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守望台2008年 | 10月15日
-
-
[第18页的图片]
我和海外传道同伴阿斯特丽德·安德松(右)
-
-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守望台2008年 | 10月15日
-
-
“微笑的国度”
我在泰国的海外传道同伴是阿斯特丽德·安德松,能跟她工作实在是耶和华的恩赐。我们要乘货船7个星期才到达泰国。来到首都曼谷,我们看见到处都是闹哄哄的市场,纵横交错的水道是交通要道。1952年,泰国的王国传道员少于150个。
我们第一次看到泰语的《守望台》,就不禁想:“我们怎么可能会说这种 语言呢?”我觉得,声调要发得准确是特别困难的。比如,泰语里有个词khaù(音“靠”),如果用高降调去念,就是“米饭”的意思;如果用低平调去念,就成了“消息”的意思。起初,我们传道时本想说“我带来好消息”,却常常说成“我带来好米饭”,自己还不知道呢!闹了许多笑话后,我们终于学会这种语言。
泰国有个别称,叫做“微笑的国度”,这的确很贴切,因为泰国人都十分友善。我们最先获派到呵叻(现称那空叻差是玛),在这个城市服务了两年,后来被派到清迈。泰国人大多是佛教徒,对圣经很陌生。在呵叻,我跟一个邮局局长讨论圣经。我谈到族长亚伯拉罕时,局长因为听过这个名字,所以猛点头。谈了一会儿,我发觉大家所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人,他想到的是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在泰国教导诚恳的人学习圣经,真的是一件乐事。我们也从泰国人身上学到怎样生活得既简朴又快乐,这十分宝贵,因为我在呵叻住的第一个海外传道员之家没有电力和自来水。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学会秘诀”,“丰裕也好,匮乏也好”,都“懂得应付”。跟使徒保罗一样,我们亲身经历到,“靠着那赐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应付”。(腓立比书4: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