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為人要與福音相稱”
“你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1:27。
1.最近在紐約市發生的一件事促使市長對見證人有甚麽好評?(羅馬書13:3)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1988年9月29日有‘超過1000個見證人’來到曼哈頓下區的市政廳。當時有一宗建築申請在評估局受到聆訊,這些見證人前來表示支持。雖然市政府沒有批准耶和華見證人在他們的世界總部興建一間宿舍大廈,市長卻“稱讚見證人‘儀容極為端正’,並且説他們‘實在令人欽佩’。”
2.見證人的行事方式怎樣與别不同?為甚麽?
2 通常,當有超過一千人聚集起來支持一項不受歡迎的運動時,我們預期會有甚麽事發生呢?推擠、嚷叫,甚至爆發暴力亦並非罕見。但是為甚麽見證人大為不同呢?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時刻將他們的信仰反映出來。他們清楚記得聖經的勸告:“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12。
良好的禮貌為耶和華增光
3.在尊榮耶和華方面,我們的禮貌擔任甚麽角色?
3 以好行為為耶和華上帝增光顯然是基督徒的責任。(馬太福音5:16)當然,好行為包括許多事在内——例如包括誠實、勤懇和道德清白。可是,這些品德通常只有那些熟悉我們或與我們經常有接觸的人,例如朋友、親戚、雇主、同事、教師等,才會留意到。但只與我們有些微接觸的大部分人又如何呢?這便是特别牽涉到我們的禮貌的地方。因為正如美觀悦目的包裝使一份貴重的禮物更具吸引力,良好的禮貌會使我們所提供的東西更吸引人。無論我們具有其他甚麽基督徒美德,或我們的意圖多麽高尚,我們的禮貌若不佳,這些東西就不會有很大好處了。因此,我們怎樣才能以良好的禮貌為耶和華增光呢?
4.在生活的甚麽方面我們應當留意自己的禮貌?
4 保羅説:“行事為人[要]與福音相稱。”(腓立比書1:27)當然,這牽涉到我們的公開服事職務。但我們在崇拜處所、鄰里間、工作地方、學校裏——不錯,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的行為和表現也與我們傳道工作的效能有直接關係。保羅寫道:“我們凡事都沒有妨礙人,不讓這職分受到詆毁。”(哥林多後書6:3,《新譯》)我們怎樣才能肯定自己的確將這項勸告付諸實行呢?我們可以怎樣彼此幫助,特别是幫助我們當中的年輕人,時刻表現基督徒的禮貌呢?
在王國聚會所
5.我們在王國聚會所時應當意識到甚麽?
5 王國聚會所是我們的崇拜處所。我們應耶和華和他的愛子耶穌基督之請前往這個地方。在這種意義上,我們是耶和華家裏的客人。(詩篇15:1;馬太福音18:20)你來到王國聚會所時是個好客人嗎?若要作好客人,我們就必須不但對主人表現適當的體貼和尊重,對其他客人亦然。這牽涉到甚麽事呢?
6.(甲)習以為常地在聚會遲到顯示這樣行的人缺乏甚麽?(乙)我們可以怎樣行以求克服這個難題?
6 首先,我們要考慮到守時的問題。誠然,要準時抵達並非時常都是易事。有些人住得很遠。其他人有家人和兒女要照顧。他們作出努力經常參加基督徒的聚會,的確值得稱讚。可是,我們留意到有些人習以為常地遲到。他們可以怎樣設法補救呢?我們必須首先意識到,經常在基督徒的聚會遲到並不一定表示當事人對聚會的價值缺乏體會。有些時常遲到的人——一旦他們抵達聚會所——看來從聚會得到的樂趣並不亞於其他任何人。其實難題可能來自計劃不周及對基督徒同工缺乏體貼。聖經吩咐我們“不可停止聚會”的原因之一是要我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24,25)我們若屢次遲到而令弟兄分散精神或受到騷擾,我們就很難達成聚會的目的了。專家們提議,我們若不想遲到,就應該立下目標儘量早點抵達而非僅僅及時趕到。你需要將這項勸告付諸實行嗎?
7.請解釋在聚會中留意聆聽怎樣與良好的禮貌有關。
7 良好的禮貌需要我們在别人對我們説話時留意聆聽。(箴言4:1,20)這也對基督徒的聚會適用。在聚會裏上帝的服事者對我們發言以求將屬靈的裨益傳給我們以造就我們。我們若打瞌睡,屢次與坐在我們旁邊的人低聲耳語,嚼口香糖或吃糖果,閲讀其他書刊或在聚會期間做其他的事,就可説是缺乏禮貌了。年輕的以利户不但耐心坐着聆聽約伯和三個同伴所作的悠長談話,同時也繼續“側耳聽”和“留心聽”他們的話。(約伯記32:11,12)良好的基督徒禮貌會促使我們對講者和他那基於聖經的信息表現適當的尊重,在他説話時留心聆聽以表示支持。
8.我們怎樣表明自己與其他見證人同是耶穌基督的門徒?
