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约翰福音 2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约翰福音内容概要

    • D. 耶稣开始施行奇迹;从公元30年逾越节前后开始(2:1-3:36)

      • 在加利利的迦拿,耶稣在一个婚宴上把水变成酒(2:1-12)

      • 耶稣使耶路撒冷的圣殿恢复洁净(2:13-17)

      • 耶稣对反对他的犹太人说,他会在三天内把圣殿建起来((2:18-22)

      • 很多人看到耶稣施行的神迹就信从了他(2:23-25)

      • 耶稣向尼哥德慕解释,从水和神圣力量而生是怎么回事(3:1-13)

      • 铜蛇怎样在旷野被举起来,人子也会照样被举起来(3:14,15)

      • 上帝派自己的独生子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拯救世人(3:16-21)

      • 约翰最后一次为耶稣作见证(3:22-30)

      • 信从上帝的儿子,也就是信从那位从上面来的,就会有永远的生命(3:31-36)

约翰福音 2:1

  • 迦拿 这个地名很可能源自希伯来语词qa·nehʹ(意即“芦苇”),因此意思是“芦苇之地”。只有约翰提到这个小镇,而且他每次都会用“加利利的迦拿”这个称呼(约2:11;4:46;21:2),这看来是为了跟亚设部族的加拿(希伯来语Qa·nahʹ)区分开来(书19:24,28)。很多学者认为圣经提到的迦拿可能就是现今的希尔拜加纳(Khirbet Qana),位于拿撒勒以北约13公里处。那里是一个古代村庄的废墟,坐落在贝特内托法平原(巴杜夫平原)北缘的一座山丘上。在阿拉伯语里,这个地方仍然称为“加纳耶伊”(Qana el-Jelil),意思就是“加利利的迦拿”。附近的一个平原上有很多沼泽,长满了芦苇,这跟迦拿这个名字正好吻合。那里有一些古代蓄水池的遗迹,还有一个可能曾是犹太会堂的废墟(年代是公元1世纪晚期或公元2世纪)。在那里还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和钱币,年代可能是公元1世纪。另一方面,教会传统上认为圣经提到的迦拿是现今的坎纳村(卡夫坎纳),位于拿撒勒东南6.5公里处。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可能是,对朝圣者来说,从拿撒勒去那里很方便。不过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那个地方的名字看来跟圣经提到的“加利利的迦拿”并没有什么关联。

参考经文

  • +约 21: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540,738页

    《耶稣是道路》41页

    《守望台》

    2006/10/15刊18-1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1;《洞悉下》 540, 738;《守》06 10/15 18-19;《人物》 15;《守》86 5/1 8

约翰福音 2:2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41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1;《人物》 15;《守》86 5/1 8;

    w61 10/1 595

约翰福音 2:3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15/6/15刊4页

    2014/5/1刊13页

    1995/3/1刊5页

    《耶稣是道路》41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1;《守》15 6/15 4;《守》14 5/1 13;《守》95 3/1 5;《人物》 15;《守》86 5/1 8;

    w74 12/15 749; w72 1/15 53-4; g65 1/8 22

约翰福音 2:4

  • 妇人 耶稣这样称呼母亲跟他称呼其他妇女的方式一致(约4:21),而“妇人”在很多情况下显然是个有礼貌的称呼(太15:28)。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并没有不客气、不仁慈、不尊重的意思。末大拉人马利亚在耶稣的墓穴哀哭时,天使和复活后的耶稣就是这样称呼她的;在那样的场合,他们的言辞肯定不会是严厉或不尊重的。(约20:13,15)耶稣在苦刑柱上时也用这样的方式来称呼母亲,当时他出于对母亲的关切之情,把母亲托付给自己喜爱的使徒约翰照顾。(约19:26)耶稣作出这个安排,是因为圣经吩咐人要尊敬父母。(出20:12;申5:16;太15:4)一些参考资料也表明,“妇人”这个称呼确实可以用来表达尊重和温情。

