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雲彩一般的大群見證人!守望台1987年 | 7月15日
-
-
如同雲彩一般的大群見證人!
“我們既然有這麽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着我們,就應該……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伯來書12:1,《新譯》。
1,2.(甲)保羅寫信給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時可能想到甚麽比喻性的背景?(乙)為甚麽希伯來籍的信徒同工需要有堅定的信心?
試想像你自己在一個運動場裏參加賽跑。你的目光注視着目標,拼命向前奔跑。但觀衆又如何呢?他們都是得了勝的參賽者!他們不但是觀衆,同時也在言行方面是積極的見證人。
2 使徒保羅寫信給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時(約在公元61年)可能想到這樣一個比喻性的背景。他們需要有堅定的信心。(希伯來書10:32-39)唯獨憑着信心他們才能够聽從耶穌的警告,在耶路撒冷被軍隊圍困時(公元66年)迅速逃出城外;幾年之後,這個城市便被羅馬人所毁滅了(在公元70年)。信心也可以在他們“為義受逼迫”時扶持他們。——馬太福音5:10;路加福音21:20-24。
3.在希伯來書12:1,“容易纏住我們的罪”是指甚麽而言?基督徒受到鼓勵要堅忍不拔地奔跑甚麽賽程?
3 保羅首先回顧基督徒時代之前許多出於信心的行動(在希伯來書第11章),然後勉勵人説:“所以,我們既然有這麽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着我們,就應該脱下各樣[在靈性上妨礙我們]的拖累,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缺乏信心],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永生]賽程。”(希伯來書12:1,《新譯》)保羅回顧活躍的信心,強調信心的不同方面。無論我們是受膏的基督徒,參與追求在天上獲致不死性的賽程,抑或我們屬於‘大群人’之列而以在地上樂園裏享永生為目標,保羅的評論均對我們大有幫助。(啟示錄7:4-10;路加福音23:43;羅馬書8:16,17)但究竟信心是甚麽呢?這顆屬靈的寶石有些甚麽不同的方面?我們若有信心便會怎樣行?當你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之際,請在個人和小組的研究中把本文從希伯來書11和12章所引用的各經節仔細閲讀一次。
信心是甚麽
4.信心是甚麽?
4 保羅首先提出信心的定義。(請讀希伯來書11:1-3。)以部分而言,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作有把握的期望”。(《新世》)有信心的人獲得保證,凡上帝所應許的事都有如實現了一般肯定。信心也是“未見的實體的明顯證據”。(《新世》)未見的實體具有如此令人信服的證據,以致信心可説是便等於這項證據。
5.憑着信心,我們看出甚麽事?
5 憑着信心,‘古人得了美好的證據,’表明他們已贏得上帝的喜悦。此外,“憑着信心,我們看出各事物制度”——地球和日月星辰——“藉着上帝的話成為秩序井然,故此,那看得見的乃是出於不顯現的事物。”(《新世》)雖然由於耶和華是個隱形的靈體,我們無法看見他,我們卻堅信他是這些事物的創造者。——創世記1:1;約翰福音4:24;羅馬書1:20。
信心與‘古代的世界’
6.為甚麽亞伯懷着“有把握的期望”,堅信耶和華論及‘女人的後裔’的預言必定會實現?
6 信心有許多不同的方面,其中之一是體會到人需要一個贖罪祭。(請讀希伯來書11:4。)在‘古代的世界’裏,第一對人類亞當夏娃的次子亞伯對有血的祭物懷具信心。(彼得後書2:5)無疑亞伯在自己身上看出遺傳的罪所生的致命影響。(創世記2:16,17;3:6,7;羅馬書5:12)顯然他也留意到上帝所頒布的命令已獲得應驗,以致亞當必須辛苦勞碌才能謀生,夏娃則在懷孕期間經歷很大的痛楚。(創世記3:16-19)因此亞伯懷着“有把握的期望”,堅信耶和華所説的其他的事也必然會實現。這些事包括上帝對大騙子撒但所説的一段話,當時他對蛇説:“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
7.(甲)亞伯怎樣表明他體會到人需要有一個贖罪祭?(乙)上帝怎樣‘指着亞伯的禮物作見證’?
