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年轻人危机四伏
    警醒!2005年 | 4月8日
    • 年轻人危机四伏

      ■ 在美国,一名15岁学生开枪射杀同学,导致2人死亡,13人受伤。

      ■ 在俄罗斯,一帮十多岁青年酒后行凶。一个9岁女童惨遭杀害。她父亲和堂兄也被毒打,身受重伤。

      ■ 在英国,一名17岁男子殴打一个少年后把他刺死。这名青年向警方解释:“我起初没打算杀死他。但一见他流血,我就控制不住了。”

      这些骇人的暴行不是个别事件。我们也不能以为这些暴行只偶尔发生,就掉以轻心。《学校专业辅导指南》的一篇文章说:“青少年暴行是我们社会的大问题。”统计数字显示这绝非言过其实。

      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美国校园暴力事件的数字虽然下降了,“但学生仍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001年,约有二百万宗暴力案件(非致命)和偷窃是涉及学生的。受害者的年龄从12到18岁不等”。此外,校园欺侮弱小的事件也有增加。

      在美国,学生并不是青少年暴行的唯一受害者。同一的报告指出:“1997到2001年的5年间,祸及老师的校园罪案(非致命)约有130万宗,包括81万7000宗偷窃和47万3000宗暴力事件。”另外,“百分之9的小学和中学教师曾遭学生恐吓,百分之4的教师曾实际遇袭”。

      其他国家的情况又怎样?一家通讯社报道,“2003年,中国拘捕了6万9780名少年犯,比2002年增加了百分之12.7”。该项报道指出,“百分之70的少年罪行都是跟帮派活动有关的”。在日本,2003年的报告也显示类似的情况:在过去十年,一半的罪案都是年轻人犯的。

      毒品——为害青少年

      证据显示,年轻人也面对另一个危机,饱受伤害。美国国立麻醉药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在美国,约有一半中学生在未毕业前已开始吸毒。报告还说:“饮酒在现今的年轻人当中极为普遍。例如,到高中毕业前,每5个学生就约有4个(百分之77)曾豪饮;接近一半学生(百分之46)在初中二年级时已尝过酒精饮品。”

      性滥交

      在这个艾滋病蔓延的时代,乱搞性关系无疑十分危险,但许多年轻人却视之为无害的玩意。例如,在美国,一些青少年认为滥交是无伤大雅的,并把苟且的关系美化为“一夜情”。他们口中所谓“互相慰藉的朋友”就是指有性没爱的伴侣。

      作家斯科特·沃尔特把一些青少年所举行的派对形容为性爱派对。这些住在郊区的年轻人趁父母上班,就胡作非为。在一个派对上,一个女孩“声称要跟所有在场的男孩做爱。……参加的人有些只有12岁”。

      这样的事确实骇人听闻。但对一些研究青少年性行为的专家来说,一点也不感到惊奇。安德烈娅·彭宁顿医生写道:“我们留意到,过去20年间,青少年性滥交的平均年岁越来越小。小至12岁的少年就有性经验已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了。”

      《今日美国》的一项报道特别叫人忧虑,“在本国[美国],有口交行为的青少年数目正不断增加,……而且年纪还十分小。……这些年轻人坚信,‘口交不算是性行为’”。一个向一万名少女所作的调查显示,“八成的受访者自称是处女,然而百分之25曾有口交经验。在口交的人当中,百分之27说‘跟男人口交是逢场作戏而已’”。

      这个不道德的歪风也蔓延到其他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亚洲的青少年日益受艾滋病毒所威胁。他们放浪形骸,不少年纪轻轻已在性行为方面非常活跃。”报告还说:“对青少年而言,父母的‘亚洲道德观念’已不合时宜。他们不但有婚前性行为,而且时常有多个性伴侣。”

      年轻人还面对其他危机吗?加拿大的《妇女健康周刊》说:“百分之25,介于16至19岁的少女会患上严重抑郁。”其实抑郁症的病者是无分男女的。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指出,每年有多达5000名青少年自杀。报告表示,由于某些原因,“男孩的自杀率比女孩的高6倍”。