    这件事跟我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马利亚告诉耶稣“他们没有酒了”(约2:3),她这样说肯定是想要耶稣帮忙做点什么。这一点值得留意,因为在此之前耶稣还没有施行过任何奇迹。耶稣回应她时用了一个闪米特惯用语,字面意思是:“对我和对你是什么?”这句话基本上用来表达某种程度的拒绝,不过程度深浅必须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虽然这句话有时用来表示敌意和强烈的反感(太8:29;可1:24;5:7;路4:34;8:28),但在本节经文里看来只是表示婉转的拒绝(《希伯来语经卷》中也有类似的用法,例如撒下16:9,10;王上17:18及脚注)。耶稣接下来的话表明,他为什么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但对于马利亚说的话,耶稣的回应肯定显示他并非不想帮忙,这从马利亚之后的反应(第5节)可以看出来。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029-1030页

    《耶稣是道路》41页

    《守望台》

    2014/5/1刊13页

    2008/4/15刊31页

    2006/12/1刊30-31页

    2000/9/15刊11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1;《守》14 5/1 13;《洞悉上》 1029-1030;《守》08 4/15 31;《守》06 12/1 30-31;《守》00 9/15 11;《人物》 15;《守》86 5/1 8;

    w74 12/15 749; w72 1/15 53-4; w70 9/1 543; w62 9/15 572

约翰福音 2:5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030页

    《守望台》

    2014/5/1刊13页

  • 出版物索引

    《守》14 5/1 13;《洞悉上》 1030;

    w76 6/1 330; w72 1/15 53-4

约翰福音 2:6

  • 桶 希腊语是me·tre·tesʹ,很多学者认为这个计量单位等同于希伯来人所用的罢特。根据一些标有“罢特”字样(用古希伯来字母写成)的容器残片,有些学者估计1罢特约等于22升。(王上7:26;拉7:22;结45:14)如果是这样,每个大水罐可以盛44~66升水,而六个大水罐加起来可以盛260~390升水。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里提到的可能是希腊人用的较大的计量单位(可达40升)。(另见附录B14)

多媒体资料

  • 石造的大罐子

参考经文

  • +可 7:3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379页

    《耶稣是道路》41页

    《守望台》

    1997/6/15刊13页

    1995/3/1刊5-6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1;《洞悉上》 379;《守》97 6/15 13;《守》95 3/1 5-6;《人物》 15;《守》86 5/1 9;

    w85 5/1 30; im 85

约翰福音 2:7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5/3/1刊5-6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5 3/1 5-6;

    g65 1/8 22

约翰福音 2:8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5/3/1刊5-6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5 3/1 5-6

约翰福音 2:9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43课

    《守望台》

    1995/3/1刊5-6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43;《守》95 3/1 5-6;

    w84 10/15 18-9; w76 6/1 330; li 128

约翰福音 2:1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4 10/15 17

约翰福音 2:11

  • 他的第一个神迹 耶稣施行的第一个神迹,就是把水变成上等的酒。只有约翰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参考经文

  • +赛 9:1, 2; 约 1:14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43课

    《洞悉圣经》(下册)62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43;《洞悉下》 62;

    w76 12/1 729; w62 11/1 666; w61 10/1 595

约翰福音 2:12

参考经文

  • +太 12:46; 13:55, 56; 可 3:31; 路 8:19; 徒 1:14; 林前 9:5; 加 1:19
  • +太 4:13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616-617页

