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9 6/8 24-27页
  • 在巴西仙人掌旱地的生存难题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巴西仙人掌旱地的生存难题
  • 警醒!1979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卡丁加斯”——旱灾为患的干燥之地
  • 在旱季求存
  • 牧童——在需要时的帮助者
  • 带畜回栏
  • 骑术竞技会与民歌手
  • 牧童与宗教
  • 打开属灵的水井
  • 野牛
    洞悉圣经(下册)
  • 迷人的树林
    警醒!1974
  • 树木的神奇
    警醒!1978
  • 公牛
    洞悉圣经(上册)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6/8 24-27页

在巴西仙人掌旱地的生存难题

《儆醒!》杂志驻巴西通讯员报导

请看上图那一块深色的地方,它的面积约达1,500,000平方公里(579,150方哩)。它位于巴西东北部,以酷热、周期干旱和不寻常的生活方式知名。啊,在干旱季节仅是要生存下去便足够戏剧化!

就在不远之处。东部和北部受了大西洋之惠,那里有许多美丽、棕榈点缀的海滩,终年沐浴在蔚蓝的天空和炎热的阳光下,以致获得“阳光海岸”的美誉,海岸地带也是人口最稠密之处。居民的容貌透露他们的种族来源,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他们是慷慨、长于手艺和富于想象力的。现在让我们离开海岸,探察一下海岸后方的地区吧。

“卡丁加斯”——旱灾为患的干燥之地

我们向内陆前进时,植物也随之改变。树木逐渐稀少,形状也较为萎缩。突然,我们已进入一处“卡丁加斯”(意即“白森林”,那便是,稀疏的森林)。此名是当地人针对地区情况所起的,因为那地受干旱季节的打击最大和最久。这些“卡丁加斯”并不是延绵不断的干旱地带,而是有或大或小的丘陵散布在东北部的地区。这里的干旱危及生物的生存。

起先,当你看到植物,尤其是该地在雨季的草木青葱时,你也许不以为然。那时具有多条刺茎的大仙人掌在地上长出,布满地平线上。这些仙人掌高达三公尺(九尺)。锡克-锡克仙人掌的形状相似而较小,有时生成枝状灯台形。多刺豆科灌木的叶子很小,形状像不能透光的阳伞,使其他植物可以在它荫下生长。亭亭如盖的枣树高达10至15公尺(33至49尺)。最普通的鼓槌树是以它的种子荚的形状而得名。在春季长出的大黄花使稠密的叶子配上鲜艳的颜色和芬芳。还有开花的含羞草和“博罗拿”树。“保白兰高”状如巨大的新娘面纱,它的芳香白花引来大批野蜂。

生长油果的“奥提锡卡”树躯干坚实,圆形的树盖圆周达15公尺(49尺)。开着粉红色花的热带白橡树和长青的蜡棕榈点缀在灌木和多刺矮树的丛中。巴豆、榅桲树的叶如针,花开在稠密的穗中。所有这些植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躯干坚实,在雨季繁花如锦,在旱季能一连支持多月。它们即使落尽叶子看来有如枯死,但雨季一来,它们又会复苏而开出灿烂的热带花朵。

树木和灌木并不是那里的唯一生物。各种各色的野兽使生物界多姿多彩。这里有狡狐和潜行的美洲虎出没。长达2公尺(6.5尺)的蜥蜴和犰狳、负鼠、石豚鼠不时出现。天空盘旋着凶猛的秃鹰,地面附近有的是野鸽飞翔。

但在这样的季节性荒凉之区靠什么维持生活呢?畜牧。不错,大牧场占去大多数的季节牧地。可是,从一月至三月所下的雨不足以培养茂密的草地。雨水仅使仙人掌和灌木植物生长,它们很快便被吃尽,一半被饥饿的牛群,另一半被无情的太阳所吃。

在旱季求存

早在五月或六月,“卡丁斯加”的牧草已十分稀少。畜牧的人开始面临困境。他们对这项存在已久的难题毫无办法,也无法饲养动物,于是被迫“关栏”。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到把畜栏关闭,放逐牲畜出外自生觅食。

在被弃的情况之下,动物不得不挣扎求存。它们在开始时啮食低枝。进而抢吃小树的树皮,终于,它们几乎无物可以疗饥。逐渐地,在如火的骄阳下,美丽的景色变成可怕,树叶消失,鸟雀迁徙他处,它们或能幸存,或者死去。季节性的小河和溪流干涸。所有植物转成丑恶的灰色。显露在眼前的是一片荒野和荆棘树枝。这些灌木和树木像翻转的根一般,平均高达3公尺(9尺),缠结得差不多牢不可破。尽目所见的无非是令人沮丧的景色,动物枯瘦如柴。它们寻水解渴只能在又小又浅的水坑去找,这些水是上个雨季落下,被丛林蔽着的。

牧童——在需要时的帮助者

牧童的形象是安静、沉默、身材瘦削、背部微弯的。他双目无神。看上去似乎毫无野心,随着干旱将临,他装备好自己去担任最艰巨的工作。从现在起,他会穿上怪异的服装。他瘦削的肩上披一件皮短外衣。从颈至腰的护胸甲多数是美洲虎皮制品。厚皮的长统靴保护小腿。足登粗糙的凉鞋。露指皮手套和卷边圆锥形的帽子完成了他的全套装备。

