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手與我們同在
由西蒙·克拉克(Simon Kraker)君口述
“爸爸,我應當從事甚麽行業才好呢?”
“西蒙,你要小心考慮這件事。我並不能替你作決定。”
“我知道,爸爸。但憑着你的經驗,你比我有見識!”
“也許是的,西蒙。你有許多行業可以考慮,行行都各有千秋。但哪一行會使你最快樂呢?”
“好的,爸爸。我曾想過音樂、芭蕾舞、雜技、醫藥和神職等方面。每一方面我都有興趣。”
你會作出甚麽選擇呢?你寧可走哪一條路?回顧1920年代的早期,家裏發生的一些事對我所選擇的行業有顯著的影響。現在讓我細説事情的經過。
我的父母,約瑟夫和瑪麗,都在奧地利出生,但在美國邂逅和結合。在移居美國之前,家父曾以職業喇叭手的身分足迹踏遍歐洲。因此,他定意要八個兒女不但全部受到優秀的學校教育,同時也在音樂方面受過良好的薰陶。結果我成為家裏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
身為羅馬天主教徒,我的父母希望所有兒女都在良好的宗教氣氛中長大。我還記得當時家裏有一部羅馬天主教的聖經。這部聖經相當巨大。厚厚的封面上刻有一個金十字架的浮雕。這部聖經是以古老的德文寫成。我對這部聖經相當熟識,因此能够看出它是上帝的道而深深尊重它。
我們的教堂——聖三一堂——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市。在1920年代的早期,有另一個宗教團體的人士在我們的教堂門外派發免費的聖經單張。我們一家人把單張拿回家去跟我們的聖經比較。單張是由當時稱為聖經研究者的耶和華見證人所印製的。我對其中一張印象特别深刻,因為它為母親帶來莫大的喜樂。單張的題目是死者的情況。母親有兩個孩子在嬰孩時期夭折。她從單張獲悉他們並不是在地獄邊緣的過渡地帶中生活,亦非在煉獄或地獄裏受苦。反之,他們沒有知覺地躺在墳墓裏等候復活的日子來到。(傳道書9:5,10;約翰福音11:24,25)這個希望不僅為家母,也為我們所有人帶來莫大的安慰!
抉擇
後來有些説德語的聖經學生上門探訪我們,使我們對聖經真理的了解越來越清晰。我們越吸收更多聖經知識,便發覺自己與天主教的傳統信仰距離越大。對真理的認識使我陷入進退兩難之中。我出生時的聖名是西蒙,領洗時是彼得,行堅信禮時則稱為約瑟夫。後來我成為祭壇童子,學會拉丁文的祈禱文和彌撒經,並且參與過各種宗教儀式。我的父母希望我能够成為神父。我個人的決定則要過一種更為完全的宗教生活。
我發現自己對以前的事業抱負興趣越來越淡薄。待決的問題不再是我怎樣才能娛樂别人、成為著名的運動家或濟世行醫了。我現在的興趣是:我怎樣行才能對别人的靈性有幫助?我不再相信我能够從羅馬天主教的神職生涯獲得答案。
我父母的興趣和活動迅速轉向“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方面。這是當時聖經研究者所宣揚的信息。這個信息也即時成為我的興趣和活動。(馬太福音24:14,《新世》)1924年,我父母開始逐家逐户向人宣揚“好消息”,我也陪伴着他們這樣行。兩年之後,我剛好12歲,家父留意到我已能够獨自傳道。他送給我一部袖珍型的聖經,供我在傳道工作上運用。1929年,在我中學畢業之前,我下了決心要獻身事奉上帝。
神治的里程碑
自從我們一家人開始參加宣揚王國的工作以來,60多年已過去了。回顧這段日子,我意識到在上帝的顯形組織不斷向前邁進的過程中,我們已跨越了許多里程碑。例如,1925年,《守望台》雜誌發表了題名為“國家的誕生”的文章。我欣然獲悉耶和華正從萬國召集一群誠懇的人成為他的百姓。這個聖經真理的確使我大受感動!為甚麽?因為當時在我們鄰近一帶,人們對猶太人和黑種人懷有強烈的偏見。然而上帝的王國卻絶不會受各種使人分裂的力量——包括種族、政治、商業、軍事、派别等——所影響。(使徒行傳10:34,35)讀到社方對以賽亞書第66章的預言所作的解釋,以及看見預言在我們自己的日子獲得應驗——這一切令人何等振奮!