    《耶稣是道路》43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3;《洞悉下》 616-617;《人物》 16;《守》86 5/15 17;

    g69 10/8 30

约翰福音 2:13

  • 逾越节 耶稣在公元29年秋季受浸后就开始向人传道。既然这里提到的是耶稣传道工作早期的一个逾越节,所指的肯定就是公元30年春季的那个逾越节。(另见路3:1的注释以及附录A7)比较一下四卷福音书就能看出,耶稣在地上执行传道职务期间经历了四个逾越节,可见他执行职务的时间共长三年半。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有时合称为“同观福音”)都只提到最后那个逾越节,也就是耶稣牺牲生命的那个逾越节。约翰的记载直接提到了三个逾越节(约2:13;6:4;11:55),还有一个很可能就是约翰福音5:1提到的“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这个例子说明,将福音书的记载彼此对照很有价值,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耶稣的一生。(另见约5:1;6:4;11:55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出 12:14; 民 28:16; 申 16:1; 约 5:1; 6:4; 11:55; 13:1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守》86 5/15 17;

    w82 1/1 30; w76 10/15 631; w69 2/15 124; w66 6/1 343; w62 9/15 573

约翰福音 2:14

  • 圣殿 这里指的很可能是圣殿里称为“外族人院”的地方。(另见附录B11)

    有人在卖牛羊和鸽子 上帝的法典规定,以色列人要到圣殿献上祭牲。此外,从外地去耶路撒冷的人在逗留期间也需要食物。有些人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耶路撒冷,所以法典允许他们卖掉一些农作物和牲畜,然后把钱带到那里,用来购买作为祭牲的牛、绵羊、山羊、鸽子,以及逗留期间需要的东西。(申14:23-26)久而久之,商人甚至在圣殿范围内做起生意来(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圣殿),在那里出售用作祭物的牲畜和鸟。看来,当时有些商人漫天要价,欺骗买东西的人。

参考经文

  • +利 1:14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87-188,488页

    《洞悉圣经》(下册)542页

    《耶稣是道路》43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3;《洞悉上》 187-188, 488;《洞悉下》 542;《人物》 16;《守》86 5/15 17;

    w73 7/1 390; w61 9/1 533

约翰福音 2:15

  • 他……把那些带着牛羊的人全都从圣殿里赶出去 耶稣在地上期间曾两次赶走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做买卖的人,使圣殿恢复洁净。这里叙述的是他第一次这样做,当时是公元30年逾越节快到的时候。耶稣受神圣力量任命之后,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耶路撒冷。(另见附录A7)公元33年犹太历尼散月十日,耶稣第二次使圣殿恢复洁净。马太福音(21:12,13)、马可福音(11:15-18)和路加福音(19:45,46)都记载了那一次的事。(另见附录A7)

    拿绳索做鞭子 译作“绳索”的希腊语词是skhoi·niʹon,可能指用芦苇、灯芯草或其他材料做成的绳子。耶稣用绳索做鞭子把牛羊从圣殿里赶出去时,卖牛羊的人自然也就跟着这些牲畜一起离开。接下来的经文记载,耶稣命令卖鸽子的人离开,但没有提到绳索。由此可见,耶稣并没有直接用绳索驱赶卖东西的人。尽管如此,那些利用正确崇拜来牟取私利的人,还是被迫离开了圣殿区域。

    兑钱商 见太21:12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太 21:12; 可 11:15, 16; 路 19:45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46页

    《洞悉圣经》(下册)175页

    《耶稣是道路》43页

    《守望台》

    1988/4/15刊10-11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3;《洞悉上》 146;《洞悉下》 175;《守》88 4/15 10;

    w73 7/1 390; w67 7/1 394; im 85; w60 9/15 281, 284

约翰福音 2:16

  • 做买卖的地方 又译“市场”。译作“做买卖的地方”的希腊语词组是oiʹkon em·po·riʹou,意思是“做生意的场所”“集市”。这个词组在《希腊语经卷》只出现过这一次。在圣殿区域内售卖祭牲,是有钱有势的大祭司亚那家族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脚注

  • *

    圣殿,又译“家”。

参考经文

  • +耶 7:11; 太 21:13; 可 11:17; 路 19:46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87-188,381,488页

