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祷告的力量
    守望台2000年 | 3月1日
    • 祷告的力量

      在中东的拿鹤城,太阳快要下山了。一个名叫以利以谢的叙利亚男子和一队共有十只骆驼的队伍,刚抵达城外一口井旁。以利以谢必然又渴又累,然而他最关心的却是办妥别人的事。他从外地来到这里,是要为少爷找一个妻子。不但这样,他必须在主人的亲属当中物色这个未来的少奶奶。他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以利以谢对祷告的力量深信不疑。他怀着异乎寻常、纯洁的信心,谦卑地恳求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上帝啊,求你施恩给我主人亚伯拉罕,使我今日遇见好机会。我现今站在井旁,城内居民的女子们正出来打水。我向哪一个女子说:‘请你拿下水瓶来,给我水喝’,她若说:‘请喝!我也给你的骆驼喝’,愿那女子就作你所预定给你仆人以撒的妻。这样,我便知道你施恩给我主人了。”——创世记24:12-14。

      以利以谢对祷告的力量深信不疑,而他所表现的信心并没有落空。第一个来到井旁的女子,竟然就是亚伯拉罕兄弟的孙女!她的名字叫利百加。利百加待字闺中,冰清玉洁,容貌秀美。值得注意的是,她不但打水给以利以谢喝,还好心地拿水给所有骆驼喝。后来,他们整家人商议过之后,利百加愿意跟以利以谢长途跋涉去到遥远的地方,嫁给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在那些日子,耶和华偶尔会施行奇迹,插手介入人类的事务。这次以利以谢的祷告获得了多么清晰而令人鼓舞的回应!

      我们可以从以利以谢的祷告学得许多教训。以利以谢不但表现杰出的信心、谦卑,还对别人的需要表现不自私的关注。以利以谢的祷告更表明他完全顺服耶和华与人类交往的安排。他无疑知道上帝跟亚伯拉罕的交情特别深厚,也知道上帝应许要通过亚伯拉罕使全人类得福。(创世记12:3)因此,以利以谢在祷告里一开始就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上帝。”

      上帝应许亚伯拉罕,他的后裔会使所有顺服的人类得福;耶稣基督就是这个后裔。(创世记22:18)今天,我们想祷告得蒙上帝垂听,就必须谦卑地承认上帝通过他的儿子与人交往。耶稣基督说:“要是你们留在跟我团结的关系中,我的话又留在你们里面,那么你们想要什么,只管去求,就给你们成就。”——约翰福音15:7。

      基督有一个跟从者曾充分体验到这番话的真实性,他就是使徒保罗。保罗也对祷告的力量深信不疑,他的信心无疑没有落空。他劝基督徒同工把一切忧虑都卸给上帝,并且亲自作证说:“我靠着那赐给我力量的,凡事都有能力应付。”(腓立比书4:6,7,13)这是否意味着保罗的所有祈求都蒙上帝答允呢?让我们看看。

      并非所有恳求都蒙答允

      保罗孜孜不倦地执行服事职务,但却要忍受他称为肉体上的“刺”的艰辛。(哥林多后书12:7)这根刺可能是指反对者和“假弟兄”在他精神上和感情上所造成的痛苦。(哥林多后书11:26;加拉太书2:4)这根刺也可能是指他长期患眼疾所引起的不适。(加拉太书4:15)无论所指的是什么,这根肉体上的“刺”都对保罗产生了削弱的作用。他写道:“我曾三次恳求主,叫这根刺离开我。”可是,保罗的请求并没有蒙上帝应允。上帝告诉保罗,他所获得的属灵福分,例如忍受试炼的能力,已经足够了。再者,上帝说:“我的力量在人软弱的时候就获致完美。”——哥林多后书12:8,9。

      我们从以利以谢和保罗的事例学到些什么教训呢?凡是谦卑地渴望事奉上帝的人,耶和华上帝的确垂听他们的祷告。但这并不是说,他总会答允他们的请求,因为上帝对事情有长远的看法,他比我们更清楚知道什么才真正对我们有益。更重要的是,他行事总是与他在圣经里显示的旨意一致的。

