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华的子民信心越发坚固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
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开始
17.(甲)当保罗提议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时,有什么难题发生?(乙)保罗和巴拿巴怎样处理他们的争论?
17 当计划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时,有一个难题发生。(15:36-41)保罗提议与巴拿巴一同回去探访塞浦路斯和小亚细亚的各群会众。巴拿巴同意如此行,但却要带他的表弟马可同行。保罗对此表示不同意,因为马可曾在旁非利亚撇下他们。结果两人“剧烈地争执”(《现译》)。但保罗和巴拿巴均没有试图把其他长老或治理机构牵涉在他们的私事中以求证明自己有理。这是个多么优良的榜样!
18.保罗和巴拿巴分道扬镳导致什么结果?我们可以怎样从这件事得益?
18 可是,这场争论却使两人分道扬镳。巴拿巴带着马可前往塞浦路斯。保罗则与西拉结伴同行,‘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各会众’。巴拿巴本应承认保罗的使徒地位及作为‘蒙拣选的器皿’的身分,但他却可能受到亲属关系所影响。(使徒行传9:15)我们又如何?这件事应当促使我们铭记,我们需要承认神治的权威,而且需要与“忠信审慎的奴隶”阶级通力合作!——马太福音24:45-47,《新世》。
在和平中进步
19.提摩太为今日的基督徒青年立下什么榜样?
19 他们并没有容许这场争论影响到会众的和平。上帝的子民继续信心越发坚固。(16:1-5)保罗和西拉前往特庇和路司得。提摩太便住在路司得。他是犹太籍的信徒友妮基和她那不信的希腊丈夫的儿子。当时提摩太相当年轻,因为甚至在18或20年后,保罗仍吩咐他说:“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摩太前书4:12)既然“路司得和以哥念[距路司得约18哩(29公里)]的弟兄都称赞他,”他在服事职务上的良好表现和敬虔品德显然广为人知。今日基督徒青年应当求耶和华帮助他们建立类似的良好声誉。保罗为提摩太行了割礼,因为他们会到犹太人的家中和会堂里传道,后者都知道提摩太的父亲是个外邦人。使徒不想让任何事阻碍犹太籍的男女接受真理,因为他们也需要认识弥赛亚。今日耶和华见证人在不违反圣经原则的范围内也尽力使好消息能够为所有种类的人所接纳。——哥林多前书9:19-23。
20.听从第一世纪治理机构的信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为这件事应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 保罗和西拉带着提摩太把治理机构的训示交给各地的门徒遵守。这导致什么结果呢?路加看来论及叙利亚、基利家和加拉太各地的会众,说:“[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不错,遵从治理机构的信导致团结和灵性的兴旺。
-
-
耶和华的话语节节得胜!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
事实上,我们继续研究使徒行传这本书,便会见到保罗所作的几次令人兴奋的海外传道旅程。——使徒行传16:6-19:41。
2.(甲)从大约公元50至56年,使徒保罗在上帝感示之下执笔写了些什么?(乙)由于上帝祝福保罗和其他人所执行的服事职务,结果有什么事发生?
2 保罗也是个受上帝感示的执笔者。从公元50至56年,他在哥林多写了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从哥林多或叙利亚的安提阿写了加拉太书,从以弗所写了哥林多前书,从马其顿写了哥林多后书及从哥林多写了罗马书。上帝祝福保罗和其他人所执行的服事职务,因此“耶和华的话语以大有能力的方式不断增长得胜。”——使徒行传19:20,《新世》。
从亚洲前往欧洲
3.保罗和他的同伴怎样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立下优良榜样?
3 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和他的同工立下优良的榜样。(16:6-10)也许借着可听见的启示、梦或异象,圣灵阻止他们在亚细亚地区和庇推尼行省传道,虽然好消息后来也传到这些地方。(使徒行传18:18-21;彼得前书1:1,2)为什么圣灵制止他们在较早时候前往呢?当时作工的人很少,因此圣灵指引他们前往欧洲生产力较丰富的地区。在今日也一样,耶和华见证人若受到阻止无法进入一个地区,他们便会转而往别处传道。他们肯定上帝的灵会带领他们找着与绵羊相若的人。
4.保罗在异象中见到一个马其顿人向他求助,他对此有什么反应?
4 保罗和他的同工于是“越过”小亚细亚的每西亚地区而没有在当地展开海外传道工作。可是,保罗在异象中看见一个马其顿男子向他恳求协助。于是海外传道员迅速前往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地区。类似地,今日也有许多见证人受到圣灵指引在亟需王国宣扬者的地区服务。
5.(甲)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耶和华的话语在腓立比得胜?(乙)今日有许多见证人怎样与吕底亚相若?
