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灾难会重演吗?
    警醒!2005年 | 12月22日
    • 灾难会重演吗?

      回想数十年前,很多东西都古朴无华,令人神往。例如,在西方世界,马车随处可见,人们身穿长裙,头戴高顶帽。可是,那又是一段可怕的日子,世界各地不少人都被夺去生命。什么原因?

      虽然当时战火连天,但这里要谈的,不是战争造成的祸害;而是另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也就是在1918-1919年爆发,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具杀伤力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由于欠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有大量患者死亡。千百万体魄强健的青年也被感染,结果英年早逝。尸体多得埋葬不了,只好堆积起来。有些城镇和村落,居民全部死于非命。

      这些事发生于大约85年前。我们知道这场疾病的成因吗?类似的灾难会否重演?如果会,我们又可以怎样保护自己呢?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你知道圣经很久以前已经谈到瘟疫会在我们这个时代蔓延吗?(路加福音21:11;启示录6:8)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是否应验了圣经的预言呢?接着的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第3页的图片]

      美国费拉德尔菲亚,人们正准备埋葬西班牙流感患者的尸体

      [鸣谢]

      Library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Philadelphia

  • 前所未有的瘟疫
    警醒!2005年 | 12月22日
    • 前所未有的瘟疫

      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仍未结束。虽然交战双方的敌对形势接近尾声,各国仍然封锁新闻消息。西班牙并没有卷入战火,传媒可以自由报道国内不同地方都有国民染病,以及大得惊人的死亡数字。故此,这场疫症得了众所周知的名字——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这场大流行病在1918年3月爆发。a不少研究人员相信,病源地是美国堪萨斯州。显然,随着美国士兵抵达法国,病毒也散播到这个国家。1918年7月,死于流行性感冒的人大幅增加过后,高峰期似乎已经过去。当时的医生们,有谁知道这场大流行病正“整装待发”,要杀害更多人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11日结束,那时举世欢腾。但讽刺的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瘟疫在世界各地爆发。这个可怕的敌人成为国际头条新闻的主角。在那个时代,很少人能置身事外,人人都谈虎色变。一位深受尊重的流感专家指出:“1918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缩短了超过十年。”究竟这场瘟疫怎样与众不同呢?

      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

      西班牙流感和其他流行病最显著的分别是,患者通常突然病发。有多突然呢?约翰·巴里在新书《大流感》中,引用一些例子,表明这个病来得多么突然:“在里约热内卢,医科学生齐罗达库尼亚正在等电车,一个男子上前问他一些事,声音完全正常。突然,那个男子倒下来,就一命呜呼了;在南非开普敦,查尔斯·刘易斯正要乘电车回家,车程有5公里。他一上车,票务员就倒地死去。在接着的5公里,有六个人上车后不久相继死去,包括司机。”他们全都死于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另一个分别就是,这场流感使社会大起恐慌——因有太多未知数而惊恐。当时,对于这种疾病的成因和实际传播的途径,科学家都茫无头绪。到处都实行公众卫生措施:港口被隔离,戏院、教堂和其他公众场所都被关闭。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藩市,当局下令所有居民戴上纱布口罩。任何人没有在公众地方戴上口罩,就会被罚款或收监。可惜,这些措施似乎没有一样奏效,只因为推行得不够彻底、不够及时。

      人们害怕,也是因为这种流感“不分皂白”,防不胜防。1919年的大流行病,受害者不只是老人家,年轻力壮的也染病而死,原因至今依然未明。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年龄大都介乎20至40岁。

      还有,这场流行病横扫全球,连热带岛屿也受到波及。1918年11月7日,流感随船入侵西萨摩亚(现今的萨摩亚),那里本有3万8302个居民,其中百分之20在两个月内死了。世上各大国都难逃一厄。

      再者,这场灾病威力惊人。例如,这种疾病早就侵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拉德尔菲亚,而且异常厉害。1918年10月中旬,该地棺木严重短缺。历史家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指出:“一名棺木工匠说,如果他有存货的话,他能在两小时内卖出5000副棺材。有时,市镇停尸所里,尸体的数目是棺木的10倍。”