    《洞悉圣经》(下册)517,716-717页

    《耶稣是道路》43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43;《洞悉上》 187-188, 381, 488;《洞悉下》 517, 716;《人物》 16;

    w85 10/1 18; w73 7/1 390; w60 9/15 284

约翰福音 2:17

  • 为你的殿宇大发热心 这里译作“热心”的希腊语词是zeʹlos,在本节经文里描述的是一种强烈、积极、火热的情感,跟使命感息息相关。当时门徒想到的很可能是诗篇69:9。在那节经文里,跟希腊语词zeʹlos对应的希伯来语名词qin·ʼahʹ也译作“热心”,表达的意思也许包括“要求专一的爱”“不容许对立的势力存在”。耶稣看到人在圣殿区域内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就满腔义愤、大发热心,这种热心推动他采取行动。

参考经文

  • +诗 69:9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222页

    《守望台》

    2010/12/15刊8-9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222;《守》10 12/15 8-9;

    w80 1/15 9; w73 7/1 390; w66 6/1 343; w63 8/1 454; w60 8/1 229; w60 9/15 284

约翰福音 2:18

参考经文

  • +太 12:38; 16:1; 约 4:48; 6:30

约翰福音 2:19

  • 你们拆毁这座圣殿,我会三天内把它建起来 只有约翰记录了耶稣的这句话。当时在场的犹太人以为,耶稣说的是希律建造的圣殿。耶稣受审时,反对者引用并歪曲了他的话。(太26:61;27:40;可14:58)根据约翰福音2:21,耶稣说的是个比喻,他把自己将要经历的死亡和复活比作圣殿的拆毁和重建。耶稣说“我会……把它建起来”,但意思不是说他会使自己复活,因为圣经清楚表明使他复活的是上帝。(徒10:40;罗8:11;来13:20)耶稣被处死后在第三天复活(太16:21;路24:7,21,46),之后他有了另外一个身体,一个“灵的身体”(林前15:44)。跟“人手所造的”耶路撒冷的圣殿不同(可14:58),这个身体是他父亲亲手造的(徒2:24;彼前3:18)。在圣经里,用殿宇或其中某个部分来比喻人并不罕见。预言说弥赛亚会成为“首要的房角石”(诗118:22;赛28:16,17;徒4:10,11),保罗和彼得也用类似的比喻来描述耶稣和他的门徒(林前3:16,17;6:19;弗2:20;彼前2:6,7)。

参考经文

  • +太 26:59-61; 27:39, 40; 可 14:57, 58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765页

    《洞悉圣经》(下册)185页

    《推理》231-232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65;《洞悉下》 185;《推理》 231-232;

    w73 12/1 735; g67 3/8 31; w61 9/1 533

约翰福音 2:20

  • 这座圣殿用了46年建造 那些犹太人说的是希律王重建圣殿的工程。耶路撒冷的第一座圣殿由所罗门王建造,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伦人摧毁。犹太人从巴比伦获释回乡后,在所罗巴伯的督导下重建了那座圣殿。(拉6:13-15;该2:2-4)根据约瑟夫斯的著作(《犹太古史》第15卷380节[11章1段]),希律从在位第18年开始重建圣殿。如果按照犹太人对君王在位年的理解去计算,希律的重建工程可能是在公元前18或前17年开始的。其实这座圣殿一直在扩建,全部工程直到圣殿于公元70年被摧毁前六年才完成。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180,820页

    《守望台》

    2008/4/15刊30页

    1997/6/15刊12-13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80, 820;《守》08 4/15 30;《守》97 6/15 12-13;

    w81 2/15 15; w77 7/15 446; w67 5/1 262; g67 3/8 31; w61 9/1 534

约翰福音 2:21

  • 圣殿……是指他的身体 正如使徒约翰在这里解释的,耶稣说的是个比喻,他把自己将要经历的死亡和复活比作圣殿的拆毁和重建。

参考经文

  • +太 16:21; 路 24:46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765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65

