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与灵界沟通
    快乐——怎样才能获致
    • 对造物主说话

      3 人尚未发明无线电之前许多世纪,大卫王写道:

      “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的言语,……我的王我的上帝啊,求你垂听我呼求的声音!因为我向你祈祷。”——诗篇5:1,2。

      只要宇宙的至高主宰喜欢,他就可以‘听见’我们在祷告中所说的话。这岂不是合理的想法吗?既然上帝能够予人最佳的指引,我们向他寻求帮助岂不是明智之举吗?——诗篇65:2。

      祷告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蒙上帝悦纳?(彼得前书3:12)(4,5)

      4 无线电通讯需要有发射机和接收机。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在祷告中与耶和华取得接触呢?首要的条件是信心。“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须信上帝存在,并且信他会赏赐那些[热切]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新译》)除此之外,人也必须与上帝的道德标准和行事方式一致。不然上帝就不会垂听他的祷告,情形正如一个忠直正派的人不会听一个他认为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无线电节目一般。——约翰一书3:22;以赛亚书1:15。

      5 至于什么形式的祷告才会蒙上帝悦纳,耶和华并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不论你朗声祷告抑或在心中默祷,他都能够‘听见’。你可以站着、坐着、跪下或躺在床上祷告。(撒母耳记上1:12,13;列王纪上8:54)你无需运用什么特别措辞或宗教语汇。更重要的是诚恳和谦卑的精神。请留意耶稣怎样在路加福音18:10-14举例说明这点。

      关于祷告的性质,我们从圣经获悉什么?(6-8)

      6 我们可以个别随时向耶和华祷告。可是他也悦纳联合的祷告,例如基督徒会众所作的集体祷告。借着在会众的聚会里留心听别人祷告,有些以前从未祷告过的人学会怎样运用这项重要的沟通工具。一家人可以,而且也应当,一同祷告。这样行的一个机会是在进食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从耶稣的榜样,感谢上帝将食物赐给我们。——马可福音8:6。

      7 你也许知道有些人曾向上帝祷告,但却埋怨他们的祷告从未蒙垂听。为什么没有蒙垂听呢?基督告诉门徒说:“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定赐给你们。”亲近上帝的惟一途径是通过耶稣基督而非通过其他任何人。难题可能是由于人未能体会到这件事实吗?(约翰福音16:23,《新译》;14:6)此外,耶稣所说的‘无论何事’是什么意思呢?使徒约翰表明,‘无论何事’乃是指‘与耶和华的旨意一致’的事而言。人若为了错误、不道德或贪婪的目的而祷告,我们就无疑不能期望公义的上帝接纳这样的祈求。(约翰一书5:14)可是,许多人却求上帝使他们飞黄腾达,功成名遂。难怪上帝没有垂听这样的祷告。我们应当首先为例如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一类的事祈求,然后才为自己的正当个人需要祈求。——马太福音6:9-11。

      8 祷告让我们有机会对上帝说话,好像对一位慈父说话一般。我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喜乐、烦恼和需要。你若尚未经常这样做,就不要再迟延了。如果你全心信赖上帝,跟他具有亲密的关系而能够随时与他沟通,这必定会为你带来很大的内心安宁和快乐。你可以向上帝吐露心事,并且肯定他对你十分关注。——诗篇86:1-6;腓立比书4:6,7。

      来自灵界的响应

      我们可以怎样从上帝获得指引?(9,10)

      9 祷告的主要话题之一应当是,我们需要获得智慧和来自上帝的指引。(诗篇27:11;119:34-36;雅各书1:5)上帝以什么方式作出回应呢?在古代,他有时赐下口头的信息,通过天使或地上的先知发言。但是使徒保罗说,上帝现在“却借着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而他爱子的教训和生平事迹都记录在圣经里。(希伯来书1:1,2,《新译》;2:1-3;约翰福音20:31)因此,与其期望上帝向我们个别发言,我们应当借着他所运用的工具——圣经——向他寻求帮助。有鉴于此,我们祷告祈求上帝指引之后,应当接着勤恳地研读他的话语。(箴言2:1-5)除此之外,一些经常聚集起来研读和讨论圣经的忠心基督徒也能够向我们提供额外的帮助。——提摩太后书2:1,2。

      10 为了回应我们的祷告,上帝也可以通过他的灵给予我们个人的帮助。他以圣灵帮助基督徒明白他的话语及将其付诸实行。(约翰福音16:7-13)大卫祷告说:“求你指教我遵行你的旨意,……你的灵本为善;求你引我到[正直]之地。”——诗篇143:10。

  • 与灵界沟通
    快乐——怎样才能获致
    • [第123页的图片]

      我们能够天天借着祷告与上帝沟通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