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宇宙真的有开始吗?
    警醒!1999年 | 6月22日
    • 宇宙真的有开始吗?

      古往今来,许多人凝望星光灿烂的夜空时,都禁不住要衷心赞美。宇宙浩瀚深广、绚丽无伦,教人赞叹之余,又无限神往。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谁呢?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它一直都存在,还是有开始的呢?

      天文学教授戴维·布洛克写道:“一直以来,科学家都不大愿意相信,宇宙是有起源而不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过,近数十年来发现的证据,令许多研究宇宙的人都改变初衷,承认宇宙真的有开端。据1997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指出,“目前,差不多所有天体物理学家都一致认为,起初有一场猛烈的爆炸,使物质朝四面八方扩散开去,结果形成了目前的宇宙”。

      对于这个一般人都接纳的结论,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兼地质学教授罗伯特·贾斯特罗有以下的评论:“没多少个天文学家会料到,‘宇宙突然产生’的观念竟然会成为有证有据的科学事实。但是,人只要用望远镜观测太空,就不得不作出这个结论。”

      “宇宙突然产生”这个说法,真的是“有证有据的科学事实”吗?让我们考虑一下有关方面的历史发展,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证明宇宙有起源的证据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暗示,宇宙要不是不断在膨胀,就是不断在收缩。不过,这种说法却跟当时一般人的想法大有出入。那时候,人们都认为宇宙是恒稳不变的,就是爱因斯坦自己也没有例外。因此,爱因斯坦对广义相对论作出了修正。他在计算中加上所谓的“宇宙常数”,好使自己的理论跟人们的看法协调一致。

      可是,在20年代搜集到的证据令爱因斯坦也禁不住要承认,修正广义相对论是他“一生中所犯过的最大错误”。当时,人们用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山上一台口径达254厘米的巨型望远镜作过多次观测后,证明宇宙确实正不断向外膨胀!

      从前,人即使用最大型的望远镜观测太空,也只能辨认出地球所处的银河系里的个别星体。无可否认,观测者早就留意到有些发出朦胧的光称为星云的天体,但他们都以为,这些呈旋涡状的气体物质是在银河系的范围以内的。不过,当埃德温·哈勃用威尔逊山上强有力的望远镜观测星云时,他却看到了星云里的一颗颗星。最后,这些光线朦胧的天体被鉴定为是一些像银河系一般的星系。事实上,据目前估计,宇宙有500亿到1250亿个星系,而每个星系都由亿万颗星所组成!

      20年代后期,哈勃又发现星系一律都在退行(远离银河系而去);星系跟地球的距离越大,退行的速度就越高。天文学家是利用摄谱仪来决定星系的退行速度的。摄谱仪内的棱镜把从遥远天体而来的光加以折射,分离出组成光的各种颜色,从而形成光谱。

      如果星系正远离地球而去,星系的光谱线就会向红色端位移,这种现象称为红移。相反,星系要是越来越接近地球,光谱线就会蓝移。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邻近几个星系外,所有已知星系的光谱都属于红移一类。因此,科学家断定宇宙的确正有规律地向外膨胀。至于宇宙膨胀的速度,则只须量量星系的光谱线红移的程度,就能按照公式计算出来。

      科学家知道宇宙正不断在膨胀后,作出什么结论呢?一个科学家请人把宇宙膨胀的过程倒过来想想。换句话说,把正在膨胀的宇宙想象为一部电影片子,然后把片子倒过来放,那么就可以看到宇宙较早时候的模样。这样,宇宙就不是在向外膨胀,而是在往内收缩了。最后,宇宙收缩成为一点,也就是宇宙的起点。

      1993年,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黑洞、发展中的宇宙及其他论文》。霍金在书中下了这么一个结论:“凭已知的科学知识,人可以预料宇宙必然是有开始的。”

      不过,几年前,许多人都不相信宇宙真的有个起源。例如,对于宇宙由一场“大爆炸”产生的说法,著名科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就不以为然。霍伊尔的论据之一是,如果宇宙真的有这么一个轰烈的肇始,科学家理应可以从宇宙某些角落找到丁点儿证据,也就是说,他们该可以在太空中看到大爆炸的余辉,找着若干遗留下来的辐射。那么,搜索这些背景辐射的结果显示什么呢?

