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愿我哋所有人团结一致
    守望台2018年(研读版) | 6月
    • 爱心同谦卑可以战胜偏见

      8.基督徒嘅团结关系以乜嘢为基础?请解释。

      8 为咗讲明团结关系嘅基础系乜嘢,耶稣对门徒讲:“你哋全部都系弟兄。”(请读马太福音23:8,9)点解耶稣话门徒系“弟兄”?其中一个原因系,所有人都系亚当嘅后代。(使徒行传17:26)另外,耶稣嘅门徒都称耶和华做天父,所以彼此都系弟兄姊妹。(马太福音12:50)佢哋都属于一个用爱心同信心嚟维系团结嘅属灵大家庭。所以,使徒将信徒同工视为弟兄姊妹。(罗马书1:13;彼得前书2:17;约翰一书3:13)a

      9,10.(甲)犹太人觉得自己比其他种族嘅人优越,点解呢种谂法系错嘅?(乙)耶稣点样表明呢一点?(请睇吓课文开头嘅图片)

      9 耶稣清楚表明佢嘅门徒都系弟兄姊妹之后,亦都强调噉样做需要谦卑嘅态度。(请读马太福音23:11,12)正如耶稣所讲,高傲嘅态度同种族优越感会喺门徒当中引起分裂。犹太人因为自己系亚伯拉罕嘅子孙就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优越。好多犹太人都有呢种根深蒂固嘅观念,但系施浸者约翰同佢哋讲:“上帝有能力从呢啲石头为亚伯拉罕兴起子孙。”(路加福音3:8)

      好心嘅撒马利亚人照顾受伤嘅犹太人

      10 耶稣认为,人唔应该觉得自己嘅种族比其他人嘅优越。有一次,一个抄经士问耶稣:“边个系我要爱嘅人呢?”为咗回答呢个问题,耶稣就讲咗一个故事。一个犹太人俾强盗打到重伤。有两个犹太人经过,但系都冇理会佢哋嘅同胞。后来一个撒马利亚人见到呢个受伤嘅犹太人,就心生怜悯,仁慈噉照顾佢。讲完故事之后,耶稣就同抄经士讲,佢应该效法呢个好心嘅撒马利亚人。(路加福音10:25-37)耶稣表示,即使系一个撒马利亚人都可以教导犹太人点样真挚关爱其他人。

      11.点解基督嘅门徒唔应该对外邦人有偏见?耶稣点样帮助佢哋明白呢一点?

      11 耶稣喺升天之前吩咐门徒要喺“全犹地亚、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使徒行传1:8)为咗帮助门徒喺广大嘅地区完成传道职务,耶稣提醒佢哋要除去骄傲同偏见嘅态度,并留意外邦人嘅好品格。佢称赞一个非犹太人嘅军官有出众嘅信心。(马太福音8:5-10)耶稣喺家乡拿撒勒曾经通过撒勒法嘅腓尼基寡妇同叙利亚嘅麻风病人乃缦嘅事例,表明耶和华亦都善待外邦人。(路加福音4:25-27)耶稣唔单止向撒马利亚妇人传道,亦都为咗其他对真理有兴趣嘅撒马利亚人而喺佢哋嘅一个城镇停留咗两日。(约翰福音4:21-24,40)

      1世纪嘅基督徒点样克服偏见

      耶稣喺井边同撒马利亚妇人讲话

      12,13.(甲)耶稣教导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嘅时候,使徒有点样嘅反应?(请睇吓课文开头嘅图片)(乙)乜嘢表明雅各同约翰未完全领会耶稣嘅意思?

