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祷告有多大意义?守望台1988年 | 1月15日
-
-
你的祷告有多大意义?
“耶和华阿,我一心呼吁你,求你应允我。”——诗篇119:145。
1,2.(甲)耶稣的什么比喻论及祷告的问题?(乙)耶稣从两个祷告作出什么结论?这应当向我们表明什么?
造物主耶和华上帝垂听怎样的祷告呢?耶稣基督的一个比喻将上帝所垂听的祷告的一个基本条件表明出来。耶稣说有两个人同时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祷告。其一是个大受尊重的法利赛人,另一个则是受人鄙视的税吏。法利赛人祷告说:“上帝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但是卑微的税吏却“只捶着胸说:‘上帝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加福音18:9-13。
2 耶稣评论这两个人所作的祷告说.:“我告诉你们,这人[税吏]回家去,比那人[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加福音18:14)显然耶稣表明,仅是对天父祷告是不够的。我们怎样祷告——我们所怀的精神态度——也十分重要。
3.(甲)请举出若干与祷告有关的基本律则。(乙)祷告可以采取什么形式?
3 祷告的确是一项宝贵、重大、严肃的权利。一切具有充分知识的基督徒都熟悉支配祷告的若干基本律则。祷告必须以独一的真神耶和华为对象,并且必须奉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名而作。祷告若要蒙上帝悦纳,就必须怀着信心而作。不错,“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不但如此,祷告必须与上帝的旨意一致。(希伯来书11:6;诗篇65:2;马太福音17:20;约翰福音14:6,14;约翰一书5:14)我们从圣经的例子获悉,祷告可以采取赞美、感恩、恳请和祈求等形式。——路加福音10:21;以弗所书5:20;腓立比书4:6;希伯来书5:7。
有意义的祷告的例证
4.(甲)关于有意义的祷告,摩西和约书亚提供什么例子?(乙)大卫和希西家王提供什么例子?(丙)这些祷告具有什么共同的特色?
4 当我们面对重大的难题,需要作严肃的决定,犯了严重的错误,或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的祷告便特别热切而富于意义。由于以色列人在听见十个不忠的探子所提出的不利报告之后反叛上帝,耶和华告诉摩西这族人配受毁灭的惩罚。摩西对上帝作了一个热切而含意丰富的祷告,恳求耶和华不要采取这项行动,因为事情牵涉到他的圣名。(民数记14:11-19)当以色列人由于亚干的贪婪而在艾城战败之后,约书亚也根据耶和华的名提出一项极为恳切的呼吁。(约书亚记7:6-9)大卫所写的许多诗篇其实都是热切的祷告,一个特别杰出的例子是诗篇51篇。希西家王在亚述王西拿基立侵入犹大时所作的祷告是富于意义的祷告的另一个好例子,事情再次牵涉到耶和华的名。——以赛亚书37:14-20。
5.关于耶和华的仆人所作的有意义的祷告,我们还有其他什么例子?
5 我们可以说耶利米哀歌是耶利米为他百姓所作的一个悠长恳切的祷告,因为他在这本书里屡次直接对耶和华说话。(耶利米哀歌1:20;2:20;3:40-45,55-66;5:1-22)以斯拉和但以理也曾为自己的百姓作过充满意义的热切祷告,承认国人所犯的罪而恳求上帝宽恕。(以斯拉记9:5-15;但以理书9:4-19)我们可以肯定约拿在鱼腹里所作的祷告必然十分恳切和充满意义。——约拿书2:1-9。
6.(甲)关于富于意义的祷告,耶稣给予我们什么例证?(乙)我们的祷告需要具备什么基本因素才会有意义?
6 耶稣在拣选12使徒之前整夜祷告以求在所作的选择方面成就他父的旨意。(路加福音6:12-16)此外,约翰福音17章载有耶稣在被人出卖的晚上所作的意义深长的祷告。这一切祷告均有力地证明作祷告的人与耶和华上帝享有良好的关系。我们的祷告若要具有意义,与上帝的良好关系就必须是个基本的因素。祷告若要在耶和华面前“大有功效”,就必须热切和深具意义才行。——雅各书5:16。
人的不完美所造成的缺点
7.关于自己的祷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7 正如上述,在困苦艰难的情况之下,我们的祷告很可能特别热切而富于意义。但是日常的祷告又如何?这些祷告显示我们觉得自己与天父耶和华上帝具有温暖、亲密的关系吗?有人说得不错:“祷告若要对上帝有任何意义,就必须对我们自己深具意义才行。”我们祷告时作过应有的深思熟虑,并且留意使祷告真正发自内心吗?