7 亞伯對應許的後裔表現信心,向上帝獻上一隻牲畜為祭;這隻牲畜能够以比喻的方式代替亞伯自己的生命。但他那沒有信心的兄長該隱卻獻上無血的蔬菜。該隱後來成為殺人犯,流出了亞伯的血。(創世記4:1-8)可是亞伯死時知道耶和華將他視為公義,因為‘上帝指着他的禮物作了見證。’怎樣作見證呢?藉着接受亞伯懷着信心所獻的祭物。由於亞伯的信心和他贏得了上帝的嘉許,上帝所感示的記錄繼續為這件事作證,‘亞伯雖然死了,卻仍舊説話。’他看出人需要一個贖罪的祭物。你對耶穌基督那遠較重要的贖價祭物懷具信心嗎?——約翰一書2:1,2;3:23。
8.(甲)關於信心,我們從以諾所作的勇敢見證學到甚麽?(乙)以諾怎樣“被接去,不至於見死”?
8 信心會促使我們勇敢地傳講上帝的信息。(請讀希伯來書11:5,6。)耶和華早期的見證人以諾勇敢地預告上帝將會對不敬虔的人執行判決。(猶大書14,15)無疑以諾的敵人企圖殺死他,但是上帝卻將他“接去”,使他不致經歷死亡的痛苦。(創世記5:24)可是,在此之前以諾“已經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證”。怎會如此呢?“以諾因着信, 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保羅也曾類似地被接去或“被提到樂園裏”,顯然在異象中見到基督教會在未來所享的屬靈樂園。(哥林多後書12:1-4)因此看來以諾見到未來地上樂園的一個異象,當其時耶和華使他在死亡中沉睡了,於是遂不致落入敵人的手中。我們若要取悦上帝,就必須像以諾一樣勇敢地傳講上帝的信息。(使徒行傳4:29-31)我們也必須相信上帝存在,並且堅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9.挪亞的途徑怎樣表明小心遵守上帝的訓示乃是信心的另一個方面?
9 信心的另一方面是仔細跟從上帝的訓示。(請讀希伯來書11:7。)挪亞懷着信心採取行動,“凡上帝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創世記6:22;7:16)挪亞“蒙上帝指示他未見的事。”他相信耶和華的話,期望一場普世的洪水將會發生。挪亞懷着信心及對上帝的敬畏之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由於挪亞的順從和公義的行動,他定了當時那不信的世界的罪,表明它行事邪惡而配受毁滅。——創世記6:13-22。
10.挪亞雖然忙於建造方舟,卻同時撥出時間從事其他甚麽活動?
10 挪亞是個‘傳義道者’,因此從這方面説來也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彼得後書2:5)他雖然忙於從事建造方舟的工作,卻撥出時間向人傳道,正如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所為一般。的確,挪亞勇敢地以上帝使者的身份發言,警告洪水以前的人,但是他們卻“毫不理會,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沖去。”——馬太福音24:36-39,《新世》。
洪水之後各族長的信心
11.(甲)亞伯拉罕怎樣表明信心包括對耶和華的應許懷有完全的信任?(乙)亞伯拉罕憑着信心等待甚麽“城”?
11 信心包括對耶和華的應許懷有完全的信任。(請讀希伯來書11:8-12。)憑着信心,亞伯拉罕(亞伯蘭)服從上帝的命令,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在當時是個相當富裕繁榮的城市。他相信耶和華的應許,知道“地上萬族”都會藉着他使自己得福,而且他的後裔會獲得一塊土地。(創世記12:1-9;15:18-21)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和孫子雅各也“同蒙一個應許”。憑着信心,亞伯拉罕“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他仰望“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不錯,亞伯拉罕等待上帝的屬天王國來臨;在這王國的治下,他會在地上復活過來。王國在你的生活上居於這麽重要的地位嗎?——馬太福音6:33。
12.由於撒拉對耶和華的應許懷具信心,結果有甚麽事發生?
12 敬畏上帝的族長們的妻子也對耶和華的應許懷具信心。例如,憑着信心,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雖然直至90歲的高齡仍然不育,她已“過了生育的歲數,”卻獲得能力“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上帝]是可信的。”過了相當時候,撒拉生了以撒。這樣,已屆百歲高齡的亞伯拉罕雖然在生殖能力方面“彷彿已死的人”,最後卻“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衆多”。——創世記17:15-17;18:11;21:1-7。
13,14.(甲)雖然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沒有得着所應許的,”他們卻有甚麽反應?(乙)即使我們沒有見到耶和華的應許立即實現,我們考慮一下族長們對耶和華的忠貞可以怎樣使我們得益?
