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爆發爭辯
耶穌在傍晚的較早時候替使徒們洗腳,藉此提出一個有力的教訓,要他們樂於謙卑地為人服務。接着,他為自己將要面臨的死亡設立了一項紀念儀式。但特别鑑於耶穌剛行過的事,如今所發生的事實在令人震驚。使徒們竟為了誰為大的問題發生激烈爭辯!看來這只是一項持續的爭論再次爆發而已。
記得耶穌在山上改變容貌之後,使徒也因為誰為大的問題發生爭執。此外,由於雅各和約翰曾請求在王國裏享有顯要的地位,以致在使徒們當中引起進一步的爭執。如今,在耶穌與使徒共聚的最後一個晚上,眼見他們又再度為此爭執必然令耶穌大感痛心!他怎樣行呢?
耶穌並沒有因為他們的行為而責罵他們,他再次耐心地跟他們推理:“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後,耶穌再次提及他為門徒所立的榜樣,説:“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儘管使徒們是不完美的人,他們卻在耶穌受試煉時緊緊依附他。因此耶穌説:“我現在與你們立約,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約,去承受一個王國。”(《新世》)這是耶穌和他的忠貞跟從者私下所立的約,使他們能够與他一同執掌王權。但只有數目有限的人——14萬4000人——才會最後被帶進這個王國的約裏。
雖然基督向使徒提出與他一同在王國裏施行統治的奇妙希望,當時他們的靈性仍相當軟弱。因此耶穌説:“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耶穌告訴彼得他已為他禱告,並且敦促他説:“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小子們,”耶穌解釋説,“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後來你們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我曾對猶太人説過,如今也照樣對你們説。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衆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主往哪裏去?”彼得問道。
“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耶穌回答説,“後來卻要跟我去。”
“主啊,我為甚麽現在不能跟你去?”彼得很想知道,“我願意為你捨命!”
“你願意為我捨命嗎?”耶穌問。“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彼得斷言,“也總不能不認你。”當衆門徒都紛紛這樣説之際,彼得更誇口説:“衆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耶穌接着提及他差遣使徒們前往加利利傳道的時候,指出當時他們既沒有帶錢囊,也沒有裝糧食的口袋。他問道:“你們缺少甚麽沒有?”
“沒有,”他們回答説。
“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帶着,”他説,“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我告訴你們,經上寫着説:‘他被列在罪犯之中。’這話必應驗在我身上,因為那關你我的事必然成就。”
耶穌所指的是他將會與罪犯同釘在苦刑柱上的時候。他也表示自此之後他的跟從者會遭遇猛烈的逼迫。“主啊,請看!這裏有兩把刀。”他們説。
“够了。”耶穌答道。正如我們不久會見到,他們帶備刀使耶穌有機會向他們提出另一個重要教訓。馬太福音26:31-35;馬可福音14:27-31;路加福音22:24-38;約翰福音13:31-38;啟示錄14:1-3。
◆ 何以使徒們的爭辯如此令人震驚?
◆ 耶穌怎樣處理這場爭辯?
◆ 耶穌與門徒所立的約會成就些甚麽事?
◆ 耶穌提出甚麽新的命令?這命令有多重要?
◆ 彼得表現甚麽過度自信的態度?耶穌怎樣説?
◆ 何以耶穌一改他在較早時候的吩咐,轉而囑咐門徒帶備錢囊和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