5 耶和华的话语在马其顿节节得胜。(16:11-15)腓立比是个殖民地,大部分居民是罗马公民。看来当地的犹太人寥寥无几,也没有任何会堂。因此弟兄们去到城外河边“一个祷告的地方”。他们在那里遇见吕底亚,很可能是来自推雅推喇的一个改信犹太教的女子。推雅推喇是小亚细亚一个以染布工业闻名的城市,吕底亚则以售卖紫色染料或染成紫色的布料为生。吕底亚和家人受浸之后,她十分恳切地要招待海外传道员。路加写道:“[她]强留我们。”今日也有许多这样的姊妹,我们的确为她们深怀感激。
狱卒归信
6.鬼灵的活动怎样导致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
6 撒但必然对于腓立比的属灵发展大感忿怒,因为当地鬼灵的活动导致保罗和西拉被囚在狱中。(16:16-24)有多日之久,一个被“占卜的鬼灵”(《新世》)(实际的意思是,“大蟒[英文python]之灵”)附在身上的女子尾随他们不舍。鬼灵可能假装作德尔斐的阿波罗,据称这个神曾杀了一条称为皮松(pyʹthon)的大蛇。这女子借着用法术行占卜,使她的主人们发了大财。她也许告诉农夫在什么时候种植,少女在什么时候结婚,采矿者在什么地方可以找着金子!她不住跟着弟兄们,高声喊道:“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恩的道。”鬼灵也许令她这样说,为要使她所作的预言看来是受上帝所感示的。但鬼灵根本无权作任何关于耶和华和他的救恩安排的宣布。保罗对这样的骚扰甚感厌烦,于是奉耶稣的名将鬼灵逐出。少女的主人们见发财的希望完了,便将保罗和西拉拉到市场,用棍打他们。(哥林多后书11:25)然后他们被人投入狱中,两脚上了木狗,这样的刑具可以调整,把受刑的人的两腿撑开而造成颇大痛楚。
7.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为谁带来祝福?经过如何?
7 结果狱卒和他的家人均因为海外传道员被囚而得福。(16:25-40)大约午夜时分,保罗和西拉正在祷告和唱诗赞美上帝,因为他们确知上帝与他们同在。(诗篇42:8)突然一场地震将门打开,把锁链从柱上或墙上震离。狱卒以为囚犯逃脱了,深恐自己会被处死。他正打算自杀,但保罗喊道:“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狱卒把保罗和西拉带到外面,问他们他怎样才能得救。回答是,“当信主耶稣。”“他和属乎他的人”听到耶和华的话语之后,‘就立时受了浸’。这件事带来了多大的喜乐!
8.腓立比的裁判官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若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便可能有什么影响?
8 次日,裁判官派人通知狱卒释放保罗和西拉。但保罗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也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裁判官若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就可能不会这么敏于棍打和监禁其他的基督徒了。裁判官既无权将罗马公民驱逐出境,遂亲自来到恳求弟兄离去,但弟兄们在鼓励过信徒同工之后才离去。今日,这样的关注促使治理机构的成员和其他周游代表前往探访普世各地的上帝子民而予以鼓励。
耶和华的话语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得胜
9.保罗以耶和华见证人仍然使用的什么方法向人“讲解证明”弥赛亚必须受苦及从死里复活?
9 接着,上帝的话语在马其顿的首都和主要港口帖撒罗尼迦得胜。(17:1-9)保罗在那里与犹太人推理,“讲解证明”(《新译》)弥赛亚必须受苦及从死里复活。(保罗将圣经预言与应验预言的事实互相比较而这样行,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所为一般。)结果有些犹太人、许多改信者和其他人均相信了。后来有些心怀嫉妒的犹太人纠合成群,但却找不着保罗和西拉,于是他们把耶孙和其他弟兄拉到地方长官面前,控告他们犯了叛乱罪。直至今日人们仍以这样的诬告攻击耶和华的子民。可是,弟兄们“签保”(《新译》)之后便获得释放。
10.在什么意义上庇哩亚的犹太人‘仔细考查’圣经?
10 接着保罗和西拉前往庇哩亚城去。(17:10-15)那里的犹太人‘仔细考查’圣经,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鼓励别人所行一般。庇哩亚人并没有怀疑保罗,但却作了一番研究去证明耶稣的确是弥赛亚。结果如何?许多犹太人和有些希腊人(也许是改信者)成为信徒。后来有犹太人从帖撒罗尼迦来到煽动挑拨群众,弟兄们遂将保罗送到海岸,与他同行的海外传道员有一部分从那里乘船前往雅典的海港城市比雷埃夫斯。
耶和华的话语在雅典得胜
11.(甲)保罗怎样在雅典放胆作见证?谁与他辩论?(乙)有些人将保罗称为“拾人牙慧的人”,他们的话暗示什么?
