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与青少年道德问题守望台1988年 | 7月15日
-
-
可是,圣经在性道德方面却提供绝不含糊的明确指导。虽然性教育课程集中于避孕知识之上,但圣经指出,婚前性交本身乃是应该避免的事。圣经说:“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包括婚前性关系、不道德行为或杂交),是污秽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国里,都是无分的。”(以弗所书5:5)显然,性关系只可限于婚姻范围之内。
因此,少女怀孕难题的解决方法不是指导青少年如何避孕,而是给予他们道德上和灵性上的指南。
-
-
圣经与青少年道德问题守望台1988年 | 7月15日
-
-
在道德方面给予青少年所需的指导
所罗门王在箴言4:1-4敦促青少年说:“众子阿,要听父亲的教训……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父亲教训我说:‘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所罗门显然能够和父亲商讨十分个人性质的私事;所罗门自己也接着以十分坦率的态度谈论性不道德的问题。——箴言5:1-19。
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许多家庭都同样开诚布公地与儿女商谈,而且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性关系的事上,他们不是只告诉儿女“不可行!”而已。圣经帮助他们对儿女提出要避免杂交的明确理由。我们可以再次考虑一下所罗门的话。他在箴言5:3,4劝勉青年人避免和娼妓发生性关系,说:“因为淫妇[妓女]的嘴滴下蜂蜜,他的口比油更滑。”不错,性不道德的引诱可能看来颇为甜蜜。但所罗门警告说:“至终却苦似茵陈,快如两刃的刀。”
父母们可以像所罗门一样,就性关系的后果问题与儿女推理。困扰的良心、非意愿的怀孕、性传染的疾病——例如爱滋病等——都是片刻偷欢所带来的恶果。所罗门进一步劝告青年人不要“将你的尊荣给别人”。(箴言5:9)少男或少女甘愿献身给对结婚没有兴趣的人岂不是表明缺乏自尊吗?甘愿成为发泄自己性欲或满足别人性欲的工具岂不是羞耻的事吗?父母可以帮助儿女了解这些事实。
所罗门进一步劝谕怎样对待不道德的人,说:“你所行的道要离他远,不可就近他的房门。”(箴言5:8)同样,对于避免危险的环境,父母们可以对年轻人提出切实可行的忠告。他们可以敦促儿女不要和没有原则的人约会。儿女若到了有资格谈恋爱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采取切合实际的步骤以避免苟且的行为。例如,恋爱中的男女在约会时应当总是安排有别人陪同。老式吗?也许。但采取合理的谨慎步骤无疑胜过“终久你皮肉和身体消毁,你就悲叹,说:‘我怎么恨恶训诲……又不侧耳听那教训我的人。’”——箴言5:11-13。
帮助年轻人敬畏耶和华
根据某些估计,只在美国一地就有1,200万以上经常发生性行为的年轻人。甚至爱滋病流行也未能遏止这种不道德的浪潮。可是,耶和华见证人灌输给儿女的知识却比害怕染上爱滋病或害怕怀孕更有影响力,那便是:对耶和华上帝怀有健康的畏惧。所罗门在箴言5:21提醒年轻人说:“主[耶和华]经常鉴察人的行径,不断审察人的道路。”(《当代圣经》)作为耶和华见证人兼四子之父的约翰提出忠告说:“最有功效的是,让儿女对耶和华怀有敬爱的畏惧。不要害怕让儿女知道我们的自私行动可以使耶和华忧伤。”——参看箴言27:11。
当然,敬畏上帝之心若要对阻遏性不道德产生效力,上帝就必须在年轻人看来十分真实才行。(参看希伯来书11:27。)父母能够帮助子女与上帝养成亲密真挚的关系,方法是借着经常研读圣经、天天祷告和真实生活的经验。少年人若意识到上帝‘关怀他’,就会受到感动去避免做出任何令上帝不悦的事来。——彼得前书5:7。
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青少年与上帝建立关系也有助于满足他们的若干需要,而这些需要许多时是青少年感到未能满足的。例如,不少专家声称,性杂交通常是青少年用来抵消‘无能为力’之感或缺乏自尊的方法。可是,与耶和华缔结友谊的人却不会为这些感觉所苦!反之,这样的青少年可以说:“上帝是帮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诗篇54:4。
对性与婚姻怀有平衡的看法
当然,父母不想儿女对性关系养成过分拘谨或消极的看法。圣经虽然谴责淫乱,但同时指出,在婚姻范围内的两性亲密可以是颇为美妙的事。关于这点,所罗门以诗句补充说:“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箴言5:18,19。
父母若考虑到婚姻关系的这种高尚观点,就没有理由认为与儿女讨论与性有关的事是令人尴尬之举。(较早时提及过的)约翰说:“我们时常与儿女恳谈,因此性的问题并不是秘密。我们强调这是造物主耶和华的恩赐,使夫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享受。”另一位有两个十余岁儿女的父亲说:“儿女尚未长大时,我们已和他们坦率地讨论性的问题。我们努力教导儿女对爱情和性怀有尊敬和高尚的看法。在这方面我们保持经常的沟通。”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儿女都能够洁身自爱。
使年轻人有“得救的智慧”
使徒保罗预告说:“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提摩太后书3:13)因此道德标准会继续下降。青少年的杂交与怀孕会继续为患社会。
敬虔的父母会运用圣经使儿女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后书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