      施行属灵医治的时候

      上帝应许在他儿子的千年统治期间,治好人类在身体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一切疾患。(启示录20:1-3;21:3-5)诚恳的基督徒热切期待上帝所应许的美好前途。他们怀着十足的信心,坚信凭着上帝的力量,这个应许一定会实现。他们没有期望现在就获得神奇的医治,但他们祈求上帝给他们所需的安慰和力量,去应付他们面对的种种试炼。(诗篇55:22)每逢生病,他们也可以祈求上帝指引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

      有些宗教举出耶稣和使徒所施行的治病奇迹,鼓励患病的人祷告,以求在现在就获得医治。可是耶稣和使徒是为了特殊理由才施行这些奇迹的。这些奇迹证明耶稣基督是真弥赛亚,同时也向人表明,上帝所嘉许的已不再是犹太国族,而是新近成立的基督徒会众。在当时,为了强化新成立的基督徒会众的信心,神奇的恩赐是不可少的。但这个会众一旦扎根立稳,长大成熟,神奇的恩赐就被“除掉”了。——哥林多前书13:8,11。

      在现今这个关键时刻,耶和华上帝正指引他的敬拜者执行一项更重要的属灵医治工作。人必须趁仍有时间,赶紧响应以下的呼吁:“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6,7。

      借着基督徒努力向人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所有痛改前非的罪人都获得属灵的医治。(马太福音24:14)耶和华赐力量给他的仆人去执行这件救生工作,要在这个邪恶制度遭遇末日之前,帮助各国各族中千千万万幡然悔悟的人与他缔结良好的关系。凡是热切祈求获得这种属灵医治的人,以及所有祈求能参与这件医治工作的人,他们的祷告的确已得蒙垂听。

  • 上帝会垂听人的祷告
    守望台2000年 | 3月1日
    • 上帝会垂听人的祷告

      哥尼流常常恳切祈求上帝,渴望赢得他的喜悦。此外,他也善用自己的军官身份;据圣经所载,他给贫苦大众“许多慈悲施舍”。——使徒行传10:1,2。

      当时基督徒会众里有犹太人、有异教的归信者,也有撒马利亚人。哥尼流不是基督徒会众的成员,他只是一个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这意味着他的祷告只是白费心机吗?不然。耶和华上帝绝没有忽视哥尼流的祷告,也没有忽视他怀着敬虔态度所作的一切善工。——使徒行传10:4。

      哥尼流在天使指引下,跟基督徒会众取得联络。(使徒行传10:30-33)结果,他和家人虽是未受过割礼的外邦人,却有殊荣成为首批被基督徒会众接纳的外族人。耶和华上帝更把哥尼流的事迹包括在圣经的篇幅里。毫无疑问,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与上帝的标准一致,哥尼流毅然作出许多改变。(以赛亚书2:2-4;约翰福音17:16)现今万国万族中有许多人都渴望赢得上帝的嘉许,哥尼流的经历无疑对这些人有莫大的鼓励。请看看以下几个事例。

      现代的例子

      印度一个年轻女子极需获得安慰。她21岁结婚,有两个儿女。但她生下第二个孩子之后不久,丈夫就死了。她在24岁那年突然成为寡妇,要独力抚养两个月大的女儿和22个月大的儿子。难怪她极需获得安慰!但她可以从哪里寻得安慰呢?一天晚上,她感到极其悲痛,于是祷告说:“天父啊,求你用你的话语安慰我。”

      次日早上有人探访她,访者是一个耶和华见证人。那天,他的逐户传道工作不大顺利,很少人愿意给他开门。他觉得很累,也有点灰心,正打算回家;但不知怎样的,他觉得要多探一户人家,结果遇到了这个年轻寡妇。她请传道员进去,并接受了一份解释圣经的书刊。这个女子从书刊读到的资料,以及她跟耶和华见证人所作的讨论,为她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她获悉上帝应许要把死者复活,上帝的王国不久就会使地球成为乐园。最重要的是,她得以认识、爱戴那垂听她祷告的独一真神耶和华。