      据1998年3月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大约在1965年,“天文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背景辐射(即大爆炸的遗迹)弥漫着整个宇宙,而且分布得均均匀匀”。文章还说:“[大爆炸]学说看来可以确立了。”

      可是,在往后的日子,有些科学家却质疑实验的结果。他们说,大爆炸宇宙模型要是正确无误,人们探测到的辐射信号为什么一直丝毫没改变过呢?在宇宙诞生时,宇宙某些区域的温度一定要较低,密度则较高,物质才能凝聚起来成为星系。但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地球表面 所做的实验,却没显示辐射有这种不规则的情况。

      因此,1989年11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把一颗叫做“宇宙背景探索号”的卫星发射到外太空去。科学家认为这颗卫星所发现的事确实意义重大。布洛克教授解释说:“在卫星上的差动式微波辐射计所录得的波纹,就是由亿万年前促使星系形成、宇宙诞生的同一股巨大波动所造成的。”

      证据显示什么

      人可以从宇宙有起源这件事推断出什么来呢?罗伯特·贾斯特罗说:“人也许可以把宇宙的起源归功于一场大爆炸,不过,你要是把它称为创世的一刻,也不算是言过其实。”曾一同发现宇宙背景辐射的天文学家之一的彭齐亚斯评论:“研究天文学的人接触到一件独一无二的事:起初什么都没有,然后宇宙就突然出现了。”负责“宇宙背景探索号”探索计划的组长乔治·斯穆特说:“我们所发现的事,正好证明宇宙是有起源的。”

      如果宇宙有开始或诞生的一刻,那么宇宙就必然有一位创造者。这个结论你认为合理吗?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对于“宇宙背景探索号”的发现,斯穆特说:“我们仿佛在窥探上帝。”

      坦白说,即使科学家近数十年来找不着有关的科学证据,世上千百万人早就对圣经开宗明义所说的一句话深信不疑。这节经文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1:1。

      可是,人不一定都乐意认同圣经这节言简意赅的经文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以往,对于宇宙有起源、有诞生的一刻这个说法,许多科学家都不表欢迎。”迈克尔·贝赫也写道:“由于科学家不喜欢从这个说法引伸出来的结论,所以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去发掘宇宙起源的其他可能性。”

      因此,要考虑的问题是:宇宙是自行产生的吗?它只是碰巧产生,还是由一个聪慧的创造者创造出来的?接着的文章所提出的证据会对你有启发作用。

  •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警醒!1999年 | 6月22日
    •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对于宇宙是由一位聪慧的创造者创造出来的说法,许多科学家都感到不是味儿。因此,他们推测宇宙是通过某种方式自行产生的,但一直以来,他们都无法自圆其说,解释事情的由来。

      事实上,1999年1月刊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问题所在。文章说:“大爆炸学说并没有阐述宇宙的起源。”因此,“要找一套可以取而代之的学说,这套学说就一定要解释清楚宇宙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可是,宇宙不知怎么的就自行产生了,你认为这个说法说得过去吗?物理学家查尔斯·汤斯评论说:“事实上,物理学家不是不想研究得比‘大爆炸’所说的更深入一点。要是可能,他们也希望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举个例,是某类波动促成的结果。不过,这要是真的,这种巨大波动是怎么样的波动呢?它本身又怎样产生?我个人认为,如果科学家单单从科学的角度入手,宇宙起源的问题看来就永不会有答案了。”

      今天,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本来并不存在,后来却通过某些方式产生出来。那么,科学家对支配宇宙的法则的认识,能帮助人了解宇宙可能是怎样产生的吗?

