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甚麽名字稱呼上帝?
你知道聖經使用甚麽名字比使用其他名字的次數更多嗎?你認為是大衛?亞伯拉罕?抑或耶穌?
你若想到這些名字中的任何一個,你便應當發覺以下一系列的文章饒有趣味,因為聖經裏最重要的名字使用的次數比上述幾個名字加起來更多。
一本宗教刊物指出,當你説你愛某個人時,你會指名提及這個人。你不會説:“男人,我愛你。”或:“女人,我愛你。”反之你會説:“約翰我愛你。”或:“瑪嘉烈,我愛你。”然後該篇文章問道:“你能够用甚麽名字稱呼上帝,使他對你更個人化和親切呢?”
該文用了整頁的篇幅討論這個問題,但一次也沒有提及上帝用來稱呼自己的名字。該文在結論中説:“你喜歡用甚麽名字去親切地稱呼上帝應當由你自行決定。”但是,使用上帝為自己揀選的名字——這個名字在聖經裏使用了數千次之多——豈不會好得多嗎?
上帝真的有個名字嗎?
不錯,他的確有。在原本用來寫聖經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神”一詞並非總是指上帝而言。像在英文一樣,“神”一詞可以用來指假神和偶像。既然如此,真正的上帝和造物主會怎樣表明自己别於許多人造的神呢?藉着使用一個私有的名字。可是許多人卻不認識上帝的名字,在今日使用這名字的人更少得多。
事實上,你可能在自己的聖經裏從未見過上帝的名字。為甚麽呢?因為將你所用的聖經譯成英文的人可能將這個名字改變了。他們也許不同意聖經執筆者的作法,上帝感示這些人在希伯來文聖經裏使用他的名字達數千次之多。
在久受英語讀者所使用的《欽訂本》(Authorized Version)裏,上帝的名字本身僅出現了四次——在出埃及記6:3;詩篇83:18及以賽亞書12:2;26:4——而不是像在希伯來原文中那樣出現了差不多7000次。有些譯本完全沒有使用上帝的名字。它們竟將上帝的名字從他自己的書中删去!
顯然這個名字比譯者用來代替它的字詞更為重要,因此有些譯本將代替這名字的字詞排成大寫字母以便讓讀者知道在原本的經文中上帝的名字在甚麽地方出現。一本著名的百科全書解釋説:“我們應當記得,英文譯本通常用主(LORD)(有時用上帝[GOD])一詞去譯耶和華這個希伯來文名字,並且印成小號大寫字母。”因此當你見到英文的“主”(LORD)字被印成這個方式時,譯者想告訴你在這裏原文使用上帝自己的名字耶和華。——麥克凌托與史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1981,第四卷,811頁。
不論你是否在自己的聖經裏見過這個名字,它的確在原本的希伯來經文中出現。德國學者基爾(Keil)和狄烈兹(Delitzsch)指出,“耶和華以魯謙”(耶和華上帝)一詞在創世記第2和第3章不及50節的經文中出現過20次之多。他們説這“被用來特别強調一件事實,即耶和華真正是以魯謙”或上帝。——《舊約評譯》,基爾及狄烈兹著,1973,第1卷,72、73頁。
事實上,耶穌本人的名字意思是“耶[耶和華]的拯救”。你每次説“哈利路亞”,你其實便以耶和華的名字在詩詞中的簡稱去提及他的名字。你可以在字典裏查閲“哈利路亞”一詞,你會留意到這個字的意思是‘讚美耶’或‘讚美耶和華’。
請記得,耶和華是上帝自己的名字。他揀選以這個名字將自己標明出來。你喜歡知道採用這個名字能够怎樣加深你對上帝和他的旨意的體會嗎?這便是下列幾篇文章的論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