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4/1 19頁
  • “特里爾的聖袍”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特里爾的聖袍”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他們為甚麽要觀看聖袍?
  • 朝聖——一種真正信心的表現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袍子
    洞悉聖經(上冊)
  • 鎧甲
    洞悉聖經(上冊)
  • 服裝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4/1 19頁

“特里爾的聖袍”

特里爾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有二千年的歷史。a幾百年來,特里爾一直跟天主教會關係密切。1996年,特里爾大教堂展示了一件古物,據稱這件古物差不多跟特里爾城一樣古老。這件古物就是“特里爾的聖袍”。

這件袍子長1.57米,寬1.09米,袖是半截的。袍子是用棉織成。據漢斯·約阿希姆·卡恩在《往特里爾及其一帶朝聖指南》説,這件袍子很可能是外衣。有些人估計,最初的袍子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紀,甚至一世紀。袍子大部分都經過修補,並且加添了其他織品,使袍子更牢固。要是推算的年代正確,這件袍子可以説是一件稀有的古服,是博物館裏的珍藏。

可是有些人認為,袍子不光稀有,而且是神聖的,所以叫它做聖袍。這是因為袍子沒有縫口,就像耶穌基督所穿的“裏衣沒有縫口”一樣。(約翰福音19:23,24)有些人甚至聲稱,這件“聖袍”就是彌賽亞所穿的那件。

沒有人能够肯定袍子是怎樣來到特里爾的。一本參考書説,這件袍子“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皇后送給特里爾城的”。卡恩指出,論到這件在特里爾出現的袍子,第一個可靠的報告可以追溯到1196年。

16世紀以後,收藏在特里爾大教堂裏的這件袍子,不時給人拿出來展覽。例如在1655年,這件袍子曾經拿來展覽。當時,三十年戰爭剛剛結束;在這場戰爭中,特里爾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售賣紀念品給朝聖者為特里爾城帶來了不少收入。

這個世紀,當局分别在1933、1959、1996年舉辦了三次“聖袍”朝聖。1933年,當局發出舉辦朝聖團的宣布,剛巧在這天,希特勒受委任為德國總理。卡恩指出,這兩件事在同一天發生無疑是巧合,卻突出了當時的局勢。穿着制服的納粹黨員在特里爾大教堂外充當榮譽守衛。當年有二百五十萬人前來觀看聖袍。

赫伯特在特里爾住了很多年。他就1959年和1996年兩次朝聖作個比較説:“1959年,街上人潮洶湧,差不多每個角落都有售賣紀念品的貨攤。1996年,氣氛卻冷清清的。”不錯,1996年,前來觀看聖袍的人數目只有70萬,比1959年的人數少了100萬。

他們為甚麽要觀看聖袍?

教堂強調,人不應把袍子看做崇拜的對象。他們認為,沒有縫口的袍子象徵教會的團結。《法蘭克福匯報》報告,斯皮塔爾主教宣布舉辦朝聖團的時候説:“不尋常的世界局勢迫使我們基督徒尋找不尋常的解決辦法。我們要應付日見猖獗的仇恨、殘酷的暴力狂潮。”主教説,觀看聖袍可以提醒人要團結。

為甚麽人需要“聖袍”去提醒他們教會要團結呢?袍子要是損毁破裂了,或者被人揭發是贋品,那又怎麽樣?這會破壞教會的團結嗎?無法到特里爾去朝聖的人又怎麽樣?他們就不那麽意識到教會的團結嗎?

聖經絶沒有提過,早期的基督徒需要有些物品去提醒他們保持基督徒的團結。相反,使徒保羅鼓勵基督徒説:“我們行事,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哥林多後書5:7)聖經描述真基督徒所享的團結是: ‘在信仰上全體合一’。——以弗所書4:11-13。

[腳注]

a 參閲英語版《儆醒!》1980年4月22日刊21-23頁。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