      无可置疑,现今的年轻一代的确危机重重。这些危机是怎样促成的?让我们看看。

  • 年轻一代四面受压
    警醒!2005年 | 4月8日
    • 年轻一代四面受压

      对年轻人来说,青春期可能是个动荡的岁月。进入发育期的青少年,纵然状态再好,也会受到新的感觉和情绪冲击。他们经常面对老师和同辈的压力,不断受到电视、电影、音乐和电脑的影响。因此,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把青春期形容为“年轻人的过渡期,一段充满压力和焦虑的时期”。

      说来遗憾,青少年往往因缺乏经验,都不懂得纾缓压力和情绪。(箴言1:4)他们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就容易误入歧途。例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研究显示,处于青春期或步入成人期的年轻人容易沾上毒品。”不良的行径如暴力行为、性滥交也常发生于这段时期。

      做父母的要是以为穷人或某些族裔才有以上的问题,这就大错特错了。现今的青少年不论家境富裕或贫穷,属于什么社会阶层,什么种族,都面对同样的困难。作家斯科特·沃尔特说:“如果认为一般的少年犯是个17岁小伙子、属于少数族裔、住在城市、贫穷的母亲要靠福利救济过活,你的看法就跟时代脱节了。现今,有问题的年轻人无分性别。他们可能来自中等或良好的白人家庭,也许不足16岁,甚至年轻得多。”

      年轻一代为什么四面受压呢?以往的青年人不也面对困难和诱惑吗?没错,但不能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正生活在圣经所说的“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提摩太后书3:1-5)年轻人身处的境况,面对的压力都是这历史时期所独有的。他们正受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看看。

      家庭状况起变化

      例如请想想,一般人的家庭状况起了什么变化。《心理学教育杂志》说:“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在18岁前经历父母离婚。”其他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报道。父母仳离,儿女常常为此十分难过。该杂志指出:“一般来说,刚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都差强人意。他们不但成绩欠佳,跟人相处困难,而且表现及不上与双亲、继父(或继母)同住的孩子,也落后于跟单亲生活多年的孩子。……此外,受父母离婚打击的孩子也经常受情绪困扰、缺乏自尊。”

      越来越多的妇女出外工作也令家庭状况产生变化。一个研究日本少年罪行的报告说,要是夫妇都上班,他们比有父或母留在家中的家庭较难照顾儿女。

      诚然,有些家庭确实需要 两份收入来维持家计。有时,父母出外工作可让儿女过较好的生活,却有其不利的地方。许许多多孩子放学回家时,家里空无一人。等到父母回家,也时常已疲倦不堪,有时还为工作上的问题而烦恼。结果怎么样?父母疏于管教儿女。一个年轻人抱怨说:“爸爸妈妈很少跟我在一起。”

      不少人认为,父母玩忽职守对青少年的长远福利没有好处。罗贝尔·萧伯纳医生说:“在过去三十年,父母教养儿女的方式起了很大变化。在我来看,这孕育了一代感情淡漠、跟人缺乏沟通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有困难,而且不受约束。一些父母受物质主义和出人头地精神影响,只顾埋头工作、花费金钱,以致没有时间培养亲子关系。”

      年轻人的福利还受到另一个威胁:父母要是都出外工作,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就会无人监管,很容易惹上麻烦。

      教儿新法惹争议

      父母对管教的看法也对年轻一代造成影响。罗恩·塔费尔博士坦言,“许多父母放弃了教养儿女的天职”。要是这样,孩子在成长时就很少或甚至没有受到指导和约束了。

      有时候,父母管教的方式看来跟童年不愉快的经历有关。他们不想对儿女诸多限制,希望跟儿女保持友好关系。一个母亲承认:“我对孩子太松了。以往父母对我很严,我想有个改变。结果我错了。”