      “一事两面”

      有人说,物质和能是“一事两面”的。《科学美国人》说:“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而已。”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 2(能量相当于质量和光速平方的积),道出了两者的关系。公式显示,少许的质量或物质蕴含着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大学教授蒂莫西·费里斯说:“这条公式使人明白,为什么一个像橙子一般大小的炸弹,就足以把一个城市夷为平地了。”

      且看看事情的另一面。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因此,物质宇宙的诞生,也许就像一个宇宙学家所说一般,是“物质和能最可畏的蜕变,而人类却有幸瞥见了”。

      话虽如此,这种“蜕变”所需的物质和能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无法向人提供圆满的答案。饶有趣味的是,圣经这样描述上帝:“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天体]都不缺。”(以赛亚书40:26)不管上帝用什么方法创造出宇宙来,他显然有创造宇宙所需的大能大力。

      那么,科学证据有没有为人奠下基础,使人可以相信创造宇宙的那位,必然有绝顶的智慧和能力呢?看看宇宙诞生时的模样,人就自有分晓了。

      宇宙一诞生就秩序井然

      请想想这件事。核子弹爆炸时,物质不受控制地转化为能,只会造成大混乱。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不少地方给类似的炸弹摧毁净尽,就是个最清楚不过的例子。可是,我们的宇宙不但一点也不混乱,反而和谐一致、绚丽无比!请也想想,地球上生机蓬勃,生物更是千姿百态、种类纷繁。毫无疑问,要不是有某种智慧在背后指挥督导,这一切绝不能自然而然就产生出来!

      1998年11月9日刊的《新闻周刊》,再度分析跟宇宙诞生有关的种种发现。杂志说,从各种事实“看来,情形应该像创世记[圣经第一卷书]所说的一般,起初一片混沌,然后发生了一场极其猛烈的爆炸,释出了光和能,于是物质和运动就产生了”。请留意《新闻周刊》接着怎样解释,文章把宇宙的诞生和圣经就创世所作的描述相提并论的原因。

      “支配宇宙的力,不管是在宇宙诞生的时候,还是现在,都平衡得惊人(简直神奇?)。如果大爆炸的猛烈程度稍微不足,宇宙膨胀得不够迅速,宇宙很快(在几百万年内,也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不消多久)就会向核心塌缩了。相反,如果大爆炸的猛烈程度稍微强了一点,宇宙就可能变得过于稀薄,以致物质无法凝聚成为星体。老实说,(宇宙和生命碰巧产生的)机会微乎其微。在大爆炸时,物质和能跟宇宙空间的比例,一定要准确至1017分之一的程度才行。”

      《新闻周刊》仿佛已经认定宇宙是有个“调谐者”似的。杂志接着说:“只要出了一点儿差错(上一段说,偏差只可以在1017分之一的范围之内),……后果就不单是不协调,而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能永远退降,宇宙最终变成一片冰洋。因此,这个伟大的宇宙调谐者到底是谁呢?”

      天体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承认,科学家也认为“宇宙这么有条不紊,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还说:“任何完满的宇宙学理论,都必须能解释清楚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宇宙中的物质和能为什么没退降至惰性均匀的极限状态(学术用语即‘熵’)”,简而言之,就是要说明宇宙为什么没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

      不愿相信的原因

      “宇宙这么有条不紊”,背后就该有个伟大的组织者才对。你认为这样的推理站得住脚吗?一般人大致上都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无神论者却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信无神论咯!费里斯教授写道:“请恕我直言。无神论只是一种信仰罢了。”他还声言,“如果科学家在研究宇宙时,真的可以完全排除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就好了。

      像费里斯所说的一样,今天不少人执意否定上帝的存在,但要这样做并不容易。例如,天文学教授乔治·格林斯坦考虑过不少证明宇宙是由设计而来的证据之后,他写道:“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巧合’绝不可能是纯粹出于机遇碰巧发生的。”即使这样,格林斯坦却仍然一口咬定,“这些‘巧合’不是上帝所促成的”。由此可见,有些科学家一心要维护心目中的正统科学信仰,因此即使推断合情合理,也都拒诸门外。

