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忠實的真正報酬
● 美國新澤西州一個男子最近拾得從一架裝甲車上跌下的兩個帆布袋,其中裝有415,000元美金。他將這筆巨款歸還給裝甲車公司。感激的公司老闆給這男子一千美元的報酬,並且表示願意給他一份差事。但據報這男子並不快樂。
“這實在不公平,”他埋怨説。“一千元甚至不够我買汽油前往領取獎金。”據紐約《每日新聞報》説,這個男子和他的妻子“以為他們能够還清債務,並且有足够的錢留下來購買一架小跑車,‘用現金購買,看看這是甚麽滋味。’”他説,“如果再次有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對於是否將錢歸還會作重新考慮。這有如找到一百萬元,但卻只得到一塊錢的報酬。”
可是,一個人的忠實是否應當視乎所帶來的報酬多寡而定呢?謹守公義標準和協助同胞所帶來的内心滿足和自尊豈不是勝過任何物質的報酬嗎?“你想真正富足嗎?”聖經問道。“你若為人快樂和善良,你就已經富足了……但是想發財的人,很快便會開始做各種壞事以求致富,這些事會傷害他們和使他們心術不正。”——提摩太前書6:6-9,《活的聖經》(英文)。
教會何以寬容鍾士
● 占姆·鍾士“牧師”的900多個跟從者在蓋亞那鍾士鎮集體“自殺”,許多人納罕為何基督教會(基督門徒教會)仍然容許鍾士的教會留在這個團體之内。(可參閲《守望台》(1979年十二月一日刊。)這個教會團體由44個委員組成的行政委員會舉行會議之後聲稱,該團體不會採取步驟“對一個教會的傳道職分作出判決。”
“我們容忍和甚至歡迎不同的意見,我們並不會設立任何判斷正誤的量度尺度,”這個擁有1,300,000會員的宗教團體的會長堅勒夫·提加頓説。這個教派的規條説,任何具有基督為救主的基本信仰的教會均可以加入這個群體。
但是一個教會僅自稱相信基督便可以蒙他悦納嗎?“歡迎不同的意見”與基督所建立的崇拜模式一致嗎?耶穌本人説,將來有許多人會稱他為“主”,可是他卻沒有僅因為這個理由便接納所有這些人;反之他宣布説:“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他對那些不符合上帝條件的人説,“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7:21-23。
固步自封
● 《標準報》,在迦納出版的一份全國性的天主教週刊,最近在社論中論及天主教會的工作,認為教會“對國家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社論指出教會所興建的學校、醫院、診所和發起的農業及鑿井計劃。“但是時間已經來到,我們必須將目光轉向另一方面,”社論説。“土地和機構的發展必須由人民的發展取而代之。”何以故呢?
“在辦公室、農場、學校和工廠中工作的大部分上主子民均渴望獲得較充實的屬靈糧食。他們願意按照福音的全部教訓而生活,但是誰會向他們表明如何着手如此行呢?……我們並沒有將人們所需的屬靈糧食提供給人。”
教會在過去許多世紀中若未能滿足平民的這項需要,我們有甚麽理由相信它現在會開始將屬下教友真正需要的“靈糧”提供給他們呢?使徒彼得曾三次從耶穌接獲命令要如此行。基督問彼得是否愛他?然後吩咐彼得説,“你餵養我的羔羊,……我的羊群,”(並非:‘興建學校和醫院’),藉此證明他的確愛基督。顯然彼得明白耶穌的訓示,但是天主教會卻不明白。——若望(約翰)福音21:15-17,《天主教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