13 即使我們沒有立即見到上帝的應許實現,信心卻會使我們對耶和華保持忠貞。(請讀希伯來書11:13-16。)忠心的族長們都沒有看見上帝對他們所作的應許完全實現,他們在此之前即已死去。但是他們“卻從遠處望見[所應許的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不錯,他們終其餘生均保持信心;過了好幾個世代之後,應許之地才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的産業。
14 雖然他們並沒有在一生中見到上帝的應許實現,這件事卻沒有使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感覺憤懣或令他們變節不忠。他們並沒有離棄耶和華,返回吾珥而再次專注於各種世俗的活動。(可參閲約翰福音17:16;提摩太後書4:10,雅各書1:27;約翰一書2:15-17。)不,那些族長們‘追求’一個比吾珥好得多的地方,“一個屬於天”(《新世》)的地方。因此耶和華“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他們對至高的上帝保持信心,直至死而後已。不久他們便會在地上復活過來,生活在那“城”——上帝為他們所預備的彌賽亞王國——的領域中。但是你又如何呢?即使你‘在真理中’已有多年,在耶和華的工作上年力就衰,你仍然必須對上帝所應許的新制度保持信心。(約翰三書4;彼得後書3:11-13)由於具有這樣的信心,你和忠心的族長們會獲得多麽豐盛的獎賞!
15.(甲)甚麽促使亞伯拉罕能够在實際上等於把以撒獻作祭物?(乙)牽涉到亞伯拉罕和以撒的事件應當對我們的信心有甚麽影響?(丙)這件事預表甚麽?
15 對上帝表現毫無疑問的服從是信心的一個重要方面。(請讀希伯來書11:17-19。)由於亞伯拉罕毫無疑問地服從耶和華,他“已實際等於把以撒獻上,”(《新世》)而以撒是他“獨生的兒子”——撒拉只替他生了這個兒子。亞伯拉罕怎能這樣行呢?因為他認為,若有必要,“上帝能使人[以撒]從死人中復活”(《新譯》)以便實現上帝的應許,使後裔從他而生。在俄頃之間亞伯拉罕手裏的刀便會把以撒的生命終止了,但是一位天使的聲音及時制止這件事發生。因此,亞伯拉罕“以一種比喻的方式”(《新世》)從死裏得回以撒。我們應當受到感動,即使我們自己或兒女的生命受到威脅,仍要懷着信心服從上帝。(約翰一書5:3)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當時亞伯拉罕和以撒預表耶和華上帝怎樣賜下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作為贖價,使一切對他懷具信心的人能够獲得永生。——創世記22:1-19,約翰福音3:16。
16.關於我們的兒女以及我們對上帝的應許所懷的信心,族長們提供甚麽榜樣?
16 我們若懷有信心,就會幫助兒女寄望於上帝對未來所作的應許。(請讀希伯來書11:20-22。)各族長具有如此堅強的信心,雖然耶和華對他們所作的應許在他們的一生中並沒有完全實現,他們卻將這些應許傳給子孫作為寶貴的産業。因此以撒“指着將來的事給雅各、以掃祝福”。雅各在垂死之際則給約瑟的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祝福。由於約瑟本人堅信以色列人會離開埃及前往應許之地,他要求弟兄們發誓在他們離開埃及時把他的骸骨帶走。(創世記27:27-29,38-40;48:8-22;50:24-26)你正幫助家人對耶和華所作的應許養成類似的堅強信心嗎?
信心促使我們將上帝置於首位
17.摩西的父母怎樣憑着信心行事?
17 信心促使我們把耶和華和他的百姓置於這個世界所提供的任何事物之先。(請讀希伯來書11:23-26。)當摩西的父母憑着信心採取行動時,以色列人正在埃及為奴而需要獲得拯救。雖然國王下令要把希伯來人的男嬰一出生便殺死,摩西的父母卻“不怕王命”。他們把摩西藏起來三個月,最後將他放在一個紙草籃裏,置於尼羅河岸的蘆葦中。法老的女兒找着這個嬰孩,便‘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可是,摩西在他的父母——暗蘭和約基别——家裏受到養育及接受屬靈的教導。後來,他成為法老皇室的成員,“學盡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説話行事都有能力。”他體魄壯健,才智卓越。——使徒行傳7:20-22,《新譯》;出埃及記2:1-10;6:20。
18.由於摩西的信心,他對耶和華的崇拜採取甚麽立場?
18 可是,埃及的教育和皇宮的榮華富貴並沒有使摩西捨棄耶和華的崇拜而成為變節背教者。反之,“摩西因着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所採取的這個立場由他後來挺身維護一個希伯來同胞一事暗示出來。(出埃及記2:11,12)摩西寧願“和上帝的百姓[與他一同敬拜耶和華的以色列人]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你若是耶和華手下一個受了浸的僕人,在所受的屬靈教養方面出身良好,你會跟從摩西的榜樣,採取堅定的立場擁護純真的崇拜嗎?
