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理是什么?’守望台1995年 | 7月1日
-
-
彼拉多对真理表示怀疑;这种态度在今日十分普遍。许多人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换言之,对一个人来说是真实的事,对另一个人却不一定真实,因此两种看法都是“对的”。这种见解非常普遍,人们甚至为它起了一个名称:“相对主义”。你对真理也怀着这样的看法吗?若然,你是否未作过彻底查究就贸然接受了这种看法?即使你没有采纳这样的看法,你知道这种见解对你的生活有多大影响吗?
攻击真理
彼拉多并非第一个不相信有绝对真理存在的人。事实上,有些古希腊哲学家的一生致力于鼓励人要凡事都怀疑!在彼拉多之前五个世纪,被誉为欧洲形而上学之父的巴门尼德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无法获致的。被人公认为“最伟大的古代哲学家”的德谟克利特断言:“真理莫测高深。……我们所知的,没有一样是肯定的。”这些学者当中,最受人尊崇的莫过于苏格拉底。他说,他真正肯定的,只是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怀疑真理是可以获知的。例如有些哲学家说,既然知识是通过感官传达给我们的,感官有被骗倒的可能,因此没有任何知识是能够证实的。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决定把所有他认为是肯定的事重新加以考证。结果他抛弃了以前所信的一切,只有一项真理是他认为无法推翻的:“我思,故我在。”
相对论方兴未艾
鼓吹相对论的人不仅限于哲学家。这个主张受到宗教领袖所提倡,学校把这个见解灌输给学生,新闻媒介将它广传开去。几年前,美国圣公会会督约翰·斯庞说:“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应再认为自己拥有真理,别人非接受我们的见解不可。我们必须意识到,绝对的真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斯庞所主张的相对论跟今日大多数教士的见解类似;他们甘愿舍弃圣经的道德教训,转而鼓吹“人人都可以自下结论”的见解。例如,为了使同性恋者在圣公会内感到较“自在”,斯庞写了一本书,声称使徒保罗也是个同性恋者!
在许多国家,学校制度看来也提倡同一类的想法。阿伦·布卢姆在《关闭美国人的心窍》一书中说:“大学教授可以绝对肯定一件事:几乎每个入大学的学生都相信,或声称自己相信,真理是相对的。”布卢姆发现,如果他在这件事上挑战学生的信念,他们就会大感惊讶,“仿佛他竟对2+2=4这件事表示怀疑似的”。
这个世界也以其他无数方式助长类似的想法。例如电视和报章的记者看来关心讨观众喜欢过于关心报道事情的真相。有些新闻节目为了看来较戏剧化,甚至不惜窜改或伪造影片。在娱乐界,真理受到甚至更猛烈的攻击。我们的父母和先人所奉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早已被人弃若敝屣,时常更饱受人的嘲笑。
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相对主义其实代表头脑开明,因此对社会具有正面的影响。这真的是实情吗?相对主义对你有什么影响?你相信真理是相对的,甚至根本没有真理这回事吗?若然,你也许觉得寻找真理是枉费心机的事。这样的看法会对你的前途大有影响。
-
-
为什么要寻找真理?守望台1995年 | 7月1日
-
-
为什么要寻找真理?
许多宗教组织都声称自己拥有真理,而且热中于向人推介这些主张。然而,他们向人提供的所谓“真理”只是一大堆莫衷一是、叫人眼花缭乱的主张。这是否足以证明,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存在呢?并不然。
鲁杰罗教授在《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甚至有思想的人有时也声称真理是相对的;这令他感到意外。他解释说:“如果人人都自行决定什么是真理,就没有一个人的见解比别人高明了。所有主张都是同等的。如果所有见解都不分高下,又何必钻研任何问题呢?何必要发掘地下去解答考古学的问题?何必要调查中东紧张的原因?何必寻找医治癌病的药物?何必要探测银河系?除非有些答案比其他答案好,除非真理是与众不同的,而且不受别人的看法左右,否则这一切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事实上,没有人真正 相信世上并没有真理存在。在一些实际问题上,诸如医药、数学、物理律则,即使最坚定的相对主义者都会相信,有些事情是确凿不移的。假如我们不相信空气动力学的律则是绝对真理,试问有谁敢坐飞机呢?因此,能够证实的真理是的确存在的,在我们四周随处可见,我们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担保它们的可靠性。
相对主义代价高昂
相对主义最明显的错误是在道德方面,在这方面所造成的损害也最严重。《美国百科全书》指出这件事说:“有人曾认真怀疑,究竟人是否能够获悉……真正的知识或真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每逢人拒绝承认真理和知识的双重观念,将它视为不切实际或有害,人类社会就逐渐衰败。”
或者你已留意到人类社会正经历这种衰败。例如,圣经的道德教训清楚表明,性不道德是不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已很少被视为真理了。道德观应变论——“由你自行决定什么对你 来说是对的事”——是时下流行的主张。谁敢断言目前社会的腐败情况并不是 相对主义的看法所造成的恶果?毫无疑问,普世流行的性传染病、分崩离析的家庭、青少年怀孕等已足以将事情的真相显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