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干达201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12月,德国威斯巴登的基列分校派海恩茨·韦特霍尔茨和妻子玛丽安娜到乌干达,跟阿杰和阿里一起工作。刚抵达,韦特霍尔茨夫妇看见乌干达的弟兄,竟能在一个饱受破坏、危险重重的环境中兴旺起来,这令他们深受感动。
海恩茨说:“许多公共设施停止服务,例如没有食水供应,通讯瘫痪。政局仍然紧张。不止一次谣传会发生政变,军人在路上设置了许多关卡。枪击、抢劫无日无之,在晚上就更严重了。入夜之后,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人人都留在家里,希望和祈求没有不速之客,可以平平安安地渡过一个晚上。”
海恩茨和玛丽安娜在找房子做海外传道员之家。萨姆·魏斯瓦请他们在找到房子之前,跟他和家人一起居住。虽然萨姆是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但国内经济情况恶劣,严重影响他的收入,生活也不容易。他表现的慷慨实在难能可贵。
海恩茨说:“要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找房子确实很困难,我们最后也得在萨姆家里住了5个月。那段时期,我们彼此认识得更清楚。有时,他的大家庭一天只能吃一餐。但他们总是那么开心,孩子很听话,而且服从父母。由于城里的供水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孩子们要用头顶着一个盛满5加仑水的塑料油桶回家。我们传道回来,家里一定有饮用水。当然,我们学会了节约。例如,我们只用几升水洗澡,用过的水会留下来冲马桶。”
1983年4月,大约是海外传道员被逐出乌干达后10年,4个新海外传道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区找到房子做海外传道员之家。乌干达治安欠佳,各种物资也十分缺乏,造成许多难题,但本地弟兄的爱心足以弥补一切不便。
玛丽安娜说:“向人传讲好消息使我们感到非常快乐。乌干达人虔信宗教,大多数人都有圣经,也乐于跟我们讨论。他们平易近人,而且很有礼貌。虽然面对经济和其他难题,他们总是面露笑容的。
-
-
乌干达201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第107页的图片]
海恩茨·韦特霍尔茨和妻子玛丽安娜是德国第1届基列分校的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