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基提的船”,越洋过海
    守望台2007年 | 10月15日
    • 塞浦路斯人与大海

      从海底和墓址中发现的考古证据,还有古代文献的记载和陶器上的绘画,我们可以窥见塞浦路斯船的模样。早期的塞浦路斯人造船技术娴熟。塞浦路斯岛上森林密布,隐蔽的海湾是天然的港口。树不但可以用来造船,还可以用来加热炼铜。塞浦路斯正是因为盛产铜这种自然资源而闻名于古代世界的。

      塞浦路斯的出口贸易如此繁荣,自然逃不过腓尼基人的注意。腓尼基人沿着自己的贸易路线在各处建立了殖民地,塞浦路斯的基蒂翁就是其中之一。(以赛亚书23:10-12)

      显然,腓尼基的泰尔沦陷之后,有些泰尔人到基提来避难。航海经验丰富的腓尼基殖民者,很可能对塞浦路斯人的海战技术有很大的贡献。基蒂翁的战略位置也为腓尼基的船只提供了绝佳的保护。

      活跃的国际贸易

      在地中海东部,这一时期的远古贸易令人眼花缭乱。商船把塞浦路斯的贵重商品运往克里特、萨迪尼亚、西西里和爱琴海的诸岛。人们在这些地区发现了许多来自塞浦路斯的瓶瓶罐罐。在塞浦路斯也发现了大量精致的迈锡尼(希腊)陶器。一些学者化验分析那些在萨迪尼亚发现的铜锭,相信这些铜锭产自塞浦路斯。

      1982年,在土耳其南部离岸不远之处,有人发现了一艘公元前14世纪晚期的沉船残骸。水下打捞出的宝藏琳琅满目,有相信产自塞浦路斯的铜锭,有琥珀、乌木、象牙和迦南人的罐子,也有迦南的许多金银饰物,还有圣甲虫形宝石和其他产自埃及的物品。人们为船上的陶器做陶土分析,其中一些报告显示,这艘沉船可能是塞浦路斯的船。

      有意思的是,约莫在那段估计是船难发生的时期里,巴兰说出“寓意深长的话”,提到基提的船。(民数记24:15,24)显然,那时塞浦路斯的船在中东已赫赫有名。这些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商船

      从塞浦路斯的阿马苏斯古城的墓室中,发掘出很多陶土做的船模型。这些宝贵的发现展示了塞浦路斯船的样式,其中一些船模型在博物馆展出。

      从船的模型可以看出,早期的船显然主要用于和平的贸易活动。较小的商船通常需要20个桨手。船体设计得又宽又深,便于在塞浦路斯沿岸运送短途的乘客和货物。老普林尼提到,塞浦路斯人所设计的一种轻巧小船,虽以人手用桨驱动,却可以负重90吨。

      此外,人们也发现了一些较大的商船,体积跟土耳其离岸不远处发现的沉船差不多。有些商船能负载多至450吨的货物在大海航行。大船上的桨手可能多达50名,每边25人;船体长达30米,桅杆高度超过10米。

      圣经预言中的“基提”战船

      耶和华的灵启示人这样宣告:“必有船只从基提的海岸来,他们必苦待亚述”。(民数记24:2,24)这个预言应验了吗?塞浦路斯的船和预言的应验有什么关系?这些“从基提的海岸来”的船只,并非在地中海航行的和平商船,而是带来苦难的战船。

      随着作战需要的改变,战船的基本设计也改良了,变得速度更快、作战能力更强。在阿马苏斯发现了一幅画,塞浦路斯最早的战船可能就像画上描绘的那样,又长又窄,船尾朝上向内弯曲,很像腓尼基的战船。画中战船的船首有撞角,从船尾到船首的两边都装上圆盾。

  • “基提的船”,越洋过海
    守望台2007年 | 10月15日
    • 在亚历山大大帝围攻泰尔期间(公元前332年),塞浦路斯人支持他,并提供由120艘船组成的舰队。塞浦路斯的三王还亲自带领舰队协助亚历山大。他们一同围攻泰尔七个月,泰尔终于陷落,圣经的预言就应验了。(以西结书26:3,4;撒迦利亚书9:3,4)亚历山大为了报答塞浦路斯的王,就赋予他们特别的权力。

      预言异乎寻常地应验了!

      公元1世纪的历史学家斯特拉博记述,亚历山大曾使塞浦路斯和腓尼基的舰队到阿拉伯参战。这些船只轻便而且容易拆卸,所以,在短短七天之内就到了叙利亚北部的底比斯(提弗萨)。(列王纪上4:24)从那里可以顺河而下,到达巴比伦。

  • “基提的船”,越洋过海
    守望台2007年 | 10月15日
    • [第17页的图片]

      绘有塞浦路斯船只的瓶子

      [鸣谢]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of the Director of Antiquities and the Cyprus Museum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