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我真的可以成为上帝的朋友吗?
    警醒!1995年 | 7月22日
    • 像以上提及的迈克尔一般,有些青年在未认识耶和华的标准之前,他们也可能胡作非为。然而,凭着耶稣所献的赎价祭物,人过往所犯的罪,不论有多严重,都可以获得赦免。圣经向我们提出这项令人鼓舞的保证:“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9)可是,他必须采取行动表明自己体会上帝这项洁净的安排。使徒保罗指出一条可供应用的原则:“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哥林多后书6:17,18)知道人若愿意改邪归正,上帝便会收纳他作为朋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 我真的可以成为上帝的朋友吗?
    警醒!1995年 | 7月22日
    • 你若失足犯了大错又如何?

      杜尔由敬虔的父母养育成人,但由于不良的交往,他在18岁时犯了性不道德。他承认说:“我知道这样行是错的,但我因为想享受片刻的欢娱,所以继续这样行。”过了相当时间之后,杜尔看出自己的行径是有害的。他承认说:“我看出这些所谓朋友只是利用我提供金钱和享乐而已。”他于是采取行动跟耶和华重新建立友谊。但他却面对一个重大障碍,使他无法继续进步。

      杜尔吐露说:“使我却步不前,很难重返组织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自己一无可取;在耶和华眼中是个千古罪人。虽然知道他是一位良善的上帝,也会多多包容我的过犯;但由于我是这么罪孽深重,看来他根本没有可能饶恕我。”然而,杜尔后来得到会众长老的帮助,后者跟他仔细查考圣经中有关玛拿西的记载,他终于得以冲破这道心理障碍。

      谁是玛拿西?他是古代犹大国的一位君王。圣经指出,他自幼便受到敬虔的父亲希西家教导要爱戴耶和华。但由于父亲去世,他在12岁便继位。此后,他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他舍弃耶和华,转而崇拜巴力。这种崇拜是以极度不道德和放任的性生活著称的。玛拿西“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通过多位忠信的代言者,“耶和华警戒玛拿西和他的百姓,他们却是不听。”结果,正如耶和华向他们所宣告的判决一样,玛拿西最后以囚犯身分被人用锁链锁住,掳到巴比伦去。——历代志下31:20,21;33:1-6,10,11。

      玛拿西后来反省自己过去的恶行,再跟他所记得有关耶和华的律法作一比较,他感到非常内疚,于是恳求上帝饶恕他。他在上帝面前卑屈自己,“他祈祷耶和华。”上帝“就允准他的祈求,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不错,‘具温厚慈悲的天父’会乐意让悔改的犯过者再次亲近他。玛拿西亲身经历到上帝的慈悲之后,“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上帝。”——历代志下33:12,13;哥林多后书1:3。

      既然耶和华能够重新接纳玛拿西,照样,如果今日误入歧途的青年衷诚悔改的话,他也必定会让这些人与他恢复关系。杜尔由于响应会众属灵牧者的帮助,他终于清楚看出上帝是“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的。——诗篇103:9。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