牧童只有穿着这一身装备才能冒险进入荆棘满途的“卡丁加斯”。他入去搜寻那些有病的、受伤的、挨饿的、不能行走的牲畜。他像牧人一般,把动物暂时带进畜栏里。最后的救助便是从附近的豆科灌木取树枝作为动物的口粮。它们也许啮食酸味而富于水分的大小仙人掌。牧童首先要把仙人掌稍为烧过以焚去上面的刺。在极度干旱之际,据说牧童也要分享这种恶劣的食物。

带畜回栏

十二月左右,雨季再度来临,他们又从旱魃魔掌下获得解救。土地和树木奇妙地复苏。现在是把较老的牲畜从发芽的灌木丛中捕回牧场的时候了。有些牲畜可以送进屠场。其他的则让其在野外流浪多一年不等。

穿起全套皮制甲胄的牧童看上去不像牧童,反像中世纪的武士,他翻身上马,警觉留意。他从以往经验知道大多数牲畜尚存。部分原因无疑是他具有强壮的印第安血统,即所谓“混血儿”。

捕捉牲畜确是壮观之举。看哪!那里有一头公牛。不错,马也知道公牛所在。对骑术训练有素的牧童知道下一步该怎样行,他把头埋在马鬃里作好准备。疯狂的赛跑于是开始!

习惯野外生活的公牛不会轻易就范。马于是衔尾直追,深入丛林之境,牧童早知有此一着,他紧附马背,以期避免打在皮制甲胄上的大堆树枝。马这时只有一个念头:捉那公牛!

这时面前展开一块空地,这正是追捕走兽的好机会!牧童和他的马突然加速,与公牛并肩齐跑。牧童把右脚踹在马镫里,一手执着马鬃,侧身向右拿住牛尾。他以熟练的手法向旁边急速一扯,公牛遂砰然一声仆倒在地。

公牛一倒下,牧童翻身跳在其上。他把牛头转向一旁,把牛角向地下撞去。无法解释地,此举等于告诉那牛,它已打败了。牛已无法反抗。牧童从袋里拿出皮面具蔽着牛眼,用脚镣(一对细小的空心木镣)套上牛的前足。由于看不见和被套住,牛遂乖乖地被赶入畜栏。

牧童又伸手入袋,拿出一块硬的黄糖。嚼了黄糖之后不再饥渴,他再把目光集中在“卡丁加斯”。牧童会留在灌木地直至捉齐牛群为止。这时他才回到他那简陋的茅屋里和家人团聚。

骑术竞技会与民歌手

在雨季终结时,典型的东北部骑术竞技会遂告开幕。它虽然起源于西班牙,但染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个节日使牧童再演身手,与众同乐及赢得赞赏。

牧童从邻近各地纷纷策马而来。他们擦净马鞍,洗净马具,穿着漂亮的皮短外衣,重演通常在野外所发挥的骑术。

随牧童而来的是“歌手”。这些边区歌手身伴常携结他,能唱出妙语如珠的民歌。他们前来趋热闹,成为骑术竞技会所欢迎的人物。还有所谓“文艺作家”,或边区小说家,前来宣传用边区文字写成的最新作品,讲出大堆杜撰故事。会中所有人都暂时忘记家乡的艰辛。

牧童与宗教

当地通行的崇拜方式虽是罗马天主教,但实际上最受欢迎的宗教是神秘主义和迷信的混合物。你在路上有看见穿着通俗宗教习惯上悔罪苦修者服装的古怪人物吗?他是在集会中所常见的。他虽然穿得像个僧侣,但所起的誓仅是暂时的。许多时可以看到有人从数公里外驮着十字架行去教堂。或者像朝圣者一般边行边唱宗教诗歌和祷告。有些人模仿“受苦”行动,在教会或小教堂之前把自己缚在一个大十字架上。

每年一度,数百牧童聚集一起举行“牧童歌唱弥撒”以纪念一个被谋杀的同工。他们在临时制作的郊外祭坛之前首先聆听牧童祭师演讲。然后,他们陆续在马上把祭物献上祭坛。最后的联谊是大家席地而坐,共享普通的食物:干肉、糖块和参茨粉。

打开属灵的水井

在巴西东北部干旱袭击的地区生活并不容易。可是,边区的经济形象却在逐渐改变中。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日益增加。近年来又建造了数百个雨水贮藏塘。在奥罗斯的一个水塘的贮水量达二十亿立方公尺(二十六亿立方码)以上。在圣佛兰西斯科的水坝造成一个三百四十亿立方公尺(四百十五亿立方码)的人工湖。

更重要的是,上帝的道在宗教方面跨进一大步。甚至在最受定期干旱影响的地区也有上帝真理的大量属灵泉水喷出以消除人们对上帝知识的干渴。不少耶和华见证人已成功到达僻远的小镇和孤立的农场,以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安慰人。——马太福音24:14;启示录22:17。

尽管充满文盲和迷信,其中不少人却希望消除属灵的口渴。若干个基督徒小组正忙于告诉别人,时候将到,那时沙漠地区会实际上“有水涌流”。(以赛亚书35:6,7)届时巴西东北部那迷人但却艰苦的“卡丁加斯”会变成全球乐园的一部分而不需再挣扎求存了。

[第24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巴西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