      诺拉住在南非的乔治镇,她计划用一个月时间从事全时传道工作。开始之前,她恳切祈求耶和华帮助她找到一个真正感兴趣而又想研究圣经的人。在她的传道地区里,有一个住户在诺拉上次探访时对她很不客气。不过诺拉鼓起勇气,再次探访这家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发觉现在有另一家人住在这个房子里。新住户名叫诺琳。不但这样,原来诺琳和她妈妈一直祈求上帝帮助她们明白圣经。诺拉说:“我向她们提出圣经研究的安排,她们立刻欣然接受。”诺琳和她妈妈进步得很快。过了一段时间,她们两人都跟诺拉一起参与属灵的医治工作。

      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对夫妇的经历,也足以说明祷告的力量。1996年一个星期六晚上,丹尼斯和卡萝尔的婚姻濒于破裂。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于是决定向上帝祷告求助。他们不断祷告,直至深夜。第二天早上11时,两个耶和华见证人敲他们的门。丹尼斯出去应门,并请他们等等,好让他叫妻子出来。不过丹尼斯提醒卡萝尔,如果她请耶和华见证人进来,可能很难叫他们走。卡萝尔却提醒丹尼斯,既然他们向上帝祷告求助,说不定这就是上帝给他们的回答呢。于是他们请两个耶和华见证人进来。见证人用《带来永生的知识》跟他们开始研究圣经。丹尼斯和卡萝尔所学到的知识令他们大感振奋。同一个下午,他们首次出席见证人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聚会。由于丹尼斯和卡萝尔把自己从圣经学到的知识付之实行,他们得以解决婚姻难题。现在他们十分快乐,而且献了身成为耶和华的赞美者,经常向邻人传讲他们那基于圣经的信仰。

      你要是认为自己不配祷告又怎样?

      有些诚恳的人一度生活放荡,就觉得自己不配向上帝祷告。耶稣基督曾提及一个这样自惭形秽的人。这人是个受人鄙视的收税人。他走进圣殿的院子,感到自己不配进入这个祷告的地方,于是“在远处站着,……不断捶胸说,‘上帝啊,开恩给我这个罪人吧。’”(路加福音18:13)但耶稣说,上帝却乐意垂听这人的祷告。这足以证明耶和华上帝的确宅心仁厚,愿意帮助那些诚心改过的罪人。

      请想想南非一个名叫保罗的年轻人的经历。保罗自幼就跟妈妈一起出席基督徒的聚会。很可惜,他念中学的时候开始跟一些不尊重上帝的年轻人来往。离开学校之后,他在南非前种族隔离政府的军队里服役。后来,他的女朋友突然决定跟他分手。这个打击使保罗感到十分沮丧。他回忆说:“虽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认真向上帝祷告过,一个晚上,我向耶和华祷告求助。”

      保罗作了这个祷告之后不久,他的母亲邀请他出席每年一度的基督受难纪念聚会。(路加福音22:19)保罗向来任性,而且对圣经并不感兴趣,所以他觉得母亲的邀请有点异乎寻常。“我把这个邀请看作耶和华对我祷告的回应,并觉得有必要投桃报李。”从那时起,保罗开始参加基督徒每周举行的所有聚会。他研究圣经四个月之后,就具备资格受浸了。不但这样,他停止攻读工程学,转以全时传道工作为一生的事业。今天,保罗是个快乐的人,他不再为过去感到沮丧了。在过去11年,他一直在南非守望台的分社办事处服务。

      耶和华的确体贴仁慈,乐于回应人的祷告,“赐报酬给恳切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不久,耶和华的大日子就会来到,届时地上一切罪恶都会被彻底铲除。这个日子来到之前,耶和华的子民热心执行见证工作;他们求上帝赐予力量和指引,他们的祷告无疑得蒙垂听。由于这缘故,各国各族中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基督徒会众,得以认识带来永生的圣经知识。——约翰福音17:3。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