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圣经的第55本书——提摩太后书
    “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执笔者:保罗

  • 圣经的第55本书——提摩太后书
    “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1.大约在公元64年,有什么迫害浪潮在罗马爆发?看来这是由什么原因促成的?

      保罗在罗马再度系身囹圄。但这次监禁却比第一次艰难得多。时维公元65年左右。公元64年7月,一场大火灾席卷罗马全城,市内14区中有10个区大受破坏。据罗马历史家塔西佗(Tacitus)报道,尼禄王无法“禁绝民间一项流传,认为这场大火是由王下令纵放的,尼禄于是把心一横,向一群称为基督徒而一直受人憎恨的人施以各种酷刑。……结果有许多人被定罪,其实非因纵火,而是由于他们憎恨人类。他们在死前受尽凌辱。他们被逼披上兽皮,惨遭恶犬撕裂,或被钉在十字架上,或在夜幕低垂时被人活活烧死,把这些熊熊的火光当作照明之用。尼禄以御花园作刑场。……这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因为他这样行显然不是为了大众的好处,而是仅为了满足一己的残酷兽性把别人毁灭。”a

      2.保罗在什么环境下写成提摩太后书?他何以用感激的口吻谈及阿尼色弗?

      2 很可能在这段猛烈的迫害时期中,保罗再次在罗马被囚,锒铛入狱。他并没有期望获得释放,而是等待最后的判决和死亡。这时访者稀少,事实上,若有任何人敢公然自认是基督徒,就必须冒着被捕及折磨至死的危险。是故保罗感激地论及来自以弗所的访客说:“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屡次使我畅快,不以我的锁链为耻,反倒在罗马的时候,殷勤地找我,并且找着了。”(提后1:16,17)在死亡的阴影下,保罗把自己称为“凭上帝的旨意、按照与基督耶稣联合的生命应许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1:1,《新世》)保罗知道自己正等待获得与基督联合的生命。他的传道工作遍及当时已知的世界的多个主要城市,从耶路撒冷至罗马,甚至远及西班牙。(罗15:24,28)他忠信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提后4:6-8。

      3.提摩太后书在何时写成?它如何造益后世的基督徒?

      3 这封书信大概在保罗殉道前不久,约在公元65年左右完成。当时提摩太可能仍在以弗所,因为保罗鼓励他留在那里。(提前1:3)保罗先后两次敦促提摩太赶快到他那里去,并请他把马可一同带来,同时托他把自己留在特罗亚的外衣和书卷一并带来。(提后4:9,11,13,21)保罗执笔时正值危难之秋,他在信中对提摩太提出有力的训勉。这些教训对后世的真正基督徒也提供极为有益的勉励。

      4.有什么证据支持提摩太后书是真确的,并且是圣经正典的一部分?

      4 提摩太后书是真确的,也是圣经正典的一部分,理由一如本书在讨论提摩太前书的部分时所提及的一样。早期的作家及圣经注释家,包括公元第二世纪的波利卡普,均承认这本书是正典及引用过其中的经文。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