      父母怎样做过了头呢?《今日美国》指出:“一个新近的调查访问了约600名在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加利福尼亚州戒毒的青少年。百分之20曾跟父母一起吸毒,约百分之5承认,父母教他们吸毒,通常是吸食大麻。”父母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呢?一个母亲说:“我告诉女儿,我情愿她在家里吸毒,起码我知道她在干什么。”有些父母竟然认为,跟儿女一起吸毒可促进亲子关系。

      媒体的冲击

      媒体是另一强大的影响。研究员马里塔·莫尔在一个调查指出,美国的年轻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48分钟在电视或电脑屏幕前。

      这真的对青少年有害吗?《科学》周刊的一篇文章报道,“美国的六个主要专业协会”包括美国医学协会一致认为,“儿童的暴戾行为”跟媒体渲染暴力有关。该周刊评论:“社会比以前更暴力,传媒难辞其咎。专家虽完全赞同这看法,媒体却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也没有让公众得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例如,请想想时下的MTV。有些MTV大胆露骨,描绘性爱的程度令不少父母感到震惊。MTV真的会影响年轻人的行为吗?对500个大学生所作的一个研究发现,“渲染暴力的歌词助长好勇斗狠的思想和情绪”。一个新近的研究指出,“青少年要是经常观看以帮派为题材的吟快板MTV,就很可能把其中的色情和暴力行为带到现实生活里”。该研究访问了500多名少女,结果显示,沉迷于这类MTV的年轻人容易牵涉在打老师、性滥交等不良行为中,也较易被抓上警察局。

      青少年与电脑

      近年来,电脑对青少年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儿科杂志》说:“近几十年来,拥有电脑的家庭急剧增加。在全国[美国],家里有学龄子女(6至17岁)的住户,三分之二拥有电脑。……家里有3至17岁子女的住户,拥有电脑的比率从1998年的百分之55升至2000年的百分之65。”电脑也在其他国家日渐普及。

      但是,年轻人不一定要拥有电脑才可使用电脑。据一名研究员说,“约百分之90,年龄由5至17岁的青少年经常使用电脑,当中有百分之59有上网的习惯”。电脑让年轻人获得大量资讯,这是前所未见的。他们如果使用得有分寸,而成年人也给予适当的监管,电脑能大大造益年轻一代。很可惜,不少家长并没有给予儿女任何限制。

      研究员莫尔的报告说明了上述的情况。莫尔在一份教育杂志说,据2001年关于上网情况的调查发现,“百分之71的父母认为自己‘很清楚或大致知道’孩子网上的活动。孩子被问及同样问题时,百分之70说,父母对他们的上网情况‘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调查还显示,“百分之30的9至10岁孩童曾进入网上的私人和成人的聊天室。这个情况在较大的孩子中更为严重:11至12岁的有百分之58;13至14岁的有百分之70;15至17岁的则有百分之72。……英国一个关于住户上网情况的调查指出,7个父母中就有一个不清楚儿女在网上观看什么”。

      年轻人要是在无人监管下上网,可能会接触到色情作品。这只是坏处之一。上文提及的塔费尔博士慨叹说:“儿女不但在学校,还在网上结交朋友。他们常常在网上跟其他孩子聊天,但这些人通常是我们无法跟其会面的。”

      事实清楚表明,年轻一代正四面受压,面对的问题都是以往世代所没有的。难怪许多青少年的表现都叫人忧心。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

      [第6页的精选语句]

      “在过去三十年,父母教养儿女的方式起了很大变化。在我来看,这孕育了一代感情淡漠、跟人缺乏沟通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有困难,而且不受约束。”——罗贝尔·萧伯纳医生

      [第6,7页的图片]

      家庭状况随着更多妇女出外工作而改变

      [第7页的图片]

      年轻人若无人监管,很易惹上麻烦

      [第8页的图片]

      不少研究员认为渲染暴力的MTV跟暴力行为密切相关

      [第9页的图片]

      你知道儿女在网上观看什么吗?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