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令人恐懼的時代,你可以真正信賴誰?守望台1988年 | 7月15日
-
-
“你們不要倚靠世上的首領;不要信賴必朽的人,他救不了你們。”——詩篇146:3,《現譯》。
-
-
在這令人恐懼的時代,你可以真正信賴誰?守望台1988年 | 7月15日
-
-
信任日減
3.有甚麽證據表明信任在我們這時代已消失了?
3 在這個令人恐懼的時代,我們急需有些可以信賴的人,一些忠貞可靠而在我們有需要時能給予我們幫助的人。但許多人都覺得他們所信賴的人令他們大失所望。在一個國家裏,一份報紙宣告説:“大部分公共機構均已不再受一般人所信賴。”他們最不信賴的是政治和商業領袖。在家庭圈子裏,一般人也越來越互不信任,高漲的離婚率足以證明這件事。在有些國家裏,每三宗婚姻便有一宗以離婚收場,甚至每兩宗婚姻便有一宗離婚。在一個國家裏,新近締結的婚姻有百分之70在十年内便離婚!因此,信任正日漸消失。不信任正取而代之。聽見别人説‘我任何人都不信任’已不再是罕有的事了。
4.有許多青年人怎樣受恐懼所影響?
4 因為現今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恐懼的時期,所以有這麽多不信任存在。這個世紀已見過兩場世界大戰和其他許多場戰爭,總共奪去了超過一億人的性命。現在,核子武器正威脅要將地上所有的生物消滅。這種情形使十分年輕的人也受到影響而不再信任人。一份醫藥雜誌報導説:“有越來越多兒童,甚至幼兒,都對核子大毁滅的威脅深感恐懼。”一份加拿大報紙説,現在許多青年人都懷着“懷疑、憂傷、忿懣和無助之感。”一個青年人説:“我們覺得不再受成年人所保護。我們長大之後可能成為最憤世嫉俗的世代。”
5.另一群人若能够發言,他們可能有甚麽感覺?
5 另一群年輕人——他們若能够發言的話——對於感覺成年人無法保護他們一事會説些甚麽呢?我們所指的是許多尚未出生便被人殺害的嬰兒。一項估計認為,在普世各地每年的墮胎事件達5500萬宗之鉅!對於人類當中最無辜和最無助的部分,這種惡行多麽辜負了他們的信任!
6.罪行怎樣使我們這時代的人彼此更不信任?
6 由於我們這世代另一項與日俱增的恐懼,一般人也變得越來越不信任别人:懼怕成為罪行的受害者。有一個女人説,她每晚都要在枕頭下放一支左輪槍才能安睡,現在許多人正步她的後塵。另一個充滿恐懼的女子説:“我極之憎恨這種情形。……我的祖母從不用鎖門。”例如,波多黎各一份報紙社評的標題宣布説:“被囚禁的人是我們自己,”不錯,被囚禁在我們那重門深鎖的家裏。一般人所懷的這些恐懼是有理由的,因為例如在美國,據估計每三個女子便有一個可能在一生中受到别人襲擊。美國的衛生部長指出,“每年大約有四百萬美國人成為各種嚴重暴行——謀殺、強姦、毆打妻子、虐待兒童、行兇搶劫等——的受害者。”在大部分國家中,這樣的罪行均十分常見。這種情形進一步把一般人對别人的信任破壞無遺。
7.為甚麽惡劣的經濟情況使人彼此更不信任?
7 在低發展的國家裏,大部分人都貧無立錐。很少人相信有任何人能够幫助他們脱離這種困境。一個低發展國家的總統指出,在一個省分裏,每1,000個出生的嬰孩便有270個在未滿一歲之前夭折。每100間房屋只有一間有自來水。另一個國家的政府説,該國兒童有百分之60是貧窮的;有七百萬被遺棄的兒童“長大成為目不識丁、與社會隔離而無法受雇的賤民”!在美國,一項估計聲稱有50萬無家可歸的青年,但有些人説實際的數字較此高得多。這樣的年輕人對他們的父母、對社會、對法律與秩序或對領袖們的應許能够懷有多少信任呢?
8.(甲)富裕國家的穩定和全球的經濟怎樣受到威脅?(乙)我們能够信賴專家們去解決這些難題嗎?
8 甚至富裕的國家也受到經濟難題所困擾。最近美國倒閉的銀行是自從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多的。一位經濟學家寫道:“結果是今日的銀行制度無疑已變成像1920年代(經濟崩潰之前不久)一樣脆弱。”一位觀察家談及“一場可能具有極大破壞力的風暴將臨。”另一位則説:“一般人之所以懷有緊急之感是因為國際制度所遭受的巨大壓力已不再是迫近眉睫了;它們已實際來到。”我們可以信賴經濟學家引導世上各國脱離現今的困境嗎?他們中間的一位説,經濟學家們在所作的預測方面“留下了如此惡劣的紀錄,以致他們無疑只是更令人惶惑而已。”
錯誤的樂觀
9.(甲)一般人在這世紀起頭所懷的樂觀變成怎樣了?(乙)為甚麽耶和華見證人不願在1945年簽署一份聯合國的文件?
9 這一切與世界初踏入20世紀時一般人所懷的樂觀態度簡直有如霄壤。當時世界經歷過數十年比較太平的時期,一般人認為和平與繁榮將會達到新的高峰。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粉碎了這種期望。1945年,列國經歷過一場甚至更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是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各國在憲章中預期見到戰後會有一個充滿和平、繁榮、公平的世界出現。最近一份報告説:“最後文件由51個國家簽署,它們代表每個大洲、種族和宗教。”但是世上有一個宗教並沒有由這些國家所代表,而且也不想如此行。這個宗教便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深知這些關於和平、繁榮、公平的應許必定會落空,世上的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例如聯合國,均無法使這些應許實現。
10.今日的現實與聯合國在1945年所懷的理想比較起來如何?
10 同一份報告説:“過了40年之後,看來把現實與理想比較一下是適當之舉。證據的確發人深省。現實是,世界比以前更不安全,暴力正與日俱增。世界人口缺乏食物、水、居所、醫療設備和教育,但人口卻不斷增加。這絶不是人們在1945年所懷的夢想。”報告補充説:“40年前,各國聯合起來以求確保所有人都能够在生活上免除恐懼和匱乏。但是1980年代的現實世界是,世上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貧無立錐。與饑餓有關的死亡平均每日達5萬宗。”可是,各國卻每小時把超過一億美元花在戰爭上!
11.雖然人應許帶來一個較好的世界,我們能够信賴這樣的應許嗎?
11 既然世人已享有過許多世紀的機會,但卻留下如此悲慘的紀錄,我們還能够信賴人的應許去解決這些難題嗎?人的應許絶不可靠,猶之乎一艘大輪船的船長有一次説:“我無法想像有任何情形會使一艘大輪船沉沒。……現代的築船技術已使這件事成為不可能了。”船上的一個工作人員對一位乘客説:“上帝自己也無法使這艘船沉沒。”可是,這艘船——鐵達尼號——卻在1912年沉沒而令致1,500人罹難。1931年,美國的全國教育協會説,藉着教育,“在1950年之前,罪行會差不多完全消聲匿迹。”1936年,英國一位記者寫道,到1960年,“糧食、衣着和住所會像空氣一樣便宜。”你豈不同意,今日的現實證明這些應許完全是空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