8 在聚會之前和之後,基督徒的禮貌包括我們對王國聚會所的其他人表現積極的興趣。保羅指出,基督徒會衆的受膏分子“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上帝家裏的人了。”(以弗所書2:19)你把你的見證人同工當作外人和客旅對待嗎?抑或當作家裏的人對待?友善的招呼、親切的握手、仁慈的微笑——也許這些都是小事,但卻是表明我們同是耶穌基督門徒的證據。如果我們遇見陌生人時尚且以這種方式對待他們,我們“向信徒一家的人”豈不“更當這樣”行嗎?——加拉太書6:10。
9.父母可以怎樣教導兒童除了對那些與自己年紀相若的人表現興趣之外也關心其他的人?
9 我們可以教導兒童對那些並非與他們年紀相若的人也表現真摯的興趣嗎?有些成年人可能覺得兒童在聚會裏坐了一兩小時之後需要去與他們的小朋友玩耍。但王國聚會所並不是玩耍的地方。(傳道書3:1,17)有一次教師問一個四歲半的男孩他有多少弟兄姊妹,他回答説:“多到我無法數得盡。”後來男孩的父母向他問及這件事,男孩解釋説:“我不知道我有多少個弟兄姊妹。我去王國聚會所時,那裏有這麽多人。”在他看來,所有參加聚會的人都是他的弟兄姊妹。
在公開服事職務上
10.耶穌的甚麽吩咐可以幫助我們在服事職務上‘行事與福音相稱’?
10 “行事為人與福音相稱”自然牽涉到我們的公開服事職務。我們必須記住,既然我們所傳的是個和平的信息,我們的舉止就應當將這件事反映出來。(以弗所書6:15)耶穌的吩咐是:“進他家裏去,要請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藉着表現親切、友善、尊敬的態度,我們讓户主知道我們的確關心他的福利。可是,有時我們在門口遇到的人並不友善,或甚至表示敵意。我們應當感到惱怒而以惡報惡嗎?請留意耶穌接着所説的話:“[户主]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馬太福音10:12,13)我們在别人門口的舉止行為應當總是與“和好的道理”相稱。——哥林多後書5:18。
11.我們的衣着和儀表怎樣對我們作為上帝的服事者的角色有所影響?
11 我們的舉止也以其他方式將我們的為人顯露出來。例如,我們的儀表與我們身為上帝話語的傳道員的身分相稱嗎?我們的裝備——書袋、聖經和聖經書刊——又如何?一位報紙專欄作家對商界人士提出這項勸告:“衣着要適合業務而非適合參加派對、出席非正式的社交集會或運動場合。”為甚麽呢?因為你的衣着和儀表‘好像社交速記一般向周遭的人提供關於你的為人、身分和你在事物規制中居於甚麽地位的資料。’因此當我們從事服事‘業務’時,我們的衣着和儀表不應當不修邊幅,也不應當標奇立異或過度華麗,反之務要‘與福音相稱’。——可參閲提摩太前書2:9,10。
12.我們可以怎樣對户主的權利和財産表現良好禮貌?
12 雖然我們應當“隨時作妥準備為好消息辯護”,優良的基督徒禮貌卻要求我們“以温柔、敬畏的心”如此行。(彼得前書3:15)這包括對户主的權利和財産表現尊重在内。我們計劃自己的活動以求在合理的時間上門探訪嗎?我們敏於留意我們是否打擾某些必需的事務或家務嗎?我們常常使用例如‘我可以嗎?’‘請’,和‘謝謝’一類的話嗎?我們試圖與户主交談嗎?抑或我們滔滔不絶説個不停,因為我們害怕沒有機會説完我們預備好要説的話?
13.請舉例説明在傳道工作上表現良好禮貌怎樣時常導致好結果。
13 良好的禮貌,連同誠懇的個人關注,時常替人打開機會作個優良的見證。由於這緣故,彬彬有禮的兒童時常能贏得户主的注意和興趣,而成年人卻未能如此行。墨西哥有一個13歲的見證人遇到一個女孩想研讀聖經。可是,女孩説她不得不瞞着父親如此行。但是年輕的傳道員覺得,在這個事例上,為了尊敬女孩的父親起見,她自己應當先獲得後者的允准。於是她自告奮勇向女孩的父親説項,告訴後者她們所要研讀的資料十分重要。作父親的見到這個年輕的姊妹態度十分認真,並且賞識她直接對他談及這件事,於是説:‘研讀的資料若是這麽重要,那麽我們全家都應當研讀。’結果這位13歲的女孩與這男子的整家人,包括一個已婚的兒子、他的妻子和其他長大的兒女,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
好禮貌從家裏開始
14.良好的禮貌始於甚麽地方?甚麽因素擔任重要角色?