19.(甲)事實怎樣表明摩西將耶和華和他的百姓置於生活上的首位?(乙)摩西仰望獲得甚麽獎賞?
19 摩西毅然與耶和華的百姓同甘共苦,“因為他把基督所受的凌辱看得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新世》)很可能摩西‘把他為了作基督(意即上帝的受膏者)的古代先模而受的凌辱看作比埃及的財富更有價值的珍寶。’身為皇室的成員,他本可以在埃及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卻表現信心,“定睛注視着未來的獎賞”(《新世》)——在上帝所應許的新制度裏在地上復活,得享永生。
20.關於摩西的經驗的甚麽事表明信心能够促使我們無畏地作耶和華的僕人?
20 信心使我們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因為我們堅信耶和華有能力拯救我們。(請讀希伯來書11:27-29。)法老獲悉摩西殺了一個埃及人之後,便要將他處死。“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埃及記2:11-15)因此保羅所説的話看來是指希伯來人後來離開埃及一事而言,他説:“他[摩西]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國王因為摩西代表上帝為以色列人提出要求而恐嚇要殺死他],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出埃及記10:28,29)雖然摩西從未實際見過上帝,耶和華與他的交往是如此真實,以致他行事彷彿他見到‘那不能看見的主’一般。(出埃及記33:20)你與耶和華的關係有這麽堅強嗎?——詩篇37:5;箴言16:3。
21.關於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們“因着信”有甚麽事發生?
21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前夕,“憑着信心,他[摩西]守了逾越節和灑血的規定,使滅命者不致傷害他們[以色列人]的首生子。”(《新世》)不錯,以色列人需要有信心才能守逾越節,堅信以色列人的長子會得蒙保全,埃及人的長子則會喪生。結果他們的信心得到獎賞。(出埃及記12:1-39)此外,“他們[以色列人]因着信,過紅海如行乾地;埃及人試着要過去,就被吞滅了。”上帝證明是個多麽奇妙的拯救者!由於這場拯救,以色列人“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出埃及記14:21-31。
22.關於信心,有些甚麽問題尚待考慮?
22 摩西和衆族長的信心的確堪作今日耶和華見證人的模範。但亞伯拉罕的後代按神治方式組織成為國家之後,上帝繼續與他們交往時有甚麽事發生呢?我們從古代其他出於信心的行動可以學到甚麽教訓?
-
-
世界所不配有的人守望台1987年 | 7月15日
-
-
世界所不配有的人
“[他們]被石頭打死,……受試探,……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11:37,38。
1,2.在甚麽環境之下,古代耶和華的見證人保持忠誠?他們的行動對今日上帝的僕人有甚麽影響?
耶和華在古代的見證人雖然受到不公義的人類社會加於他們身上的許多試煉,卻繼續對上帝保持忠誠。例如,上帝的僕人曾被人用石頭打死,用刀殺死。他們飽受虐待和患難。可是他們的信心卻沒有動搖。因此,無疑正如使徒保羅説:“[他們]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11:37,38。
2 洪水以前的敬虔之人、衆族長和摩西那激發信心的行動促使耶和華的現代見證人懷着信心事奉上帝。但是希伯來書第11和12章所提及的其他人士又如何?我們可以怎樣考慮一下他們的信心的各方面而得益?
衆士師、君王和先知的信心
3.牽涉到耶利哥和喇合的事件怎樣表明信心必須以行為加以證明?
3 信心並非僅是一種信仰;反之它必須由行為或行動加以證明。(請讀希伯來書11:30,31。)摩西死後,信心使以色列人在迦南獲得一場復一場的勝利,但這也需要他們採取行動。例如,憑着約書亞和其他人的信心,他們“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但“妓女喇合因着信,……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耶利哥城裏沒有信心的居民]一同滅亡。”為甚麽呢?因為她“曾和和平平的接待[以色列人的]探子。”喇合的信心是有充分根據的,因為她聽到報告‘耶和華使紅海的水在以色列人面前乾了,’並且幫助他們戰勝亞摩利人的國王西宏和噩。喇合也在道德方面作出適當的改變,並且由於她那積極的信心而獲得祝福。她不但與家人一同在耶利哥城陷落時得蒙保全,而且她更成為耶穌基督的祖先之一。——約書亞記2:1-11;6:20-23;馬太福音1:1,5;雅各書2:24-26。
4.關於在面對危險時表現信心,基甸和巴拉的經歷強調甚麽?
