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第23章注释
凯撒 见太22:17的注释。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四卷福音书都记载了彼拉多提出的这个问题,用词一模一样。(太27:11;可15:2;路23:3;约18:33)在罗马帝国境内,未经凯撒许可,任何人都不得以王的身份施行统治。因此,彼拉多审讯的焦点看来集中在耶稣是不是王这件事上。
对,我是 直译“你自己说了”。(另见太27:11的注释)
希律 指大希律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他是加利利和比利阿这两个地区的分封侯。只有路加提到耶稣被带到希律面前。(路3:1;另见词语解释)
华丽的衣服 希律·安提帕(一个名义上的犹太人,加利利和比利阿的分封侯)在把耶稣押回彼拉多那里之前,为了取笑他是犹太人的王,拿出一件华丽的王服给他穿上。这件王服很可能是希律自己的,也许是白色的。这里译作“衣服”的希腊语词e·sthesʹ,通常指华美的袍子或衣服。天使曾经穿着这样的衣服向人显现。(路24:4;参看雅2:2,3)同一个希腊语词也用来描述希律·亚基帕一世所穿的“王服”。(徒12:21)希腊语词lam·prosʹ在这里译作“华丽的”,源自一个意思为“闪闪发光”的词。这个词用来描述衣服时,指做工考究的衣服,有时指闪闪发亮或白色的衣服。希律给耶稣穿的这件衣服,显然不同于后来在总督府,彼拉多手下的士兵给耶稣穿上的那件“鲜红色的外袍”(或“紫色袍子”)。(太27:27,28,31;约19:1,2,5;另见太27:28;可15:17的注释)希律、彼拉多和罗马士兵先后给耶稣穿上这两件不同的衣服,看来都出于同一个目的,就是嘲笑他是所谓的犹太人的王。(约19:3)
有些抄本在这里有以下的话:“每到节期,他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不过,这句话并没有出现在一些早期的权威抄本里,显然不是路加福音原文的一部分。少数其他抄本把这句话加在了第19节的后面。类似的话确实出现在马太福音27:15和马可福音15:6,而那两个记载并没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抄经士把那句话抄在路加福音这里的,他们这样做也许是想根据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平行记载对上文作出解释。
给我们释放巴拉巴 路加福音23:16-25记载的事件,四卷福音书的执笔者都提到了。(太27:15-23;可15:6-15;约18:39,40)不过,马太、马可和约翰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总督是按照惯例在节期释放一个囚犯的。(另见太27:15;可15:6;约18:39的注释)
昔兰尼 非洲北岸的一个城市,位于克里特岛的西南偏南。(另见附录B13)也许“西门”在昔兰尼出生,后来移居以色列。
苦刑柱 又译“行刑柱”。(另见词语解释“木柱”“苦刑柱”;参看路9:23;14:27,在这两节经文里这个词用作比喻)
树还有水分时……树干枯时 耶稣说的树看来指犹太国族。由于耶稣和一小群相信他的人仍在这个国族中,当时的犹太国族可说是一棵快要死去却仍有一点水分的树。不过,耶稣即将被处决,而忠心的犹太人会受神圣力量任命,成为“上帝的以色列”的成员。(罗2:28,29;加6:16)到时,血统上的以色列国族就会在比喻意义上死去,好像一棵干枯的树一样。(太21:43)
罪犯 这里用的希腊语词是ka·kourʹgos,字面意思是“为非作歹的人”。平行记载马太福音27:38,44和马可福音15:27把这两个人称为“强盗”,用的希腊语词是lei·stesʹ。这个词可以指用暴力夺取他人财物的人,有时也可以指土匪或发动革命的人。约翰福音18:40同样用了这个词来形容巴拉巴,而根据路加福音23:19,巴拉巴坐牢是因为“叛乱”和“杀人”。
骷髅头 这里用的希腊语词是Kra·niʹon,跟译作“各各他”的希伯来语名字相对应。(另见太27:33;约19:17的注释)