      12 使徒要克服偏见一啲都唔容易。佢哋见到耶稣教导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就感到好惊讶。(约翰福音4:9,27)犹太宗教领袖唔会喺公开场合同女子交谈,更何况系一个名声唔好嘅妇人。当时,使徒劝耶稣快啲食饭,但系耶稣嘅回答表明佢好开心同呢个妇人谈论耶和华嘅真理,其实食物并唔系最重要嘅。耶稣清楚知道,天父希望所有人——哪怕系一个撒马利亚妇人——都认识真理。所以对耶稣嚟讲,传道工作就系佢嘅食物。(约翰福音4:31-34)

      13 当时,雅各同约翰喺呢件事上未能完全领会耶稣嘅教导。有一次,耶稣同门徒经过撒马利亚,想喺当地一个村庄过夜,但撒马利亚人就拒绝俾佢哋留宿。雅各同约翰好嬲,希望天上降火毁灭整个村庄。结果,佢哋受到耶稣严厉责备。(路加福音9:51-56)如果呢件事发生喺雅各同约翰嘅家乡加利利,佢哋会唔会有同样嘅反应呢?睇嚟,佢哋咁嬲系因为对撒马利亚人怀有偏见。后来,使徒约翰向撒马利亚人传道嘅时候,好多撒马利亚人都乐意接受真理。如果约翰谂翻起自己之前几咁鲁莽,一定会感到惭愧。(使徒行传8:14,25)

      14.一个可能因为语言引起嘅问题点样得到解决?

      14 公元33年五旬节之后冇几耐,会众就因为偏见而发生问题。分配食物嘅时候,讲希腊语嘅寡妇俾人忽视。(使徒行传6:1)呢个问题可能系由于语言歧视而产生嘅。使徒迅速作出调整,委派一啲符合属灵资格嘅男子分配食物。呢啲男子都有希腊语名字,可以使嗰啲受到忽视嘅寡妇觉得舒服啲。

      彼得行入哥尼流嘅屋企

      15.彼得点样克服偏见?(请睇吓课文开头嘅图片)

      15 公元36年,耶稣嘅门徒开始向其他国族嘅人传道。在此之前,使徒彼得按照传统只系同犹太人来往。后来,上帝向彼得清楚表明基督徒唔应该偏心,彼得就向一个叫哥尼流嘅罗马士兵传道。(请读使徒行传10:28,34,35)之后,彼得同外邦信徒一齐食饭交往。不过多年后,彼得喺安提阿就避开非犹太裔嘅基督徒,唔同佢哋一齐食饭。(加拉太书2:11-14)保罗喺呢件事上责备彼得,而彼得亦都接受咗劝告。我哋点知呢?因为彼得第一次写信俾小亚细亚嘅犹太裔同外邦基督徒嘅时候,亲切噉提到爱整个弟兄团体嘅重要性。(彼得前书1:1;2:17)

      16.早期嘅基督徒以乜嘢为人所知?

      16 耶稣立下榜样,帮助使徒学识爱“[各种]各样嘅人”。(约翰福音12:32;提摩太前书4:10)虽然噉样做需要时间,不过佢哋最终都调整咗自己嘅谂法。早期嘅基督徒以彼此相爱而为人所知。2世纪嘅作家德尔图良引录过一啲非基督徒所讲嘅话:“[基督徒]彼此相爱……佢哋甚至愿意为对方牺牲生命。”早期嘅基督徒都努力穿上“新品格”,用上帝嘅观点看待所有人。(歌罗西书3:10,11)

  • 愿我哋所有人团结一致
    守望台2018年(研读版) | 6月
    • 11.点解基督嘅门徒唔应该对外邦人有偏见?耶稣点样帮助佢哋明白呢一点?

      11 耶稣喺升天之前吩咐门徒要喺“全犹地亚、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使徒行传1:8)为咗帮助门徒喺广大嘅地区完成传道职务,耶稣提醒佢哋要除去骄傲同偏见嘅态度,并留意外邦人嘅好品格。佢称赞一个非犹太人嘅军官有出众嘅信心。(马太福音8:5-10)耶稣喺家乡拿撒勒曾经通过撒勒法嘅腓尼基寡妇同叙利亚嘅麻风病人乃缦嘅事例,表明耶和华亦都善待外邦人。(路加福音4:25-27)耶稣唔单止向撒马利亚妇人传道,亦都为咗其他对真理有兴趣嘅撒马利亚人而喺佢哋嘅一个城镇停留咗两日。(约翰福音4:21-24,40)

      1世纪嘅基督徒点样克服偏见

      耶稣喺井边同撒马利亚妇人讲话

      12,13.(甲)耶稣教导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嘅时候,使徒有点样嘅反应?(请睇吓课文开头嘅图片)(乙)乜嘢表明雅各同约翰未完全领会耶稣嘅意思?