      跟历史上任何同类型的流行病相比,西班牙流感在较短时间内杀死了更多人。据估计,全球2100万人死于这个疾病,有些专家却认为这个数字其实低于实际死亡人数。今天,一些流行病学家认为,死亡人数应该是5000万,甚至是1亿之巨!上文提到的作家巴里指出:“关于这场流行性感冒,1年内死的,比100年内死于中世纪黑死病的人还多;24星期内死的,比24年内死于艾滋病的人更多。”

      一年内,死于西班牙流感的美国人,多于两场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总和,数目之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作家吉娜·科拉塔解释:“如果类似的瘟疫在今天发生,在美国又有相同的死亡率,那么,150万美国人就会因此丧命。把每年死于心脏病、癌症、中风、慢性肺病、艾滋病和早老性痴呆病的人通通加起来,还不及这个数目。”

      简而言之,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流行病。科学可以帮得上忙吗?

      科学爱莫能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医学看来有长足的进步。甚至在大战期间,医学界也夸耀他们在控制传染病方面的成就。与此同时,《妇女家庭杂志》宣称,美国人不用再预留房间摆放亲人的遗体,供人瞻仰了。杂志说,从此这类房间大可改做客厅。但没多久,就出现了西班牙流感,而医学界对这场大疫症似乎束手无策。

      克罗斯比写道:“1918年,所有医生都经历20世纪医学上最严重的挫折。但如果着眼点是确实的死亡人数,他们经历的就是历史上最惨痛的挫折。”为免把一切责任完全归咎于医生,巴里指出:“其实科学家完全明白这疫症对人类有多大威胁,也知道怎样治疗继发的细菌性肺炎,更发出警告,呼吁人注意公众卫生,美国成千上万的人就可能因此而活命。可惜,政客们忽视了这些警告。”

      85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这场可怖的大流行病又知道多少呢?它的成因是什么?会卷土重来吗?如果会,我们能抵受得住吗?答案可能令你大感意外。

      [脚注]

      a 疫症是在一个地方,例如社区、市镇或整个国家爆发的疾病。大流行病则是在全球蔓延的疫症。

      [第6页的精选语句]

      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年龄大都介乎20至40岁

      [第4页的图片]

      191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卡农城的一班学生

      [鸣谢]

      Courtesy, Colorado Historical Society, 10026787

      [第4,5页的图片]

      一个警官

      [鸣谢]

      Photo by 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第5页的图片]

      棒球员戴上口罩保护自己

      [鸣谢]

      © Underwood & Underwood/CORBIS

  • 流行性感冒——今天知道什么?
    警醒!2005年 | 12月22日
    • 流行性感冒——今天知道什么?

      事情发生于1997年。在阿拉斯加的苏厄德半岛,盖满冰雪的寒带草原上,有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小村庄。一位科学家面对着一个少妇的尸首,是他跟四个爱斯基摩人合力从永久冻土里掘出来的。这个妇人死于1918年的那场流感,从此就长眠冰下。

      到这时候才研究少妇的尸首,还有什么价值吗?那位科学家希望仍可从她的肺部找到导致流感的因子。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先进的遗传基因技术,把因子分离出来,加以研究。为什么这些资料可能有用?要知道答案,就要先明白病毒如何运作。还有,病毒是怎样变得这么危险的。

      致命病毒

      今天,我们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种病毒导致。人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病毒就可能随飞沫而传染他人。a无论世上哪个地方,都可以找到这种病毒。在热带地区生活的人,整年都有机会受感染。在北半球,流感高峰期是11月至3月,南半球则是4月至9月。

      甲型流感是最危险的流感病毒,比很多病毒都要细小。这种病毒通常呈球状,表面有凸出的部分。病毒一旦入侵人类细胞,就会大量繁殖。通常在10小时内,10万至100万个新复制的流感病毒就会从细胞中倾巢而出。

      这细小生物的一个可怕之处是它很快变种。由于这种病毒实在繁殖得很快(比艾滋病毒快得多),繁衍出来的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可以逃过免疫系统的防卫。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年都有不同的流感病毒出现。它们带着一套新的抗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很难辨认得出。如果抗原完全改头换面,免疫系统就无计可施了,一场大流行病可能继而爆发。

      还有,流感病毒也会感染动物,从而影响人类。专家相信,鸡鸭等禽鸟所感染的病毒,可在猪的体内生存。而人类所感染的病毒,同样可以在猪的体内生存。

      因此,当猪只同时染上两种病毒——一种专感染动物,另一种多感染人类——这两种病毒的基因就会混合起来。一种全新的流感遂即产生,而我们对这新品种是没有免疫力的。在一些农业地区,家禽、猪只和人类毗邻而居,亚洲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有人认为这大多是新型流感的源头。

      为何如此凶狠?