8.由于人的不完美,我们的祷告可能具有什么缺点?
8 在这几方面,我们很容易让自己的祷告逐渐退步。由于与生俱来的不完美,我们的心可以很容易骗倒我们,结果使我们的祷告失去应有的品质。(耶利米书17:9)以大部分而言,除非我们在祷告前先停下来想想,我们便可能发觉祷告有成为机械刻板、千篇一律的倾向。或者祷告可能成为屡次重复,使人想起耶稣论及‘列国的人祷告’的不适当方式。(马太福音6:7,8)我们的祷告可能仅是说些空泛的话而非明确地提及某些事或人。
9.关于祷告,还有其他什么易犯的毛病?什么无疑是这些易犯的毛病的原因之一?
9 有时我们可能有匆匆作完祷告的倾向。但是以下的评论颇值得留意:“你若太忙而没有时间祷告,你便实在太忙了。”我们不应当只是把某些话熟记在心,每逢祷告时便背出来。耶和华的见证人也不应当发觉必须将祷告读出来,例如在一个公众聚会中如此行。无疑,我们之所以易犯这些错误至少部分是由于我们不能实际看见我们向之祷告的耶和华上帝的缘故。可是,我们不能期望他会喜悦这样的祷告,我们自己也无法从这样的祷告得益。
克服缺点
10.(甲)怎样的态度显示作祷告的人对祷告的重要性缺乏体会?(乙)我们留意到圣经的什么例子?
10 只要我们体会日常祷告及与天父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便能够避免犯上述各种易犯的错误。益处之一是,这样的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提防匆匆作祷告,仿佛我们需要赶着去做些更重要的事似的。没有什么事比对宇宙的主宰耶和华上帝说话更重要。诚然,有时我们的时间可能有限。例如当亚达薛西王问他的酒政尼希米“你要求什么?”时,尼希米‘立即向天上的上帝默祷。’(尼希米记2:4)既然国王期待尼希米立刻答复,尼希米自然无法作一个悠长的祷告。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的祷告是富于意义和发自内心的,因为耶和华立即垂听他的祷告。(尼希米记2:5,6)可是,除了这种罕有的场合之外,我们应当拨出充分时间作祷告而让其他的事等待。我们若有匆匆作完祷告的倾向,我们就并不充分体会到祷告的重要性了。
11.我们还需要提防其他什么易犯的毛病?在这方面耶稣立下什么优良的榜样?
11 我们需要避免的另一个易犯的错误是反复说些空泛的话。这样的祷告也未能对祷告的宝贵权利表现适当的体会。在这方面,耶稣的模范祷告为我们立下优良的榜样。他提及七项分别不同的恳求:三项与公义得以伸张有关,一项与我们日常的身体需要有关,三项与我们的属灵福利有关。——马太福音6:9-13。
12.关于在祷告方面要明确具体,保罗提供什么好榜样?
12 使徒保罗也在这方面为我们立下优良榜样。他求别人为他祷告,‘使他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发言。’(以弗所书6:18-20)他在自己为别人所作的祷告中也同样明确具体。“我所继续祈求的是,”保罗说,“要你们的爱心越来越增加,并且具有确切的认识和全备的洞察力;使你们能够辨明较重要的事,保持清白无瑕而不绊倒别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且借着耶稣基督充满正义的果子,使上帝得着荣耀赞美。”——腓立比书1:9-11,《新世》。
13.关于我们为耶和华所作的各种服务,我们可以怎样作有意义的祷告?
13 不错,我们的祷告应当论及明确具体的事。这样行需要我们为祷告用一点心思。(可参阅箴言15:28。)我们从事组外传道时可以求上帝不但祝福我们的努力,同时也使我们表现智慧、机巧、宽宏大量、放胆发言或帮助我们克服任何能够削弱我们作见证的效能的弱点。再者,我们岂不是可以求上帝带领我们找着饥渴慕义的人吗?在作公众演讲,担任工作检讨会或神治传道训练班的节目之前,我们可以恳求耶和华将圣灵厚赐给我们。为什么呢?为了使我们能够以镇静、自信的方式怀着热切的态度和信念发言,以求为上帝的名增光及造就我们的弟兄。这样的祷告也有助于使我们在说话时怀有适当的心境。
14.对于难以克服的肉体弱点,我们应当怀有什么态度?
