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亲冲突由来已久
“你的脸色我抵受不了!”富士子对她的家姑登美子嚷道。富士子厌倦了受人呼来喝去。虽然她在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苦恼不堪。她说:“我心里感到无限辛酸,俯仰由人。天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实在令我无法抵受。”
一个在日本独居的老妇说:“我的儿子和媳妇弃我不顾。我如今无牵无挂,随心所欲地生活,但每当夕阳西下时,就不禁觉得有点寂寞。”
婆媳之间的冲突既悠久又普遍。澳洲一份杂志的编辑博林(Dulcie Boling)指出:“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妇人总是嫉妒自己的媳妇。……要应付这种情形,除了逆来顺受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东方的传奇甚至描述有些老妇被遗弃在山上,这样的行为是她们的媳妇所策动的。
今日,这种冲突甚至比以前更加复杂。据统计显示,人寿正在增加,家庭越来越细小,男女死亡率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结果如何?有更多女性活到70或80岁以上,婆媳之间的冲突成了令人筋疲力尽的马拉松长跑而非以往的100码短跑。
老人家想要什么?
既有这样的冲突,那末年老的双亲——如果有所选择的话——想获得怎样的照顾呢?人口统计学研究家西格尔(Jacob S. Siegel)和托伊伯(Cynthia M. Taeuber)说:“在以往二十多年间,男人和女人在丧偶之后比以前较不愿意与别人同住。”美国人事服务部前任主任布罗迪(Elaine M. Brody)补充说,美国的“老年人宁愿与亲人分开居住”。许多时,他们的儿女住在附近,不时前来探望和照顾他们。
东方人在这方面的喜好却不同。据日本管理与协调机构所作的一项国际调查透露,日本和泰国的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和亲属同住。调查发现,在泰国有百分之61的老人,日本则有百分之51的老人,实际这样行。
当然,西方人作这种选择也相当普遍。年纪十分老迈或缠绵病榻的父母许多时与儿女同住。在法国,75岁以上的鳏寡父母与儿女之一同住是很普遍的情形。
接受利弊
两三代人决定同居一屋当然有若干益处。年长的人会感到较为安全,也没有那么寂寞。年轻的一代可从长辈的经验学到教训,在经济上也有许多裨益。
另一方面,与姻亲同居可能使业已相当复杂的姻亲关系更为棘手。例如,按照传统,日本的年老双亲多数与长子一家同住,婆媳之间的冲突是广为人知的。
你若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会怎样行?吉尔福德学院社会学教授佐夫(Paul E. Zopf)在《美国的年长人口》一书中说:“这样的家庭也产生冲突和处理冲突的机会。控制冲突及与长辈和衷共济的能力乃是一种可以引展到其他关系之上的技术。”
因此,要对这件事采取积极的看法。你若学懂怎样控制家人的冲突,你就很可能也学会怎样更有技巧地应付其他的棘手情况。要接受这种情形而视之为挑战,你的品格便会有所改善。我们且来检讨一下与姻亲同居的种种难题,并且看看这些难题可以怎样成功地加以应付。即使你目前尚未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活,考虑与此有关的原则仍可以使你从中得益。
[第20页的附栏]
父母数目多于儿女
据人口统计学家普雷斯顿(Samuel Preston)说,现在一般夫妇的父母数目比儿女还多,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情形。今日许多夫妇所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平衡地履行责任照顾双方的父母。