      1918-1919年的那种流感病毒引发肺炎,继而夺去年轻人的性命,究竟原因何在?虽然那个年代的病毒没有存活到今天,科学家却一直相信,如果找到冻结了的病毒样本,就能把完好无缺的核糖核酸分离出来,从而了解为什么这种病毒的威力如此强大。事实上,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若干成功。

      正如本文起头提及,多亏阿拉斯加那具冰封的遗体,一队科学家已成功辨认出1918-1919年流感病毒大部分的基因,也大致完成基因排序。可是,科学家仍不了解为什么这种流感有这么强大的杀伤力。然而,感染猪只和禽鸟的流感病毒显然是它的近亲。

      恶疾再现?

      很多专家认为,问题不是这种可恶的流感病毒会不会 再来,而是它会在哪个时候、以什么方式 再次横行。有些专家推断,大约每11年,就会有较大规模的新流感爆发,而大约每30年,就会有严重的新流感肆虐。根据这些预测,人类必然要面对另一场大流行病。

      2003年,医学期刊《疫苗》报道:“自从上一次全球流感疫症以来,35年已经过去了。但纪录上两场相距最远的大流行病,相差只有39年。”文章也说:“病毒也许会在中国或邻近国家出现,而且带有动物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或致命特征。”

      《疫苗》的这篇文章就这种病毒作出预测:“这病毒会在全球迅速蔓延,分多次爆发,扰乱各国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任何年纪的人都会发病,当中大部分人最终都会死去。甚至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医疗需求大增时,卫生部门看来都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种景象有多骇人?《大流感》一书的作者约翰·巴里评论:“恐怖分子拥有核子武器,正是各国元首的噩梦。然而,另一场全球流感同样叫他们寝食不安。”

      有何良方?

      你可能会问:“今天,有效的疗法找到了吗?”答案可说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抗生素能减低继发的细菌性肺炎的死亡率,一些药物更能有效对抗若干流感品种。如果医学界能准确地鉴别出流感病毒,而疫苗又能及时生产出来的话,医生就可以对症下药,为人注射适当的疫苗去抵抗病毒。这是好消息。那么,坏消息是什么?

      从1976年闹得满城风雨的猪流感,到2004年流感疫苗短缺,可见流感疫苗的发展波折重重。虽然,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在医学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和重大的成就,但始终未能找到根治顽强病毒的方法。

      既然如此,我们一定会想到这个令人忧虑的问题:1918-1919年的灾难会在今天重演吗?伦敦国立医学研究所发表的文章指出:“我们的社会环境跟1918年的颇相似:交通发展促成国与国之间大量人口流动;有些地区饱经战乱,卫生条件欠佳,人民营养不良;世界总人口达到65亿,而越来越多人在城市生活,弃置的废物使城市的基础建设日益残破。”

      美国一位深受尊重的专家总结说:“总之,每过一年,我们就更接近下一场大流行病。”这是否就等于说我们前景很黯淡,甚至毫无希望可言?不是的!

      [脚注]

      a 《病毒、瘟疫与历史》一书指出:“1500年左右,意大利人认为一些疾病受星体的‘影响’(‘influence’),所以叫这种病做influenza(流行性感冒)。”

      [第8页的图片]

      新流感品种可能源自农业地区

      [鸣谢]

      BAY ISMOYO/AFP/Getty Images

      [第8,9页的图片]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鸣谢]

      © Science Source/Photo Researchers, Inc

      [第9页的图片]

      研究人员研究1918-1919年流感病毒的样本

      [鸣谢]

      © TOUHIG SION/CORBIS SYGMA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