14 我们在肉体上有某个弱点不断与我们的灵性争战,而且看来颇难克服吗?我们应当在祷告中以明确具体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我们绝不应感觉灰心,反之要不断谦卑热切地恳求上帝帮助和宽恕我们。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应当求告耶和华,好像孩子遭遇麻烦时向父亲求助一般,无论我们为同一的弱点多么频常地向上帝祷告。我们若出于衷诚,耶和华便会赐给我们所需的帮助,使我们意识到他已宽恕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也可以从使徒保罗承认自己有过难题一事获得安慰。——罗马书7:21-25。
帮助我们作有意义的祷告
15.我们在祷告中来到耶和华面前时应当怀有什么精神态度?
15 我们若要使祷告真正具有意义,就必须努力在祷告时排除所有杂念,将思想集中在我们来到伟大的上帝耶和华面前一事之上。我们需要怀着深深的尊重亲近他,体会到他的庄严可畏。正如耶和华告诉摩西说,没有人能够见到上帝而仍然存活。(出埃及记33:20)因此我们需要怀着适当的谦卑和谦逊来到耶和华面前,而这便是耶稣在他那关于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中所要强调的要点。(弥迦书6:8;路加福音18:9-14)我们必须感觉耶和华对我们十分真实。我们要与摩西怀着同一的精神态度。“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希伯来书11:27)这样的特征证明我们与天父具有良好的关系。
16.在作有意义的祷告方面,我们的心担任什么角色?
16 我们若怀着充满爱和感情的心来到耶和华面前,我们的祷告便会富于意义。例如,诗篇的执笔者大卫在诗篇23篇和103篇对耶和华上帝表现多深的体会和爱心!无疑大卫与他的伟大牧者耶和华上帝具有良好的关系。在神治传道训练班里,我们受到劝告说话时要表现亲切和感情。我们诵读经文时特别要如此行,对天父祷告则更当如此。不错,我们希望怀有像大卫祷告时的感觉:“耶和华阿,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上帝。”另一位诗篇执笔者的话也表达出我们应有的感觉:“耶和华阿,我一心呼吁你,求你应允我。”——诗篇25:4,5;119:145。
17.我们可以怎样避免让自己的祷告变成无谓的重复?
17 为了使祷告富于意义及避免作无谓的重复,我们最好在祷告的内容方面有适当的变化。当日的经文或我们刚读过的某些基督教书刊可能提供一个思想。《守望台》课文、公众演讲或我们所出席的大会的主题也可以给予我们提示。
18.为了使祷告更有意义,我们可以按照圣经的劝勉和例子怎样行?
18 为了帮助我们更投入祷告的心境及使我们的祷告更具意义,改变自己的身体姿势是好的。以公众祷告而言,我们自然低下头来。但至于较个人性质的祷告,有些人发觉在独自或一家人作祷告时,在耶和华面前跪下来是好的,因为他们发觉这个姿势有助于他们表现谦卑的精神态度。正如诗篇95:6鼓励我们说:“来阿,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圣殿的呈献典礼中祷告时便跪下,但以理也有在祷告时跪下的习惯。——历代志下6:13;但以理书6:10。
19.有责任作公开祷告的人最好将什么事实紧记在心?
19 鉴于祷告的重要,受任命的长老对于请人为小组作公开祷告时应当运用良好的判断力。代表小组祷告的受了浸的男子应当是个成熟的基督徒传道员。他的祷告应当显示他与上帝具有良好的关系。有权利作这种祷告的人应当留意有足够的声量,因为他们不是单为自己祷告而是为整个小组祷告。声量若不够,小组其余的人怎能在祷告结束时与他一起说:“阿门”呢?(哥林多前书14:16)当然,其他人若要以有意义的方式说“阿门”,就必须留心聆听,真正同意祷告所说而非心不在焉。我们可以附加的一项提醒是,既然祷告是对耶和华上帝作的,祷告的人就不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去教训听者或提出纯粹个人的见解。
20.鉴于有意义的朗声祷告可以造福听者,我们提出什么建议?
20 我们朗声所作的祷告若真正具有意义,就可以造福听者。由于这缘故,夫妇和家庭最好每日至少一次一同作祷告。在这样的祷告中,一个人,例如家主,会代表其他的人发言。
21.我们的祷告若要具有意义,还有其他什么事值得我们考虑?