4 信心也藉着在面對危險時完全倚賴耶和華而表現出來。(請讀希伯來書11:32。)保羅承認他若一一細説,談及“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衆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够了。這些人的事迹提出充分證據表明他們的確懷具信心,在危險的情況中完全信賴上帝。例如,憑着信心,士師基甸只帶着300名兵士便靠上帝所賜的力量擊碎了暴虐的米甸人的大軍。(士師記7:1-25)士師巴拉受到女先知底波拉的鼓勵,帶着裝備簡陋的1萬步兵戰勝了耶賓王的元帥西西拉手下擁有900輛戰車而軍力遠較強大的敵軍。——士師記4:1-5:31。
5.參孫和耶弗他怎樣表現信心,由此證明他們完全信賴耶和華?
5 在以色列的士師時代,信心的另一個榜樣是英勇地與非利士人作戰的參孫。誠然,他最後雙目失明,被敵人所擄。但參孫卻在非利士人向假神大袞獻上隆重祭物時把廟的支柱扯塌,結果殺死了許多非利士人。不錯,參孫與非利士人同歸於盡,但他卻不是在絶望中自殺。他憑着信心仰賴耶和華,禱告求上帝賜給他所需的力量向那些與上帝和他的百姓為敵的人施行報復。(士師記16:18-30)耶弗他蒙耶和華的幫助戰勝了亞捫人;他也表現信心,證明他完全信賴耶和華。唯獨憑着這樣的信心,他才能够履行對上帝所作的誓言,把女兒獻給耶和華,終身不嫁為上帝服務。——士師記11:29-40。
6.大衛怎樣表現信心?
6 另一個懷有傑出信心的人是大衛。他與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作戰時僅是個少年。大衛説:“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着萬軍之耶和華的名。”不錯,大衛倚賴上帝,把碩大無朋的非利士人殺死,然後成為為上帝百姓的利益作戰的英勇戰士兼君王。由於大衛的信心,他是個合耶和華心意的人。(撒母耳記上17:4,45-51;使徒行傳13:22)撒母耳和其他先知也終生表現很大的信心而完全倚賴上帝。(撒母耳記上1:19-28;7:15-17)他們為耶和華今日的僕人,不論老幼,立下多麽優良的榜樣!
7.(甲)誰“因着信制伏了敵國”?(乙)誰憑着信心“行了公義”?
7 憑着信心,我們能够成功地通過在忠誠方面所受的每一項考驗,並且能够成就任何與上帝的旨意一致的事。(請讀希伯來書11:33,34。)當保羅進一步提及其他表現信心的行動時,看來他所想到的是希伯來的衆士師、君王和先知,因為他在此之前剛剛指名提及過這些人。“因着信”,各士師,例如基甸和耶弗他,“制伏了敵國”。大衛王亦然,因為他征服了非利士人、摩押人、叙利亞人、以東人和其他民族。(撒母耳記下8:1-14)此外,憑着信心,正直的士師們“行了公義”;撒母耳和其他先知所提出的公義勸告至少感動了一些人避免犯過或離惡行善。——撒母耳記上12:20-25;以賽亞書1:10-20。
8.大衛獲得甚麽應許?這導致甚麽?
8 大衛是憑着信心“得了應許”的人之一。耶和華應許他説:“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7:11-16)耶和華實現了這個應許,在1914年將彌賽亞王國建立起來。——以賽亞書9:6,7;但以理書7:13,14。
9.在甚麽環境之下有些人憑着信心“堵了獅子的口”?
9 但以理先知成功地通過忠誠方面的一項考驗,不顧國王的禁令繼續按照每日的習慣向上帝禱告。憑着緊守忠誠者的信心,但以理“堵了獅子的口,”因為雖然他被扔入獅子坑中,耶和華卻保全了他的性命。——但以理書6:4-23。
10.誰憑着信心“滅了烈火的猛勢”?類似的信心使我們能够怎樣行?
10 但以理那三個緊守忠誠的希伯來同伴——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在實際上等於“滅了烈火的猛勢”。尼布甲尼撒王恐嚇説要把他們在一個特别加熱的火爐裏燒死,但他們告訴國王,不論上帝是否搭救他們,他們都絶不會事奉巴比倫皇帝的神,也不會崇拜他所設立的偶像。耶和華並沒有使火爐裏的烈火熄滅,但是他卻保護三個希伯來人,使他們不受任何傷害。(但以理書3:1-30)類似的信心使我們能够對上帝緊守忠誠,即使在仇敵手中喪生亦在所不惜。——啟示錄2:10。
11.(甲)誰藉着信心“脱了刀劍的鋒刃”?(乙)誰藉着信心“變為剛強”?(丙)誰“爭戰顯出勇敢”及“打退外邦的全軍”?
