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吃的東西
當我們談到糧食時,世上有些地方的人會認為這包括每日至少進食一次肉類,還有各種蔬菜、水果、甜品和飲品等。
可是,世上有成千上萬的人也許終其一生少見或未見過肉類。他們的經常食物不外乎幾種,例如三餐米飯,只有蔬菜佐膳。也許偶然會有一塊魚或肉。這種情況若不是由於當地沒有較佳的食物供應,便是人們太窮而買不起。
可是世界各地的人卻另有多種食物可以療饑。
糧食是什麽?
糧食的定義是“為了發育或恢復健康的目的而吸收或攝取到生物體内的營養物質。”亦即“供給養分、促進發育和維持體力的任何東西。”
鑑於這項定義,看來存在於植物、動物和昆蟲世界中的所謂糧食實際上是無窮的。例如,在植物方面,今日人類很不幸地只靠幾種基本作物為食。但在歷史上的多個時代,人類曾經取食數千種不同的植物。
一群科學家報導有30種少為人知的熱帶植物可供食用,但目前還未為人所用。非洲一位科學家指出,那裏的植物有數千種之多,但只有幾種被人使用,例如玉蜀黍、米和甜薯等。這些植物卻是從其他文明“借來”的。
不同的食物
有人聲稱少為人知的作物太奇怪而不可吃。一位科學家答道:“請記得,差不多凡物都在某些地方為某些人所吃。”
例如,一位科學家推薦用蚯蚓混合其他食物成為一個高蛋白質來源。你對這項建議感覺驚異嗎?《科學文摘》報導,一位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家政學的女子“的確經常以昆蟲為食,她喜愛的食物包括白蟻、草蜢、蜜蜂、穀蛀或麪粉甲蟲。”
幾位食物品嘗家會試食她研製的“佳肴。”他們食後有甚麽感想呢?在嘗過牠的白蟻肉飯、蜜蜂雲吞湯、“占美利”麪包(含有磨碎的蟋蟀或草蜢)之後,專家們的反應熱烈。其中一位成員説:“我喜愛白蟻肉飯。”
美國人類學家區伯利·威廉士試食用鱈魚所製的“魚燒餅”,還有毛蟲、燒草蜢、蝴蝶、蚯蚓和蜜蜂餅乾等。他的反應?“我知道這些食物有時聽來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你若不作任何想像,它的味道吃起來和蝸牛不相上下,把蝗蟲或蟑螂剝殼來吃也和剝蝦差不多。”
態度各異
既然各地的人從生物學説來是相同的,所有人都可用同一種類的養分維生。那末,為甚麽不是人人都可吃别人所吃的食物呢?
因此,當你聽到某地的人吃狗、貓、大鼠、小鼠、蛇、青蛙、蚯蚓、馬、猴、或象時,你有甚麽感想呢?你會感到不安嗎?不論你的想法怎樣,請記得你視為珍貴的佳餚可能是别地的人認為可厭的。
因此,難題也許不在乎以甚麽作為食物。對食物的好惡視乎你在那裏出生以及童年習慣吃些甚麽而定。宗教信仰或文化背境對此也有影響。
例如,在北美長大的人聽到非洲若干地方的人喜吃蚯蚓而震驚。同樣,在非洲長大的人對於歐洲或美洲人以青蛙為肉食而感到可厭。
居於印度的人聽到歐洲人和美洲人以牛肉為食而大感憤怒。回教徒認為吃豬肉是瀆聖的,有些歐洲人對於使用玉蜀黍作為成人糧食感到可笑,但某幾種玉蜀黍卻大受其他的人所歡迎。
平衡的看法
因此,對别人所吃的食物感到怪異或嫌惡其實大部分是心理問題。既然世上有些地方的人能吃這些東西而養生,從身體的立場看來誰也可以從這些東西攝取養分。
人的四週充滿各種食物。但揀飲擇食的性格卻造成喜好和厭惡。這在豐足的時候也許不成問題,但在饑荒時候就有營養不足之患了。
頗有趣地,關於人類原始的食物供應,聖經説:“我[上帝]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1:29)後來上帝補充説:“凡活着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唯獨肉帶着血,那就是牠的生命,你們不可吃。”——創世記9:3,4。
上帝顯然預備了種類繁多的植物、動物和昆蟲供人作為食物而養生。因此我們進一步從聖經獲知,“凡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着領受[作食物],就沒有一樣可棄的。”——提摩太前書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