21 祷告若要真正有意义,还有另一件事需要我们留意。那便是,我们必须在祷告方面首尾一贯。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便是,我们必须在生活上与所作的祷告一致,并且愿意为所祈求的事作出努力。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考虑祷告的这方面。
-
-
祷告需有行动支持守望台1988年 | 1月15日
-
-
祷告需有行动支持
“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言15:29。
1.我们若希望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耶和华所定的一切条件都是明智、公平、仁爱的。它们绝不难守。(约翰一书5:3)这包括他在祷告方面所定的条件在内。条件之一便是,我们必须在生活上与所作的祷告一致。我们的行为途径必须取悦耶和华上帝。不然,我们怎能期望他垂听悦纳我们的恳请和祈求呢?
2,3.正如我们从以赛亚、耶利米和弥迦的话可以看出,耶和华为什么没有垂听以色列人的祷告?
2 基督教国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祷告的这方面,他们的情形与以赛亚日子变节不忠的以色列人如出一辙。由于这缘故,耶和华吩咐他的先知代表他说:“就是你们多多的祈祷,我也不听。……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以赛亚书1:15-17)不错,当时的以色列人若想获得上帝的嘉许,就必须在行事方面取悦他。正如有人说得不错:“你若希望上帝在你祷告时听你说话,你就必须在他发言时听他说话。”
3 事实上,耶和华上帝屡次发觉他必须提醒他的百姓以色列人要记得这些真理。例如我们读到:“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言28:9;15:29)由于这种情势,耶利米哀叹说:“你以黑云遮蔽自己,以致祷告不得透入。”(耶利米哀歌3:44)的确,上帝感示弥迦所发出的警告已获得应验:“到了遭灾的时候,这些人必哀求耶和华,他却不允他们。那时他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弥迦书3:4;箴言1:28-32。
4.什么表明甚至在耶和华的百姓当中,有些人仍未体会需要在行动上与所作的祷告一致?
4 因此我们必须在生活上与所作的祷告一致。今日我们有强调这件事实的必要吗?的确有,不但由于基督教国里的情势,同时也鉴于耶和华手下有些献了身的仆人的情形。去年在超过300万宣扬好消息的传道员当中,有3万7,000多人由于行为不符合基督徒的标准而被开除。这相当于每80个人中便有一个被开除。很可能在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至少不时作祷告。但是他们的行为与所作的祷告一致吗?绝没有!甚至有些从事全时服务达数十年之久的长老也受到某种形式的管教。这是多么可悲!的确,“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以致行事方式使祷告不蒙造物主所悦纳。——哥林多前书10:12。
何以祷告需有行动支持
5.我们若要耶和华垂听我们的祷告,就必须怎样证明自己的诚恳?
5 祷告若要蒙耶和华上帝垂听,我们就不但必须在道德和灵性上保持洁净,同时也必须为我们所祷告祈求的事而努力,借此证明我们的祷告的确出于衷诚。仅是祷告并不足以代替忠实、聪慧的努力。我们若借着恳切地实行来自上帝的道的劝告,跟从圣灵的指引而能够做某些事,耶和华就绝不会为我们代劳。我们应当愿意在这方面尽力而为,使他有理由垂听我们的祷告。因此,正如有人说得不错,我们‘所求的不应当超过我们所愿意作出的努力。’
6.我们为了什么两个理由应当祷告?
6 可是,也许有人提出问题:“我们若必须为所求的事作出努力,那又何必祷告呢?”我们至少为了两个良好的理由而应当祷告。首先,凭着祷告,我们承认所有美物都来自上帝。他乃是一切美好、完善的恩赐——阳光、雨露、丰饶的物产和其他许多东西——的赐予者!(马太福音5:45;使徒行传14:16,17;雅各书1:17)第二,我们所作的努力是否会成功完全有赖于耶和华的祝福。正如我们在诗篇127:1读到:“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3:6,7所说的话也强调同一的要点:“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上帝使它生长。所以,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乎那使它生长的上帝。”(《新译》)
若干古代例子
7,8.(甲)雅各一生中的什么事件表明他体会到祷告必须有行动去支持?(乙)在这方面,大卫王提供什么例证?
