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8 12/8 15-17頁
  • 我怎樣才能“孝敬父母”?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怎樣才能“孝敬父母”?
  • 警醒!198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正確的態度
  • 恭敬的言辭
  • 需要有洞察力
  • 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使父母的心歡喜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 爸媽吵架時,我該怎麽辦?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2册)
  • 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警醒!1976
查看更多
警醒!1988年
《警》88 12/8 15-17頁

青年人問……

我怎樣才能“孝敬父母”?

‘試舉出你所做的一件事,是使你父母傷心的。’有人把這個問題向160個青年男女提出。男孩之中有百分之43表示,這件事是“不尊敬父母”。女孩之中則有百分之42説自己‘漠視父親’,百分之63自認‘反駁’母親或在其他事上不聽話和説話無禮。可是,許多青年人都承認他們有責任令父母‘高興’及與父母合作。但儘管有這樣的良好意向,卻往往未能付諸實行。

雖然你也許真正渴望遵照聖經的吩咐去孝敬父母,你卻自知有時你並沒有這樣行。你怎樣才能避免易犯這個毛病呢?——以弗所書6:2。

正確的態度

你可以對父母有兩種看法。箴言30:17説有人“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另一方面,箴言17:6説:“父親是兒女的榮耀。”因此,你可以將父母看作戲笑和藐視的對象,也可以視之為榮耀和令你自豪的人。你是否尊敬父母視乎你對父母的看法而定。

一位名叫路易絲的少女寫道:“父母若不值得尊敬,我又怎能對他們感到敬意呢?”解決的方法是要找出父母的優點,賞識這些優點,並且把注意集中在它們之上。研究家斯廷納(Nick Stinnett)和德弗連(John DeFrain)發現,對家人表示賞識乃是團結家庭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在合著的《家庭團結的秘訣》一書中解釋説:“我們難於表示賞識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沒有學懂怎樣作一個好礦工。南非的鑽石礦工一生辛勤工作,篩濾數千噸的碎石和塵土,以期找出幾小粒鑽石。我們許多時只是反其道而行。我們將鑽石篩去,反而熱心找尋塵土。但緊密團結的家庭都是採鑽專家。”

每個人都有些美好的品質和成就。你若留意找尋别人的優點,就自然會找得到。一旦‘找着鑽石’,你便能够看出有甚麽理由要孝敬父母了。

可是,若要對父母有正確的看法,就必須先對自己有正確的看法。你若對自己也不欣賞,自然難以欣賞别人。使徒保羅勸告第一世紀的基督徒説:“我……對你們各人説: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3。

你雖然不應變成自高自大,但要避免走向另一極端,把自己的“真正價值”視若無睹。你的行為若真的以聖經為根據,就能對自己的判斷懷具信心,因為“耶和華的提醒是可靠的,使沒有經驗的人有智慧。”(詩篇19:7,《新世》)這樣的信心可以使你不致被别人觸怒而作出不敬的舉動。

恭敬的言辭

對父母的孝敬藉着你對他們説些甚麽話和怎樣説而表達出來。在事情順利時,這樣行通常沒有甚麽難題。但有時父母的所言所行會傷你的感情。此外,在少年時期,許多混亂的情緒可能使你無故生自己的氣。挫折感、失落感、冤屈感和恐懼都能變成巨大的情緒負荷。由於這種煩惱,你也許産生像約伯一般的反應,他説:“所以我的言語急躁。”——約伯記6:1-3。

可是,‘急躁的言語’可能變成出言不遜。22歲的羅杰承認説:“有時我和媽媽談論我的難題,她不同意我的想法,我就大發脾氣,説出一些傷她感情的話。這是我的報復方法。但是當我走開時,我感到極不開心,我知道她也不開心。”

羅杰看出他那不遜的言辭‘如刀刺人’而‘造成痛苦’,但卻不能解決任何難題。他曉得聖經説,“智慧人的舌頭,[是]醫人的良藥。”(箴言12:18;15:1)羅杰解釋説:“雖然我覺得難以出口,我還是回去道歉。我知道在耶和華眼中,這是最好的作法。這使我能够較冷靜地討論難題,結果得以解決。”不錯,適當的道歉表明你真的想孝敬父母。

既然不遜的言辭通常是由憤怒促成的,學懂怎樣以適當的方式處理這種具有破壞力的情緒實在至為重要。箴言29:11評論説:“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因此,你若發怒,要等待情緒受到控制之後才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可是,平日養成恭敬的言辭並非只是在發怒時“由一數到十”而已。

需要有洞察力

箴言19:11説:“人有見識(“洞察力”,《新世》),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希伯來原文的“洞察力”一詞含有“知道原因”的意思。因此洞察力會使你對事物具有高瞻遠矚的看法。

例如,父親或母親若不許你去某些地方,你可以自問一下,‘父母是以我的最大利益為念嗎?我若不去,真的會造成甚麽差别嗎?我感到不開心只是由於自驕心受到打擊的緣故嗎?’情況雖然令人不快,但這是世界末日嗎?經過思考之後,你也許看出有理由要三緘其口,避免反駁父母以致令惡劣的情勢更加惡化。——箴言10:19;16:23。

洞察力可以培養了解力,因為這使你能够明白别人的環境或背景。(箴言21:11)例如,一個女孩解釋説:‘以前我和家人在一起就不開心。可是,在祖母病重時,我們陪伴了她許久。祖母對父親説了許多話,把他當作孩子一般;我以前從未想過他和我一般年紀時是怎樣的。於是我開始想到,他以前必然經歷過許多艱難,我的自私心就減少了。如今他叫我做事,我不再像以前那樣不高興了。’

同時,洞察力幫助你看出‘寬恕别人過失’是一件美事。不錯,即使你自覺有充分理由可以抱怨,也要甘願忍讓和樂於寬恕别人。(歌羅西書3:13)感情受到傷害時,你自然想到報復。但你若真心寬恕别人,就能制止一項通常導致出言不遜或行動不敬的惡性循環。

在受到父母管教時特别需要表現洞察力。這種品質可以幫助你接受糾正,並且看出這樣行對你有益。(可參看詩篇2:10。)老實説,只有愚妄人才“藐視父親的管教”。(箴言15:5)因此,在受到管教時,與其反叛或生氣,不如盡力將勸告付諸實行。要藉此表明你的確孝敬父母。

洞察力也可以幫助你敏於察覺父母的情緒和努力協助他們。一位名叫喬希的少年解釋他怎樣和兄弟一起體貼母親的情緒。喬希解釋説:“有一次母親下班回家時又惱怒又疲倦。我們已習慣了這種情形,因此我兄弟倆趁她未回家之前就把房屋打掃清潔。這使她很高興。”你有以類似的方式孝敬父母嗎?

表現孝敬同時意味到要尊重父母的私生活。父母有時需要獨自在一起。他們也許有重要的事商談,不想讓你聽見。要讓他們享有這樣的權利。你若發覺父母有嚴重的事要討論,何不回到自己的房間或出外探探朋友呢?這樣行會表明你是個具有洞察力的人。

因此要設法對父母表示孝敬。這樣的孝敬通常會改善你和父母的關係。即或不然,你也知道這樣行是上帝所喜悦的。不錯,孝敬父母可以“使你得福,在世長壽。”——以弗所書6:3。

[第16頁的圖片]

父母所説的話若傷害到你的感情,要盡力避免出言不遜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