宽恕他们 经文没有说耶稣是为谁提出这个恳求的,但他想到的很可能是要求处死他的民众,他们当中有些人不久后就悔改了。(徒2:36-38;3:14,15)耶稣想到的也可能是把他钉在苦刑柱上的罗马士兵,他们不知道耶稣的真正身份,不知道自己其实犯下了大罪。另一方面,耶稣不可能是在恳求天父宽恕那些祭司长。他们在密谋杀死耶稣时,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要为耶稣的死负责。祭司长是出于嫉妒才把耶稣交给彼拉多的。(太27:18;可15:10;约11:45-53)耶稣恳求天父宽恕的,也不太可能是跟他一起被处死的那两个罪犯,因为耶稣的死不是他们造成的。
……在做什么 某些古抄本没有本节经文的前半部分。不过,由于这些内容出现在其他早期的权威抄本里,《新世界译本》和其他许多圣经译本都包含这些内容。
酸酒 见太27:48的注释。
在他上方也有牌子写着说 有些抄本在这里加了以下内容:“用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写着)”。不过,这些内容没有出现在早期的权威抄本里。有人认为这些内容是抄经士添加的,目的是为了跟约翰福音19:20一致。
挂在柱上 又译“悬挂着”。这里用的希腊语动词不是stauroʹo(“在木柱上处决”),而是kre·manʹny·mi(“悬挂”)。在谈到耶稣被处死一事时,这个动词跟词组e·piʹ xyʹlou(“在木柱上或树上”)一起使用。(加3:13;另见徒5:30的注释)在《七十子译本》中,这个动词常用来描述把一个人挂在木柱上或树上。(创40:19;申21:22;斯8:7)
我今天实在告诉你 现存最早期的《希腊语经卷》抄本所用的希腊字母全都是大写字体,没有空格,也没有现代语言所用的标点符号。尽管有些抄经士偶尔会在抄本中加上一些符号,也许跟标点符号的作用类似,但这种做法并不常见,符号的用法也不统一。因此,现代各种圣经译本中的标点符号,都是根据希腊语文本的语法以及经文的上下文添加的。根据希腊语文本的语法,耶稣在这里说的话可以加一个逗号(或分号),既可以加在译作“今天”的希腊语词前面,也可以加在后面。如果加在前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会跟我一起在乐园里”;如果加在后面,这句话的意思则是“我今天实在告诉你,你会跟我一起在乐园里”。不过,不同译本采用哪种译法,取决于译者怎样理解耶稣的话以及圣经整体的教导。一些现代学者校勘的希腊语文本,例如韦斯科特与霍特的文本、内斯特莱与阿兰的文本以及联合圣经公会出版的文本,支持前一种理解。可是,《新世界译本》的译法(后一种理解)跟耶稣之前说过的话以及圣经中的其他教导,是更加和谐一致的。例如,耶稣曾说他会死去,然后会“在地里三日三夜”,也就是在坟墓里直到第三天。(太12:40;可10:34)耶稣在不同的场合都对门徒说过,他会被杀然后在第三天复活。(路9:22;18:33)此外,圣经说复活后的耶稣“在长眠的人当中成了最早的收成”,也说他在40天后升到了天上。(林前15:20;约20:17;徒1:1-3,9;西1:18)既然耶稣不是在死去当天而是在死后第三天才复活的,那个罪犯显然不可能在耶稣跟他说话的同一天,就跟耶稣一起在乐园里。
跟上述论证一致,路加福音的一个叙利亚语译本,即5世纪的《叙利亚语库热顿抄本》,把这句话翻译为:“阿们,我今日告诉你,你将要同我在伊甸园里。”(伯基特,《库热顿版的四福音书》,第1卷,剑桥,1904)值得留意的另一点是,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的希腊语作家和评注家,都有人指出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耶路撒冷的赫西奇乌斯(4~5世纪)以及狄奥菲拉克图斯(11~12世纪)都指出,有些人认为路加福音23:43应该理解为:“我今天实在告诉你,你会跟我一起在乐园里”。(《教父著作全集·希腊语系列》:第93卷,1432-1433栏;第123卷,1104栏)关于路加福音23:43里“今天”的用法,来自中东的圣经译者乔治·莱姆塞写道:“这句话强调的是‘今天’一词,所以应该读成:‘我今天实在告诉你,你会跟我一起在乐园里。’这个承诺是在那一天许下的,未来才会实现。