11 大衛‘逃脱了掃羅手下刀劍的鋒刃。’(撒母耳記上19:9-17)以利亞和以利沙先知也逃過被刀劍所殺的厄運。(列王紀上19:1-3;列王紀下6:11-23)但是誰‘憑着信心從軟弱變為剛強’呢?基甸認為自己和手下的兵士勢力孤單,因此無法將以色列人從米甸人手中救出。但是上帝使他“變為剛強”,把勝利賜給他——只憑着300個兵士之助!(士師記6:14-16;7:2-7,22)參孫頭髮被剃去時變成“軟弱”,但是耶和華卻使他成為“剛強”,結果他得以殺死許多非利士人。(士師記16:19-21,28-30;可參閲士師記15:13-19。)保羅可能也想到希西家王,他一度在軍事上,甚至在體力上,從非常軟弱的情況“變為剛強”。(以賽亞書37:1-38:22)上帝手下有許多僕人‘在爭戰中顯出勇敢’,包括士師耶弗他和大衛王。(士師記11:32,33;撒母耳記下22:1,2,30-38)那些“打退外邦的全軍”的人則包括士師巴拉在内。(士師記4:14-16)所有這些事迹應當使我們深信,憑着信心我們必定能够成功地通過我們在忠誠方面所遭受的每一項考驗,並且能够成就任何與耶和華的旨意一致的事。
其他在信心方面堪作模範的人
12.(甲)甚麽“婦女得回從死裏復活的親人”?(乙)某些有信心的人的復活從甚麽方面説來會是“更美的”?
12 信心包括相信復活在内,這個希望可以幫助我們對上帝保持忠誠。(請讀希伯來書11:35,《新譯》。)由於有信心,“有些婦女得回從死裏復活的親人。”憑着信心和上帝的力量,以利亞將撒勒法一個寡婦的兒子復活過來,以利沙則將一個書念婦人的男孩復活過來。(列王紀上17:17-24;列王紀下4:17-37)“又有人忍受嚴刑[實際的意思是,“被棍打”]不肯苟且得釋放,為要得着更美的復活。”聖經沒有指名提及的這些耶和華見證人看來曾被人打死,但他們卻拒絶接受需要他們犧牲信仰的得救方法。他們的復活會是“更美的”,因為他們復活之後不會再無可避免地死去,(像以利亞和以利沙所復活的人一般),而且這樣的復活會發生於耶穌基督的王國統治之下,屆時“永在的父”所獻的贖價會使人有機會在地上享有無窮的生命。——以賽亞書9:6;約翰福音5:28,29。
13.(甲)誰遭受“戲弄、鞭打”?(乙)誰經歷“捆鎖、監禁”?
13 我們若有信心,就能够忍受逼迫。(請讀希伯來書11:36-38。)遭受逼迫時,對我們很有幫助的一件事是將復活的希望緊記在心,並且意識到上帝能够扶持我們,正如他扶持其他忠心的人一般。這些人曾“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以色列人不斷“譏誚他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憤怒向他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歷代志下36:15,16)憑着信心,米該雅、以利沙和上帝的其他僕人忍受别人的“戲弄”。(列王紀上22:24,列王紀下2:23,24;詩篇42:3)在以色列諸王和先知的日子曾有“鞭打”的刑罰。反對者曾“打”耶利米,並非僅是掌摑他作為侮辱而已。“捆鎖、監禁”使我們想起耶利米自己以及米該雅和哈拿尼先知的經歷。(耶利米書20:1,2;37:15;列王紀上12:11;22:26,27;歷代志下16:7,10)由於懷具同樣的信心,耶和華的現代見證人也有能力“為義”忍受類似的苦楚。——彼得前書3:14。
14.(甲)“被石頭打死”的人包括誰在内?(乙)誰可能“被鋸成兩截”?