      不过,著名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一度持守的“信仰”在后期却显然有所动摇。在80年代,霍伊尔承认说:“要是按常理对事情作出推断,就的确应该有智慧非凡的一位,一直支配着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法则。在自然界里,没有什么力是不受指引或控制的。对我来说,从事实计算出来的数字就是如山的铁证,以上的结论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余地的。”

      饶有趣味的是,早在现代科学研究渐露曙光的时候,牛顿爵士已表达类似的想法。牛顿爵士被自己发现的物理法则深深打动。他写道:“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星系真是美不胜收。不是有个聪慧的大能者在督导和掌管这一切,又是什么呢?”

      牛顿和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了运动定律。请考虑有关定律产生的其中一个结果。

      星际穿梭为何可行

      17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天体运动定律。《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这些定律“是用来决定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和策划太空旅程的”。1687年,牛顿又公开发表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百科全书说,牛顿的定律“像开普勒的一样,为策划太空旅程奠下了基础”。何以见得呢?

      因为,人可以利用这些定律,计算出天体在某个特定时刻的位置。这是怎么可能的呢?由于天体(包括地球、月球在内)周而复始不徐不疾地运行,一切在意料之中,因此科学家能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的位置来。举个例,月球绕着地球转,平均时速是3700公里,在一个月少一点的时间内环绕地球一周,可预计的程度极高。同样,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速10万7200多公里,情况也尽在掌握之中。

      科学家作过运算后,就可以肯确地知道,月球在未来某个特定时刻会运行到哪儿。因此,在策划飞往月球的旅程时,人可以使太空船在月球按照轨道再多走数千公里之后跟月球相遇。只要人们操纵得当,太空船又有足够的燃料,太空船就会在特定时刻跟月球遇上和登陆月球了。

      科学家为什么可以分毫不爽地预测天体的运动呢?第一个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宇航员(太空人)约翰·格伦,赞叹宇宙秩序井然时说:“这是碰巧发生的吗?……我才不信。”他又说:“必定是某个伟大的力量把地球送进轨道去,同时使它继续按着轨道运行下去的。”

      类似地,支配宇宙的法则也叫太空科学家冯布劳恩博士肃然起敬,因而说出以下这番话来:“到目前为止,由人指挥的太空旅程……让我们看到的,只是浩瀚宇宙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不过,通过这扇小窗,人有幸窥见宇宙种种奥妙难解之处,对造物主存在的说法就更加确信不疑。”

      知名物理学家兼前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狄喇克也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也许可以说,上帝是一位卓尔不群的数学家;他在创造宇宙时,运用了非常高深的数学。”

      那么,在一切奇妙创造的背后,智慧卓绝的伟大数学家到底是谁呢?

      谁是创造者?

      如果人路过陌生的地方,无意中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而房子四周的草地修葺整齐,花园里百花盛放,那他会认为这一切是碰巧发生的吗?他要是这样想,就真是荒谬极了。毫无疑问,一切都归功于出色的建筑师和技巧高超的园艺家才对。

      同一道理,比房子复杂得多的宇宙也一定是有创造者的。在圣经里,创造者向人披露了自己的名字。他说:“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以赛亚书42:8)有些人对上帝伟大的作为赞叹不已,他们的话也给写在圣经里。其中一个说:“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你配得荣耀、尊荣、力量,因为你创造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是由于你的旨意才存在,才创造的。”——启示录4:11。

      耶和华除了向人透露他为自己起的私有名字之外,也通过自己的话语圣经向人指出,他的旨意是创造地球做人类的家园。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提出保证,上帝的话语是值得信赖的。耶稣说:“你的话语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

      不久之前,一份科学杂志说:“从前,人们不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可是,对于人类存在的原因,我们却跟从前的人没有两样,依然是茫无头绪。”对于人类存在的原因,上帝的话语倒提供了答案。请仔细想想下一篇文章所提出的答案。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