7 圣经所报道的许多事例表明,耶和华的忠仆的确为所求的事而努力。让我们考虑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因为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获得了长子的名分,他的兄长以扫遂对他怀恨于心而要杀他。(创世记27:41)大约20年后,雅各带着众多的家人和牲畜从巴旦亚兰回到他出生的地方,而他听闻以扫正出来迎接他。雅各记得以扫对他的敌视,遂恳切地祷告求耶和华保护他免受兄长的愤怒所伤害。但是他是否仅祷告而已呢?绝不然。他派人带着丰富的礼物行在他面前,因为他想到:“我借着在我前头去的礼物解他的恨。”结果情形正如他所料,因为当两兄弟相遇时,以扫拥抱雅各,与他亲嘴。——创世记32、33章。
8 关于为我们所祷告祈求的事而努力,大卫提供了另一个例证。大卫的儿子押沙龙篡位时,大卫的谋臣亚希多弗依附押沙龙。因此大卫恳求上帝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大卫是否仅为这件事祷告而已呢?不然,他吩咐手下忠心的谋士户筛加入押沙龙的阵营,使他可以设法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事情果然如他所料。押沙龙采纳了户筛所提出的拙劣建议而没有听从亚希多弗的劝告。——撒母耳记下15:31-37;17:1-14;18:6-8。
9.尼希米怎样表明他体会到祷告必须有行动支持这条原则?
9 可以教导我们的另一个例子是尼希米。他有一项重大的工程要执行——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可是,有许多仇敌阴谋反对他。尼希米一方面祷告,同时也努力工作,正如我们读到:“我们祷告我们的上帝,又因他们的缘故,就派人看守,昼夜防备。”从那时起,尼希米派手下一半的青年人随时准备保护其他建筑城墙的人。——尼希米记4:9,16。
耶稣的榜样
10,11.耶稣所提供的什么例子表明他行事与祷告一致?
10 关于为所求的事而努力,耶稣基督也立下优良的榜样。他吩咐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马太福音6:9)但是耶稣自己也竭尽所能使他的听者能够尊他父的名为圣。照样,耶稣并非仅是祷告说:“父阿!愿你荣耀你的名”便算了。(约翰福音12:28)反之,他孜孜不倦地荣耀他父的名,同时也帮助别人同样行。——路加福音5:23-26;17:12-15;约翰福音17:4。
11 耶稣看出人们在灵性上有很大的需要,便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耶和华],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马太福音9:37,38)耶稣仅是这样说而已吗?绝不然!他说完这话之后便派出12个使徒两人一队地出去传道以执行“收割”的工作。后来,耶稣再派出70个传福音者去从事同一的工作。——马太福音10:1-10;路加福音10:1-9。
应用原则
12.我们若希望上帝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就必须怎样行以求用行动支持所作的祷告?
12 显然耶和华上帝期望我们首尾一贯,行事与所作的祷告一致,由此证明我们的祷告的确出于衷诚。耶稣吩咐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马太福音6:11)因此,他所有的跟从者都可以向上帝提出这样的恳求。但是我们若没有作出任何努力,我们能够期望天父垂听这个祷告吗?当然不能。由于这缘故,我们读到:“懒惰人羡慕”——也许甚至作出祷告——“却无所得。”(箴言13:4)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0提出同样的论点:“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我们若祷告求上帝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就必须同时愿意作工。饶有趣味的一点是,保罗明智地说,“不肯作工”的人就不应当吃饭。有些愿意作工的人却可能由于失业、生病或太年老而无法工作。他们的确肯工作,但环境却是他们所无法控制的。因此,他们可以祷告求上帝赐给他们日用的饮食而希望得偿所愿。
13.我们若希望耶和华垂听我们求赐圣灵的祷告,就必须怎样行?
13 耶稣也劝我们求天父赐给我们他的圣灵。正如耶稣向我们提出保证,上帝乐于把圣灵赐给我们,过于世上的父母愿意将好东西给儿女。(路加福音11:13)但是我们若不作出任何努力,我们可以期望耶和华将圣灵神奇地赐给我们吗?绝不能!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以求获得圣灵。除了为这件事而祷告之外,我们需要勤于研读上帝的道。为什么呢?因为耶和华不会完全不通过他的道便将圣灵赐给人。我们若不理会现今耶和华正在任用的属地交通途径——由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所代表的‘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我们就不能期望获得圣灵。若没有来自这个“仆人”的帮助,我们就不会充分了解所读到的资料,也不会知道怎样将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出来。——马太福音24:45-47。
14,15.(甲)我们若希望耶和华垂听我们求赐智慧的祷告,就必须怎样与他合作?(乙)所罗门王的例子怎样证明这点?