14 保羅説,他們“被石頭打死”。在有信心的人當中,曾遭受這種迫害的人之一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他在上帝的靈感動之下發言抨擊猶大的變節背教者。結果如何?同謀的人奉約阿施王的命令在耶和華聖殿的院子中用石頭將他打死。(歷代志下24:20-22;馬太福音23:33-35)保羅補充説:“[他們]受審訊,被鋸成兩截。”(《新世》)至於“受審訊”的人,保羅可能想到米該雅先知,而不肯確的猶太傳統聲稱以賽亞在瑪拿西王在位期間被鋸成兩截。——列王紀上22:24-28。
15.誰飽受‘苦待’及‘在曠野流浪’?
15 其他的人則“被刀殺”,例如與以利亞同作先知的一些人在邪惡的亞哈王在位的日子被人“用刀殺了”。(列王紀上19:9,10)懷着信心“披着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的人包括以利亞和以利沙在内。(列王紀上19:5-8,19;列王紀下1:8;2:13;可參閲耶利米書38:6。)那些由於受人逼迫而“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漂流無定”的人則不但包括以利亞和以利沙,同時也包括俄巴底所藏起來的100個先知。在崇拜偶像的耶洗别王后着手‘殺害耶和華的衆先知’時,俄巴底將這些先知藏起來,每50人藏在一個洞裏。(列王紀上18:4,13;列王紀下2:13;6:13,30,31)這些是多麽傑出的緊守忠誠者!難怪保羅説:“[他們]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16.(甲)為甚麽基督之前的耶和華見證人尚未“得着所應許的”?(乙)對基督之前的耶和華見證人來説,“成為完美”必須與甚麽事有關?
16 信心使我們堅信在上帝所定的適當時候,所有愛他的人都會“得着所應許的”。(請讀希伯來書11:39,40。)在基督之前的緊守忠誠者“憑着信心有見證向他們提出,”(《新世》)現今這件事已成為聖經記錄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尚未“得着所應許的”,因為他們還未在地上復活過來享有在王國治下永遠生活的幸福。為甚麽呢?為了“使他們沒有我們[耶穌的受膏門徒]就不能成為完美”。(《新世》)上帝為受膏的基督徒“預備了更美的事”——不死的屬天生命及有權利與基督耶穌一同作王統治。受膏的基督徒在王國於1914年建立之後便開始復活,他們在基督教之前的耶和華見證人尚未於地上復活之前即已在天上“成為完美”。(哥林多前書15:50-57;啟示錄12:1-5)較早的見證人“成為完美”必然與他們在地上復活一事有關;他們最後會“脱離敗壞的轄制”,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藉着大祭司耶穌基督和他手下14萬4,000個屬天副祭司的幫助獲致屬人的完美。——羅馬書8:20,21;希伯來書7:26;啟示錄14:1;20:4-6。
緊緊注視我們信心的完成者
17,18.(甲)為了成功地跑完永生的賽程,我們必須怎樣行?(乙)耶穌基督怎樣是“我們信心的完成者”?
17 討論過基督之前的耶和華見證人的義行之後,保羅指向我們在信心方面的最大榜樣。(請讀希伯來書12:1-3。)能够“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對我們來説是個多麽大的鼓勵來源!這促使我們脱下一切可以妨礙我們在靈性上進步的重擔。這幫助我們避免缺乏信心的罪,堅忍不拔地奔跑基督徒的永生賽程。可是,為了達到目標,我們還必須做另一件事。甚麽事呢?
18 我們若要成功地跑到終點而在上帝的新制度裏贏得永生,就必須“定睛注視着耶穌,我們信心的元首[或作首要的領袖]和完成者。”(《新世》)亞伯拉罕和其他生活在耶穌基督於地上從事傳道工作之前的緊守忠誠者的信心是不完美和不完備的,因為他們當時對於許多論及彌賽亞而尚未應驗的預言並不了解。(可參閲彼得前書1:10-12。)但是藉着耶穌的誕生,從事傳道,死亡和復活,許多與彌賽亞有關的預言都應驗了。這樣,在一種完備的意義上,信心遂藉着耶穌基督“來到”。(加拉太書3:24,25)除此之外,耶穌繼續從天上作門徒的信心的完成者,例如在公元33年五旬節將聖靈傾澆在他們身上,並且賜給他們許多啟示,使他們的信心得以逐步成為完備。(使徒行傳2:32,33;羅馬書10:17;啟示錄1:1,2;22:16)我們多麽感激上帝賜給我們這位“信實的見證人”,耶和華見證人的這位“首要的領袖”!——啟示錄1:5,《新譯》;馬太福音23:10。
19.為甚麽我們應當“仔細思想”耶穌?