1928年,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舉行的大會對我們一家人來説是另一個重要的神治里程碑。從兩方面説來是如此。這是我父母參加的第一個大會。他們回家後充滿喜樂的熱心,決意要為耶和華作更大的服務。這件事對我們作兒女的具有深遠的影響。——羅馬書12:11。
然後在1931年,上帝的組織發出一個令我們感到歡欣鼓舞的消息。我們獲得一個新的名字——耶和華見證人。能够在世人和天使面前持有上帝的名字是一項多麽獨特的權利!——以賽亞書43:10-12。
我永不會忘記1935年。在這一年,“另外的羊”和“大群人”的身分清楚顯明出來。(約翰福音10:16;啟示錄7:9)這項屬靈的啟迪幫助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毅然採取受浸的步驟。在我認識真理的早期日子,組織並沒有特别強調受浸一事。既然我早已把自己的一生呈獻給耶和華上帝,我現在認為以水浸禮象徵這項獻身是再適當不過的事。
1938年是神治活動重新組織起來的一年。在這一年之前,克利夫蘭市的耶和華見證人僅有一個中央聚會的地方——工程師大禮堂。當時,説德語、波蘭語、英語和其他語言的中心均在這個地方舉行聚會。1938年之後,上帝的組織作出安排在市内的不同地區設立小組。家父和我的一些兄弟受到任命成為小組的僕人。我則受到委派在雜誌部門服務。
1939年有另一件歷史性的大事發生。這件事使我對耶和華和他的顯形組織信心更為鞏固。當戰爭的陰雲密布之際,《守望台》雜誌刊登了題名為“中立”的文章。我從文章獲悉上帝的百姓應當與人人和平共處,甚至在戰爭的威脅中也不例外。感謝耶和華,這篇文章裝備我應付前頭的艱難時期。
我也在1939年首次前往紐約市。我出席聆聽守望台聖經書社第二任社長盧述福弟兄在麥迪遜廣場花園所作的演講。在盧述福弟兄演講期間,為數約500名的宗教仇敵不斷發出噓聲。他們企圖破壞和中斷聚會的進行。然而他們的無理取鬧卻勞而無功。盧述福弟兄不為所動、堅持到底。演講結束時,聽衆作出熱烈反應而報以雷動的掌聲。
1942年,在我的家鄉克利夫蘭市舉行的國際大會至今仍深印在我的心版上使我記憶猶新。當時受到廣泛宣傳的公衆演講題目是:“和平——能够持久嗎?”演講提出充分的聖經證據表明任何未來的人為和平均不能持久。
伯特利服務
1946年,社方在克利夫蘭市舉行了“喜樂的萬民”神治大會。這個大會是我一生中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在大會裏申請加入伯特利服務,意即在美國紐約布洛克林守望台聖經書社的世界總部作全時的服務。
社方的兩名代表——韓素爾弟兄和摩根弟兄——作了一個解釋伯特利服務的簡短演講,然後接見出席的人。我戰戰兢兢地走到他們面前。接見一開始,我發覺這兩位弟兄十分仁慈和平易近人。
“為甚麽你希望到伯特利服務?”其中一位弟兄問道。
“我一直以先驅的身分不遺餘力地為耶和華服務,”我回答説。“然而,我若能够到伯特利去,我深信我可以作更大的服務。”
“你若來伯特利服務,你可以肯定所作的服務會更多,”另一位弟兄説。
他説的一點不錯!自從1947年2月18日我第一天到伯特利服務以來,我發現我所作的是最有趣味和報酬豐富的工作。我每天都為此而感謝耶和華。他以大能的手指引我獲得這項至為有益的服務權利。——帖撒羅尼迦後書3:5。
目擊證據顯示上帝的靈發揮作用
有45年的時間我專心為王國服務而過着獨身的生活。後來我在布洛克林的伯特利尋得一位“才德的妻子”——格雷斯·蘇特。(箴言31:10)格雷斯在1939年從美國的中西部前來伯特利服務。她自己和家人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認識真理。a我們在1959年結為夫婦。自那時以來,我們一直意識到耶和華的手的確與那些愛戴他和忠心地為他服務的人同在。
我和格雷斯在許多方面有類似的背景。我們兩人都是在1914年出生。我們兩人的家庭都在找尋真理。我們都在同一年紀——12歲的時候——開始跟隨父母積極參加逐户的傳道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以夫婦的身分一同在伯特利服務。我們一起經歷到上帝的組織在推廣見證工作“直到地極”方面所採取的勇敢行動。這種經歷為我們帶來何等大的喜樂!——使徒行傳1:8。
我們對於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感到任何遺憾嗎?格雷斯絶沒有!“在伯特利服務並沒有使我們在物質貲財方面富足,”她説。“然而我們的生活卻在一種更為恆久的意義上十分富足。即使我們沒有自己親生的兒女,我們卻有許多屬靈的兒女。”
同樣地,我也沒有一點遺憾!我們的確作了一個非常美好的選擇——以全時服務去讚美耶和華。由於“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我們能够懷着崇高的目的享有一種豐富的生活。——彼得前書5:6。
[腳注]
a 1984年3月1日刊的《守望台》雜誌刊有一篇文章論及格雷斯已故的兄長格蘭·蘇特的生平和他們的家庭事迹。
[第23頁的圖片]
我的父母——約瑟夫和瑪麗
[第25頁的圖片]
西蒙和妻子格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