      12 使徒要克服偏见一啲都唔容易。佢哋见到耶稣教导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就感到好惊讶。(约翰福音4:9,27)犹太宗教领袖唔会喺公开场合同女子交谈,更何况系一个名声唔好嘅妇人。当时,使徒劝耶稣快啲食饭,但系耶稣嘅回答表明佢好开心同呢个妇人谈论耶和华嘅真理,其实食物并唔系最重要嘅。耶稣清楚知道,天父希望所有人——哪怕系一个撒马利亚妇人——都认识真理。所以对耶稣嚟讲,传道工作就系佢嘅食物。(约翰福音4:31-34)

      13 当时,雅各同约翰喺呢件事上未能完全领会耶稣嘅教导。有一次,耶稣同门徒经过撒马利亚,想喺当地一个村庄过夜,但撒马利亚人就拒绝俾佢哋留宿。雅各同约翰好嬲,希望天上降火毁灭整个村庄。结果,佢哋受到耶稣严厉责备。(路加福音9:51-56)如果呢件事发生喺雅各同约翰嘅家乡加利利,佢哋会唔会有同样嘅反应呢?睇嚟,佢哋咁嬲系因为对撒马利亚人怀有偏见。后来,使徒约翰向撒马利亚人传道嘅时候,好多撒马利亚人都乐意接受真理。如果约翰谂翻起自己之前几咁鲁莽,一定会感到惭愧。(使徒行传8:14,25)

      14.一个可能因为语言引起嘅问题点样得到解决?

      14 公元33年五旬节之后冇几耐,会众就因为偏见而发生问题。分配食物嘅时候,讲希腊语嘅寡妇俾人忽视。(使徒行传6:1)呢个问题可能系由于语言歧视而产生嘅。使徒迅速作出调整,委派一啲符合属灵资格嘅男子分配食物。呢啲男子都有希腊语名字,可以使嗰啲受到忽视嘅寡妇觉得舒服啲。

      彼得行入哥尼流嘅屋企

      15.彼得点样克服偏见?(请睇吓课文开头嘅图片)

      15 公元36年,耶稣嘅门徒开始向其他国族嘅人传道。在此之前,使徒彼得按照传统只系同犹太人来往。后来,上帝向彼得清楚表明基督徒唔应该偏心,彼得就向一个叫哥尼流嘅罗马士兵传道。(请读使徒行传10:28,34,35)之后,彼得同外邦信徒一齐食饭交往。不过多年后,彼得喺安提阿就避开非犹太裔嘅基督徒,唔同佢哋一齐食饭。(加拉太书2:11-14)保罗喺呢件事上责备彼得,而彼得亦都接受咗劝告。我哋点知呢?因为彼得第一次写信俾小亚细亚嘅犹太裔同外邦基督徒嘅时候,亲切噉提到爱整个弟兄团体嘅重要性。(彼得前书1:1;2:17)

      16.早期嘅基督徒以乜嘢为人所知?

      16 耶稣立下榜样,帮助使徒学识爱“[各种]各样嘅人”。(约翰福音12:32;提摩太前书4:10)虽然噉样做需要时间,不过佢哋最终都调整咗自己嘅谂法。早期嘅基督徒以彼此相爱而为人所知。2世纪嘅作家德尔图良引录过一啲非基督徒所讲嘅话:“[基督徒]彼此相爱……佢哋甚至愿意为对方牺牲生命。”早期嘅基督徒都努力穿上“新品格”,用上帝嘅观点看待所有人。(歌罗西书3:10,11)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