14 年輕見證人的良好禮貌時常為他們顯然在家裏受到的優良教養作一個有力見證。的確,我們的禮貌反映出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了這緣故,與有些人的想法相反,良好的禮貌應當在家裏佔一席重要地位。在這件事上,正如在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一般,父母的榜樣至為重要。(提摩太後書1:5)父母若告訴兒女,‘照我所説的去做好了,但不要照我所做的去做,’就絶不是教導兒女養成良好禮貌的方法了。良好禮貌的無數細節不是僅憑着口頭的吩咐而是憑着觀察和模仿而學得的。《成功的孩子》一書的作者費爾德曼(Beverley Feldman)評論説:‘父母不但是首要的教師,他們也是模範,因為我們的兒女藉着仿效我們的行事方式而學習。’你的兒女從你身上見到怎樣的行事方式呢?
15.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兒女養成終生不變的良好禮貌?
15 聖經的勸告是:“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以弗所書6:4,《新世》)父母若一方面吩咐兒女要仁慈體貼,可是兒女卻看見父母爭吵、説閒話、行動粗魯或小氣易怒,兒女就會感覺惱怒受挫了。他們若以同樣的方式行事,父母能够怪責他們嗎?在另一方面,聖經接着説:“要繼續以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調整教養他們成人。”這包括教導兒女基本的良好禮貌,例如説‘你好,’‘請,’‘謝謝,’和‘對不起,’尊敬較年長的人及樂於把東西與别人分享等。(利未記19:32;羅馬書16:3-7)童年在家裏養成的這些特質會一生都深具價值。——箴言22:6。
16.這需要父母作出甚麽努力?這會導致甚麽結果?
16 因此父母和兒女都應當表現良好禮貌,這應當是他們日常的慣例而非僅在某些特别場合才表現出來。在這件事上,父母應當忍耐和寬容兒女必然會犯的錯誤。要讓兒女知道他們的好行為在你看來多麽重要,並且敏於稱讚他們所作的進步。當然,這需要你付出很大努力。但是聖經豈不是説,父母應當將敬虔的原則循循善誘地灌輸給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如此行嗎?(申命記6:7)可是,這樣行會在家裏形成一種温暖、健全的氣氛,這會大大有助於使兒女長成為樂於助人、關心别人和彬彬有禮的成年人。這樣他們便會為你和為他們的造物主耶和華上帝都帶來讚譽和光采。
一群禮貌良好的人
17.别人在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留意到甚麽事?
17 在那九月的下午,聚集在紐約市市政廳外面的‘超過1000位見證人’只是以細小的規模將耶和華見證人經常的行事方式表現出來而已。在另一個地方,一個男子首次前往王國聚會所之後説:‘我在一天之内遇到許多素未謀面、但卻真正有愛心的人,甚至多過我多年來在教堂裏所遇見的。’結果如何?他説:‘顯然我已經找着了真理。’這個男子毅然改弦易轍;七個月之後,他便將自己的生命呈獻給耶和華而受了浸。——可參閲哥林多前書14:25。
18.耶和華見證人在禮貌方面的優良標準對外界人士有甚麽影響?
18 見證人在他們所舉行的全國集會和國際大會中所表現的良好禮貌曾引起了許多好評。最近在日本舉行的一個大會中,旅遊車上的一位嚮導評論説:‘你們下車時,每個人,包括年輕人在内,都沒有忘記對我説,“謝謝你。”這使我十分快樂!’在另一個大會中,附近一個火車站的職員告訴一位見證人説:‘上次有1萬2000人參加在大阪堡壘禮堂舉行的集會時,情形混亂不堪。’但他接着説:‘你們卻真正秩序良好,使我們十分放心。請代表我們向你們的主持人致謝。’
19.關於禮貌,我們人人都應當決心怎樣行?
19 這些評論表明甚麽呢?這表明耶和華見證人以整體而言的確‘行事為人與福音相稱’。個别而言又如何?正如兒女敬仰慈愛的父親,願我們所有人,無論老幼,都敬仰我們的天父耶和華,使我們能够受到教導甚至在一個毫無禮貌的世界裏作一群彬彬有禮的人。——申命記8:5;箴言3:11,12。
你記得嗎?
◻ 為甚麽我們的好行為需要包括優良的禮貌在内?
◻ 在我們的崇拜處所,怎樣的良好禮貌是適當的?
◻ 我們可以怎樣在外勤服事職務上表現良好禮貌?
◻ 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兒女養成良好的禮貌?
◻ 我們應當努力在禮貌方面保持甚麽崇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