在这方面所获得的知识,另辟蹊径来进行不道德的勾当,反正这只是他们原本已定意要做的事而已。”
类似地,许多行业也订下了正式的执业守则。可是,专家认为这些守则只是门面工夫,根本很少受人注意——除非在爆发了严重丑闻之后。颇讽刺的是,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订立执业守则的公司被检控的频常程度反比那些没有订立守则的公司为高!
不错,无论在哪一方面,道德标准都显然每况愈下。看来没有人知道道德正走向何方。一位商界主管人员表示:“把是非善恶清楚划分出来的界线已不再存在了。这些界线已逐渐被人抹去。”何以道德标准的界线竟然会消失?什么正取代它们?以下几篇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
-
道德正走向何方?警醒!1994年 | 5月8日
-
-
道德正走向何方?
有多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的人均毫无疑问地把圣经视为道德的准绳。虽然并非人人都能按照圣经的崇高标准而生活,对承认圣经权威的人来说,圣经的确提供一套一致受人接受的道德观,以及用来审核人类行为的准绳。可是,耶稣会大学的校长约瑟夫·奥黑尔嗟叹说:“我们曾经拥有一套传统的价值标准,但这套标准却受人质疑,结果被认为有所欠缺或不合潮流。但如今看来什么道德标准也没有。”
什么促使人厌弃以往那基于圣经的道德标准呢?其中一个有力理由是愈来愈多人接纳进化的理论。《美国人的价值观:互相对立的见解》一书指出:“在所有为人所知的人类文明里,人们相信有两个世界存在:一个是可以用肉眼看见的,另一个则是隐形的。……隐形的世界向人提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团结人类社会的凝聚力来源。可是,大约在上一个世纪的中期,有人开始说根本就没有隐形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从未存在过。”特别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对圣经和其中的道德标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对圣经大肆抨击的哲学理论包括所谓的圣经批评学及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a
因此,进化论使圣经的权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大为降低。正如《哈佛大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圣经现在被人视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可爱的寓言故事”。这项发展对世人的道德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正如著名的科学家弗雷德·霍伊尔说,进化论变成了一项公开的特许证,“为任何机会主义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当然,进化论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两场世界大战进一步加深了一般人对宗教的不满。工业革命在社会方面——以及道德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此外,由于深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迅速发展,人们更易于接触到各种各式的堕落道德行为。
凡事都是相对的吗?
难怪许多人都没有明确的道德观作为基准。他们好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般,在茫茫大海里四处飘流。例如,许多人跟随时下流行的道德相对论,认为“道德上的真理因人而异,亦随他所隶属的群体而定”。按照这种哲学见解,在道德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凡事都是相对的。相对论者坚称:‘对你来说是错的事,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对的。’既然他们的道德指标随时变更,他们敏于为差不多任何一种行为辩护而加以认可。
是故,从前被人视为“有罪”或“不对的行为”,现在只被人视为“愚蠢”。人可能辩称,这仅是“病态的”行为而不是“不道德”。这使我们想起古代先知以赛亚的日子,当时有些人“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赛亚书5:20。
推卸责任
另一种道德趋势是互相推卸责任。亚当归咎于夏娃,夏娃则把罪责推在蛇(撒但)身上。今日许多犯过者也同样采用这种手法去推卸责任,而且他们时常获得法律界和精神病学专家的协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一篇文章抨击精神病学界“发明一些新病症,使犯过者看来好像无助的受害者”。例如,据报美国精神病协会曾认真考虑把强奸犯改称为受“纵欲症”影响的受害者。有些人认为这无异于签发一个合法牌照给强奸犯,允准他们为所欲为。该文指出“妇女对此大表反对,结果有关方面迅速改变论调,声称强奸的行为毕竟并不是一种疾病。”
人在童年受到精神创伤,的确可以使当事人在成年后受到不良影响,这乃是明显的事实。可是,利用以往的经历作为借口,为长大后所从事的暴力或不道德行为辩护,就大谬不然了。
青年人——缺乏道德指南
世界的道德标准一片混乱,尤其对易受影响的年轻一代造成不良后果。哈佛大学研究员罗伯特·科尔斯发觉,目前并没有一套单一的标准去指引美国儿童的道德生活。他们受到多种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标准所指引。差不多有六成接受访问的在学青少年表示,什么标准能使他们成功,或什么标准能令他们开心,他们便跟从什么标准。
有时学校使学生的道德观念更为混乱。请考虑一个称为“澄清价值观”的计划,该计划深具影响力,几年前在美国的学校中推行。计划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呢?儿童应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道德标准。
这样的态度所导致的道德真空从纽约市一个学生的经历足以见之。这位学生拾到一个内有1000美元现钞的钱包,她决定把钱包交给校方。在讨论道德价值观的堂上,她的同学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她竟被同学耻笑和辱骂!更甚的是,没有一个老师或校方职员称赞她的忠实行为。一位老师为校方的沉默辩解说:“假如我表明立场,指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便没有给他们自由去作选择,这样我就算不上是他们的辅导员了。”
教会能够阻遏道德衰落吗?
世人在道德上的可悲情况已引起强烈反应,这自是意料中的事。许多人现在大声疾呼要恢复传统的价值标准。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到向宗教求助。可是,在提供道德指引方面,各宗教的记录实在不敢恭维。(美国)长老会的理事会承认:“我们正面对一个危机,在规模和含意方面均十分令人震惊。”这个危机是什么?“全国约有百分之10至23的教士曾与属下的教友、委托人、雇员等发生过越轨的行为或性接触。”
因此,各处的人都对宗教大感失望和不满。美国商业及工业委员会的主席作了以下的结论:“各宗教组织并没有把他们传统的价值标准传授给人,反而许多时成为[道德]难题的一部分;他们提倡解放神学,并且主张对人的行为采取不置可否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