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0 10/8 5-6页
  • 罪行——是否真的这么猖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罪行——是否真的这么猖獗?
  • 警醒!198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犯罪比统计所显示的更严重”
  • “人口增长是犯罪增加的原因”
  • “目前所作的犯罪统计较为正确”
  • “犯罪也许在若干地方很猖獗,但不是在我所住的地方”
  • 犯罪真的正在增加吗?
    警醒!1974
  • 何以犯罪如此猖獗
    警醒!1971
  • 竭力肃清罪行
    警醒!1996年
  • 你希望罪恶终止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0/8 5-6页

罪行——是否真的这么猖獗?

有些人是天生乐观的。不论事情看来怎么严重,他们往往一笑置之,即使事情可能恶化,他们也为之辩护。有许多说法是维护乐观主义的,但我们绝不应受其蒙蔽,以致对现实情况视而不见。无视难题永不能解决难题。拒绝承认难题会增加我们成为牺牲者的可能性。

那末,论到犯罪和暴力,它是否真的这么猖獗呢?

有些人说“不然”,他们会立刻指出犯罪和暴力并非新事。原来,现存的最古老历史书,圣经,告诉我们说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已经历过最坏的暴力事件。它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同时,当它描述4,000多年前挪亚的日子时,岂不是说“地上满了强暴”?——创世记4:8;6:11。

“犯罪比统计所显示的更严重”

不错,犯罪并非新事。可是,统计证明犯罪现时正日益恶化。统计吗?有人也许提醒我们,十九世纪后半叶著名爱尔兰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有一次说:“谎言有三种:普通谎言、无恶意的谎言,和统计。”他的意思是,过度倚靠统计可能受骗。统计可能以多种方法,甚至互相矛盾的方法,去解释。可是,统计时常被人误用却不能成为完全加以拒绝的理由。

为了我们本身的利益,让我们简略地讨论一下若干论据,这些论据正是声称“事情不是真的这么严重”的人所提出的。我们在讨论过之后可以自作决定。

“人口增长是犯罪增加的原因”

很少人对我们在近数十年来所目击的人口爆炸提出疑问。从挪亚时代以来(至1830年),世界人口需要4,200年才达到十亿之数,但是只要100多年,在1930年,就达到第二个十亿。第三个十亿在其后30年(1960年)就达到了,而第四个十亿只需15年(1975年)。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四十多亿,据估计在1985年可能达到五十亿,到了本世纪之末,可能达到六十多亿了。

人口增长无疑是犯罪增加的因素,但它却不是基本或唯一因素。若然,则人口的增减便会显示犯罪数字的增减了。但事实却未必是这样。

试考虑一下德国。它是近年来显示人口减少的少数国家之一,这国的人口在1975至1977年间减少了600,000人,若以上述论据推算,则犯罪应该照比例减少。可是,据该国政府发表,1975年发生的罪案有2,919,390宗,1977年达3,287,642宗,增加了超过百分之12。这表明甚至在人口减少的地方,罪案也告增加。

事实表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满,那些声称犯罪增加仅是随着人口爆炸而正常增加的人要面临黯淡的前途。根据他们本身的议论,今日的犯罪浪潮会随着世界人口增长而递增。他们要等到情势恶化到什么程度才肯承认“它真正严重”呢?

“目前所作的犯罪统计较为正确”

今日所保留的犯罪记录无疑比100年前的记录较为正确。因此,把以前的罪行和今日的罪行作一比较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若把1977年的记录和1975年的,甚至1970年的记录作一比较,则这项论据就很难成立,对吗?同时,正如他们辩称,目前保留的记录较为正确,我们就要自问一下,原因何在?需要保留更加正确和周详记录这件事的本身岂非暗示事情已日益恶化吗?

警方是怎样辑集这些记录的呢?极少罪案是由警方发现和检举的。德国麦斯贝兰克研究院对舆论调查的结果显示警方的犯罪统计有百分之90是事主或目击见证人报告的。因此要保持正确记录不是倚靠警方而是要靠一般人对他们所目击的罪行愿意举报和儆觉到有举报的必要。

有任何证据显示在举报罪案方面,现时的人比以往更加正确和尽责吗?若不然,则舆论调查的结果便可以置信:调查发现所有罪案中只有百分之46的事主去报案。过半的罪行没有举报,若非因为事主认为损失不大,免致麻烦,便是感到破案的比率不高,或是为了其他个人难题而不去举报。

这项数字若与瑞士、美国、加拿大、澳洲和芬兰的同样调查比较起来,显示犯罪比统计所表明的更为严重。西德的《明镜周刊》支持这项见解,它说:“事实上这个数目[在一年中发生的盗案]比[报案的数目]高出十倍或十二倍。”它引述诺德连威夫伦州犯罪调查局首长哈玛查的话,他把举报罪案的数字与犯罪总数比起来有如“小巫见大巫。”

那末我们理应定下什么结论呢?犯罪的记录和报案的数字并不完全,统计最多只能显示若干趋势。它只能举出部分故事乃是毫不夸张的事实。因此你有什么想法呢?它真是这么严重?抑或甚至更加恶化?

“犯罪也许在若干地方很猖獗,但不是在我所住的地方”

这句话若是当真,就应该为此而感激。乡村地方的犯罪比率往往低于城市,而市内某些地区又会比其他地区较多罪案。若干国家承认犯罪比率较别的国家为低。当然,问题不是你当地有多少罪案而是罪案有没有增加。

在你所住的社区中有什么经历呢?年长的人,亦即长期目击事情发展的人,对此有什么说法?目前的罪案是否多于五年前?十年前?犯罪的方式是否更加残酷?

鉴于难题的严重性,下一个问题便是:我怎能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不致受害?我能采取什么实际的步骤?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