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2013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传道工作扩展至钦邦
钦邦是个山区,跟印度和孟加拉接壤,是最早有特别先驱传道的地方之一。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浸信会传教士曾在这里传教,所以不少居民自称是基督徒,十分尊重圣经和圣经导师。
大约1966年底,当过兵的特别先驱拉钱纳来到钦邦当时最大的城镇法兰。后来,邓斯坦·奥尼尔和妻子普勒米娜以及丹敦也来跟他一起传道。丹敦也当过兵,当时刚受浸。这些热心的传道员找到几个对圣经感兴趣的家庭,不久就建立了一群人数不多但非常热心的会众。
接着的一年,丹敦迁到法兰以南的城镇哈卡。他在那里开始做先驱,后来建立了一个小组。之后,他到钦邦各地传道,结果旺纳、瑟夸、甘高和其他地区都建立了会众。45年后的今天,丹敦仍热心传道,在家乡旺纳做特别先驱。
在丹敦离开哈卡后,20岁的特别先驱唐纳德·迪尤尔接替了他。由于唐纳德的父母弗兰克和莉莉(宁梅)刚被驱逐出境不久,唐纳德18岁的弟弟塞缪尔就来到哈卡,跟他一起传道。唐纳德说:“我们住在小小的铁皮屋里,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要死。可是,孤零零的感觉更可怕。我常常独自传道,又不大会说当地的哈卡钦语。聚会时一般只有我、塞缪尔和另外一两个传道员。渐渐地,我变得情绪低落,甚至想离开岗位。
“就在那时,我读到《年鉴》里一个振奋人心的记载,提到马拉维(马拉威)的弟兄姊妹在猛烈的迫害下仍忠于上帝。e 我心想:‘我如果连寂寞也忍受不了,又怎能忍受迫害呢?’我向耶和华祷告,把心里的感觉全都告诉他,心情开始感到舒畅。我也从阅读、沉思圣经和《守望台》文章得着力量。后来,莫里斯·拉杰和邓斯坦·奥尼尔突然来探访我,我觉得他们就像天使一样!当然,我渐渐开心起来了。”
唐纳德后来奉派探访会众,就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那些在偏远地区服务的见证人。他在哈卡的传道工作也结出果实。今天,哈卡不但有一群灵性兴旺的会众,还常常举行大会。两个曾在哈卡参加聚会的传道员拉翁(约翰逊)和桑卡(丹尼尔),成了热心的特别先驱,在钦邦许多地方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
翻山越岭
钦邦位于海拔900至1800米(3000至6000英尺),有些山峰高达3000米(1万英尺)。许多山岭被茂密的树林覆盖,有参天的柚木、雄伟的针叶树、斑斓的杜鹃花和优雅的兰花。这一带都是荒山野地,景致壮丽,但山路崎岖不好走。各城镇之间的道路,都是蜿蜒曲折的泥路,下雨时几乎不能使用,又常因塌方而无法通行,很多偏远的村庄也只能走着去。可是,耶和华的仆人没有退缩,因为他们决心尽力帮助更多人认识上帝王国的好消息。
埃埃迪的丈夫是分区监督,负责探访钦邦的会众。埃埃迪说:“我在平坦的伊洛瓦底三角洲长大,钦邦壮丽的山岭令我叹为观止。起先我兴致勃勃地爬山,但到达山顶时几乎透不过气来。爬了几座山之后,我累得要死。后来,我学会了该怎样爬山,就是放慢脚步,保存体力。没多久,我就可以每天走32公里(20英里),连续走6天或以上也行。”
左:马图皮会众走270公里(170英里)到哈卡参加基督徒大会
多年来,钦邦的弟兄姊妹用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包括骡、马、自行车,最近才开始用摩托车、客货车和四驱车,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得走路。比如说,要去马图皮周围的村落,特别先驱觉温及戴维·扎马要长途跋涉、上山下山。为了参加在270公里(170英里)以外的哈卡举行的大会,马图皮会众来回都得走六至八天的路。他们一路上高唱王国诗歌,歌声响彻风光如画的山岭。
走山路很艰辛,弟兄们不但要面对山区恶劣的天气,还要应付成群的蚊子和各种讨厌的虫子,碰上雨季情况就更糟。分区监督敏伦说:“有一次我在树林里,发现有些水蛭爬上了我的脚,我把它们撕下来扔掉之后,另外两条又爬上来。我跳上了一棵倒在地上的枯树,但水蛭成群结队地爬上树干。我吓坏了,箭似地冲出树林。冲到大路时,双脚已经满是水蛭。”
右:区域监督贡贾瑙和妻子南卢在钦邦翻山越岭探访会众
不过,弟兄们要忍受的可不只水蛭,缅甸还有野猪、熊、豹和老虎。有人说,缅甸的毒蛇种类比世上任何国家都要多。区域监督贡贾瑙和太太南卢在钦邦的山区探访会众时,晚上会在自己周围燃起一圈篝火,以防止动物走近!
这些传道员坚忍不拔,他们的努力硕果累累。莫里斯·拉杰说:“他们全力事奉耶和华,就算离开了钦邦之后,也乐意回去。他们所做的确实为耶和华增添了荣耀!”钦邦虽然是缅甸人口最少的地区之一,今天也有七群会众和几个在偏远地区的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