11 保罗在雅典作了一个勇敢的见证。(17:16-21)由于保罗谈及耶稣和复活,当地的哲学家与他发生辩论。有些哲学家是强调享乐的伊壁鸠鲁派,其他的则是主张自律的斯多亚派。有些人问道,“这个拾人牙慧的人要说什么呢?”(《新译》)“拾人牙慧的人”(实际的意思是“拾种子者”)一词暗示保罗好像雀鸟啄拾种子一般,把知识传授给人,但自己却缺乏智慧。还有些人则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是个严重的指控,因为苏格拉底便由于这个罪名而丧生。不久保罗便被人带到亚略·巴古(战神山),很可能最高法院就在这山的卫城附近举行露天聆讯。
12.(甲)保罗在亚略·巴古所作的演说显然含有优良公众演讲的什么特色?(乙)关于上帝,保罗提出什么论点?这导致什么结果?
12 保罗在亚略·巴古所发表的演讲的确堪作模范。演讲包括有效的引言、合乎逻辑的发展和令人信服的论据——这些都是耶和华见证人的神治传道训练班所教授的。(17:22-34)他说雅典人比别人更虔信宗教。事实上,他们甚至有个祭坛献给“未识之神”,也许希望借此避免忽视了任何神!保罗谈及创造者“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例如决定在什么时候把迦南人逐出。(创世记15:13-21;但以理书2:21;7:12)保罗指出这位上帝是我们可以寻得的,‘因为我们都是由他所生’。他所指的是耶和华创造人这件事实,当时他引用希腊诗人阿拉托斯和克莱安西斯的话。既然我们是上帝所生,就不应当以为完美的创造者好像不完美的人所造的偶像一般。上帝一度不计较这样的无知,但现今却吩咐人类从速悔改,因为他已经立了一个日子,要凭着他所任命的一位去审判世人。既然保罗一直向人‘宣布关于耶稣的好消息’,他的听众知道他的意思是基督会担任审判。(使徒行传17:18;约翰福音5:22,30)由于保罗谈及悔改,他使伊壁鸠鲁派的人感觉不悦。希腊哲学家能够接受论及不死的主张,但却无法接受死亡和复活的见解。看来他们像现今许多把好消息一笑置之的人一样说:‘我们下次再听你说话好了。’但法官丢尼修和其他一些人却成为信徒。
上帝的话语在哥林多得胜
13.保罗在执行服事职务之际怎样维持自己的生活?现代有什么与此类似的情形?
13 保罗接着前往亚该亚行省的首都哥林多。(18:1-11)他在该地遇见亚居拉和百基拉,两者由于克劳第凯撒下令,非罗马公民的犹太人都必须离开罗马,于是移居哥林多。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保罗与这对基督徒夫妇一同制帐棚。(哥林多前书16:19;哥林多后书11:9)剪切和缝合粗硬的山羊毛布是吃力的工作。同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从事世俗工作以供应自己的物质需要,但基督徒的服事职务才是他们的天职。
14.(甲)保罗在哥林多遇到犹太人持续的反对,于是他怎样行?(乙)保罗怎样获得保证他应当留在哥林多?今日耶和华的子民怎样受到指引?
14 保罗向人传讲耶稣是弥赛亚,但哥林多的犹太人却继续诋毁抗拒。于是保罗抖着衣服,表示自己对他们不再负有责任了,并开始在提多·犹士都(很可能是个罗马人)家里举行聚会。有许多人(包括前任会堂主管基利司布和他的一家)受浸成为信徒。如果犹太人的敌视使保罗纳罕是否应继续留在哥林多,主在异象中对他所说的话使他的怀疑完全消失了:“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因此保罗在哥林多一共逗留了一年零六个月,继续向人传讲上帝的话语。虽然耶和华的子民现今并不接获异象,祷告和圣灵的指引却帮助他们在影响到王国事务的问题上作出类似的明智决定。
15.保罗被拉到省长迦流面前时有什么事发生?
15 犹太人把保罗拉到省长迦流面前。(18:12-17)他们暗示保罗非法地使人改变宗教——现今希腊的教士们也对耶和华见证人提出同样的诬告。迦流深知保罗并没有作奸犯科,也知道犹太人其实对罗马的福利及律法毫不关心,于是把他们赶走。后来旁观的群众把会堂的新主管所提尼毒打一顿,迦流并没有干预,也许他认为既然这人怂恿群众攻击保罗,现今他只是自作自受而已。
16.为什么保罗为了还愿而将头发剪短是可以的?
16 保罗从爱琴海的港口坚革哩乘船前往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城。(18:18-22)在启程之前他‘因为许过愿,就剪短了头发。’圣经并没有说明保罗在成为耶稣的跟从者之前许下愿,也没有说这是许愿的开始抑或结束。基督徒并不在摩西律法之下,但这套律法是上帝所赐的,是圣洁的,因此许愿并没有任何不对之处。(罗马书6:14;7:6,12;加拉太书5:18)保罗在以弗所与犹太人辩论,他答应上帝若许可,他便会再来。(后来他果然实现了这个应许。)他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就此结束了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