19 既然忍受沒有信心的人的辱罵並不容易,保羅鼓勵我們説:“這位忍受罪人那樣頂撞的耶穌,你們要仔細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新譯》)的確,我們若定睛注視“信實的見證人”耶穌基督,我們就不會在遵行上帝的旨意方面變成疲倦灰心。——約翰福音4:34。
20.關於信心,考慮希伯來書11:1-12:3的經文使你獲悉一些甚麽事?
20 關於信心的各方面,我們從‘有如雲彩一般的大群見證人’學得很多教訓。例如,像亞伯所具有的信心加深了我們對耶穌的贖價的體會。真正的信心使我們成為勇敢的見證人,正如以諾放膽傳講耶和華的信息一般。像挪亞一樣,我們的信心促使我們仔細跟從上帝的訓示,並且作傳義道者。亞伯拉罕的信心幫助我們體會到我們需要服從上帝及信賴他的應許,即使其中有些尚未實現。摩西的榜樣表明信心使我們能够不受俗世所污染,並且忠貞地維護耶和華的百姓。以色列衆士師、君王和先知的事迹證明對上帝的信心可以在逼迫和試煉之下扶持我們。我們多麽感激有耶穌基督所立的最佳榜樣,使我們的信心能够保持堅定,無可動搖!因此,以耶穌為領袖及憑着上帝賜給我們的力量,讓我們繼續作耶和華的見證人而表現恆久不變的信心。
你的回答是甚麽?
◻ 基督之前的耶和華見證人的甚麽事迹證明信心藉着在面對危險時完全倚賴上帝而表現出來?
◻ 為甚麽我們可以説我們能够憑着信心成功地通過我們在忠誠方面所受的每一項考驗?
◻ 有甚麽證據表明我們能够藉着信心忍受逼迫?
◻ 為甚麽聖經將耶穌稱為“我們信心的完成者”?
◻ 信心有些甚麽不同的方面?
[第16,17頁的圖片]
大衛表現信心,完全倚賴耶和華。他為今日耶和華的百姓立下優良的榜樣!
[第18頁的圖片]
“有些婦女得回從死裏復活的親人。”對復活所懷的信心幫助我們對耶和華保持忠誠
-
-
地震——苦難重重守望台1987年 | 7月15日
-
-
地震——苦難重重
“簡直令人不寒而慄!我們手足無措,像在大海汪洋一般,所有東西都搖搖欲墜。”
以上的話來自一場大地震的生還者。那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地震之一。這場深具破壞力的地震於1976年在中國發生,把唐山市夷為平地,並且奪去了差不多800,000人的性命。令人驚訝的是,那個生還者竟能赤着腳從一間倒塌的旅館中逃出,而這間旅館與佔地20平方英里(52平方公里)的市中心一同淪為一片廢墟。
在我們的日子,受地震事件影響的人比有史以來其他任何時期的人為多,因而引起了全球各地的人對地震的關注。地震使數以百萬計的人遭受傷亡和損失,並且奪去了千百萬人的性命。大部分地震事件在普世都以頭條新聞受到報導。1985年在墨西哥市發生的大地震便曾轟動世界;當時有超過9,000人喪生,世界各國均向該市作出緊急的救援。
對地震所作的科學研究正加緊進行,並且採納現代化的科技。目前,地震的等級通常是以黎克特制作為量度的標準,等級越高便表示地殼發出的能量越大。可是,你若一旦受地震所襲擊,你還會納罕是黎克特制的哪一級嗎?很可能不會。反之你會擔心怎樣才能逃出生天。僅是知道黎克特制的級數是無補於事的。
聖經預言中的地震
耶穌基督所作的末世預言包含許多不同的特色,地震是其中之一。他説:“多處必有……地震。”他也預言説:“地要大大震動。”耶穌把地震與預言的其他部分相提並論使其更深具意義。他指出有一個世代會由一連串的綜合事件,包括戰爭、饑荒、瘟疫、不法事件、恐懼和普世的痛苦等,將其標明出來。這些預言的應驗構成了耶穌在上帝的王國裏登基作王的“徵象”,並且標明這個制度已進入末期中。“徵象”的特色包括地震在内。自1914年以來,這“徵象”已十分顯然易見。——馬太福音24:3,7-12;路加福音21:11,25,26,31,32。
許多研究地震的專家認為現在發生的地震,在強度和頻密性方面與以往並沒有多大差别。但在另一方面,其他人則認為我們這世代的人比以往的人經歷更多地震。現有的紀錄顯示,在二十世紀發生的地震的確遠超過以往的記錄。守望台社發行的書刊曾屢次促請人留意這件事,並且強調自1914年以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