约翰福音 2:22

参考经文

  • +路 24:6-8; 约 12:16; 14:26

约翰福音 2:23

参考经文

  • +约 4:45

约翰福音 2:25

  • 他本来就了解人心 耶稣能洞悉人的想法、心思和动机。关于这一点,以赛亚先知在谈到弥赛亚时曾预告“耶和华的神圣力量会一直在他身上”,因此他施行审判“不单凭眼见”。(赛11:2,3;太9:4;另见可2:8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太 9:3, 4; 可 2:6-8; 约 1:47, 48; 6:64; 启 2:23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885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885;

    g75 4/8 12; w61 12/15 759

译本对照

点击经节数字,查看该节经文在其他圣经译本中的译法

引文

约 2:17诗 69:9

总类

约 2:1约 21:2
约 2:6可 7:3
约 2:11赛 9:1, 2; 约 1:14
约 2:12太 12:46; 13:55, 56; 可 3:31; 路 8:19; 徒 1:14; 林前 9:5; 加 1:19
约 2:12太 4:13
约 2:13出 12:14; 民 28:16; 申 16:1; 约 5:1; 6:4; 11:55; 13:1
约 2:14利 1:14
约 2:15太 21:12; 可 11:15, 16; 路 19:45
约 2:16耶 7:11; 太 21:13; 可 11:17; 路 19:46
约 2:18太 12:38; 16:1; 约 4:48; 6:30
约 2:19太 26:59-61; 27:39, 40; 可 14:57, 58
约 2:21太 16:21; 路 24:46
约 2:22路 24:6-8; 约 12:16; 14:26
约 2:23约 4:45
约 2:25太 9:3, 4; 可 2:6-8; 约 1:47, 48; 6:64; 启 2:23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nwt)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bi12)
  • 阅读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约翰福音 2:1-25

约翰福音

2 第三天,在加利利的迦拿+有人举行婚宴,耶稣的母亲在那里。2 耶稣和门徒也受邀请去参加婚宴。

3 后来酒不够用,耶稣的母亲就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4 耶稣对她说:“妇人,这件事跟我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我的时候还没有到。”5 他的母亲就对仆人说:“他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照着做。”6 那里有六个石造的大水罐,是按照犹太人对洁净的规定+摆在那里的,每个能盛两三桶水。7 耶稣对仆人说:“把水罐装满水。”他们就把水罐装满,直到罐口。8 之后,耶稣对他们说:“现在舀一点上来,拿去给宴席主管。”他们就拿去了。9 宴席主管尝了用水变成的酒,但他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把水舀上来的仆人当然知道。宴席主管就叫新郎来,10 对他说:“人人都是先把上等的酒摆上,到大家有醉意了,才摆上次等的。你倒把上等的酒留到现在。”11 耶稣在加利利的迦拿做的这件事,是他的第一个神迹,显示了他的荣耀+。他的门徒就信从了他。

12 这件事以后,耶稣跟他的母亲、弟弟们+和门徒下到迦百农+去,可是他们在那里没有住多久。

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14 他发现圣殿里有人在卖牛羊和鸽子+,还有换钱商坐着。15 他就拿绳索做鞭子,把那些带着牛羊的人全都从圣殿里赶出去,还倒出兑钱商的钱币,推倒他们的桌子+。16 他对卖鸽子的人说:“把这些东西拿走!不要再把我父亲的圣殿*当成做买卖的地方!+”17 他的门徒就想起圣经上写着:“我为你的殿宇大发热心,仿佛胸中有熊熊烈火+。”

18 于是犹太人对他说:“你有什么神迹显给我们看+,证明你有权做这些事呢?”19 耶稣回答他们:“你们拆毁这座圣殿,我会三天内把它建起来+。”20 犹太人就说:“这座圣殿用了46年建造,你三天内就可以把它建起来吗?”21 他说的圣殿,其实是指他的身体+。22 耶稣死而复生以后,他的门徒想起他曾经这样说+,就相信圣经和耶稣说的话。

23 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很多人看见他施行的神迹,就信从了他的名+。24 耶稣却没有完全信任他们,因为他了解他们所有人,25 也因为他用不着谁作见证就知道人是怎样的。他本来就了解人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