这是中东人说话的一个特色,表示承诺是在某一天许下的,而且一定会兑现。”(《福音的亮光——从阿拉米语和历久不变的中东习俗看耶稣的教导》,303-304页)因此,路加福音23:43中相关的希腊语词组可能反映了闪米特语言的强调方式。《希伯来语经卷》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人们为了表示郑重其事,说话时常常会用“今天”一词,例如在许下承诺或给出吩咐时都会这样做。(申4:26;6:6;7:11;8:1,19;30:15;亚9:12)上述证据表明,耶稣使用“今天”一词应该是为了强调作出承诺的时间,而不是那个罪犯什么时候会在乐园里。
一些译本,例如英语译本中的罗瑟拉姆译本、莱姆塞译本(1933年版),以及德语译本中的赖因哈特译本、米凯利斯译本,都显示耶稣这句话强调的应该是承诺许下的时间,而不是承诺实现的时间。这些译本对本节经文的翻译都跟《新世界译本》类似。
乐园 希腊语是pa·raʹdei·sos,希伯来语词par·desʹ(出现在尼2:8;传2:5;歌4:13)和波斯语词pairidaeza的意思也与之类似。这三个词基本上都是指一个美丽的公园或园子。在翻译创世记2:8时,《七十子译本》的译者就用了希腊语词pa·raʹdei·sos来翻译“伊甸园”这个词组中意思为“园子”的希伯来语词gan。《希腊语经卷》的一些希伯来语译本(即附录C中的J17, 18, 22)把路加福音23:43翻译为:“你会跟我一起在伊甸园里。”这个承诺是耶稣对挂在旁边的罪犯许下的,跟启示录2:7提到的有关“上帝乐园”的承诺不同,因为那个承诺的对象是“战胜的人”,也就是那些会跟基督一起在天上王国里施行统治的人。(路22:28-30)这个罪犯并不是跟基督一起战胜世界的人,也不是“从水和神圣力量生的”。(约3:5;16:33)看来,他会跟其他“不正义的人”一起,在基督统治地上乐园的那一千年里复活过来,成为上帝王国地上的子民。(徒24:15;启20:4,6)
中午12点 直译“第六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黑暗 这场黑暗肯定是上帝施行的奇迹,而不可能是由日食引起的。日食只会发生在新月的时候,但当时是逾越节期间,是满月的时候。此外,日食持续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8分钟,但这场黑暗却长达3小时。路加的这个记载还提到,当时“没有一丝阳光”。(路23:45)
下午3点 直译“第九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圣殿 见太27:51的注释。
帷幔 见太27:51的注释。
我把我的生命托付…… 译作“生命”的希腊语词是pneuʹma(普纽马)。耶稣在这里引用了诗篇31:5,在那节经文里大卫也说他把生命托付在上帝手里,意思是求上帝守护他的生命。耶稣在临死前把自己的生命托付在耶和华手里,他将来的生命就完全在耶和华的掌控之中了。(另见词语解释“鲁阿;普纽马”)
断气了 这里用的是希腊语动词ek·pneʹo,直译“呼出[气]”。(另见太27:50的注释)圣经清楚表明,耶稣断气后并没有马上去天上。他断气了,也就是死了。耶稣自己曾预告,他到死后“第三天”才会复活。(太16:21;路9:22)然后,根据使徒行传1:3,9,再过了40天他才升到天上去。
军官 又译“百夫长”,指罗马军队里统领大约100个士兵的军官。根据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的平行记载,这个军官也看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太27:54;可15:39)
约瑟 见可15:43的注释。
公议会的成员 又译“议员”。公议会指位于耶路撒冷的犹太最高法庭。(另见太26:59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公议会”)
亚利马太 见太27:57的注释。
墓穴 见太27:60的注释。
预备日 见太27:62的注释。
墓穴 又译“纪念墓”。(另见词语解释“纪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