14 祷告需有行动支持这个原则也对门徒雅各——耶稣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所说的以下一段话适用:“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上帝,主就必赐给他。”(雅各书1:5;马太福音13:55)但上帝是否会施行奇迹将智慧赐给我们呢?不会。首先,我们必须具有正确的态度,因为我们读到“[上帝]将他的道路教导[谦卑]人。”(诗篇25:9,《吕译》)上帝怎样教导“谦卑人”呢?借着他的道。再者,我们必须作出努力去了解这道及切实遵行,正如箴言2:1-6表示:“我儿,你若领受我的言语,存记我的命令,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寻找[它]如寻找银子,……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上帝。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
15 所罗门王曾祷告求智慧,上帝神奇地应允了他的祷告。在这件事上,祷告需有行动支持这个原则也适用吗?不错,的确适用,因为所罗门既是以色列的国王,就需要亲自将律法抄录一份,每天研读及将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但是后来所罗门违反其中的训示,妄自增加妻子和马匹,他的行动就不再与他的祷告一致了。结果所罗门晚节不保,在死时是个“愚顽人”。——诗篇14:1;申命记17:16-20;列王纪上10:26;11:3,4,11。
16.什么例子表明求上帝帮助我们克服肉体弱点的祷告必须有行动加以支持?
16 每逢我们恳求上帝帮助我们克服某种根深蒂固的自私习惯,祷告必须有行动支持这项原则也适用。例如,有一位先驱姊妹承认自己嗜看电视的连续剧,每天从早上11时看至下午三时半。她后来从区务大会的一个演讲获悉这些不道德的节目多么有害,于是在祷告中向上帝谈及这件事。但她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克服这个习惯。为什么呢?因为正如她说:‘我祷告求上帝帮助我克服这个习惯,但仍然继续看电视的节目。因此后来我决定整天在外面从事组外传道,这样我就不会受到引诱了。最后我终于能够在早上将电视关掉而整天不将其扭开。’不错,她除了祷告求上帝帮助之外,还得作出努力去克服自己的弱点。
祷告与作见证
17-19.(甲)什么事实表明耶和华见证人行事与所作的祷告一致?(乙)有一个人的什么经验足以表明同一个论点?
17 祷告需有行动支持这项原则的真实莫过于在宣扬王国的工作方面。因此,所有耶和华见证人不但祈求上帝加添收割的工人,同时自己也努力从事这件工作。结果,他们在一国复一国中见到惊人的增加。仅举出一个例证:1930年在智利只有一个耶和华见证人传道。今日这一个见证人已增加到不是千人而是3万人。(以赛亚书60:22)这样的结果仅是祷告所造成的吗?不然,事情也牵涉到工作。事实上,仅在1986年,智利的耶和华见证人便用了超过649万2,000小时从事传道工作!
18 在禁止我们传道的地方,情形也一样。见证人不但祷告求上帝赐予增加,同时也继续在暗中传道。因此,即使受政府反对,这些国家中的见证人仍然有增加。例如,在耶和华见证人遭遇政府反对的33个国家中,他们在1986服务年度用了超过3,260万小时从事传道工作,并且很高兴获得百分之4.6的增加!
19 当然,祷告需有行动支持这项原则也对个别的人适用。我们也许祷告求耶和华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家庭圣经研究,但却没有尽力而为以求获得一个。这便是一个先驱的经验。她只有一个圣经研究,于是祷告求上帝帮助她有更多的研究。她是否仅是祷告而已呢?不然,反之她仔细检讨一下自己的传道工作,发觉她在回访时并没有鼓励人有一个家庭圣经研究。借着留意在这方面作出改善,她不久便有多两个圣经研究了。
20.我们可以怎样综述祷告必须有行为去支持这条原则?
20 我们可以提出其他许多例子去证明祷告必须有行动去支持。例如有些例子是与在家庭或小组里的个人关系有关的。但是以上提出的例子应当足以清楚表明祷告必须有行动去支持。这是再符合逻辑不过的事,因为我们的行为若使耶和华上帝不悦,就自然不能期望他悦纳我们的恳求。按理说来,我们若期望耶和华为我们做一些我们自己无力做的事,我们就必须尽力而为以求与所作的祷告一致。的确,耶和华的原则是智慧、公平的。这些原则也是合理的,我们行事与之一致便会对我们至为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